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家庭治疗:父母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

发表于 2019-12-09 13:47
  心理导读:作为父母,不应该忘记每个阶段的孩子与自己都有对应的「课题」要完成,要搭配孩子的发展阶段、心智能力,扮演相对应合适的父母角色,孩子还小时可能需要多一点教导与纪律养成,孩子长大后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权。    ---www.tspsy.com
 
家庭治疗:父母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

家庭治疗:父母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
 
  谈到父母角色,我们往往会直觉地浮现两种形象,而这两种形象通常是以「西方」和「东方」进行区分。
 
  当孩子来到父母的身边,父母就必须担负起教养的责任,但东西方的表现方式大不同。
 
  是不是想到西方,就想到放手让孩子独立、自由发展?想到华人,就想到父母严厉、权威?好似这两种风格是冲突、不相容的。
 
  那么,如果试着描绘自己理想中的亲子关系,你又会怎么描述呢?
 
  「不想再用过去那一套对孩子,不希望给孩子那种父母很有权威的距离感」
 
  「想跟孩子当朋友,希望能温柔同理的对待孩子,和他沟通」
 
  「不过有些时候,孩子很失控,我想忍住不要骂他,可是又对孩子束手无策,怎么办?」
 
  ——这些是我们初步访谈新手父母时得到的回答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现代家长看待亲子关系的方式已经和过去严酷权威的风格大不相同,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如何在管教和放手之间找到平衡」?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中西文化的交融来看。
 
  一、亲子关系,父母角色的过去与现在
 
  过往华人父母重视权威,强调长幼有序,但随着社会变迁、西方文化传入华人世界,父母的角色也逐渐抛弃过往的「严教勤管」、要孩子孝顺服从、以父母为中心的思维。
 
  1995年有学者针对2000多位父母做问卷调查,发现父母眼中的亲子关系已转为「类平辈」关系,父母认为自己要「和孩子做好朋友」,要与孩子培养好感情。另一项2014年的研究,学者分析台湾各大报章杂志的亲职内容,发现社会中对于「孩子孝顺」的期待变低了,转而强调亲子之间是「互惠」的。
 
  在父母与孩子相对位置的转变之下,今日的教养已变成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任务。父母注重孩子的需要,强调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改变孩子形状。甚至,当自己与孩子的需求有冲突时,许多父母会倾向牺牲自己、以孩子为优先。
 
  二、文化交融下,父母角色衍生的矛盾
 
  全球化加速西风东渐,西方的思维被视为新潮的效仿对象,亲子关系从尊卑观转变到类平辈观,但根植于华人文化中的观念尚未消失,许多父母产生了角色定位上的矛盾与为难。这也是为何现在常常出现以下情境的原因:
 
  「孩子很失控,我想忍住不要骂他,可是又对孩子束手无策,怎么办?」
 
  「老师说我家孩子在学校打了别人,但我相信一定是别人错在先,我孩子一定不是故意的」
 
  「孩子都不回我讯息,但我怕我硬是叫他要回我,他会讨厌我」
 
  这群父母骨子里流着华人「父母具有管教责任」的血,但眼睛已望向西方民主自由教养的风。
 
  有学者指出,当父母越来越强调要尊重孩子自主,却忘记把握其中的界线,就越容易出现以下三种类型的「容易失控」的亲子关系:
 
  1、伙伴关系:亲子之间没有界限,父母直接和孩子当朋友
 
  常见问题:亲子之间层级消失导致父母失去管教能力,孩子尚未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就自由发展,导致容易缺乏纪律。
 
  2、投射关系:父母的自信建立在孩子的行为身上,例如把孩子的社会行为和学习成绩当作测量父母优劣的标准。
 
  常见问题:倾向回避冲突,深怕对抗孩子会危及孩子对自己的爱,也就变得完全不敢管孩子
 
  3、共生关系:用大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认为孩子绝对不是故意的
 
  常见问题: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宠」,忽略孩子心智发展若未经训练,不会自己变成成熟的大人,孩子若长期缺乏父母的权威引导心智有可能会停留在幼时状态。
 
  这三种类型,简单来说都可以归结于:父母尊重孩子个体自由,「忘记自己可以适度运用权威」引导孩子成长。
 
  其实,这些难题都可以藉由重新定位父母角色来改善。
 
  三、重新调和、定位父母角色
 
  作为父母,不应该忘记每个阶段的孩子与自己都有对应的「课题」要完成,要搭配孩子的发展阶段、心智能力,扮演相对应合适的父母角色,孩子还小时可能需要多一点教导与纪律养成,孩子长大后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权。
 
  做个开明父母不等于要放弃父母的权威,挖掘孩子的优点也不等于忽视孩子的问题行为。做孩子的温柔教练吧!爱孩子,给孩子有自由但也有界限,有朋友般的温情但也别忘记适当的规范和训练。
 
  或许过去传统华人严酷打骂或控制的教养方式有其缺点,但华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绝对不亚于西方父母。或许西方亲子之间相互独立自由的方式有其优点,但有时候仍会出现疑虑。
 
  没有哪种文化、哪种教养是完美的,重要的是都蕴含了丰富的爱。我们可以厘清不同文化之下的父母角色,理解从过去到现在的父母角色为何不同,进而调和出合适当今社会、自己家庭的方式,定位出属于自己的教养风格。
 
  我想要爱你,而不会紧抓着你;
 
  欣赏你,不带评断;
 
  参与你,而没有任何侵犯;
 
  邀请你,而不要求;
 
  离开你,而不会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责备;
 
  并且,帮助你,而不是侮辱。
 
  如果,我也能从你那里获得相同的对待,
 
  那么,我们就会真诚地相会,
 
  且,丰润了我们彼此。
 
  ——家庭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尔
 
  (作者:萧子乔 | 来源:泛科学)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