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催眠是心理退行和移情吗?
发表于 2018-03-05 16:11
心理导读: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有许多关于催眠现象的学术推测。当代大多数理论家摒弃了关于催眠的物理学和神经学的解释(睡眠及病态学比喻),转而支持心理学观点,即强调暗示、想象、动机、解离和角色扮演的作用。 ---www.tspsy.com
催眠疗法:催眠就是退行吗?
催眠引起了19世纪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和争议,到了20世纪的前半叶,由于行为主义的壮大,弗洛伊德对催眠的排斥,以及神秘色彩的过分渲染,妨碍了催眠的成熟发展,使得催眠热降温。二战后,由于催眠在治疗战争神经症患者、牙科病人和产科疾病方面收效显著( Hilgard,1965),使近乎被忘却的催眠得以复活。20世纪50年代,英国和美国医学界均正式承认催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被这一领域所吸引。
当代大多数理论家摒弃了关于催眠的物理学和神经学的解释(睡眠及病态学比喻),转而支持心理学观点,即强调暗示、想象、动机、解离和角色扮演的作用。以下是当前主要的几个观点:
一、催眠即退行
许多心理动力学者用弗洛伊德和新弗洛伊德学派的概念解释催眠体验,认为催眠是心理退行和移情。克里斯(Krms,1952)发展了自我的部分退行( partial regression i1 n the service of the ego)概念。吉尔和布兰曼(Gil&brenman,1959)把催眠状态的牛特征总结为向原始状态的退行,在这种状态下,理性让位于冲动,受试者与催眠师形成移情关系。弗洛姆( Fromm,1972; Fromm,Oberlander,& Gruenwald,1970)对种种关于催眠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回顾,提出了强调催眠受试者“被动自我”和“适应性退行”的更精确的看法。
在这些综合性理论中,肖尔(Shor,1959,1962)较早尝试性地提出了三维催眠体验:(a)角色扮演的卷入深度,此时被试刚刚开始努力思考,尽力做得像一个催眠被试,但是之后便开始真的进入无意志和无意识状态。(b)催眠深度,它随着被试总体的“现实取向”的衰退而发展,并使得被试浸入专断的和纯粹主观的世界。(c)创始期卷入深度(epth of archaic involvemet),涉及上面提到的退行一移情特性。
二、催眠即获得性学习
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克拉克·赫尔( Clark Hull)认为,催眠过程可以用形式学习理论的原则—如联想重复、条件作用、习惯化等来解释。在1933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催眠与暗示》( Hypnosis and Suggestibility)中,他提岀催眠现象是和其他习惯相似的获得性反应,并认为受试者的催眠体验来自于催眠师的暗示,以及由刺激和反应之间关联的严格物质基础所导致,意念变成了纯粹物质性的符号活动(我必须承认,对于“符号活动”如何是“纯粹物质性的”,我感到非常困惑)。其他理论家,包括韦森豪弗( Weitzenhoffer,1933,1937)在内,把习惯消退和驱力减退等学习概念引|入催眠过程的讨论中。这种理论方法有其优点,它强调催眠是一种自然体验,可以在实践中变得更容易和更完善。然而,甚至韦森豪弗( Weitzenhoffer,1957,p.56-58)也指出了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它除了承认经典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外(参见 Bandura,1977),对催眠的现象学方面、个体受试者的独特性,以及人际关系却根本没有涉及。
三、催眠即解离
欧内斯特·希尔格德( Ernest Hilgard)关于催眠的理论多年来历经了种种变迁(参见 Sheehan&Pery,y1976进行比较),最近,他复苏并修正了让内的解离概念。希尔格德的神经分离理论借助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把催眠体验描述成受试者暂时超脱了通常意识的计划及监控功能。通过独立于现实测验的运作,受试者降低了判断力,获得分离性体验,如健忘症、催眠性耳聋、疼痛控制和自动书写。
四、催眠即动机参与
多年来,巴伯(T.X. Barber,1969,1972)深刻地批判了把“催眠”比喻成“意识状态的改变”的观点,认为这种模糊的催眠假设极具误导性。它们不仅使操作者(催眠师)无法专心地对“催眠性”互动中的重要变量进行操作性界定,而且还使许多受试者相信他们不能够形成“神奇的和神秘的催眠现象”,如疼痛控制、幻觉和年龄退行。作为一种替代性理论,巴伯( Barber,1969)发展了一种认知行为观点,即假设“针对实验情境的积极态度和动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暗示主题自发思考和想象的期望”导致了“催眠”体验(p.5)。根据这一观点,任何自愿者经过训练后都能产生“催眠”现象。考虑到诸如操作者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情境变量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巴伯认为正式的(传统的)诱导是不必要的。
许多人认为巴伯的立场与艾瑞克森是完全对立的。但除了术语明显不同之外,二者的观点却有着相似之处,特别是二者都强调所有个体均能被催眠、常规的催眠诱导可以被替换、催眠是自然现象、动机和人际关系都很重要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巴伯明确将催眠等同于想象的观点明显不足取,正如许多受试者所体验到的:催眠状态在性质上不同于任何一种其他体验。
五、催眠即角色设定
这种观点强调催眠情境的社会心理性。怀特( White,1941)把催眠描述成一种目标引导的状态,受试者受到高度激发“像一个被催眠的人”(由操作者所定义,被受试者理解)那样进行行为表现。萨宾( Sarbin,1950,1956; Sarbin&Coe,1972)是上述理论最雄辩的支持者,他把被催眠者看做去扮演某个“角色”。像巴伯一样,萨宾鄙视心灵论者那些模糊的、循环论证的术语如“催眠”、“状态”、“无意识"
他赞成用更加描述性的语言确定与“催眠体验”相关的变量和条件。萨宾主张,将催眠行为看做“好像”(asif)行为更加有益处。他对于“催眠状态”的抽象比喻的反复强调,却被人们错误地以为是具体的(因而是误导性的),加上他强烈强调其社会心理变量,从而使得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他主张否定“催眠体验”的任何有效性。
现实中,萨宾使用角色设定的比喻来描述所有的社会行为,强调进入角色的机体卷入程度差别很大,可以从“随意的角色设定”和“仪式性表演”到极端的“入迷”和(引发死亡的)“魔法的客体”( Sarbin&Coe,1972)。萨宾声相应技能又被激发的个体可以深深浸入催眠角色,并达到在主观现实中体验到的戏剧性转换的程度。通过这一观点,萨宾将经典的催眠行为置于该“参与”连续体的中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