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家庭教育:德国人培养孩子的秘诀

发表于 2019-01-01 15:36
  心理导读: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胎教起就酝酿着对孩子开启全面的育儿计划,唯恐自己的宝贝儿输在起跑线上,败给亲友口中的“别人家孩子”。然而,在德国坊间却盛传着这样一种神秘的育儿秘诀——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回事呢?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德国人培养孩子的秘诀

家庭教育:德国人培养孩子的秘诀
 
  在德国有着这样一个故事: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准备为飞驰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进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猛然间,他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是抢救儿子,还是扳道岔避免一场灾难,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火车在轰鸣着驶过,孩子丝毫未伤。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就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这位德国爸爸没有尽全力去教给孩子更多的生活技能,而是用漫长的岁月教会了孩子一件事“学会听话”,正是这种不慌不忙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捡回了他宝贵的生命。
 
  同样,在儿童教育方面,德国父母从来都不会强人所难。德国不主张“学前教育”,不准教孩子学数学、认字母,不强行灌输书本知识,但却鼓励家长陪伴孩子们阅读,德国的幼儿园推崇孩子与自然与大地泥土野外多接触,孩子兴趣的培养全凭孩子的个人喜好,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比起传授知识,德国人更注重传授技能,注重培养孩子一生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意识体现在德国家庭教育中的很多方面。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德国的国民素质普遍较高的原因:好的教育培养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德国式教育让孩子能独立思考,学会用自己的小小臂膀撑起自己的天地。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父母将自身的担忧转化为压在孩子背上的包袱;不间歇的课外辅导让孩子在无尽的白纸黑字中逐渐丧失对书本的热爱,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本身并不会带给我们想要的物质条件,教育的本质,是使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德国的教育,在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中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
 
  相关阅读:
 
  德国幼儿园里的混乱场景有时会让美国人难以理解。
 
  我在柏林生活了将近七年,一开始去到这里的幼儿园或育儿中心(在德国称为“kitas”)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里的小孩一整天都是纯玩。他们不读书,不学算数,基本上无法无天。孩子们到处乱跑、大声叫喊、想怎么玩怎么玩、想跟谁玩跟谁玩。这里只要求他们遵守一些非常基本的规定,如不要打人和不要爬上家具等。老师也基本不会要求孩子们有组织地玩耍。
 
  “这简直是现实版《蝇王》(Lord of the Flies)!”我们这些外籍父母不禁私下议论道。“就是那个孩子吧?”这孩子可出名了。“老师们真应该把他盯紧点儿。”
 
  这样的形象简直与我们印象中“严谨的德国人”截然相反。德国1968年发起的反权威主义运动向旧有的行为方式,包括如何养育孩子发起了挑战。一些教育者甚至设立了完全没有规则的幼儿园。这种极端浪潮如今有所消退,但仍有很多德国人抗拒给孩子们强加纪律。
 
  当然,小孩子们打架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德国,我女儿幼儿园老师处理冲突的方式与美国很不一样。他们不急于干涉,除非有孩子快要受伤。他们不施加惩罚,不发出警告,不会把顽皮孩子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或是从彩虹色的表现光荣榜上摘下来。
 
  相反,德国的老师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观察情形上。有时候他们会把孩子叫到一边,跟他们单独谈话;有时候他们会直接和全体学生讲述正义和善良,或是通过朗读相关故事让孩子们间接感受。有的时候他们甚至完全撒手不管。
 
  “孩子们真的可以出色地靠自己解决问题,”一名幼儿园老师向我保证道。
 
  Margarete Blank-Mathieu为德国幼儿教师所写的一本指导手册也赞同这一方式。她写道:“即便会让老师们感到为难或是让整个群体受到牵连,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去争吵”。她还说,争吵对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和自我提升至关重要。孩子们打架的理由多种多样:为自己设定界限,吸引注意力,测试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社交层面),或仅仅因为他们不服输。
 
  孩子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这些事情——而德国人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们通过互动来学习,而非由大人插足,去惩罚成人眼中的挑事者。
 
  我曾经怀疑过这样的方法是否有效,但后来的确在我孩子身上看到了效果。
 
  六年前我的女儿Sophia才五岁,当时她在幼儿园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孩子都很优秀也很有主见——但她们经常吵架,而且经常让Sophia选择阵营。其结果就是孩子们的感情受到伤害。两个女孩多次与她断交,并且扬言不会邀请她参加很久以后的某个生日派对,她经常为此大哭。
 
  孩子们之间的争执如此频繁,以至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他们温和地把这几个女孩带到一边谈话。老师们会问一些诸如“你觉得这么做会让她作何感想?”或“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这种“换位思考”可以让孩子们审视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并学会同情他人。
 
  结果并非总能如愿。“如果她们说 ‘我就是不想跟她玩’ ,我们必须接受,”班主任告诉我。“也许她们10分钟后就会改变主意。”老师从来不会施加惩罚或是强行解决纠纷。
 
  虽然在我看来这种痛苦在女儿身上持续的时间有些过长,但这种经历最终让她学会了强有力的应对技巧。到上小学时,我女儿已经成为了公认的“调解人”。直到今天,她很少会受到“坏女孩”的欺负,也不会让自己成为那种人。
 
  而且女儿也不会给她们贴上“坏”的标签——我们同样不该如此。因为孩子中没有谁是真正坏的。他们只是孩子,只是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在这一过程中犯了错误而已。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心灵花园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