心理导读:中世纪基督教结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把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描述为此生的成圣和死后与上帝的完全合一。那时人类将与上帝“面对面”,并用最为充分地发挥出的最高智慧和意志去认知和爱恋。 ---www.tspsy.com
救赎和解脱是什么意思?
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有很多用来描述宗教目标的不同术语。这些术语揭示出各种宗教对于人性和终极实在的不同理解,并至少部分地被那些宗教传统所坚持。因此,无论多么简略,对其中最重要的一些术语作些分析也会对我们有所启示——也许这样还能使我们对一般的宗教目标的理解达成共识。
1、救赎
救赎是一个用于亚拉伯罕宗教和其他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术语,从词源上说,其意思是“买回”或“赎回”。但在《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圣经》中,有时意指人类的“解放”。尽管在《希伯来圣经》文本里,人类究竞是从何种状态中获得“解放”并不总是很清楚,但是,无论是《希伯来圣经》还是《新约圣经》,通常都是指从“罪”中获得解放,意指从人类因恶行而被邪恶所奴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是罪阻碍着人类实现自己的目标:即最终与终极实在——对于一神论者而言就是与上帝——和谐共处或合而为一。
2、解脱
解脱(梵文为Moksha)是一个印度教术语,它以否定的形式描述了生命的目标:即人类个体的自我和灵魂(atman, 梵语“呼吸”的意思,在语言学上与希腊语“呼吸”的词根atmo相关,也与英语的“空气”即atmosphere相近)从一种不断轮回(梵语为Samsara,用来表示“通过”或“转世”)的新的肉体生命中获得解脱。有些人(事实上佛教徒也用“轮回”一词)认为这一轮回之环只限于单个人的有生之年,但在传统上,它意指每一个体灵魂通过多次转世而最终达到解脱,从而实现其渴望的目标一一与终极实在,即印度教所说的梵(Brahman)的合一。
很明显,印度教的主要术语“解脱”与犹太一基督教的主要术语“救赎”极为相似。两者都是一种内在的灵性(spirit的拉丁词根spiritus的意思就是呼吸)从妨碍自我或灵魂达到其目标的力量中解脱出来。而这目标在两种传统里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与终极实在的合一。如何理解终极实在,“合一”又意指什么,将在下文作详细阐述。
3、觉悟
觉悟是佛教描述生活目标最常用的术语。事实上“佛教”这个名词本身就包含着“觉悟”的意思。梵文的“菩提”(Bodhi)就是“觉悟”的意思,而乔达摩·悉达多是“佛陀”(Buddah),就是说他是一个“觉者”。实质上,“觉悟”意味着对尤其包括自我在内的实在的如实认知。因此,觉悟是此生可以达到的一种人类生存状态。
小乘佛教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达到觉悟(也就是“涅架”),所以不同意这一观点的人便称之为是“小乘”(小船);而“大乘”(大船)佛教则宣称,很多人,甚或所有人,都能达到觉悟和涅架的状态。日本禅宗佛教把觉悟状态叫作“开悟”(Satori), 临济禅宗认为开悟是“顿悟”,而曹洞禅宗则认为开悟是“渐悟”。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觉悟”不是一种理论知识,而是一种体验,它能彻底改变以后所有的人生经验。
4、涅粲
“涅粲”是佛教用来描述人生终极目标的另一个术语(在公元前5世纪佛教和耆那教兴起时,印度教和耆那教也用这个术语,但意思稍有不同)。从文字上看,梵语的涅粲意思为“断灭”,所断灭的东西是“执着”(一种扭曲的“欲念”),它是引起整个人生经历到苦(尽管人生实际上是“转瞬即逝”即“空”的,但人们还是不现实地“执着”于某物)的原因。当一个人达到涅架状态时,他实际上处在极乐的平静状态中。不过,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人们只能按其实相来认知实在,尤其是认知所有个体的自我,才能达到涅粲。在某种程度上,这有点像后来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前399年)的看法一一“无知” 是人类罪恶之源。
5、天堂/天国
天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一直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中最重要的术语。不过事实上,这个出现在很多宗教中的术语,却出自更为原始的时代,那时天堂被看作是光、热和生命之源,因此是神的居所,当然是人所向往的地方。不光三种亚拉伯罕宗教是如此,在所有大众宗教中,天堂都是人类死后的极乐之地。对天堂同样局部化的误解也存在于佛教的涅架概念中,在大众佛教里,天堂就是人死后要去的极乐世界。
但在反思性宗教的水平上,如基督所言,神的国(或称“天国”)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它就在你们心里”( 《路加福音》17: 21)。显然,对于耶稣和后来反思性的基督教(反思性的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是如此)而言,作为人生终极目标的天堂并不是死后要去的地方,而是一种此生可以达到的“存在状态”,不过此生并不终止于坟墓。事实上,英语将《新约》中的Basileia Tou Theou 一词翻译成“Kingdom of God (神的国)”是个误译,它反映出了大众化宗教的狭隘化倾向;准确的翻译是“Reign of God”(上帝统治),也就是说一个人完全生活在与上帝和谐合一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现在就存在,而且在死后仍将继续。
中世纪基督教结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把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描述为此生的成圣和死后与上帝的完全合一。那时人类将与上帝“面对面”,并用最为充分地发挥出的最高智慧和意志去认知和爱恋“真”、“善”、“美”和“存在”一这些都是上帝无限之终极存在的各个方面——即托马斯·阿奎那所说的“荣福直观”。
6、拯救
尽管这是一个在亚伯拉罕宗教里特别流行的专门术语,但大多数宗教(即使不是所有宗教),也都用它来描述人类的终极目标。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在各种宗教中,“拯救”(salvation)这个词既被用于它的原初意义,也被用于它的后发意义。其原初意义即字面理解,是指过一种 “全面、健康的”生活。这个词出自于拉丁文的Salus (“健康”,在英文和罗曼语系中有若干同根词都源于此,像salutary (有益的)、salu-rious (有益健康的)、salute (致敬)、salutation (行问候礼)。日耳曼语的相应词根是“Heil" (拯救)和“Heiling”(“神圣的”),相应生出英语同根词是health (健康的),hale(健壮的),heal (治愈,使健康),whole (全部),holy (神圣)。成为“神圣”(holy)的意思就是拥有“全部”(whole)。
拯救的后发意义是“救助”(saving),也就是一个“拯救者”把有失去健康之危险的某人拯救出来时的情景,如把一个被水或被罪淹没的人拯救出来。因此,即使是“拯救”这一词的后发意义,无论怎样解释,最终也意味着达到、保有或恢复一种健康、神圣和全面的人类生命。
一些宗教强调拯救的后发意义,宣称“整全”和“神圣”的状态只能通过“拯救者”才能得到。比如,传统基督新教认为,一个人要获救,唯靠信仰(sola fide), 唯靠恩典(solagratia),唯靠基督(solus christus)。在佛教净土宗里,要达到涅粲境界,唯有持念阿弥陀佛之名[ 即“南无阿弥陀佛”,日本人将此缩短为“南无菩萨”(“赞美阿弥陀佛”)];这种拯救方式在日语里被称为“他力”(Tariki), 与之相对的是“自力”(Jiriki)。
关于人类究竟是被他力还是被自力拯救这个宗教的一般问题,在我们看来,新教传统的“唯靠”原则是不恰当的,而天主教的“既靠……,又靠……”是恰当的。一方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明智地进行必要的努力,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整全之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终身努力所能获得的成功,当然只能在我们被给定的条件之内:如果没有出生,我们就不可能成为整全(圣洁)之人;如果我们太早死去,如果我们在婴儿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关爱,如果我们不曾得到过良好的教育、训练、鼓励、爱、道德榜样和启发等,仅凭我们天赋的潜能,我们也不可能成为整全(圣洁)的人。所以,我们能成为整全(圣洁)之人,既靠他力,也靠自力。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当我们在谈论这两种“力”的时候,我们是在两个不同的因果层面上谈论的,因此,这两者不是矛盾的,而是互补的。
然而,真正的整全(圣洁)之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达到这种状态的最佳方式又是什么,各种宗教对此有着根本不同的看法。于是,对“人是什么”的几种主要理解方式的反思,即使是粗略的反思,也非常重要。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将首先考察一下理解人的本性的几种基本方式人 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既善且恶,然后,再提出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附上一份关于人性的当代理解的补记。我们可以提供很多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但关于人性的每一基本观念, 只要给出相应的一两个例子就够了。
(作者:保罗·莫泽 | 来源: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