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快闪面孔扭曲效应研究

发表于 2023-03-28 20:59
  心理导读:人们通常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更熟悉的种族的脸,我们把这种效应被称之为种族效应。但即使在相同的种族文化内部,人们在哪些面孔会引起可信任感、可接近性或吸引力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www.tspsy.com
 
闪光脸扭曲效应研究

快闪面孔扭曲效应研究
  内容摘要:
 
  当面孔在余光中快速闪过时,它们看起来扭曲而怪诞。
 
  新的研究探索了影响“闪脸扭曲效应”的各种因素。
 
  尽管神经机制仍然未知,但研究表明观察者周边视觉的特质可能有所贡献。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成千上万的面孔。每个人对面孔的感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 "面孔空间"--一种我们如何编码、感知和记忆所看到的面孔的记忆模式。
 
  人们通常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更熟悉的种族的脸,我们把这种效应被称之为种族效应。但即使在相同的种族文化内部,人们在哪些面孔会引起可信任感、可接近性或吸引力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另一个因素对我们如何感知一张脸有更大的影响--这张脸相对于我们的中央或周边视野的位置。当一连串的人脸迅速呈现在我们的周边视觉时,会发生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这一点在2011年由杰森·唐根、肖恩·墨菲和马修·汤普森发现的一个强大的视觉后象中首次得到证明,该视觉后象被称为 "快闪面孔扭曲效应"。
 
  在盯着中央定格十字的几秒钟后,周边呈现的面孔开始出现变形、卡通化,甚至是怪诞的面孔。然而,在仔细检查后,人们可以知道这些脸是完全正常的,没有被改变过。
 
  一些研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的机制。是不是因为这些脸是在眼睛处对齐的效果?是不是因为它们被快速呈现(每秒4-5张脸)?它是否取决于哪些面孔是相互跟随的,或者它们是在中心还是在外围显示的?
 
  周边视觉的作用
 
  鲍登等人(2019)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周边视觉的作用。我们知道,与中心视觉相比,周边视觉中的一切都显得很模糊,这是因为周边刺激是由空间敏锐度差的视网膜杆状细胞处理的。因此,有可能是周边视觉的内在模糊性使人脸看起来失真。
 
  然而,Bowden等人将周边呈现的面孔与中心呈现的面孔进行了模糊处理的比较。虽然他们发现了一些使用模糊面孔的中央视觉的面孔失真证据,但使用未模糊的周边面孔时,效果要大得多。
 
  Balas和Pearson(2019)的另一项研究测试了可能影响视觉后象的其他因素。他们再次发现,周边呈现有很大的区别,呈现速度也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呈现的脸的方向似乎并不重要。换句话说,颠倒的面孔和直立的面孔产生了类似的扭曲效果。这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人脸感知的大多数方面,颠倒的人脸由于其普遍的不熟悉性而产生微弱的效果(这方面的一个主要例子是撒切尔效应)。
 
  我们在看外围闪现的面孔时,是否都能感知到同样的扭曲?
 
  Afraz和Cavanagh(2009)的早期研究发现,周边扭曲效应是相当特异的。他们的研究向参与者展示了他们周边视觉的不同位置上的脸和其他刺激物。参与者被要求做出各种判断,如脸部的性别和年龄或形状的长宽比。
 
  他们发现,同样的刺激物会因其在观察者周边视野中的位置不同而显得不同。例如,一张中性脸在右上角可能看起来是男性,但在右下角,同一张脸可能看起来是女性。对于一个特定的观察者来说,这些差异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但在不同的观察者之间却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我们在周边视觉中所经历的视觉扭曲的特殊性可能是造成闪现的脸出现扭曲的特殊方式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些效应背后的神经机制,它们是否在我们观察非人类面孔时发生,以及它们是否具有任何适应性目的。
 
  (文/Jonathan Doucette | 编译/psy898-欣欣 | 来源/心理氧吧)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