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每个受试者都拥有独特的品质,这样如果将每个人的催眠状态看成是同样的体验,那就违背了催眠本质。艾瑞克森深知这种复杂性,多年来,他保持着一个相对不变的非理论性立场。 ---www.tspsy.com
催眠疗法:催眠的实质是什么?
研究当代催眠理论后,我们会发现,似乎每一种观点都强调催眠体验的重要特征,却忽略了或不重视其他方面。这并没有削弱这些理论,而是为了唤起对催眠体验的多维性本质的注意。有许多重要的情境和人际关系变量影响着催眠状态的总体发展,另外,每个受试者都拥有独特的品质,这样如果将每个人的催眠状态看成是同样的体验,那就违背了催眠本质。艾瑞克森深知这种复杂性,多年来,他保持着一个相对不变的非理论性立场。在他催眠生涯的后期,经常有人要求他对催眠或无意识过程的性质给出明确的解释,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样做,并解释道:“不论我说它是什么……都将会扰乱我对其诸多可能性的认识和利用”( Erickson,个人交流,1977)(然而,他这样拒绝后,却又经常就这个话题讲述一些详细的比喻故事)。
一般来说,关于催眠体验的过分简单和绝对的陈述通常使理论家感到很舒服,但是可能会让从业者产生偏差,并给其催眠实践带来不必要的限制。如艾瑞克森(1952)所述: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论一种描述是多么精确或完整,都不能取代实际体验,也不适用于所有受试者。对于不同的受试者,任何一个深度催眠的描述必定有其细节上的变化。任何一个水平的催眠都不存在绝对统一的催眠现象。一些轻度催眠状态的受试者会出现与深度催眠相似的现象,而一些深度催眠者则表现出通常被认为是轻度催眠特征的行为。某些处在轻度催眠状态却表现出深度催眠行为的被试,或许会在深度催眠真的到来时却失去了同样的行为表现。比如,在轻度催眠状态下容易发生健忘的被试,在其深度催眠状态下可能就不会形成健忘症。这种不规则的原因在于受试者轻度催眠状态的心理取向与其深度催眠状态下的心理取向完全不同( In rissi,1980,pp.144-145)。
因此,艾瑞克森学派从业者在关于催眠的绝对声明上会保持警觉。这并不会妨碍从业者发展出一种有关催眠本质的观点。艾瑞克森倾向于赞同催眠的解离模型。
在深度催眠水平上,允许受试者适当地、直接地在无意识水平上发挥功能,而没有来自意识心理的干扰(1952; in rissi,1980ap.146)。在治疗性催眠期间,通常个体的参考框架和信念被暂时改变,从而更易于接纳有益于问题解决的心理功能模式( Erickson&Rosi1,1979,p.3)。
在艾瑞克森派的催眠方法中,对催眠过程的自然使用非常关键。要理解点,需要将催眠的一般性体验与催眠的具体仪式区别开来,后者只是引出前者的一种方法。通过了解催眠以其他方式和在其他环境下是如何发生的,利用过程的能力就会显著提高。以下内容对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非常有价值。
1、催眠体验的特征体现着意念动力学和逻辑学的原理
为了认识催眠的性催眠经历不需调节、控制或其他自觉过程的主动参与即可发生。这个毫不费力的特征可用意念动力学的原理来解释,该原理认为意念能用动力学来表不(感觉、意象、认知、动作、知觉、情绪)而不需要任何有意识的媒介。
第二,催眠涉及到相互矛盾的、“既是/又是”逻辑。也就是说,一个人能看到一个事物的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如“这个”与“那个部”、“主体”与“客体”。因此,在催眠状态里,既能感觉到“这儿”也能感觉到“那儿”,既与自己相连又与自己分离,既是体验的“一部分”又是在体验“之外”,既是“儿童”又是“成人”。这种逻辑产生了非概念上的和非言语经验上的统一状态,和意识分析过程相互分开的“不是/就是”逻辑特征不同,“既是/又是”逻辑本来就相互包容。换句话说,催眠过程趋向于把联系(“这个”与“那个”)统一起来,而意识过程却倾向于将这种联系区分开(“这个”与“那个”的不同之处)。
2、催眠能够在很多情境下被体验
简单描述一下催眼眠的特征,我们会据此发现它在很多情境中都发生过。它常在文化过渡仪式( cultural transition rituals)中发生。例如,最近我结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就很像催眠。某些运动员和艺术家们都曾说起过这种体验,他们放任自己的感觉,置身于这种“心流”(fow)中。那些深深被音乐或舞蹈节奏吸引的人们也体验过类似的感觉。我们还可以在那些沉浸在书中的读者,以及被电视节目紧紧吸引着的孩子们身上发现它,他们根本听不到我们的呼唤。我们在做白日梦的学生、极度抑郁的客户、回忆过去的老人身上也都能观察到它。简而言之,催眠现象可在很多情境下发生。
3、多种方式可导致催眠发生
它们包括:有节律的和重复的运动(跳舞、跑动、摇动、呼吸锻炼等);吟唱(沉思、祈祷、集体仪式、集会或运动会时的赞美诗、抑郁时不停的自言自语等);注意力集中于(颂歌、催眠师的声音、图像、意念、电视等);肌肉紧张性平衡(通过放松过程、按摩、酒精或安定类药物、韵律活动等)。这些彼此相连的方法都倾向于减少不连续的、无节律的有意识的活动,形成更加统一的体验模式。由于肌肉紧张的转变,自我他人之间强烈的界限感消散了,使得生物节律同步化、心理过程单一化。
4、在生物学意义上,催眠是必要的
人类学家指出,其实催眠在各种文化中都存在(参见 Rocheport,1982)。历史学者指出催眠仪式已经具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催眠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中长存,说明它是人类重要的生物学现象这种观点的含义之一,不论你是否喜欢,催眠终将发生。我们都需要机会释放心中痛苦、全身心沉浸在深层的共有环境中,以及听从我们的深层自我。我们需要周期性地弱化意识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纠错规则,而去体验一种新的、没有偏差的整体感(正如我给来访者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不让自己位于前门,怎么牢固的门锁都不能保证后门的安全)。实际上,我见到过许多症状的形成都是因为,通向自我尊重的催眠状态之路被堵住了,或者是被个体或社会所否定了。
5、催眠具有多重功能
如果催眠是生物学上必需的,那么它一定有其进化上的特定意义。按照当前观点,催眠在平衡生物逻辑和心理系统方面发挥着整合作用。更具体的来说,催眠有助于实现人类几种内在动机的相互补充:保存并扩展自主的(“自我规范的”)自我同一性的完整(整体性)。这种自我同一性总是涉及多个系统:个体的、双人的、家庭的、社会的等等。
自我同一性的保存(即:不再变化)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个人或群体都可以通过催眠恢复安全感—例如,通过日常的沉思、自我催眠、集体唱圣歌等。当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时,有可能引发涉及完全脱离意识状态的保护性催眠(休克、癫痫、抑郁、想象性投射)。催眠还可为意识所禁止的角色提供表达的机会。比如,贝特森( Bateson,1958)曾描述过新几内亚的部落是如何表演一种催眠仪式,其中男人穿得像女人,女人则穿得像男人,各自扮演与异性相关的特定角色。催眠还可被用来确定某一深层的、经验性的联结。比如,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利用祈雨舞仪式进入一种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状态。简而言之,催眠提供了令我们回到自我同一的基本状态的一个机会。
催眠还能扩展一个人或集体的同一性范围。它出现在有意义的、发展性过渡仪式中(婚姻、长大成人等)。它允许一个人离开或超越某些限制(如,疼痛行为模式、知觉类型等)。它令寻求解决办法的隐喻表达显现出来,如症状、艺术表达和讲故事。而且,它还可能有利于心理整合(即:不连贯部分的统一),这是心理治疗中的关键。
6、催眠能提升自尊也能降低自尊
每一次催眠体验,其价值大小要看它发生时所处的情境。提升自尊性催眠倾向于比较温和、有节奏并具连续性;降低自尊性催眠倾向于较为强烈、无节奏及强硬。随着时间流逝,提升自尊性催眠的内容会有所变化,因为整合在发生,新的格式塔(整体)在形成。降低自尊性催眠倾向于重复,且无整合(只会更加猛烈)发生。在提升自尊性催眠中,没有主动控制体验的意图;而在降低自尊性催眠中,受试者会试图控制或否定自我及他人(自我)的体验。例如,观察有心理症状个体的催眠状态时可清楚地发现,他们试图控制(“摆脱症状”)和否认(“这不是我”)。相似的,身处系统的暴力中(如战争)的个体也试图消灭他人(自我)。在这么做的时候,经常会形成种类催眠状态。
催眠未必有用的说法,使治疗师将注意力从形成了多少催眠转移到了治疗质量方面。这样一来,艾瑞克森学派从业者更感兴趣的是催眠的宽度而不是深度,也就是说,催眠到底能使来访者的多少资源变得可接近。假设来访者知道如何以种或另一种方法发展催眠状态;他们感兴趣的是,在这样的催眠状态下如何利用治疗情境来加强自尊提升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实际价值)。
7、催眠现象是产生心理体验的基本过程
当一个个体或团体深陷催眠状态时,可能会出现某种现象(“外观”)。这些现象包括退行到过去、进入将来记忆提高(记忆增强)或选择性遗忘(记忆缺失)、知觉曲解和知觉分离(积极与消极幻觉)。乍看这些现象似乎不同寻常,其实它们都是自然的现象。事实上,催眠现象可被看做是产生和维持体验的基本心理过程。所不同的是在催眠状态中,现象学的体验被强化和放大,因而表现得令人惊奇或者与众不同。因此,当完全与所投射的意象分离时,我们体验到幻觉;当我们努力沉浸于无关的事情时,忘掉事情的能力则被加强(记忆缺失)。通过更加亲密和热情地参与到我们通常建构自身体验的方式中,同时还提供从中分离的感觉(即,在催眠状态中你拥有一种不必控制体验或不必抓住体验的感觉),治疗性催眠因此促成了在我们的关系中转向自我表达模式的根本转换。简而言之,这一过程允许产生深层的转变性的变化。
8、催眠现象和临床症状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表达为同样的现象
当我师从米尔顿·艾瑞克森时,他指派给我的第一项任务是学习精神病学。获得了这方面的个兼职工作后,我开始定期拜访艾瑞克森并同他探讨各种各样的案例。在描述自已和精神病学之间广泛的内在关系时,他反复强调三点。第一,精神病学的现象体验与深度催眠极其相似,二者都具有退行、分离、记忆缺失、知觉和感觉改变、象征性符号表达等。第二,体验的质量没有太大差别:精神病患者通常体验到一个非常痛苦的和有限的世界,而深度催眠中的受试者却在彻底地享受自我。换句话说,尽管内容根本不同,但体验的现象性形式却是一样的。第三,二者的心理过程都属于正常无意识过程的放大了的表达。
这些观点表明在转变自我贬低性的症状表达方面,洽疗性催眠情境是理想化的。症状表达可以被看成是发生在无效心理背景下的有效催眠现象。由此,治疗师试图生成人际的及内心的关系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同样的过程被确认、被定义为合法的无意识表达(即催眠现象),以及被利用为问题解决和自我整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