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在某种意义上,临床医生参考前人经验也是为了不断地理解当下。这种关注当下的态度影响其用什么方式开始阅读。他们往往试图寻找一个标准,比如概念术语,对患者的描述,以便相互交流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分歧是可以理解的,但总的来说,分享的态度才是一切的开端。 ---www.tspsy.com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
初读这部著作的时候,很多读者会对其产生误会。著作中有下面一些字眼:比如,群体是“冲动的、善变的、易怒的”、“慷康慨或无情的,勇敢或懦弱的”( Freud, 1921: 77),“群体是轻信他人的,容易被煽动和影响的,容易走极端的”(Freud,1921:78),“群体成员想要被管理和制约,他们对上级充满恐惧( Freud, 1921: 77-78)”, 读者读到上述内容的时候,就会假定我们总是关注讨论群体非理性的一面,读者的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可能还会进一步推论,群体非理性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个人的非理性层面。
有这些想法的读者其实是走错了一步,当然这绝非少数。因为对弗洛伊德来说,他从来没有认为非理性只是群体的一个特质,相反,他认为群体本质上就是非理性的。而至于群体非理性和个人非理性(神经症患者尤其多见这种非理性特质)相关性的探索,可能就需要另写一本书去阐述了。对于这种开篇就容易产生的误解,弗洛伊德需要作出额外的说明,而且还要保持思路清晰。
这本论著的大部分内容( 超过4/5)风格还算比较明朗,一直用其惯有的“弗洛伊德式”的调调从容不迫地写作。我们先申明一点:当弗洛伊德以其一贯风格写作时,他的论著还是让人愉悦的。他的论著颇具韵律感,时而向前深人推进论点,时而停下沉思考虑,时而后退旧事重提,他就是这样善于制造悬念。在他的一贯风格中,我们总是能看到针锋相对的讨论,看到立论反驳、同意-保留、大胆-谨慎、确定怀疑确定的过程。现在很多人都对弗洛伊德作品翻译者詹姆斯·史崔齐(James Strachey)表示不满,为了他把德语的“Ich”翻译为“ego”而不是“I”这等事(这要命的失误确实出现在论著标题中)将其批判得体无完肤。但是他精通德语,为我们翻译出完整的英译版。对此,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激。
通过詹姆斯·史崔齐的译著,我们也可以看到弗洛伊德惯有的叙事风格。弗洛伊德总在文章中表现出其反复沉思和考虑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描述或者论点。这当然比平铺直叙更费事,但读者读来还算愉快。看看下面这段出现于论著最开始的部分内容,弗洛伊德试图在第一章就阐述这样一个观点:“个人心理学”( I -psychology)和“群体心理学”是相关的。弗洛伊德从一开始就承认,对个体心理学的理解离不开对个体和他人关系的探讨。如果真的像很多现代读者所认为的那样:如果弗洛伊德曾付出了一些代价才肯承认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心理的重要作用,那么他很有可能故意没有表现出来。
正如之前所说,个体总会和他人发生联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人、朋友或者医生,个体也会受到对其来说重要的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影响。但现如今,当我们提到社会心理学或群体心理学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把上述关系搁置一旁,而专门去研究一大群人同时对某个体施加的影响,个体和这一大群人通过某种方式连结,没有这种连结,个体和他们就是陌生人。从这个角度讲,现代群体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和这样一些群体的相关性,比如民族、国家、社会阶层、职业、机构,或者人们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而组成的群体。
到目前为止,弗洛伊德也只是初涉群体心理学领域。很明显,他一直想把小范围、亲密的群体和大范围、因某些原因而产生归属性的(large and acriprive )群体这两个领域连结起来,但是却没有做太多。从下面的段文字可以看到,弗洛伊德想要给那些对此进行截然区分的人制造压力。不过,他置身事外的时间有点长,当他后来真的加入这场争论的时候,还是挺困难的。他继续写道:
一旦自然延续性被中断,或者说自然相关的事物因为某些原因而有了裂痕,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现象就可以用某些无法简化的特殊本能来解释,即社交本能(群聚本能、群体心理),这在其他情况下不容易表现出来。或许,我们可以冒险提出这样的观点:群体数量这一因素似乎还没有重要到可以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引发出一种在其他情况下无法发挥作用的新本能。我们的兴趣被引导向两种可能:其一,社交本能或许不是一种原始的、无法分割的本能:其二,我们可以在一个小系统里发现社交本能的起源,比如家庭。
上文虽然寥寥数语,但如果你仔细研读的话,会读出很多内容。而且,你对其中任何一点都很难提出异议。上文的整体论调还是比较友好、包容的。
但这并不代表这篇文本就很容易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都会感觉到阻力,对于里面的某些观点可能也觉得难以信服。弗洛伊德开始研读勒庞写于1895年的经典作品《群体心理学》( Psychology of Crowds ),为此还颇费了一番精力。弗洛伊德让勒庞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却不断地打断他,他也承认这一点。 有时候,弗洛伊德打断他是因为无法赞成其观点,更确切地说,是为了把心中的保留意见表达出来。勒庞并没有考虑到那些能让个体隶属于某群体的特质。勒庞通过对群体中个体行为的观察,发现了某些新特征,但我们认为这些所谓的新特征,其实是个体本来就有的特质,只是在压抑解除后才表现出来。勒庞阐述区分了两种特质:群体感染性( contagion)和受暗示性( suggestibility),且认为前者是从后者衍生出来的。弗洛伊德经常打断勒庞,除了提出不同意见,也会给予赞同。有时候,可能二者都有:
我之所以大篇幅引用勒庞的文章,是为了进一步澄清他的观点,勒庞在文章中提出处于群体中的个体是被催眠的,而不仅仅是对感染性和受暗示性进行区分。对此,我并不是要提出反对意见,而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个体在群体中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群体的两个属性:感染性和受暗示性。然而,这两个属性明显并不对等,感染性实际上是受暗示性的表征。
对大部分内容而言,弗洛伊德对勒庞都是持赞同态度。他打断勒庞也只是用自己的话重申勒庞的观点而已:在群体中,个人往往丧失了其意识自觉,取而代之的是无意识冲动。群体中弥漫着一种情绪感染性和受暗示性:群体成员强烈地感觉自己需要一个领导者。弗洛伊德对这些观点的阐释和勒庞的观点完美契合,他们衔接得如此天衣无缝,以至于当弗洛伊德转向对自己观点的阐述时,我们看不出来到底是谁在讲话。
最后,弗洛伊德通过一个长句对勒庞进行最终点评,其中包含了两点:对其观点有所保留,但同时又给予高度赞誉。“勒庞并没有刻意去制造这样一种印象: 他其实已经成功地把领导者以及权威的重要性完美地融入到他先前描述过的群体心理当中。”
弗洛伊德并没有在论著中摘录威廉.麦克杜格尔( William McDougall)写于1920年的心理学文章一《 群体心理》( the Group Mind)。否则第3章他就要再以类似的形式进行阐述:先引用段冗长的文本, 对其中的主要观点表示认同,再委婉地对其中一些观点提出点不同意见。由于麦克杜格尔提出“无组织群体”和更加稳固的“有组织群体”,因此针对群体的问题,我们就有了三种声音:麦克杜格尔、勒庞、弗洛伊德,他们都大声宣扬群体行为的古怪性、荒谬性。后来,特罗特写于1916年的畅销书《和平和战争时期的本能》( Instincts of the Herd in Peace and War ),提出了群体心理学的第四种声音。然而,弗洛伊德对特罗特的点评在论著的最后进行,还顺带处理一些在一开始就非常重要的问题。弗洛伊德之所以提到特罗特还有着比较特殊的原因。即便如此,他还是用了类似的论调:这是一本很精彩的书,我们有很多认同点,但也不是百分百赞同。
(作者:Ethel Person | 来源: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