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治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发表于 2020-02-13 21:56
  心理导读:很多人因为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而退缩,这些心理创伤严重阻碍他们处理焦虑的能力,以至于他们永远无法完全面对现实。此外,天然的阻抗足以应对严酷的现实,并且自我的防御会将其推开。     ---www.tspsy.com
 


心理治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如果说母亲占据着个体化第一个阶段的象征性核心,那么父亲则在第二阶段占据着这个位置。这种转变并非通过篡夺而来的,而是通过心理上的需要逐渐发生的。从提供滋养涵容的母亲那里获得自由而不断成长的自我需要父亲,父亲能够逐渐注入为适应世界所需的精确功能和行动的活力。父亲带给自我焦虑,但理想的焦虑程度是:随着孩子的胜任力的增加,焦虑能够渐渐被驾驭。
 
  同样,有必要从象征和隐喻的角度去理解“父亲”和“父权”(诺伊曼),而非从实质上和社会意义层面上。个体化的第一阶段以涵容和滋养(伊甸园)为特征,第二阶段则受所采取行为的后果法则(现实原则)和对更大世界所要求的表现和成就的支配。在个体化的第二阶段,个体被暴露在一个表现的标准至关重要而且行为和后果被强制绑定在一起的世界中。如果一个人完全生活在此类期待和有条件前提的环境中,那么他便进入“父性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无条件的爱不再是一种常态,取而代之的是严格甚至苛刻的处境,这些都被施加在所有奖励的分配上,包括爱和积极的关怀。这不再是那个理想的世界,而是现实的世界。自我被要求对自己和这个世界都更加现实,这也意味着适应和竞争。
 
  事实上,现实原则其实是在孩子离开涵容阶段之前就被引入他们的生活中了,但理想情况下,它的引入应该是温和的,因而对年轻和脆弱的自我而言是可忍受的。涵容环境提供了一个保护屏障,可以消除现实中严酷和潜在的破坏性因素。在生活中,对表现和成就的要求不应该被强制或过快地引入。相反,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孩子的自我很可能会被焦虑的情绪压垮。面对诸如此类的严重威胁,心灵会建立起原始的防御来抵抗这种毁灭感。与此同时,如果对成就和表现的要求被过少地引入孩子的伊甸园中,而且对行为的后果不予重视,那么自我就不会习惯于处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自我依旧未得到发展,因此之后会在个体化的下一个阶段中对个人成长的需求和期望毫无准备。如果适度的沮丧和紧张得到适时适量的施加,便能够促进自我的成长。荣格认为自我是在“与环境的冲突中”发展而来的,福德汉姆则提出“自我”是通过解体和重新整合的循环来发展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对最理想的挫折成分的描述。
 
  通常,在生命开始的头几年,对控制和表现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已经伴随着如厕训练和断奶开始了。这种引入可能会比较缓慢且微妙,但时机需要与孩子有能力做出必要调整的时间相一致。当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时,学校教育对个人表现的要求从结果上越来越严,对个人表现的要求也逐渐增强。从象征的角度讲,当童年早期过去后,父亲逐渐成为更重要的角色。当孩子到了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只有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必要的焦虑,年轻人才能渐渐在这个并不宽容的世界里开始意识到并肩负起应负起的责任。从而,他们越发能够塑造和决定行动和行为。在一些国家,在13岁的时候就要接受决定一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学业考试。分数和学业表现对于所有的孩子而言都有改变命运的影响,而只有对这样的压力有所认识的孩子们才明白现实世界已不再是他们婴幼儿时期的那个滋养的涵容环境了。
 
  在大多数的现代社会中,从第一个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决定性过渡发生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青春期早期和成年早期(12~21岁)之间。在特殊情况下,这个阶段可能会更早一些出现,而对于那些将自己的教育延长到研究生时期的人来说,这个阶段会来得更晚。学校具有部分的母性涵容环境的同时又具有部分的父权适应环境,它的任务是为一个人能够逐渐适应学校之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当然,对于有些人而言,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没有经历学校教育,或者在取得一定的学位之前辍学,又或者他们一辈子都留在学校里,一直做学生或老师。)作为一个具有桥接功能的机构,当滋养的这个阶段已经过去时,学校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扮演了一个父母的原型角色,帮助孩子离开家庭这个容器并在更大的世界里去适应成人世界对他们的要求。当年轻人到了年纪需要进入一个全新水平的社会结构时,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父亲应为年轻人扮演的角色。对于女儿而言,母亲扮演了一个和这时的父亲相似的角色,就是当女儿到了年纪时,她应该从母亲那里承接更多新的责任,并被授予更多作为女人应会的技能。而在现代社会中,儿子和女儿已经没有了这种明显的区别。如今,男孩女孩都上了学,都在为在家以外的世界工作做准备。此外,男女双方也都将承担家务和养育子女的责任。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劳动分工虽然依旧存在,但在现代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相当模糊了
 
  当然,从涵容阶段(童年)过渡到适应/调整阶段(成年)会充满危机和情感波动。最大的心理障碍就发生在这一过程中,荣格称之为乱伦愿望。荣格并不认可弗洛姆。荣格将这一愿望解读为想要保持始终是一个孩子的愿望,能够一直生活在涵容阶段。乱伦愿望表现为希望永远都不要长大,永远生活在伊甸园里。彼得·潘用激烈的宣言表达了他的态度,他说:“我永远不要长大,我永远不要长大!”并且拒绝从充满幻想的顽皮男孩转变为现实的成年人。想从心理上克服这种一直要当孩子的愿望,要有英雄情结的出现,即需要一种汹涌澎湃的雄心和能量将这个人从安全的伊甸园推出来,去迎接现实世界中令人兴奋的挑战。这个英雄是原型意义上的能量,其为了在人生中勇敢前行需要杀死恶龙(即乱伦愿望)并解救公主(即灵魂)。对一个英雄形象的内在认同能将自我从退行和早期对“母亲”的依赖所带来的舒适的引力中解放出来,并给予在现实中完成任务和面对适应性的挑战的能量。当一个人明白现实能够带来比幻想更好、更有成就感的获益,且现实中的任务和挑战可以被控制之时,那么这个人就通过了个体化的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
 
  现实必须被理解为一个人在人生中所面对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和经济挑战所构成的整个世界,这其中很多都超出了任何一个人的控制。与现实打交道意味着一个人要直面所有出现在他面前的问题,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爱情和死亡,职业和事业,天气,性,雄心,他人的期望,有弱点的身体和罹患疾病的可能,吸烟和酗酒带来的后果,等等。这意味着承认你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危险的世界,并参与其中,而你能够掌握和控制的领域是非常有限的。英雄会乐于甚至非常愉悦地面对现实施加的问题,坚信无论潜伏着什么样的危险,总会有办法克服它们。英雄相信任何问题总会有解决办法。自我在英雄的旅程上前行,它很快就发现在这个阶段,一个人进入的是一个谈论以下内容的世界:工作与税收,养老金计划和保险政策,长期的关系和家庭责任,由别人来判断的成功和失败,通常棘手的问题又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这是个体化第二阶段必须要面对、适应和调整又投入的,这是伊甸园之外的人生。
 
  很多人因为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而退缩,这些心理创伤严重阻碍他们处理焦虑的能力,以至于他们永远无法完全面对现实。此外,天然的阻抗足以应对严酷的现实,并且自我的防御会将其推开。有些人拖延并耽搁很久,只要滋养的环境和情景允许他们延长,又或者他们通过谎骗、找借口、自我欺骗的方式来达成,甚至在中年及以后的生命中因羞愧而几乎不可能再发生转变。这种延迟被荣格学派称为永恒少年的原因或理由,他们的英雄从未出现,又或者自我从未认同过一个英雄形象和他的能量。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赖滋养和涵容的环境,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一直延长到成年甚至老年。未经桃战的乱伦愿望愈演愈烈,然而威严的父亲显得过于庞大且可怕,结果心灵成长停滞。这样的一个人被无力的状态占据,害怕当众暴露,害怕挑战以及害怕处理生活中的日常问题,他会胆怯和退缩。象征性地说,他的自我还存于“母亲式的容器里,甚至有时会直接地用行动表现出来,从来不会离开家,自立门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想除了第一阶段的个体化发展之外,这样的人是否还有其他个体化阶段。这样的人一生都保持着稚气。他们也许是无害的,但是他们也是没有什么贡献可言的。他们的潜力仅是保存在那里,一直是潜力。他们总是准备着写出一部伟大的小说,但是永远无法将他们想要讲的故事写到纸上。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所描述的很多性格障碍都与没能从涵容的童年世界成功分离出来的情况相对应。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似乎与儿童早年陷入与母亲的爱恨交织的关系中有关:现在一个人屈从于依赖母亲式他人这一融合状态,现在他攻击她们并试图以仇恨和蔑视的暴力姿态与她们分离。这就是一个没能成功完成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人一生都在不断上演的和重要的母亲般人物分离的戏码。自恋型人格障碍也是源于被困在个体化的涵容阶段,因为受到驱动的需要和愿望坚持重要的他人只能提供爱慕和镜映。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长期处在一种永远被疼爱的婴儿般状态之中,为那些从不会对他的绝妙表演吐出一个批评之词,或提出一句评判的入迷观众表演。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伤口和折磨,因为在童年涵容空间之外的世界并不是为满足他们被看见和被彻底崇拜的需求而设计的。
 
  心理治疗,就像一般的构建和实践,呈现给人的一个印象首先是一个滋养/涵容的环境,这让人想起发展的涵容阶段。治疗师通常接受并支持病人,不加评判,并提供或多或少的无条件正面评价和镜映。必须说,很多进入心理治疗的人被残酷的现实摧残得遍体鳞伤,他们需要一个至少可以喘息的时间,让他们恢复他们的平衡感和自我价值感。如果他们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和创伤带来的深深伤害,他们就会在治疗关系里重复心理上出生和成长的挣扎,其中,与治疗师融合就像婴儿与母亲融合一样,然后再竭力与治疗师进行分离,而这正是边缘型人格障碍难以经历的转变,或者期待从无限涵容且承载母亲般的治疗师那种镜映。这种情况下,治疗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这样的人逐渐从母亲世界过渡到父亲世界。慢慢地,治疗师有意或无意地、特地或偶然地管理着与现实的碰撞,这些碰撞强化了病人的自我,并且这些碰撞带来的破坏如果能够被敏感地处理的话,还有助于为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治疗师从提供滋养/涵容的母亲变成另外一种人,一个象征性的父亲,能够帮助病人架起通向成就、工作、奋斗、竞争和人际交往之世界的桥梁。
 
  (作者:莫瑞·斯坦 | 来源:荣格心理学手册)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