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1

发表于 2019-04-24 14:46
  心理导读:我们这些心理医生当然可以给你各种建议,但是,要知道,只有你才清楚这些建议是否真的适合你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但是总有能够帮到你,对你起到指导作用的建议。一定要记住,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做。    ---www.tspsy.com
 
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1

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你呢,贝亚特丽斯,你的女儿听话吗?”在一次晚餐中克里斯托夫这样问道,其实他的潜台词是,既然你是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你的女儿肯定很听话!
 
  还有一位女士,她和自己的孙子关系不太好,曾来向我求助,她也说过类似的话:“好吧,不过您有那么丰富的专业知识,一定不会犯错!您总有办法能管好自己的女儿!”
 
  1、完美的母亲并不存在
 
  感谢各位给予我的支持,这让我心里暖暖的,我很感动。不过,很遗憾,我并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哦,我当然也曾经梦想过做一名完美的母亲,希望有一天自己不再对孩子发火,不再为肩负母亲的责任而感到苦恼。我有时甚至会翻阅其他心理医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否能提供些我未曾想到的解决办法。一且找到一两种好办法,我马上会付诸实践。但是结果很明显,哪种都不管用!
 
  为什么会“结果很明显,哪种都不管用”?因为只有我才最了解我的女儿,只有我才知道自己对女儿的期望,我想教会她什么,什么对她是最重要的,她喜欢什么,她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任何书籍和专家都无法了解这一切,也无法考虑到这一切。那我该怎么办?
 
  于是我合上书,并忘掉了书中所写的建议。我是孩子的妈妈,是一个人。千百年来,人类总能学会自我建构,独自渡过难关。当然了,结果有好有坏,但总体来说,人类能够独立克服困难,过去能,现在能,将来也能。
 
  注意,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需要他人的建议,我只是想要告诉大家,首先要意识到,我们知道怎么做,我们也可以做得到。
 
  2、自信起来: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我们这些心理医生当然可以给你各种建议,但是,要知道,只有你才清楚这些建议是否真的适合你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但是总有能够帮到你,对你起到指导作用的建议。一定要记住,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做。然而,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有时会忘记这一点,于是我们会向专家求助,询向他们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比如让伊夫,他是只有三个月大的路易丝的爸。小路易丝特别爱哭,有天晚上,她一直不停地哭,让伊夫和他的妻子只好打电话向医生紧急求助。“您的女儿饿了。”急教医生如是说。怎么会有这样的家长?哦,不要笑他们,同样的事情有一天可能也会发生在你身上。他们其实只是按照儿科医生说的去做:“每次喂奶150ml。”但他们执行医嘱的方式太刻板了,完全忘记观察孩子的反应,做不到随机应变。
 
  还比如朱莉,她是三个月大的亚历克西的母亲。小亚历克西每晚都在床上哭个不停,可一旦妈妈把他抱在怀里,他就会立刻安静下来。我向朱莉:“为什么不让他在你怀里人睡?”她答道:“不,我不能。孩子要是哭,就应该让他哭,不能抱着他,哄他睡着,也不能让他在我们的床上睡。”是吗?这是谁规定的?明明很容易就能止住孩子的哭位,又是谁说放任他哭下去会对他有好处呢?其实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之所以哭,是为了表达不悦、痛苦……总之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他只会用这一种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满足他他就会变得任性——当然,前提是你要掌握好尺度,尤其要认真倾听他的心声。
 
  ► 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
 
  在照顾孩子方面,你是最好的专家。首先观察下你的孩子吧,注意他的性格、他的好恶以及他的行为。不要受各种传言的影响,比如那些“据说”和“必须”。是谁规定放任孩子哭下去?要冲孩子发火?要让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注意,我并不是说家长应该采取完全听之任之、无限宽容的态度,远远不是。我的主张是家长应该坚持在孩子出生之前,设想孩子的性格和个性。你,也只有你,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你,也只有你,才知道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
 
  未完待续……
 
  (作者:贝亚特丽斯 | 来源:自我疗愈心理学)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