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催眠就是心理暗示吗?
发表于 2018-03-05 16:03
心理导读: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有许多关于催眠现象的学术推测。大多数观点是在19世纪发展起来,早期有很多人试图对催眠体验进行详尽的论述,这些理论学家包括埃伦伯格( Ellenberger,1970)、罗森( Rosen1959)和提特罗( Tinterow,1970)等人,正是这些人推动或者影响了催眠的发展史。 ---www.tspsy.com
一、催眠即能量通道
弗明茨·麦斯默( Franz Mesmer,1734-1815)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催眠理论和实践的创立者。他认为,人体内磁性流体的不均衡(如分布不均衡)导致疾病,而疾病则影响人的健康。所以,通过一场痉挛性的康复“危机”而使得通道磁力进入受试者体内才能恢复机体平衡。将“麦斯默催眠”导致的痉挛行为与当代催眠引起的放松行为进行对照很有趣,因为这表现了催眠现象(表现形式)是如何随着社会情境中隐含的信念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麦斯默最初的催眠仪式使用了真正的磁铁;后来的“发现”显示动物磁力可以转到其他治疗目标身上,包括树、麦斯默式催眠师的手、一种被称做 baquet的装置。一个拜访过麦斯默家的人曾这样描述:
前几天我在他家亲眼看到了他的操作方法。在房间的中央有放一个大约英尺半高、被称作 baquet的容器。容器很大,20个人都能很容易地围坐在它的周围。容器上面有盖子,在盖子的边缘,有着和围坐的人数相对应的孔洞。洞中插有铁棒,铁棒高矮不一,向外成直角弯曲,以代表将用到的人体的某个部位。
除了这些铁棒,还有一个铁棒将一个受试者和 baquet连接在一起,此受试者再传向其他人,直至传遍周围所有人。当麦斯默接近时即可感觉到其效应,据说不需直接接触,此人仅通过其眼睛和手的特定动作就能向他人传递能量。我和一些亲眼目睹这些效应的人交谈过,他们曾随着麦斯默手部的运动产生了痉挛和移动……(引自 Ellenberger,1970,p.64)。
麦斯默强调,惊人的治愈作用看似来自这种仪式,其实应归功于动物磁力的物理能量。他拒绝任何心理成分的解释(如果我们记得心理学是在麦斯默所处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学科时,就不会觉得他没有考虑心理解释令人非常惊讶了)。由于只有麦斯默和少数几名超凡的人似乎拥有传导磁力的能力,所以麦斯默很快在法国和奥地利发起了盈利性活动。然而,由于人们质疑他的理论和活动,他很快便处于强烈的科学审查压力之下。几个主要的科学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是,麦斯默的物理理论没有事实依据。有趣的是,麦斯默催眠术所产生的不可否认的生动效应显示了想象、暗示以及非凡的人际关系具有治疗潜能,但是没有一个调查组考虑过此效应的可能性。
二、催眠即睡眠
19世纪的一些研究者把催眠比喻为睡眠。居住在巴黎的葡萄牙牧师法利亚(Faia,755-1819)就是其中之一。法利亚最初是动物磁性说的倡导者,他发展了梦游症理论,认为被催眠者进入了一种“透明的睡眠”状态。当受试者自动地集中思想并从知觉体验中退出,从而限制了意识和内心自由时,便生了“透明的睡眠”状态。法利亚声称梦游者能做非凡的事情,比如诊断自己的疾病和从手术的痛苦中摆脱出来。他是最早认为催眠的发生是由于受试者自身的特性,而不是导磁体的人员之一。他认为“血液流畅”和“精神易感性”(暗示易感性)的人容易进入睡眠,能够自由出汗,是最好的催眠受试者。
苏格兰外科医生詹姆斯·布莱德( James braid,1795-1860)是另一位睡眠修正理论的早期支持者。布莱德在早期工作中,要求受试者紧盯着略高于眼睛上方的一个点,几分钟后,受试者的眼睛就会因疲劳而闭上。布莱德认为这是睡眠样神经生理学状态的开始,它引起疲惫,进而导致控制眼睛和眼睑的神经中枢麻痹。他起初称此为“神经催眠”,后来简称“催眠”( hypnotism,来自希腊词语hypnos,意为睡眠)。后来,布莱德改变了他最初关于催眠的睡眠样本质的结论,建议以精神集中状态来代替,他将其命名为“单一观念”( monoideism,即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观念)。
催眠的睡眠理论的第三个倡导者是伊方·巴甫洛夫( Ivan pavlov,1849 1936),他认为催眠状态是催眠暗示所导致的一种“不完全睡眠状态”。这些暗示可能在大脑皮质的一些区域产生兴奋作用,而在其他部位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受试者集中于催眠信息,从而与外部世界分离。如布莱德在其早期理论中所述,催眠状态可能是一种奇特的神经生理学情形。
“催眠即睡眠”的比喻至少在几个方面来说是不确切的。首先,睡眠和催眠状态没有生理学上的相似性( Barber,1969; Sarbin,1956),后者更像不严格的觉醒状态。其次,被催眠者极少完全失去意识和回应能力。尽管受试者看起来不时地瞌睡,但他的内在世界远不是被动的或不活动的。
三、催眠是病态的
马丁·夏柯( Jean Martin Charcot,1825-1893)于1878年决定研究催眠,当时他可能是欧洲最著名的神经科专家。他的实验对象是几名女性被试,她们在巴黎的 Salpetriere.医院被诊断为癔病。经过类似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调查,夏柯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和癔病相似的病态。后来他把催眠归结为三个理论水平—强直性昏厥、昏睡和梦游症。受夏柯在神经病学方面的威望影响,很多人接受了他关于催眠术的观点。这些人被称为 Salpetriere学派,他们支持夏柯的理论,与 Nancy暗示理论学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四、催眠即暗示
Nancy学派的创始人奥格斯特·利贝尔特( Auguste Liebeault,1823-1904)是法国的一名乡村医生,他把催眠与睡眠比较后,认为催眠是直接暗示的结果。这一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催眠受试者能够一直和催眠师保持和谐。利贝尔特的催眠方法是深深地注视受试者的眼睛,暗示受试者变得越来越困,此时发出去除症状的直接暗示。如果不是希普维特·伯恩汉姆(Hippolyte bernheim,1840-1919),利贝尔特的工作不会引起关注。伯恩汉姆是 Nancy大学著名教授,他后来成为利贝尔特的学生和仰慕者,并成了 Nancy学派的领袖,与麦斯默的物理理论和夏柯的神经学理论各成一派。伯恩汉姆(1895)提升了对催眠的心理学解释,将其视为暗示导致的一种强迫性暗示状态(就像我们将会看到的,这种反反复复的争论导致一些当代研究者完全拒绝诸如“ trance”和“ hypnosis"类术语)。伯恩汉姆(1895)认为为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暗示感受性,他将其定义为“把意念转变为行动的能力”(p.137)。作为一名杰出的医生,他成功地将催眠应用于各种医疗行为中,同时对夏柯的理论给予严厉的抨击。然而,伯恩.汉姆渐渐地停止了催眠术的使用,他认为在觉醒状态下进行暗示可取得同样的效果,并把这种新的方法命名为“心理疗法”。
五、催眠即解离
解离( dissociation)一般被定义为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意念系统从正常的人格中分离出来并独立运转(cf. Hilgard,1977)。皮埃尔·让内( Pierre janet,1849-1947)是上述理论的最早倡议者之一,他把催眠状态描述为受试者下意识的而不是有意识的执行认知功能的一种状态。让内( Janet,1910)引入“下意识”( subconscious)一词来避免使用“无意识”( unconscious)词,他认为二者明显不同。让内的下意识概念强调执行聪明的、有创造性的和自主活动的能力,这和艾瑞克森使用的无意识概念很接近。让内还认为,除了催眠的分离状态之外,还存在一种“角色扮演”的成分,即被试更愿意去取悦催眠师。
在让内的体验中,催眠性分离通常涉及受试者早期生活经历的退行。在催眠过程中,受试者能记起催眠前发生的事件,以及正常觉醒期间发生的事情。而觉醒后,受试者则不记得催眠时的情形。上述综合理论来自让内在很多领域的严密调查,包括催眠、自动书写和心理病理学(多重人格和癔病)。
让内(1910)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解离—全部自动症( total automatism)和部分自动症( partial automatism)。前者是指受试者转变成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后者是指部分人格解离,具有未知的正常人格。让内的主张影响了很多理论家,包括美国的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1890)和莫顿·普林斯( Morton prince,1975)。普林斯(1975)曾论述过催眠能导致人格变化,并强调使用催眠治疗多重人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