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情绪聚焦疗法(EFT)的应用前景

发表于 2021-02-09 21:16
  心理导读:在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中,CBT致力于调整不合理的信念,相信调整思想就能够带动情感、改变行为;行为疗法有很多被普遍应用的技术,例如呼吸放松法、安全岛技术、系统脱敏等等。精神动力或精神分析则强调借着谈话,在长时间的咨访关系中觉察动力的变化,通过移情与反移情来工作,因此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功夫才能见效。    ---www.tspsy.com
 


情绪聚焦疗法(EFT)的应用前景
 
  关于心理咨询的基本功训练,国外硕士班最普遍使用的教科书是Clara Hills 的《助人技巧》。书中强调咨询的历程分为三阶段:探索、洞察、和行动。在探索阶段,不论任何流派,基本上都以人本主义为取向,强调倾听和共情,借着咨询师的提问帮助个案探索议题。建立安全的咨访联盟,取得个案的信任,深度的理解与共情,这是所有咨询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占了疗效因子的30%。
 
  在洞察阶段,主要是从精神动力的观点,连结目前议题与原生家庭的相关性,更深地从潜意识以及创伤的角度觉察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而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个人自我内在的冲突(例如:自我批评、内疚、焦虑等)、自我与重要他人关系的冲突(过去或现在人际关系未解决的议题),还有存在议题的冲突(例如:我是谁?我的人生有何意义?死亡焦虑等等)。
 
  行动阶段则各个流派都有不同的策略,但是大部分都只是针对症状的缓解,很少真正能立刻解决问题的。例如CBT致力于调整不合理的信念,相信调整思想就能够带动情感、改变行为;行为疗法有很多被普遍应用的技术,例如呼吸放松法、安全岛技术、系统脱敏等等。精神动力或精神分析则强调借着谈话,在长时间的咨访关系中觉察动力的变化,通过移情与反移情来工作,因此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功夫才能见效。笔者学习心理咨询以来,最困惑的就是,明白问题了,却不知道如何才能促成个案的改变。不论是情绪按钮还是强迫性重复,母女纠结或父子情仇,都好像不容易放下或饶恕。心里想做的却做不到,不想去做的却偏偏去做,许多成瘾的患者当深明其中之苦。外遇受害者久久不能走出受伤情结的也大有人在。
 
  行动阶段最好用的就是EFT(情绪聚焦疗法),EFT的治疗模式直接从探索进入行动,在共情与倾听中如果听见了一些可以工作的标记(marker),就会开始行动,带个案进入体验,唤起情绪,表达情绪,并且帮助个案转化情绪。举例来说,一位妻子看见老公与婆婆亲密的交流,觉得自己被排挤在外,插不进他们的话题,感觉自己很差劲、不如他们有知识,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价值。探索下去之后,发现这种感觉原来是小时候当自己考试考不好的时候,父亲严厉的责罚和管教,骂孩子没用、不用功,加上体罚,让孩子深深觉得羞耻。如果考不好就被责罚,责罚后就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不如人,因此一直以来都很努力,丝毫不敢松懈。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还是努力工作,结婚养孩子之后开始有点力不从心,在工作、婚姻、孩子三头马车的压力下,开始觉得自己无法面面俱到,但是内心又对自己严厉批评。在与父亲的双椅对话中,咨询师鼓励那个孩子表达对父亲的情绪,先是害怕,后来是愤怒,当孩子敢于直面父亲的权威,表达自己的不满之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害怕的情绪被转化了,不再存在;愤怒也发泄了,再看父亲的时候,已经觉得他是一个伤心的面容,或者是一个戴着面具的小孩,个案完全不再害怕父亲了。个案内在的情绪出来之后,似乎整个人的内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
 
  我的个案告诉我说,跟母亲的纠结关系在精神动力治疗师那里谈过30次了,还是没有改变。经朋友推荐来做EFT治疗,两次就见效了,她看见妈妈的时候感觉已经变了。另一个个案提到小学一年级被嫌贫爱富的老师欺负的经历,她说在精神动力治疗师那里谈过20次了,就是没有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治疗师还批评她无法觉察自己的情绪。但是当我用双椅让她呈现与老师的对话的时候,从她所表达的事件与老师的对话之中,我能够猜测孩子当时可能有的心情是什么。当我说出:“你是不是觉得特别不齿老师这样的行为?觉得不公平?”她马上抓住那个感觉,说:“对的,不公平!我也很不屑你这样的行为。”一个感觉带动另一个感觉,个案好像就在回到现场的经验中清晰地把当时的感受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了。随着眼泪鼻涕与语言的表达、手势的比划,那个受伤的孩子得到了平反,情绪过后,我问她现在感觉如何?她说:“好奇怪,我的整个身体从腹部、胃部、一直到喉咙都通了。我发现自己可以抬头挺胸了,以前一直低着头不敢看老师,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老师才会满意?” 我从个案的反馈中越来越发现EFT体验式治疗的威力。
 
  EFT的体验治疗有很多个已经成型的工作任务。在第一阶的课程中介绍的主要三个任务是:自我批评、未完成事件、以及自我打断。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个问题的普遍性以及这三个任务的威力。
 
  自我批评是华人常有的内在冲突。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与老师都是以批评式教育来表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的,我们内化的声音似乎都是自我批评、要求完美的。抑郁症患者几乎都有这个声音,很多好学生也有这个内在声音,内疚感、自责,还有焦虑症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个自我批评的双椅工作得到内在的协商与整合。我还记得一位焦虑症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对那个要求自己要完美的声音说:“请你闭嘴!让我尝试一下,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每次我还没开始做就被你打击得先放弃了。现在我想试一试,请你不要管我了。” 我总是惊叹于个案说出来的话怎么就跟老师教学中所举的例子一模一样?原来,实证研究出来的流程图真的是可以按图索骥的。
 
  未完成事件更是一个处理原生家庭议题最好的技术。几乎每一位个案都有原生家庭的未竟事宜,而通过空椅标准化的流程,很容易就带领个案回到当时的现场,帮助那个小孩表达当时所有的情绪、想法、需求,并且还能与当事人对话。最近的脑神经科学研究提到,谈话治疗与体验治疗的不同。谈话(例如,对治疗师说,我恨我爸爸)与体验治疗(例如,对空椅子说,爸爸我恨你!)两者在大脑发生的编码是不一样的。前者不会改变大脑对该事件的记忆,后者却因为身体有体验,大脑已经重新编码,该记忆已经产生更新版了。这就是为什么体验性治疗比谈话治疗更快见效的原因。
 
  第三个最棒的技术是自我打断处理技术。华人因为文化道德因素,对于负面情绪的表达比较不习惯,特别是需要表达对父母的愤怒时,一般都有很多自我打断的现象,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想法。此时,自我打断的记号出现了,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处理,绕过个案的自我打断,让他可以继续与自己真实的情绪在一起,让真实的自己呈现。这是一个只有在EFT中才有的技术,却是华人个案十分普遍的现象。
 
  总而言之,EFT作为一个新兴的整合式流派,创始人Leslie Greenberg 在国外已经被APA列为与精神动力的Nancy McWilliams, CBT创始人Aaron Beck 之女 Judith Beck 同级的当代三大流派之一。而三位大师同做一位个案的录像带看起来,EFT的确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他能够在治疗的第4分钟就让个案落泪,50分钟的疗程中处理了自我批评,还发现批评声音的来源是妈妈,因此又进入处理与母亲关系的工作。脉络清晰可以模仿。
 
  EFT的学习也很有结构性:学习理论,讲解流程图,看大师录像实际操作,接着就是小组练习与督导。每一个任务都是这样亦步亦趋的模仿大师的手法,直到纯熟为止。
 
  你可以不做一个EFT治疗师,但是,有了EFT的流程图在你的工具箱里,不论什么流派,在行动阶段都会如虎添翼,让你的个案很快体验到心理治疗的有效性与魅力。
 
  (作者:陈伯炜 | 来源:搜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