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疾病:感觉整个社会充满恶意

发表于 2019-01-21 16:44
  心理导读:人们一般对「政治人物」的概念有好有坏,觉得政治人物虽然有时在做为人民服务的「好事」,但有时也会为了政治或私人利益做一些「不好的事」;如此先入为主的观念是不是容易反而导致当我们讨论政治人物时,即使对方有许多正面事迹,反而还是会将某些好事也都视为是坏事呢?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为什么总是觉得社会充满恶意

心理疾病:感觉整个社会充满恶意
 
  前阵子台北市长柯文哲的妻子陈佩琪医师因受不了名嘴的抹黑, 因而在其个人脸书动态上提到:市长常说坏人想不到好人为何会做好事?我心里也常想为何这些人看到任何东西都是想到龌龊的一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希望来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做了许多好事,但在旁观者眼中,却会把这些好事硬生生的解读为坏事?
 
  人们一般对「政治人物」的概念有好有坏,觉得政治人物虽然有时在做为人民服务的「好事」,但有时也会为了政治或私人利益做一些「不好的事」;如此先入为主的观念是不是容易反而导致当我们讨论政治人物时,即使对方有许多正面事迹,反而还是会将某些好事也都视为是坏事呢?
 
  一、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改变人们的判断
 
  其实,这种将正面事件转为负面思考的倾向,在心理学上是有迹可循的──心理学家将之称为「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 (Prevalence-induced concept change)」。
 
  什么是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呢?听起来很饶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说一个曾经混过帮派的人,突然开始做一些慈善行为时,反而会让人怀疑他心怀不轨,进而将之所做的好事都解读为别有意图。这就是网路红人──「馆长」陈之汉在社会上常常面对的质疑。例如,前阵子馆长帮助花莲地震赈灾,却遭到「买赎罪券」的批判。
 
  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传达了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当我们对某些人、事、物产生刻板印象时,要翻转这个刻板印象,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二、认为该有更多蓝色,紫色也被当成蓝色
 
  先用一个关于色彩判断的实验来简述这个概念吧。Levari等人(2018)请受试者观看 1000 个彩色圆点,圆点颜色的组成是从纯紫色 (RGB 100–0–155) 渐进变化到纯蓝色(RGB 0–0–255)。所以这些圆点会有两类,一类是紫色向度的圆点 (从RGB 100–0–155 到 RGB 51–0–204)、另一类是蓝色向度的圆点 (从 RGB 50–0–205 到 RGB 1–0–254)。研究者会从这两类的圆点中,一次呈现一个圆点,并请受试者分辨萤幕上的彩色圆点是不是蓝色。
彩色圆点的实验
 
  彩色圆点的实验材料,其颜色组成是从纯紫色到纯蓝色。From Levari et al, 2018
 
  参与实验的受试者被分为两组。一组是「机率稳定组」,紫色圆点以及蓝色圆点出现的机率各是 50%。另一组为「蓝色机率下降组」,在前 200 个圆点当中,紫色及蓝色出现的机率各半;但在第 201 个圆点开始,蓝色圆点出现的机率就开始下降,在第 201 到 250 个圆点中,蓝色出现的机率是 40%,第 251 到 300 个则为 28%,第 301 到 350 降到 16%,第 351 到第 1000 圆点,蓝色出现机率则低到只有 6%。
 
  研究结果发现,在「机率稳定组」中,前 200 个彩色圆点的颜色判断跟最後 200 个彩色圆点的判断一致,一开始被认为是蓝色(或紫色)的圆点,在最後依然会被判定为蓝色(或紫色);可是在「蓝色机率下降组」,随着蓝色圆点出现的机率降低,受试者却反而将许多紫色的圆点判定为蓝色,在最後 200 个圆点当中,受试者将萤幕上出现的圆点判定为蓝色的机率,居然反而高过于将前 200 个圆点判定为蓝色的机率!
 
  横轴为颜色向度变化,纵轴为认为是蓝色的机率;图示部分蓝色代表头两百个圆点的反应,黄色代表最後两百个圆点的反应。左边图A为「机率稳定组」的颜色判断表现,可知受试者从头到尾颜色判断的表现一致;右边图B为「蓝色机率下降组」,可知受试者把原认为是紫色的颜色,最後却更可能认为是蓝色。
 
认为该有更多蓝色,紫色也被当成蓝色
 
  这种「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的实验结果一直稳定存在,就算是研究者主动警告受试者「等一下蓝色向度的圆点出现的机率一定会降低」、或是告知受试者「请维持一样的判断」、甚至告诉受试者「如果能成功维持一样的判断就会给予奖金」;其结果都发现,随着蓝色向度出现的机率降低,受试者对蓝色的概念也跟着膨胀,把原先认为是紫色的颜色认定为蓝色。另外,如果改成紫色圆点出现的机率下降,受试者也会把紫色的概念膨胀,原本认为是蓝色的颜色最後认为是紫色。
 
  三、不只是颜色:威胁脸孔的判断
 
  为了确认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出现在颜色判断这样简单的作业(task)之上,研究者修改原先的实验设计,把原本的彩色圆点改成电脑产生的人脸,其人脸变化范围从看起来最没有威胁性到看起来最有威胁性。研究者一样每次呈现一个脸孔给受试者,受试者要回答看到的脸孔具不具威胁性。受试者一样也分成两组,一组是「机率稳定组」,具威胁性的脸孔与不具威胁性的脸孔出现机率各为 50%;另外一组是「威胁脸孔机率下降组」,具威胁性的脸孔出现机率一样逐渐下降到6%。
 
威胁脸孔的判断模型
 
  由电脑所产生的人脸,从左到右为看起来最没有威胁性到看起来最有威胁性。From Levari et al, 2018
 
  脸孔实验最後也发现,如果是「机率稳定组」,一开始 200 个脸孔的判断与最後 200 个脸孔的判断表现一致,代表一开始认为是具威胁性(或不具威胁性)的脸孔,到後面一样认为是具威胁性(或不具威胁性)。但是在「威胁脸孔机率下降组」,随着具威胁性的脸孔出现机率降低,受试者对「具威胁性」的概念也随之膨胀,原本看起来没有威胁性的脸孔,到後面有更大的机会判断成具威胁性。

 
威胁脸孔的判断
 
  横轴为脸孔威胁性的程度变化,纵轴为认为是威胁脸孔的机率;图示部分蓝色代表头两百个脸孔的反应,黄色代表最後两百个脸孔的反应。左边图A为「机率稳定组」的颜色判断表现,可知受试者从头到尾对威胁性判断的表现一致;右边图B为「威胁脸孔机率下降组」,可知受试者把原先有的认为不具威胁性的脸孔,最後却更可能认为是具有威胁性。From From Levari et al, 2018
 
  四、道德判断,同样的现象依旧
 
  于是研究者再度修改实验,请受试者假装自己是「伦理审查委员」在审查实验计画。这些实验计画已另外先经过几百人的评分,分成没道德的、道德界线模糊的、以及有道德的实验计画。研究者请受试者评断,如果是认为有道德的实验计画,就允许实验计画通过(道德实验计画例如:请参与者对猫咪照片的可爱程度评分);如果是认为不道德的实验计画,就不允许实验计画通过(不道德实验计画例如:强迫给参与者观看各种猫咪被屠杀的影片,并测量参与者的情绪感受)。
 
  实验结果依然发现「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如果符合道德、道德界线模糊与不道德的实验计画,其出现的机率维持一致时,受试者一开始的判断标准会与最後的判断标准一致。但是当不道德的实验计画出现机率降低时,受试者对「不道德」的概念也会随之而膨胀,尤其是面临道德界线模糊的实验计画时,原先认为是具有道德的实验计画,最後反而更有可能被判定为是不道德的。
 
威胁脸孔的判断
 
  横轴为实验计画的道德程度,纵轴为认为是没道德的机率;图示部分蓝色代表一开始的48个实验计画,黄色代表最後48个实验计画。左边图A为「机率稳定组」的颜色判断表现,可知受试者从头到尾对道德的判断表现一致;右边图B为「不道德机率下降组」,可知受试者把原先有的认为有道德的实验计画,最後却更可能认为是没道德的。From Levari et al, 2018
 
 
 
  五、当社会问题减少,人们反而放大负面的概念?
 
  我认为这个研究最重要的,其实是给了人们一个警示:人们常为这个社会的发展感到无望,但其实是放大了负向的概念,进而造成了负面的想法,反而忽略了许多人正在为了这个社会进步所付出的努力。当今人们对这个社会的未来常感到绝望,种种「经济不景气」、「社会没在进步」等想法,让人觉得这世界每况愈下(YouGov Survey, 2015)。但其实当今全球社会安定自由,已不再像以前深受贫穷所困、人们的教育程度提高、死亡率也降低 (Roser, 2018)。
 
  这种对社会感到无望的想法,可能就是因为「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当社会问题逐步下降时,人们反而放大了负向概念,进而让负面的想法忽略了许多正在为社会付出努力的人。
 
  回到一开始政治人物的例子,但由于我们过去对于「政治人物」这个概念,普遍有着不好的印象,因此当一个新的政治人物,做了许多好事时,我们反而会受到「盛行率导致概念改变」的影响,进而将他的善举视为别有意图。
 
  因此要记得,对任何事物要怀着「谢天之情」,并保持着理性思考,如此一来才不会被负面的想法垄罩而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黑特 (hater)。
 
  (作者:何崇玮 | 来源:pansci)
 
  参考资料
 
  Roser, M. (2017)。 The short history of global living conditions and why it matters that we know it. Published online at OurWorldInData. org.
 
  YouGov Survey Results Optimism UK Sample: 12th November – 13th November 2015
 
  Levari, D. E., Gilbert, D. T., Wilson, T. D., Sievers, B., Amodio, D. M., & Wheatley, T. (2018)。 Prevalence-induced concept change in human judgment. Science, 360(6396), 1465-1467.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