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发表于 2020-07-14 17:06
  心理导读:在现实的实践工作中,反社会患者其实跟传统的患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也想为家人付出、与他人交朋友、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如此等等。在大多数案例中,反社会的行为模式通常也并不符合患者的价值观这种行为模式,只是患者为了实现价值、应对(虽然是非建设性地)生活挑战的一种生硬尝试。    ----www.tspsy.com
 
犯罪心理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犯罪心理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沃伦(Warren)是一名35岁的男性假释犯,在一座经济萧条的城市中长大。在成长过程中,沃伦只与父亲有过短暂的接触。他认为父亲是一个酒鬼。沃伦的母亲是一名助理护士,带大了他和两个兄弟。沃伦说,兄弟们的生活都很稳定,也是亲社会的。而他自己则曾两次休学,在高二时因为对老师说脏话、逃学、打架而多次被停课并最终辍学。沃伦目前失业,而且他的工作一直都不稳定,他通常会在餐馆、建筑工地、公园做些没有技术要求的临时性短工。他已经离婚,但总会卷入短期的不稳定关系中。沃伦有个17岁的儿子,但他们很少联络。沃伦披露说,自己从15岁起就经常抽大麻,同时也开始尝试使用可卡因和苯环利定(phencyclidine,缩写为PCP)。沃伦说自己只是偶尔会喝酒,但每次都会喝得酩酊大醉。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治疗,只是依稀记得小时候因为在学校表现出的品行问题而接受过心理咨询。沃伦在16岁时第一次被捕,此后就常进出刑事司法系统。其犯罪史包括:入室盗窃、偷盗、抢劫、人身攻击、販卖毒品以及家庭暴力。沃伦因为在毒品交易中刺伤了另一名男子,被判恶性人身攻击罪,入狱服刑8年。他最近所犯的罪行是在跟前女友发生争执后,前去恐吓她的几位家人。在他因恐吓罪被起诉而遭捕时,警方发现他还持有致命性武器。目前他仍然处于6个月的假释中。沃伦的大麻尿检呈阳性,他也很少参加法院强制的愤怒管理项目,所以他有违反假释法的风险。
 
  一、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
 
  区别反社会患者与传统心理健康症状患者的另一种途径是:二者对于“需要改变”以及“不做改变的后果”的认知不同。那些体验到抑郁及焦虑症状的患者,通常认为自己是痛苦而备受煎熬的,所以会主动寻求帮助来缓解症状。比起旁人,他们自己更会觉得“不去处理症状”贻害无穷。反社会患者则正相反,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犯罪、危害模式(patterns)益处多多,好处巨大,而且也会自我协调。他们对于“做出改变”本来就缺乏兴趣,而且其有些特点还会阻碍其做出改变——如反社会患者是缺乏主观痛苦感(distress)的,而这种痛苦感恰恰会推动一个人做出改变。即便负面的结果出现了,反社会患者一般也觉得困境都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而跟自己的行为则毫不相干。他们常认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有偏见或者敌意的对待,自己才是受害者。在他们看来,问题出在他人身上、出在制度方面,所以如果需要改变也是他人和制度需要改变,他们自已没有什么问题,也无须改变。不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所造成的后果(后续的犯罪行为以及加害他人),对他人的危害甚于对想者自己。因此,即便反社会人格存在明显的体征,该障碍也不是症状性的,因为患者几乎没有内在痛苦,也没有改变的动机。
 
  上述在“需要改变”及“不做改变的后果”方面的认知差异,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反社会患者,治疗师可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去跟他们确定治疗目标,远远超过与传统心理健康症状患者合作时所需的精力。其次,因为患者的犯罪行为和加害行为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所以首要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削减犯罪及操纵行为”,即使患者自已觉得这些行为好处多多、合理合法。
 
  二、风险—需求—响应模型
 
  识别并削减与持续犯罪行为相关的风险因素,已成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由安德鲁斯(Andrews)、博纳(Bonta)、霍格(Hoge)开发的“风险—需求—响应模型”(Risk—need—responsivity,缩写为RNR)可用于罪犯的评佔估及康复工作。虽然,在传统心理健康设置下工作的治疗师可能并不熟悉RNR模型,但该模型在矫治评估和娇正治疗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下文将简述RNR模型的各成分。
 
  风险成分处理“干预的剂量”,基于“应根据患者再犯风险来调整干预强度”。高风险患者应比低风险患者接受更多的干预。需求成分处理“干预的目标”,基于“干预应聚焦在与患者再犯风险相关的特定因素上”。响应成分处理“患者与干预之间的互动作用”。干预应与患者的学习风格、能力及动机相匹配,匹配度越高,治疗就越可能取得成功。
 
  与再犯相关最强的风险因素被称为“核心八因素”。RNR模型区分了静态风险因素(那些不能改变的因素,如之前的犯罪行为)和动态风险因素(那些可以改变的因素,如当前的物质滥用),并将动态风险因素进一步区分为,犯因性需求(那些与再犯强相关的因素,如犯罪思维和犯罪同伙等)以及次级犯因性需求(那些与再犯弱相关的因素,如自尊、身体健康状况等)。对核心八因素的评估,可通过临床访谈来完成,或者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来完成,如“矫治服务级别量表一修订版"(Level of Service Inventory-Revised,缩写为LSl-R)、“替代性惩处矫治罪犯管理剖析表”(Correctional Offender Management Profiling for Alternative Sanctions,缩写为 COMPAS)或“俄亥俄风险评估系统”(Ohio Risk Assessment System,缩写为ORAS)。
 
  在核心八因素之中、静态因素只有一个(反社会行为史)其余七个都被认为是“犯因性需求”、因为这些因素只要一变化、就会造成患者再犯风险的增加或减少。这七个犯因性需求中,有两个是“反社会型人格”和“犯罪思维”。其余五个因素则表征了会促发犯罪和自毁行为的各种附带问题(如物质滥用、无益的体闲生活)。治疗师在与反社会患者合作时,在处理犯罪思维的同时,还要去处理患者的这些附带问题,这二者都应该作为治疗的主要目标。针对基于RNR模型的矫治项目进行的第一个元分析研究有两个发现:第一,这些矫治项目大幅减少了患者的再犯,而原有的通用矫治项目在减少再犯方面则收效甚微:第二,那些服刑期间未接受治疗或未做康复努力的罪犯其“再犯率上升”。研究发现CBT的治疗模块尤其有效,这一发现在后续的元分析研究中已获得了重复验证。
 
表16.1犯罪风险的核心八因素
 
风险因素 主要方面
1、反社会行为史 始于童年的反社会行为模式,且持续到成年
2、反社会型人格 “ASPD”“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及“精神病态”的体征与症状
3、反社会认知(犯罪思维) 促发反社会及自毁行为的态度、价值观及信念
4、反社会同伙 与反社会的朋友来往密切、或寻求其肯定;相对绝缘于亲社会的影响
5、家庭/婚姻 在家庭和婚姻关系中,缺失抚慰,家人或配偶忽视、强化或示范了反社会行为
6、学业/工作 在学业或工作上表现不佳,满意度低;对学业/工作持负面态度
7、休闲/娱乐 在亲社会活动中,偷悦感、满意感都低;参与有危险的活动;享受反社会活动
8、物质滥用 酒精或药物滥用;对物质使用持正面态度
 
 
  反社会型人格/犯罪思维
 
  与沃伦犯罪及其他反社会行为有关的思维模式,是贯穿治疗中的主要处理目标(犯罪思维模式1、2、5、8、9和13)。这些思维模式可能与沃伦其他犯因性需求中的问题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罪犯朋友和同伙
 
  沃伦不愿意与先前的反社会朋友断绝来往。他目前还没有发展出可以为其提供支持与示范的亲社会朋友网络。因此,沃伦的一个治疗目标就是要让他参加相应的社交活动,从而让他能与亲社会的人群结识并发展关系。
 
  家庭
 
  沃伦与家人关系不佳,这一点很值得关注,因为在该案例中,家人其实可以给患者提供亲社会接触与支持的可能。所以,“修复沃伦与其家人的关系”可能是治疗的一个目标。假如沃伦所在的家庭充斥着犯罪及其他反社会行为,那么治疗的目标可能就变成了:帮助沃伦规避这样的家人,还要帮助他在新的家庭关系中获得抚慰与照顾。
 
  就业问题
 
  沃伦处于失业状态,对于找工作,他心态消极。所以,眼下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帮沃伦建立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以使其获得并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体闲沃伦不参与有组织的亲社会活动,如体育运动、相同爱好者交流会、社区服务或宗教活动。沃伦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空闲时间,所以其治疗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帮助他发展出一些富于建设性的休闲活动”。
 
  物质滥用
 
  沃伦一直在抽大麻,这让他处于违反假释、重被收监的风险之中。治疗的一个近期目标就是要帮他戒掉大麻。沃伦积极的一面是,出狱后他没有喝过酒,而且他还把“坚持戒酒”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
 
  三、RNR与传统的心理健康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八因素并未涉及抑郁、焦虑、低自尊以及其他常见的心理健康症状。这些症状与再犯相关,但不如核心八因素的相关程度强,所以被RNR模型归入到“次级犯因性需求”之中。聚焦在这些症状上,可能无法对反社会患者将来再次犯罪起到影响作用。实际上,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针对兼具显著的心理健康症状以及犯因性风险/需求的患者,只聚焦心理健康症状的治疗在减少再犯行为方面效果有限。甚至对那些患有严重心理健康症状的反社会患者来说,要干预他们的再犯罪行为,也需要直接处理其犯因性需求。在那些心理健康症状极度严重的案例中,缓解心理痛苦是很重要的,因为缓解症状之后才能和反社会患者处理其犯因性需求。不过,针对与“今后犯罪行为”高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干预工作,オ是重中之重,“缓解患者的心理症状(痛苦)”不能作为干预工作的核心。
 
  (作者:Damon Mitchell,Raymond Chip | 来源:《认知行为疗法》)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