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学堂:如何看待宗教的圣典?

发表于 2019-09-18 13:12
  心理导读:信徒们深信这些神圣的文字包含众多对自己的生活具有巨大意义乃至是决定性意义的洞见,因此,它们必须应用于具体的环境中。这就要求人们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解释。对文本及其意义的研究属于宗教学中已知的最古老的方法。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如何看待宗教的圣典?
 
  并非所有宗教都有圣典,但的确很多宗教都有圣典,有一些甚至拥有大量被信徒奉为神圣之物的文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圣典最初以口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后来才有了文字记载:它们随后被宗教里的誊写员和有学识的人小心翼翼地抄写下来,常被不同的信徒背诵。信徒们深信这些神圣的文字包含众多对自己的生活具有巨大意义乃至是决定性意义的洞见,因此,它们必须应用于具体的环境中。这就要求人们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解释。对文本及其意义的研究属于宗教学中已知的最古老的方法。
 
  例如,年轻的印度教学生会被他们的古鲁(教师)教导说:要把《梨俱吠陀》这部印度最早的梵文经典之一背诵下来,不同的章节要用相应的不同感情和音调来背诵或念诵、然后才会把文本的意义,以及它们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等教授给他们。同样的程序也见于犹太教,经典的传播是由文士、祭司或拉比完成的,特别是后者,他们开创了将经典运用于具休环境时的文本解释传统。
 
  传统的解释方法
 
  从根本上说,有两种古老的解释方法仍广泛地被许多宗教人士和宗教领袖使用着,字面解经法和寓意解经法。
 
  字面解经法,是指听者或读者简单地以作出解释时的普遍理解去理解文字的意义。人们既不想去发现作者想表达的真正含义,也不想去发掘语言的象征用法。一般而言,解释者相信,他眼睛所见的,就是文本的真正意义。
 
  即使至少在某些宗教传统里字面解经很流行,但它也会给一些宗教团体带来难题。在解释诗歌、神话或语言的比喻及隐喻用法时,字面解释就显得无能为力。结果是,解释者常常通过相互参照法Cross reference)把其期望的意义塞进文本里。而所谓相互参照法,就是用另外一个也许在历史上要晚得多的文本去解读某个文本。同样明显的是,字面解经者常常相互之间意见不合,因为他们对经文的这个部分或者那个部分的重要程度有不同的意见,而对他们来说这些经文义都是不可改变的神圣言辞和文本。总的来说,字面解经常常形成各种苛刻、固执已见的僵化路线,导致彼此之间的谴责和驱逐。
 
  寓意解经法是从这个假设出发的:在文本表面确定的意义之下,还有着更深的且常常是隐藏的意义,甚或是好几层意义即文本中的人、 物和事件都有着对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为了获得这种深层的含义,有时人们发明了一些非常复杂的方法,吓走了很多一般的读者。 几乎所有宗教传统的神秘主义者都欣赏这种寓意解经法。比如伊斯兰教各种苏菲派教团有个传统:教团的谢赫(Shaykh, 教师)要传授门徒文本中不断深入的意义,这些奥义据信不能传授给教外人。
 
  很多不同传统的知名团体和个人都很喜欢寓意解经法(比如犹太教卡巴拉派、诺斯替派和圣奥古斯丁)。例如,拉比和基督教教父在解释希伯来圣经的《雅歌》时,都不将它看作是(它曾经是的)感性的婚礼诗歌,而把它看作是上帝(新郎)对其子民(根据寓意解释者是犹太教徒或基督徒的不同,子民分别喻指以色列人或基督教会)的爱的寓言。
 
  在解释一个本含寓意的寓言( 比如耶稣说:“倘若你的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之时,寓意解经法很有帮助,但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寓意解经,也会歪曲文本的意义。寓意解经法可以令解释与文本的原意大相径庭。
 
  尽管不能确定基督徒是寓意解经法的首创者或其唯一使用者,但中世纪的基督教制定并明确了两种深入理解经文的方法:神秘解释法(the anagogical)和比喻解释法(the tropor Logical)。这两种解释方法主要针对圣典的当代读者,而不是文本原始背景下作者的原意。
 
  神秘解释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引入”),它所揭示的是文本中较高的灵性含义,就像当代读者所理解和应用的那样。而比喻解释一词也来自希腊文(意为“转义”),它所揭示的是文本中的道德含义,也像当代读者所理解和应用的那样。当然,如果圣典经文要对后人的生活有所影响,它的意义就必须且它适应当代处境,这也是这两种解释方法想要达到的目标,但们的危险在于,原始文本的意义极有可能被严重歪曲。这样的解释方法很容易变成eisegeis (来自希腊文,意思为“导入”),而不是exegesis (来自希腊文,意思为“导出”换句话说,它们不是把意义从文本中解读出来,反而从中读出了文本中根本不存在的外来意义。
 
  现代的解释学方法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肇始于14世纪),人们开始对古典希腊和罗马的遗产产生兴趣,不久,这一兴趣延伸至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遗产;16 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又进一步扩展至对印度和中国等其他文明遗产的兴趣。对古代语言,特别是希腊语和希伯来语的研究重新焕发生机。人们开始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类宏大史诗进行研究,由此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两部伟大史诗的著名作者荷马是作品的真正作者吗?或者,是其唯一作者吗?
 
  在研究古代近东和地中海的伟大经典时,学者们开创了一些文学方法和哲学方法,用来解决在探索这些文本的来源和意义时出现的迷惑。这些世俗方法被证明非常可靠,但后来在运用于犹大教和基督教圣典的研究时,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甚至遭到激烈的反对。
 
  反对一方有两点担忧:首先,神职人员(主教、神父、传教士和拉比们的垄断地位会受到损害,他们的特权由此会受到削弱。其次,用世俗的方法来研究崇高的神启文字会降低义本的神圣品质。所以,这些批判方法在早期17世纪开的被解经家们运用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这些解经家有的本身迹是神职人员,他们甚至被革职,其著作被禁止出版,使部分研究者也产生了恐惧感。
 
  (作者:Leonard Swidler | 来源:宗教学研究)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