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一个15岁甚至18岁的青少年根本无法承担在现代社会中成年人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个体化第一阶段的被延长导致青少年产生特有的问题和态度:急躁、反叛、自卑感、边缘感和沮丧。准备好离开童年的世界,却还没有为成为成年人做好准备,他们处于名副其实的进退两难境地。传统社会中带来成熟人格的成人礼在现代文化中已经在青少年身上不复存在了,儿童时期的依赖状态已经被人为地延长到超出其自然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www.tspsy.com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人类的陆地生活始于母亲的子宫。沐浴在羊水中,借由母亲的体温来保持温暖,这个空间是一个具有原型含义的滋养环境。胎儿通过脐带获取营养,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照顾好自己。对于出生之后的生活,母亲的子宫象征着人生第一阶段对心理环境的需要。这是一个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脆弱的幼崽可以相对免于受周围环境的毒害。对于人类而言,这种被保护的环境有利于他们在出生后存活很长一段时间。这对婴儿来说尤其如此,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类的幼崽,由于头在子宫里就已经过大,在能独立生存之前,就会被迫离开母体的子宫,降生到世上。人类的新生儿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准备好去应对他们被抛入的外在物质世界和社会之前,需要一个外在养育的环境提供长期的滋养,尤其是在现代发达的文化中,被我们漫不经心地称为童年的人生第一阶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涵容/滋养”阶段涵盖了几乎整个教育经历,贯穿从婴儿期、小学和中学时期,至大学时期以及之后的专业受调。在这些年里,一个人即使在身体上和某种程度上在心理上准备去承担一些成年人的某些角色,也未必完全预备好去应对社会生存的要求,而且通常在经济上也不具备一个成年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竞争力。这段需要依赖父母或监护机构的时间可能会持续三十年甚至更久。与此同时,在传统观念中,进入成年的仅式发生在12或13岁。个体化/发展的涵容/滋养阶段通常在青春期开始之时结束。到了这个年纪的人被认为已经做好承担起人类社会中年轻人应在物质和文化意识上承担的各种任务的准备。态度和社会认同已经出现巨大的变化,而这样的改变是在这几十年里逐渐出现的。
从象征的角度看,这个涵容/滋养阶段的特质被定义为是母性的。包容的环境是在子宫模型的基础上从社会和心理上构建的,因为生存所需的基本要素——食物、住所、经过筛选和保护的高度结构化的护理环境是由家庭和社会提供的。在情感的层面,滋养(在理想状态下)是以温暖的支持和鼓励的形式来传递的。孩子们被无条件地爱着,只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而非行为表现。现实中残酷的一面被遮在外面。父母会保护并呵护着他们,孩子只要微笑取悦父母,就会受到拥抱和爱抚。而对年轻人的最大要求则是一种合作及愿意的态度,其余的则以成年人的监督和保护为主。在这一阶段,对年轻人的要求并不多,主要是为了促成家庭及其成员的一般程度的幸福感,他们仍然处于依赖和被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抚养的阶段。
很明显,在涵容/滋养阶段,子宫中的营养程度非常依赖于成年看护者的态度和其所能提供的资源,此阶段也极度依赖看护者的情绪稳定性和成熟度。焦虑的父母可能会放大现实的威胁和令人不安的方面,而非使受保护的环境不受严酷现实的干扰。在这个阶段因缺少充足的涵容和保护屏
障被严重损毁的人通常会在未来发展出心理病症,例如焦虑症和各种人格障碍。此外,受到惊吓或受到威胁的孩子,为了替代欠缺的或破裂的外在保护会发展出原始且巨大的自我防御,这种防御也可能切断个体在以后生活中的重要发展和关系。
即便在最好的条件下,当一个人在度过童年的这个次级阶段时,涵容的质量和程度也将随着他的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最初是最大限度的滋养和涵容,给予什么都不能做的新生婴儿的关注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被调整为较低强度的关爱。随后,家长们将进一步限制滋养的范围和种类,涵容的水平也会降低。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孩子对这些变化能够做出积极的反应,家长对孩子相对程度上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我控制有更多的期待。通常情况下,如果这些新出现的情况与孩子不断增长的能力(认知的、情感的、运动的)相匹配,那么孩子将会很愿意配合发生这些转变。随着个体发展通过儿童期发育的次级阶段滋养的容器也随之变化以满足新出现的需求,同时减少在诸多领域可能变成过度保护的侵入式抚育。到这一阶段结束时,人们只经历了来自环境的最低程度的滋养和涵容,并能够为自己做一些以前需要别人来做的事情。
当然,最首要的滋养人物是母亲。从怀孕开始,母亲不仅代表着养育者,她本身也具有滋养者的象征意义。滋养和涵容也可以被视为“母亲”的功能,无论这项功能是由亲生母亲还是由代理母亲、父亲、老师或收养机构所给予。象征性地说,他们都是“母亲”,如果他们以一种滋养和涵容的模式来接近个体的话。
尽管滋养表现为像母乳喂养这样的具体行为,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它不仅是生理上的,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其他特征。喂养发生在情感、认知和精神层面。滋养则是一种态度。从象征的意义上讲,自远古时代,滋养者就被冠以母亲的形象。世界宗教里的伟大女神,像德墨尔(希腊)伊希斯(埃及)、圣母玛利亚(基督教),她们都被认为是抚育者、喂养者、涵容者及抚慰者。尽管它来源于实质上的喂养的人物及仪式,但是伟大母神的作用早已远远超出了生物及生理喂养的功能。例如,教会就是一种典型的滋养、涵容的机构,它为其“孩子”提供天堂的面包,一种精神上的食物。它的原初任务并非以物质来喂养人们,尽管有时它也这么做了,甚至还致力于改善穷人的物质条件。然而,它的主要食物是象征性及精神性的。滋养机构的典型代表是母亲意象。类似地,涵容者比如船也常被认为是“女性的她”。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中的母亲,或是滋养机构,诸如教会或是海军舰艇,都没有标明父爱、父权功能和成分,但如果强调的是滋养,这样的意象就会让人想起母亲。因此这一阶段的个体化被视为“母亲阶段”,履行这一功能的人被视为“母亲”。
无论滋养/涵容的功能是由实际中的母亲,还是由另外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来执行,其潜在的态度是:“我来帮助你”滋养者乃是提供者、帮助者、维护者。反过来,在滋养者的这种态度下被滋养者会创造或激发一种对应的态度。滋养者召唤孩子,而孩子让自己依恋于滋养者,接受滋养的一方的态度是对感知到的滋养者最基本的一种依赖,这个态度也许相对是有意识的或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在生命中的最初几年里,这绝对是无意识的。婴儿和幼儿时期,他们都认为滋养和涵容是理所当然。被滋养者经常会激烈地和他们的照顾者对抗,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对照顾者的真实依赖有多么深刻。当一个孩子推开他的母亲冲动地跑进大街时,在他的无意识层面上,他只是假定那将是安全的、被照顾的、受保护的,并且当一天结束时,他还会被喂养、抱持、抚慰。这样的权利在年幼的孩子中是不容挑战的,而提供滋养的成人甚至会觉得好玩,而且非常有趣,就随便地纵容他。母婴之间的良好关系所产生的依赖令人渴望,因为在生命的这个早期阶段对世界有太多的焦虑并不是好兆头。
个体化的滋养/涵容阶段的目的是为孩子最初的自我带来心理的支持和保护。被我们认为是意识中心的自我情结具有某种执行功能并对现实有一定程度的内在焦虑,而它在童年早期就逐渐形成了。它最早始于子宫之内的经验,在那里,自我仅仅是觉察和对刺激之反应的一个点,是黑暗的母体内微小的独立意识。随着出生,自我的世界被迅速地扩大了,婴儿的自我通过对视觉、味觉、触觉以及声音和气味的记录和反应做出回应。很快婴儿就能够辨认出他的母亲的面孔并做出反应。而在较深的心理层面,婴儿依旧和他母亲保持着一种心理融合的连接,自我的分离是非常有限的?庵治抟馐兜娜贤窍嗷サ模盖缀陀ざ簧钌畹叵翟谝黄稹H俑窠庵秩贤莆衩夭斡?(participation mystique),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人类学(列维布留尔于1910年提出),指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物理连接,在这个连接中,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状况也会出现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他们感受到对方的疼痛、饥饿和愉悦。对于婴儿而言,这是为后来形成共情奠定基础,并且最终将发展成一种对他人的责任感和内在的良心。
这同时也为以后的自我认同打下基础,尤其是对于女孩而言。
随着运动和认知的进一步发展,自我能够开始实施它的执行功能,并对肌肉施加一些控制。手臂和腿开始协调一致,言语也随之而来。很快,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广阔的游戏和学习舞台,一个名副其实的有待探索的伊甸园。一个健康的孩子会极力地维护自己并被放在这样安全、受保护的环境中。严峻的现实考验处在父母忽视的地方,而滋养和涵容在这里是悬空的。这个天堂的边界很快会因为孩子在生理和情感上运用越来越多的自主性而被考验。不服从和不断增长的意识共同增加,心理上的边界在孩子和监护人之间被立了起来,孩子渐渐知道在自我与别人之间的差异,并加以利用。然而在这一阶段,基本的无意识认同仍存在于孩子和滋养的环境之间。神秘参与继续起支配作用。荣格认为孩子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被包含在家长的心灵及对其的反思中:“孩子深深地参与到父母的心理状态中,这也难怪大多数儿童时期的神经障碍均可以追溯到家庭中不正常的心理气氛。”(C17:par.80)而孩子的真正人格只有以第二次出生的形式离开父母的心灵时才涌现出来,这是自我的心理诞生,在那时,自我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实体。
这种对幼儿心理上的涵容,不仅通过文化、传统、教导和训练的自觉传递,更重要和更深刻是通过态度和结构的无意识交流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无意识,孩子的内在世界开始制订一种心理规划,无论是好是坏。这并不取决于家长是怎么说的,而是取决于家长是如何做的,其对孩子内在世界的形成会产生最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适应的环境,而这个世界大部分的情感基调则通过内向投射进入孩子的内在世界。
对生理和心理边界的尝试和挑战在个体化第一阶段一直持续着。对于大多数经历青春期的人而言,这个阶段是一个过渡期,一个人在生理和一定水平的心理上已经准备好离开滋养/涵容的环境,进入下一个个体化的阶段。然而,在现代的发达社会中,教育和培训的要求通常会使涵容期被延长到相当大的程度,从而使这种情况变得复杂。一个15岁甚至18岁的青少年根本无法承担在现代社会中成年人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个体化第一阶段的被延长导致青少年产生特有的问题和态度:急躁、反叛、自卑感、边缘感和沮丧。准备好离开童年的世界,却还没有为成为成年人做好准备,他们处于名副其实的进退两难境地。传统社会中带来成熟人格的成人礼在现代文化中已经在青少年身上不复存在了,儿童时期的依赖状态已经被人为地延长到超出其自然的生理和心理极限。中小学和大学是现代文明为青少年期和后青少年期设计的支持场所和涵容之地,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成熟和融入社会中,并要为很快将降临在他们身上的工作和家庭要求做好准备。
(作者:莫瑞·斯坦 | 来源:荣格心理学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