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儿童时期就已经为我们将来的生活做好了铺垫。从一张洁白的白纸到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其中的艰辛和无奈也只有自己知道。付出极大的努力后,才会懂得生活的道理。儿童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行动而行动,非常接近生活的真谛,这种创造性的方式,是我们成年人不了解,也无法重新记忆起来的。 ---www.tspsy.com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及教育规律
一、属于儿童的时代
近年来,我们在儿童护理和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原因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心灵开始了有意识的觉醒。
早在19世纪90年代,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研究就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之后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对儿童个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如今,想要研究哲学、医学或社会学中任意一个小分支,如果不考虑儿童个性知识,是很难取得成就的。儿童问题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研究也有一定启发,比胚胎对于生物学和进化学还重要。虽然对儿童的研究只涉及儿童,但它能帮助我们揭开人类很多难题的神秘面纱。
儿童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肉体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可以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促进能力。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进步的程度,或许在未来它还可以引导人类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
瑞典诗人和作家爱伦·凯曾经说过:“未来的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界。”那些非常熟悉古代书籍的人,一定知道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在他的第一次演讲中提到过类似说法。那次演讲时间在1990年,他提到的新世纪就是20世纪,这个世纪也被称为“儿童的世纪”。
这些预言表明:20世纪末的儿童科学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那个时候,人们真正意识到传染病对儿童的危害极大,儿童的死亡率要比成年人高10倍以上。同时儿童在学校里也忍受着苛刻责罚带来的痛苦。
尽管如此,但还是没人能准确断定儿童本身是否隐藏着一些重要秘密。揭开这些秘密,便能揭开人类心灵神秘的面纱。还有,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还蕴藏着很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帮助成年人解决自身和自身在社会中的问题。
只有顺利找出这些秘密和神秘的力量,才能奠定“儿童科学研究”的基础,从而影响社会的巨大发展。
1、关于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心理分析开启了迄今为止心理分析的新局面,能帮助我们及时探索潜意识里的奥秘。虽然它不能及时解决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它为我们理解神秘的儿童世界做出了大贡献。
心理学研究已经突破了前人一直认为无法突破的意识层,即通过意识来分析人心中的秘密,这就好比人类到达了曾经被古人称为“世界终极”的海格力斯石柱。
如果心理分析依然无法突破潜意识障碍,那么我们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儿童的心理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各种问题。
我们都知道,之前心理学只是医学研究的一个小分支,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手段。心理分析学最终证明,潜意识有支配人行动的力量。人们通过心理分析深入到潜意识层面,并对心理反应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神秘因素,彻底改变了之前不科学的观念。
这种分析揭开了一个宽广而又未知的巨大世界,这个世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很可惜的是,人类的探求还没进入这个未知世界。它未能越过海格力斯的石柱,进入宽广辽阔的海洋。
因为类似于古希腊人的一种偏见,弗洛伊德仅仅局限于病理学的研究,他未曾涉足针对正常人的研究领域。
上世纪,精神病学者查科特发现了潜意识。他发现,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会把这种潜意识表露无遗。那情形就好像看到火山爆发一样,带给人的震撼非常强大。在当时,潜意识和显意识所表现出的不同,只被当作一种疾病的象征。
后来,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他利用一种复杂的技术,发现了一种进入潜意识的方法。但遗憾的是,他当初所找的研究对象都是精神失常的人。
心理刺激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试想,正常人谁会愿意接受一次不亚于做手术的痛苦刺激呢?因此,弗洛伊德只是在分析病例的时候提出了潜意识的心理学理论,这只是来源于他的个人经验。
最终,弗洛伊德只留下了对精神病人的潜意识分析。他好不容易发现了通向潜意识的道路,但却没有对它进行探索,仅仅把它描绘成一个危险山谷。
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的理论不是很完善、治疗精神病的技术也不高超,而且病人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的原因。各种社会传统、古代经验的积累,让弗洛伊德在概括某些理论的时候有了阻碍。显而易见,只有临床分析技术和理论推测是不能正确认识潜意识的。
2、童年里被隐藏的大秘密
尚未被开发的潜意识研究领域需要其他新的科学技术和理念来支持,它们有助于我们对儿童的深入探究。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儿童对环境做出的特定反应,来了解儿童心灵的发展。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内心的痛苦挣扎,来安慰他们的心灵,避免造成悲剧。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人类的深入了解。
心理学研究有一惊人的发现:精神病患者得病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从潜意识中唤醒的往事表明:儿童是被莫名其妙的痛苦纠缠的牺牲品。这个发现让很多人震惊不安,因为它的存在有悖于人们之前的错误认知。
童年时期受到的创伤是缓慢而持续的,它对人的影响会一直存在。然而,人们却没认识到它是成年精神病人的潜在病因。施加这种伤害的对象都是父母,尤其是那些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给他们压力的父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亲密,这种伤害造成的影响就越大。
心理分析的探究应该详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比较浅显的,它是指一个人的本能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则是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需要不断探索。
第一种心理疾病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儿童的本能不能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或者说是因为他的欲望与所处的环境有矛盾。然而这种冲突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把这些心里不安的潜在原因上升到潜意识,并不是困难的事。
第二种心理疾病的出现是因为儿童与他的母亲或跟亲近的成年人之间产生矛盾。至今,这种矛盾的心理冲突依然被忽视,很少有人会去分析这类案例,当然也很难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这种现象更多时候都只是被看做一种并发症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在治病过程中都不能忽视患者的童年经历。尤其是那些在童年时期受到创伤的病人,一般都是最难治愈的患者。童年的经历对人的影响缓慢但却深刻持久。其实成年人的生活模式在很小的时候早已成定局了。
生理疾病和护养让医学上又出现了一些更加具体的分支,例如,胎教和新生儿保健。但是,精神疾病方面却没有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在的不幸或心理疾病都跟童年的经历有关,但人们却没有尝试着去解决这种心理矛盾。
这一问题没有解决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分析潜意识技术手段的不成熟。有些分析潜意识的科技只适用于成年人,却不适用于儿童。
因为人们无法对孩子说“回忆一下你的童年生活吧”,因为他们依然还是个孩子,依然在过着童年生活。因此,要想解决儿童的问题,就必须学会观察。要从心理角度进行观察,通过与孩子打交道来了解他的内心,来发现他与成年人相处时所遭受的心理冲突。
很明显,这种举动不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只需要采用“观察”的角度来分析儿童和他所处的环境。
这种探究方法不包括对儿童心理疾病的艰难分析,只需要观察儿童世界里的现实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的。这个过程包括从出生到至今。有些可惜的是,人类的心灵探索史还没有谱写成功。
在书本中,没有描写过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监护人不理解儿童时儿童那种激烈的心理冲突、儿童成长过程中未意识到的创伤或迷惑、儿童无名的迷惑或自卑,这些都没有得到描述和关注。所以儿童无法成功达到大自然的要求,别人也很难看到这种创伤心理下的儿童的渴望。
心理分析主要针对的是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这对研究儿童的心理没有太大帮助。而儿童心理分析的研究却对心理分析有很积极的作用。
因为这种研究针对的是正常人群,通过分析,能提前预防导致心理疾病的各种冲突,做到防患于未然。心理分析的最根本目标同样是精神疾病的防治。
最终,一个探索儿童心理世界的新领域诞生了。它跟精神分析既相似又不同。它所研究的主要是正常人,针对的并不是心理疾病患者,它探视儿童的精神世界更科学。
它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希望成年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意识到那些因为自身潜意识造成的错误,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成年人应受到控告
1、儿童受到成年人的压制
弗洛伊德曾用“压抑”来形容成年人那种根深蒂固的心理障碍。看到这样一个词,我们也不难发现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通常一个儿童不能健康地成长和发育,根本原因就是成年人给予了压抑。“ 成年人”是比较抽象的,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人。
儿童的成长过程,往往与世界是隔离的,他们受到身边成年人的影响,就会潜移默化地向他们学习,变成一个奇怪的“成年人”。越是与儿童亲近的成年人,对儿童的影响就会越大,例如父母和老师。
但是,社会赋予成年人对儿童的权利却是巨大的。成年人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成为他们的塑造者。
直到现在,人类的思想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才意识到,那些原始的守护者和施舍者,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行受到控告。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守护者的身份,他们全部都应该受到控告。
同时,对儿童有教育作用的社会,也不能逃脱被控告的罪行。这个惊世骇俗的控告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件神圣又值得敬畏的事情。这个最终审判应该由上帝来问:“我把孩子托付给你们,可你们是怎样对他们的?”
成年人听到控告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为自己分辩:“我们怎么会有错?我们竭尽全力地照顾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付出,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难道还有错吗?”
成年人虽然不甘心地为自己辩论,但他们同样感到迷茫和矛盾。其实这种辩论我们早已听过不少,但我们对辩论者是谁一点也不感兴趣,相反,我们感兴趣的是控告本身。
这种控告是真实存在的。尽管被控告的成年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还是会发现,就算再竭尽全力地照顾孩子,还是会不得章法。就好像陷入了一个迷雾重重的森林,找不到出口,只能在原地干着急。
出现这些迷惑的原因不是别人造成的,恰恰是成年人本人为自己设下的迷宫。
所有为儿童谋福利的人,都可以对成年人的不当教育提出控告,并且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相信这种观念的出现,一定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这种指控不是指那些成年人所犯的具体错误,而是指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犯下的错误。这种指责不会让成年人感到丢人,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更深刻地了解自己。
通过对儿童精神世界的理解,来提高自己的觉悟。这种自我发现和对未知的利用,都会让人类不断进步。回头看一下人类的进步史,不都是如此吗?
往往人们对有意识犯下的错误会自责难受,而对无意识犯下的错误则既好奇又难懂,总之是充满了疑惑。然而,这种无意识的错误隐藏着非常奇妙的巨大能量,人们一旦弄明白并超越了它,就会成为了不起的巨人,个人的智慧和认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中古世界的骑士总能对自己的错误做出反省,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心灵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
当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因为个人荣誉而准备投入战争时,就会立即在祭台前跪下来,深刻地反省:“我一定要承认,我是有罪的,这些都是我的错误。”这些自相矛盾的故事在《圣经》中有大量的记载。
还有很多看似奇怪的想象。例如:在尼尼微,为什么从平民到国王都希望能聚集在约拿身边?为什么人们那么渴望成为约拿周围人群的一分子?还有,洗礼教徒约翰,是通过什么样的魔咒将那么多人都聚集在约旦河畔呢?人们为什么甘愿接受他的号召?
人们怀着好奇心去听别人对自己的控告,被点拨之后,又会聚在一起接受指责,同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的确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其实,正是这些看似尖锐又残酷的指责,把人们的潜意识唤醒了。人类精神思想的不断进步,就是因为某种力量把不自觉变成自觉,把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发现新的思想,征服自己的旧思想,这就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2、对成年人进行彻底变革
现在,要想正确地教育儿童,不再重走旧路,就必须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让成年人从内在的冲突与错误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只要能做到,那么一切都会产生新的变化,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种变革主要针对成年人。他们自认为为了儿童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纵然如此,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依然面临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现在的思维方式和智慧不能将其解决,那么必然要从新的方面着手。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去发现和理解。这些是为了儿童心灵健康发展、发现儿童心灵秘密的成年人必须要做的事。
我们要怀着激情和牺牲精神去新领域探索,就如同那些热衷于出海探寻宝藏的人一样,带着梦想去远航。不论国籍,不论宗教,不论社会地位,大家都应该积极参与,一起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做贡献。
成年人至今走不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不断与他们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原因不是成年人掌握的文化知识不够,而是理解的出发点不一样。只有找到完全不同的出发点,才能意识到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才能打破阻碍,正确理解儿童的错误观念和意识。
如果成年人不肯妥协,不愿做好纠正错误的心态和准备,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儿童。
通过自我反省改正错误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要懂得改变意识。例如:一提到药物,人们会联想到它可以治病;或者,某人的关节脱臼了,他必然希望关节赶紧复位。这些自然的反应都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一个人意识到错误时,他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力量迫使自己去改正错误。弄清错误的原委,并改正错误,我们才能摆脱之前那种无法忍受的不能言喻的痛苦折磨。一切恢复平静后,事情又会平稳发展。
我们不要过多地关注自己而忽略儿童的心理感受;我们也要相信,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完成之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就会对儿童的精神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慢慢地,我们会明白成年人的心理世界与儿童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不懂儿童心理的成年人,在与儿童交往时,会以自我为中心,会变得越来越自私。
成年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儿童的一切,这样和儿童交流只会增加误会,并使矛盾越来越多。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成年人才变得有些无知,才习惯把儿童当作内心空白、需要被填充的对象。
因为成年人把儿童当作一个空白没思维能力的对象,所以会主动帮助他们做决定;因为成年人感觉儿童没有思想信仰,所以会站在一旁按照自己的思维指点迷津。
总而言之,成年人总喜欢把自己当作儿童的塑造者,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评判儿童的好坏和善恶。
成年人还喜欢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儿童,他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出来的儿童才是完美的。只要儿童的行为偏离了成年人的方式,那么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是不能原谅的,会被要求立即改正。
这就是成年人教育儿童的方式。纵然他们说自己为儿童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付出式教育只不过是压抑了儿童的个性发展。
三、新生命所具有的本能
沃尔夫发现了生殖细胞分裂,他向世界展示了生命是如何形成和发育的。同时,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物体内蕴含的巨大神秘力量,是如何趋向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成长过程。
沃尔夫的这一发现,推翻了莱布尼兹和斯帕兰札尼等人的生物学观点,即受精卵形式就是成年人的雏形。
之前,很多哲学家都认为,受精卵里面住着一个按等比例缩小的人,虽然这个人还不完善,但会随着时间,在合适的环境里,成长成熟。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莱布尼兹、斯帕兰札尼和其他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借鉴了植物种子成长的过程。他们认为,植物的种子里藏着一株有着叶子和根的幼小植物,只要把它埋在泥土里,就会逐渐长大。所以,想当然的他们就把这个结论搬到动物和人类身上。
在显微镜发明之后,沃尔夫才有机会正确观察到生命的发展过程。他在显微镜下观察了鸟的胚胎,他发现,胚胎起源于受精卵细胞,并不是大家之前认为的那样:有个像成鸟类型的东西在里面。
胚胎与其他细胞是完全一样的,由细胞核、细胞质和外层细胞膜组成。其实,每个生物都是从几乎一模一样最基本的细胞中分化而来的。种子中的胚胎是由生殖细胞分裂而来,一旦被栽种,外界条件良好,就能逐渐成长。
生殖细胞与其他的细胞不同,它可以根据既定的生长分裂模式不断地快速分裂,但里面却丝毫没有任何提示分裂的迹象,只蕴藏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小物质,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具有遗传特征的染色体,它决定了生物的发展方向。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早期动物胚胎的形成就会发现,原始的细胞不断分裂,两个,四个……这个过程一直继续,直到它们形成了一个中空的球状物。生物学家称这个时期为“桑葚期”。
“原肠胚”的形成,是由一个内空的球状物慢慢朝内交叠发展,形成一个有着双层壁和张口朝外的球体后变成的。“原肠胚”继续经历复杂的分裂和变化,它慢慢就成为了复杂的器官和肌肉。
这个奇妙的过程,完全没有任何有迹可循的方案指导,它只是服从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指令,好像忠诚的仆人一样,马不停蹄,忠心耿耿地替主人办事。甚至主人都不需要给他任何具体的指示,他就能完全明白主人的指令,同时保证不泄密。
这种神奇的指令,我们只能从孜孜不倦地执行分裂命令的细胞中观察出来。
在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的胚胎中,小囊是最先出现的器官,它将发展成为心脏。这个心脏以固定的节律搏动,其心搏是母亲心搏的两倍。它除了不知疲倦地一直工作之外,还会为正在形成中的组织器官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
胚胎的发育是一个惊人的奇迹,是个非常不可思议的过程。这些细胞秘密、独立地完成所有的使命,而且在极为复杂的转化当中都能做到准确无误。就如同提前说好的一样,有的变成了软骨,有的变为神经,有的成为皮肤,等等。
这些不同的器官组织还会发挥其特定的功能。这个神奇的造物过程是被大自然隐藏的秘密,造物者把所有秘密都装进胚胎之中。然后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将它打开,如此,一个崭新的生命就来到了世上。
降临的小生命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存在,它跟神奇的生殖细胞一样,有自己的思想和准则。小生命不仅仅是通过各个器官和组织来发挥自身的功能,它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本能。本能不会在单个的细胞中发生,而是通过整个机体来作用。
就好像每个受精卵包含了所有的建造蓝图一样。不管什么样的物种,只要它成熟以后,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本能来适应复杂的环境,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就连最低级的物种也不会例外。
例如,蜜蜂只有在长大之后,才会有非常复杂的本领,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在受精卵时期或者非常小的时候,这种本能是无法发挥作用的。还有,鸟儿要想飞翔,就必须等到羽翼丰满之时。
一个新的生命降临时,它本身就包含了神秘的主导本能。这个本能会告诉它,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如何活动,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要怎样去适应复杂的环境。
动物所置身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它们提供了生理生存的环境和手段,还为它们提供了刺激和挑战。不论什么动物,都有最适合的生活环境,都有最擅长的生存手段。
它们用自己的方式保持着大自然界里的生态系统平衡。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才能生生不息地协调发展,整个大自然系统也能更完善。
一个动物所处的位置和性情,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例如:羊羔性情温顺,狮子性情暴虐。小蚂蚁是勤劳者的象征,而蝉就是孤独歌唱家的角色。
新生儿跟所有低等动物一样,也是有奇特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如果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是非常高级、超出动物百倍的,因此不需要经历心理发展过程,这种想法是极其愚昧的。
与动物不一样,儿童的心理本能是不会立即表现出来的。儿童不受既定本能支配,这个事实证明,他有更宽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个儿童以后的发展都不相同,这跟他们所处的外界环境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为了让儿童良好地成长,成年人要精心策划周围的环境,这是非常必要的。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外在影响因素,儿童心理中的神秘之处是主观因素。
随着心灵的不断成长,这种神秘会慢慢表现出来。就像不停分裂又遵循某种特定模式的生殖细胞一样,深藏的秘密,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慢慢被发现,被大家认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只有儿童才能揭开人类发展的秘密。这种发展过程看似是自发完成的,其实内在一直在遵循着某种既定的发展规律,不会轻易出错。
儿童非常脆弱娇嫩,像大自然中所有幼小的生命一样,需要我们给予心灵上的保护,需要为他制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让其自由成长。
四、新生儿的降生
1、新生儿面临的环境
新生儿出生之前,父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营造一个他们认为适合新生儿生存的环境。所以,新生儿出生时所面临的环境是人们已经创造好的环境。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方便,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而这种被创造的环境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区别。
蝴蝶破茧是痛苦的,因为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时,会经历痛苦和挣扎。新生儿何尝不是呢?幼小的身体从母体进入到外界,需要经历最艰难的挣扎,这种痛苦恐怕是人的一生中所承受的最大痛苦吧。这样惊心动魄的时期是值得人们研究的,但至今却没有人研究。
其实从始至今,人们对新生儿的关注并不少。但人们究竟是如何关心的呢?
当说起新生儿的时候,人们首先提到的就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和不易。当新生儿诞生的那一刻,所有人想到的都是他的母亲受苦了,所有人都担心母亲是否受到强光、噪音的干扰,却忽视了婴儿所受的苦。
婴儿本来在母亲的身体内成长,在那个恒温的液体环境中,没有光线没有声音,静谧而幽暗。可就在那一瞬间,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娇嫩的身体被粗糙的硬物触碰着,被人们粗心大意地对待着。
婴儿在来到人间的那一刻拼命地哭泣,可是没有人当回事。很多人还认为哭泣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呢。如此娇小脆弱的身体使满屋的人都不敢抱他,只好把这个幼小的生命交给有经验的人照料。
但是他们也只是用一双强有力的大手紧紧抱住婴儿,并没有对婴儿进行特殊照料。陈旧的经验显然已经不适合做如此精细的工作。
我们在照顾病人尤其是骨折的病人时,总会用最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来移动病人,因为正确的方法会使病人减少疼痛,早日康复。而照顾婴儿要比照顾骨折的病人还要更加细致。
婴儿还没出生前,大人们早已准备好各种厚薄不同的毯子、被子,还有各种样式的衣服。当他出生的那一刻,就会被紧紧包裹着。不久后,就会被包裹在襁褓中。
实际上,婴儿在母亲身体里是裸露着的,他出生后是无需穿任何衣服的,在出生的第一个月也是不需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在婴儿出生时用的是轻薄的衣服。
婴儿从母亲身体刚刚出来时,对他的保暖必不可少。可是衣服只能保存婴儿本身的热量,却不能为他提供额外的热量。给婴儿的温暖应该来自于外界。
这个道理在动物身上也能体现出来,很多动物在生下自己的孩子时总是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他们,甚至当小动物身上已经长出绒毛,它们还是会这样。
2、帮助新生儿的心理适应环境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对婴儿的关心尤其多。如果我可以和美国、德国或者英国的父母聊天,他们都会告诉我,自己是怎么关心婴儿的。
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他们在照顾婴儿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只是我不了解而已。确实,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照顾婴儿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重视婴儿的真正需要。
从前没有被发现的东西被发现了,从前完不成的事情现在完成了,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种进步。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父母为儿童做了太多的事情。可是不得不承认,父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这里延伸一点:人们对于自己的东西有着天然的占有欲和保护欲,包括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成年人心里就有了这样一种想法:看住孩子,不能让他弄坏任何东西。
保护新生儿,不仅是要保护他的身体,还要保护他的心理。让他的身体不受到伤害的同时,也要让他的心理适应外界的环境。当人们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了儿童后,自然会找到更加合适并且正确的方法来照顾他。
家庭富裕的父母会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物质条件。华丽的婴儿床,绣着花边的婴儿衣等。依照这个道理,如果现在仍流行鞭笞,父母肯定会买条金把手的鞭子。然而这种奢侈并不符合婴儿的心理需要。
刚出生的婴儿,更需要一个安静、温暖的房间,最好房间里的光线和温度都能根据需要来调控。
人们为了表现自己对婴儿的喜欢和疼爱,对孩子的举抱是经常的。然而抱婴儿娇小脆弱的身体,是需要技巧的。
婴儿和母亲一样刚刚解脱,幸运地来到人间。他是脆弱的,有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们不能拿新生婴儿和成年病人来同等对待,婴儿的需要是身体和心理双方面的,最迫切的就是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生命是神圣的,对于婴儿,我们应该怀着一种崇敬的态度,神圣地对待这个幼小而神秘的生命。
我曾经看到,有个婴儿不小心掉进了水桶里,差点被淹死。当这个婴儿突然下沉时,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胳臂和腿也伸了出来,突如其来的下沉让他大吃一惊。
我想,这是新生婴儿经历的第一次恐惧,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新生婴儿拥有对外界刺激的心理感觉,他要在成年人的帮助下适应世界。
人们在触碰拥抱婴儿的时候,那种细致的感觉如同拜祭上帝的牧师。在幽暗的礼堂里,只有柔和的光线照进安静的房间,牧师就在这个环境中活动。
牧师的手是纯洁的,他的动作很慎重、专心,整个屋子都充满着神圣又崇高的情感。其实,婴儿就是需要这种环境。
婴儿和母亲同时被照顾着,可是照顾的方式却差异太大。
母亲生下孩子后,便拥有安静的环境休息。为了不去打扰她,人们甚至都会把孩子抱走,只有喂奶的时候才抱回来。但婴儿却被人们抱来抱去,时不时地给他换上漂亮的衣服。
这些行为都让他不得安宁,无异于让一个刚分娩的母亲立刻下床,去参加宴会。我们把婴儿从一个人的手里抱到另一个人的手里,从床上到肩上,这种折腾无非是对婴儿的伤害。
没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婴儿无法表达自身的感受。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不省人事、危在旦夕的成年人,我们就会明白,此刻的成年人需要的是身体上的照顾,而不是精神上的关心和安慰。
可是,如果我们用这种方法对待婴儿,就未免有些可笑了。对于婴儿来说,他不仅需要身体上的照顾,也需要成年人给予感情上的关心和爱护。
庆幸的是,虽然我们对婴儿期的认识很不充分,但也逐渐认识到了这样做的重要性。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受到痛苦与压抑,对他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如果我们能在儿童身上找到个体成长所需的东西,也就能在儿童身上找到人类幸福的源泉。
我们太不关心婴儿了,当婴儿来到人世间时,我们却不知道怎样去照顾他。孩子身上有着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力量。
对于新生儿,圣约翰的《福音书》中有句话说得好:“他在这个世界中,然而这个世界却不了解他。”
五、母性的天赋本能
通常,在辛苦的哺乳阶段,哺乳动物都有尽心照顾后代的本能。比如家猫,它们会把新生的后代藏在黑暗的地方,不愿意让人看到。它们随时保持警惕,保护新生猫咪不被侵害。直到新生猫咪变得成熟有活力了,才会让它们出来走动。
尤其是生活在野生状态下的动物,对后代的关爱程度更深。哺乳动物通常过着群体生活。当雌性动物快要分娩时,它们会离开群体,离开伙伴,找一个十分隐蔽且安静的环境住下,静静地等待分娩。
生下幼崽之后,雌性动物也不会立即回到群体中。它们会继续带着幼崽过独居生活。一般两三个星期或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它们才会重新回到群体中。时间长短不一,主要取决于物种差异。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不仅是幼崽的妈妈,还是它们的佣人。母亲会想尽各种办法,为幼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光线和噪音的打扰,并时刻防御侵略者的袭击。
虽然通常幼崽天生就有直立和行走的能力,但母亲还是会选择把它们与群体分开一段时间。直到它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或适应能力时,才会被带回群体。这样,它们来到群体,正式成为群体的一员后,才能很好地融入有亲属关系的群体中。
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比如马、野牛、野猪、狼、老虎等,它们对后代的照料方式是非常令人感动的,所表现出的母爱也基本相同。
我们来研究一下野牛是怎样照顾幼崽的吧。幼崽出生之后,野牛会带着它们独自休息好几周。
在此期间,野牛给幼崽无尽的关怀和爱护。当幼崽冷了,野牛会伸出前腿给它温暖;幼崽脏了,野牛会替它舔舐干净;幼崽饿了,野牛也会选择最合适的姿势让幼崽喝奶:用三条腿站立,而不是四条腿。
在野牛的关照之下,幼崽慢慢长大。然后野牛就会把它们带入群体,之后依然十分耐心地照顾。所有的四足哺乳动物都有这些共同特征。
这是最简单的照顾幼崽的方式。还有一些哺乳动物会做得更加深入细致。就拿豺狼来说吧,雌狼在生下幼崽之后,会找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来安置幼崽。
通常,雌狼会在隐蔽之处找个小山洞,在这里照顾幼崽。但要是找不到现成的地方,雌狼就会另辟蹊径。找一个空心树洞或在地上挖一个洞,来筑窝。
为了让幼崽能舒服地休息,它们会拔下自己的胸毛,然后细致地铺在窝里,这样不仅能让幼崽睡得舒服,还方便它们吃奶。
小狼崽在刚出生的一段时间里,它们不能睁开眼睛,也没有听力。这时候,雌狼会一直处在高度警惕状态,时刻提防不速之客的攻击伤害。
虽然以上的特征是四腿哺乳动物共有的,但这些野兽的哺乳特征很容易会被破坏掉。野猪是最温柔最细心的母亲之一,但有的野猪会咬死掉自己一整窝的幼崽。还有,关在动物园的雌狮也会吃掉它的幼崽。这些反常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哺乳动物的天性保护本能受到了人为束缚。
从哺乳动物的天性中不难看出,当幼崽接触到新环境之后,的确需要一段时间的特别照顾。在经过特别照顾之后,它们后天的各种能力才会慢慢苏醒,才会顺利经过各种考验,然后进入群体之中。刚进入群体之后,幼崽同样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特殊照顾。
当然,雌性动物除了关心幼崽的身体健康之外,同样也很重视它们天赋本能的发展。一个幼崽的出生,代表这个群体中又一个新个体形成了。
要想让幼崽的天赋本能发展得更好,就需要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幼崽会慢慢成长。等它的腿长得有力时,它就会识别和跟随自己的母亲,外形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壮。
在哺乳动物中,母马在小马的成长过程中,不允许任何人接触幼崽,直到它完全变成一匹小马之后才会放行。同样的,母猫在幼崽睁开眼行走之前,也不允许别人观察它。
神奇的大自然随时观察着动物的发展。当雌性动物努力激发出幼崽的各种潜能时,所体现的绝不仅仅只是关心它们的身体发展。
同理证明,成年人要想让新生儿茁壮成长,除了要关心他们的健康,好好照顾他们之外,更需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六、精神的胚胎
1、新生儿的“实体化”
作为基督教最深奥的秘密,“实体化”被赋予生动的描述。“圣经化为留在我们中间的肉体”就是其最好的表现方式。每个孩子诞生时,这个深奥的秘密会让我们深有体会——寄存于肉体之中的精神真正出现了。
在很多科学家看来,新生儿不具有实体化的特征,他们仅仅把新生儿看作一个简单器官和组织构成的混合体。但是我们不妨想想,这种混合体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神秘存在,需要我们去剖析。
新生儿的精神生活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让他们一出生就拥有良好的精神生活,那么长大之后的精神世界肯定会变得异常强大。
很多人说儿童的教育是从出生开始的。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心理发展,而不是智力发展,那确实可以这么说。
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为我们判断儿童是否有精神生活提供了证据。尽管我们有时会被比较明确和基础的观念束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儿童的本能对他身体的发展和各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没有理性的动物来说,这种作用仅仅是一个物种所具有的特征而已。但对于新生儿却不能同日而语。新生儿要比其他动物成长发育慢很多。他可以通过感观对外界有所感应,然后做出各种反应。但这个过程却不明显。
新生儿扮演着非常弱小的角色,他不能自己保护自己,需要成年人照顾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不能说话,不能行走,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存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只能用哭喊来引起外界的注意,然后让成年人帮助他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状态需要持续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他们才能站立和行走。要想通过语言与外界交流,那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其实不难理解,“实体化”就好比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促进柔弱的新生儿不断良好地发育,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断成熟起来。这个使新生儿不断完美发展的过程,就是“实体化”的重要体现。
2、儿童创造了自己
让人感到很奇怪的是,人类新生儿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软弱无力,但其他动物的幼崽却不这样,它们很快就能站立行走,寻找自己的母亲。同时能通过各自物种独有的语言与母亲交流。
例如:小猫很早就能发出“喵喵”的猫叫声;羊羔同样能发出清晰的“咩咩”声;小马则会发出与众不同的哀怨的嘶叫声。虽然这些幼崽都能出声,但通常它们更喜欢保持沉默,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没有被动物幼崽的喊叫声而扰乱的原因所在吧。
动物都带着一种决定将来的特殊行为的本能。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威胁,幼崽很快就能成长起来。从它一出生,我们就不难猜测到它以后的某种特征。
例如:我们看到小老虎就能想象出它以后怎样跳跃;我们看到刚出生的羊羔就能想象出它长大后会怎样蹦跳。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正确的猜测,完全是因为我们洞悉了刚出生的小动物都有超越其生理器官功能的本能。这种本能体现了物种各自的特征,而且比动物自身的形体更稳定。
动物这种高于植物功能的特征,都能被描绘成“心理特征”。那么我们试想一下,既然这些特征都能在新生动物的身上找到,那我们能否在新生儿身上看到呢?
动物的本能被一些人认为是过去物种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造成的,它作为一种遗传形式慢慢传给下一代。但是为什么人类在接受这种遗传时会显得这么缓慢呢?人类也希望为后代遗传一些好的基因。
关于这种现象,有一种愚蠢的解释:人类的精神生活要比其他动物高级很多,因为人类是唯一不受心理发展模式约束的物种。
人类的特殊性背后肯定隐藏着某种不轻易被发现的真理,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通常,新生儿的精神会深深地隐藏着,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儿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展示自己,为什么不受固定和预定主导本能的束缚。
新生儿具有天生的自由权利,这可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生活中有些东西是成批生产的,加工出来后几乎都是一个样子。而另一些东西则是手工制作的,它们制作得比较慢,而且都不相同。
手工制作的物品有很多优点,它不仅带着作者独有的印记,同时能表达作者的技能水平或艺术才能。
我们可以把这个对比扩大到整个生物群。其实动物跟人类的精神区别就好比,动物是成批生产的,而人类则是手工制作的。
动物都具有其物种的特定特征,但人类却是迥然不同的个体,他们表现出来的感觉完全不相同。他们需要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人类并不是单纯、简单的复制品,而是内在富有积极创造力的产物。当人类这个产品完成时,他就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物品。
总之,这个过程就像是完成一幅杰作,包含了作者很多心血。在作品完成之前,它会一直藏在画室里,等着被公众认知的那一天。
新生儿似乎是最神秘的存在,我们知道,他有着最丰富的潜力,但没人知道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必须通过自己的锻炼,才能成为“实体化”的人。而这个过程是个秘密工作。
我们所说的肉体通常是指“随意肌”的复合体。意志是驱使肉体的原本动力。要是人类没有这些与精神生活关系密切的肌肉,纵然意志再强,也不会有所成就。如果没有具有运动的媒介,即使肌肉具有强大的本能,也不能运动。
肌肉是人活动的最根本媒介之一。不同肌肉共同工作,经历最复杂的变化,才能让人正常活动。肌肉的活动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因为这些差异,它们会有时工作,也会有时对抗。
一种抑制总会伴随着一种对它有某种纠正能力的驱动力。很多肌肉一起工作,才能让人类的动作尽善尽美,才能完成很多高难度的细微动作。
例如,杂技演员高难度的演技、小提琴演奏者高超的琴艺,这些控制动作都需要无数的肌肉同时协作行动。只有每一个动作准确无误,才能让活动变得完美。
但由于人类的主导本能是作为一种个人力量蕴藏在新生儿体内的,所以人类不太愿意信任这种人体本能。新生儿的精神生活是独立于、优先于和激发于外部活动的。
如果仅仅因为新生儿不能站立,不能流畅自然地运动,就说他的肌肉软弱无力,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新生儿可以随意移动自己的手脚,这就证明他的肌肉是非常有力量的。除此之外,吞咽也是一个需要很多肌肉配合的复杂活动,但新生儿同样能完成这些。
虽然如此,由新生儿本能所支配的动作不能占主导地位。新生儿的肌肉变得越来越有力,等他的意志力变成熟之后,肌肉才能更好地被支配。
新生儿作为人类的成员,不断成长发展着。在肌肉和意志力配合默契之后,他最终能学会直立行走、言语交流,同时把自己鲜明的个性展现出来。
我们都知道,幼崽长大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羚羊长大后,它的双脚会更灵敏,奔跑速度会更快;小象长大后,步履会变沉重,行动看似很不方便;老虎长大后,会成为凶猛的野兽,攻击力十足;兔子长大后,依然会食草,性格会很怯弱。
与动物不同的是,人长大之后,可以变成各种类型,甚至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新生儿柔弱的状态其实是孕育不同性格的温床。最初含糊的言语,有一天肯定会变成一种清晰的语言,虽然当时无法确认具体的语言类型。
新生儿最初的学习能力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他聚精会神地观察、倾听周围的环境,模仿别人的发音、语言。先从简单的词语开始,最后到能说出流畅的句子。
这些都是新生儿运用自己的意志力来不断学习的结果。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爱好,都是靠自己来创造。新生儿才是自己的主观创造者。
3、父母给予孩子的帮助
哲学家们一直对新生儿那种脆弱的状态很好奇,但老师和医生似乎却依然漠不关心。像被隐藏在某种潜意识里的东西一样,他们仅仅认为新生儿的那种状态是完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
这种错误的想法只会危害儿童的精神世界。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认为,新生儿的肌肉是完全不活动的,新生儿是软弱迟钝的,完全没有独立的精神世界。
结果,成年人就会采取错误的方式来激发儿童的各种潜能。他们认为,通过外界的改造和帮助来教育儿童是自己的责任,儿童性格的形成与精神领域的建立都必须由他们来刻意为之。这种想法和做法让成年人从外部完成了对儿童感情、智力、意志的建立。
这种教育方式让很多成年人充满了自豪感,他们喜欢把自己比作塑造儿童性格的神。用《创世纪》里面的话说就是“我想用我的想象去创造人”。这种愚蠢的骄傲是一种罪恶,想要代替上帝去改造子孙,只能让成年人更落后更痛苦。
儿童自身的成长对其个性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个过程要想良好发展,就必须遵守某种规律和服从某个进程。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
成年人随意生硬的干扰和阻碍会影响这种力量的发挥。从远古时代人类的出现开始,就潜移默化地受这种外界教育的影响。最终,阻碍了上帝对人类的计划,让人的本性发生了扭曲。
人们最困惑、最无知的地方就是他们意识不到儿童同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生活,虽然儿童当时表现不出来,但这种精神生活的提升变化,也一直在慢慢完善,只是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儿童就像生活在黑暗世界的一个无依的灵魂,他渴望着光明,渴望积极成长。他用自己意志的声音呼唤着,渴望着,想要让软弱的肉体变得生机勃勃。但令人惋惜的是,在他身边,总有一个不怀好意的巨人,随时等着扑向他,压垮他。
因为成年人不明白什么是“实体化”,自然不会了解它,也不会等待它,导致新生儿在实体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有意无意的阻碍和伤害。
进行实体化的儿童需要一个积极的环境,只有如此他才能让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就比如,胚胎只有在子宫里才能得到最自然、最好的照顾。
精神胚胎同样需要特殊的环境来保护。最理想的环境就是外界充满温暖,周围的一切都会喜欢他,愿意接受他,而不是极力排斥和伤害他。
当我们认识到这点时,我们肯定会改变对新生儿的态度。用客观的眼光把他们看作一个正在进行精神实体化的载体。我们的责任不是改造他们,而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个过程。
这时,我们会对这个蕴藏着无限力量的小生命充满敬畏。当我们在他身上倾注了所有关爱时,我们就会真正理解罗马诗人朱维诺尔所说的话:“应该向新生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新生儿的实体化过程是伴随着一种神秘又巨大的力量产生的,这种创造性的成就至今无人把它写进书里。除了人类,其他动物都没体验过这种过程。
一个小小的生命,通过自身不断地变化,不停地尝试着一种自我觉醒。在不断地促使自我实现的过程里,他会通过感观去感受外部环境,通过肌肤去接触外界,然后慢慢与环境发生融合。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必然跟他周围的环境发生着某种交流。通过改造环境,可以使个人变得更加完美。由于新生儿比较弱小,他不得不向周围环境妥协,最终必然会造成性格的整合,使性格和环境相互融合。
在心灵的引导下,新生儿不断长大,然后慢慢学会从事各种复杂的活动。虽然心灵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但一定要时刻保持心灵的警惕,不断让它下达命令,维护它的绝对统治权。
这样才能避免懒惰而丧失活力,或者因为退化而陷入混乱之中,才能为精神实体化不断做出积极的影响。
胚胎长成儿童,儿童长成成年人,这些过程证明,人的个性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塑造完成。
反过来我们再想想,父母在儿童生长过程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呢?首先,父亲提供了一个细胞,母亲在提供细胞的同时,还为受精卵提供了合适的环境,让它成长。在这个适宜的环境里,胚胎形成,最终变成小孩。
与其说是父母造就了儿童,还不如说“儿童是成年之父”。
我们要把新生儿这种成长的力量看作一种非常神圣的东西,要努力帮助他充分展现出来。正是因为有这个创造性的过程,每个新生儿才能顺利形成不同的个性。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科学地研究新生儿的精神世界和心理需求,同时为其准备好最适宜的成长环境。
虽然现在我们处在这门科学的初创期,但我们始终相信科学一定会不断向前进步。只要我们全心付出,专心致力于研究,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将人类发展的秘密认识得更加通透。
七、儿童发展的奥秘
1、儿童的心理发展
即使刚出生的婴儿,也拥有人类本身就具有的知觉和感觉,也能刺激心理的发展,只是,我们成年人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比如说话,事实上,婴儿的说话能力是秘密发展的,以一种我们难以察觉到的方式进行着。如果认为这种能力没有发展,显然是错误的。
也有人认为,儿童还不会说话的时候,虽然有说话的能力,但是他的身体器官却不能表现这种说话的能力。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实际上,婴儿身上的潜质是巨大的,尤其是掌握语言方面的潜质。婴儿的大脑或是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创造的本能,这是一种对于以后发展能起积极作用的潜质。这种潜能在婴儿其他精神活动中也都存在着。
婴儿借助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加上利用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就会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一点上,“敏感期”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有着值得人们思考的价值,可以为儿童能力的秘密发展提供合理的解释。
人们看到孩子从小长到大,个子高了,体重增加了,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生长发育。其实这种生长发育只是表面的现象。直到最近,人们才开始探索内部机制。
现代科学针对这一点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两种手段。一是研究腺体和内分泌系统,由于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方面已经研究得比较成熟。二是研究敏感期,这能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
最早的敏感期是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在昆虫身上发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敏感期也在儿童身上被发现。
敏感期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是生物在初期生长发展的阶段所具有的特殊的敏感性。它是一种禀性,时隐时现。在个体想要获得某种特性时会表现出来,一旦完全拥有了这种特性,其敏感性也会消失。
特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依靠短暂的刺激或者通过一定的潜力激发得到的。
遗传是有模糊性的,生物的生长发育不能只依赖于上一代的遗传,后天的正确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起初,德弗利斯在昆虫身上关注这种敏感期。昆虫具有明显的发育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异。
德弗利斯举过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蝴蝶幼虫的发育。我们都知道,蝴蝶幼虫食欲很大,甚至对植物有毁灭性的破坏。
不过,被德弗利斯所研究的蝴蝶幼虫在最初的几天里,还不会吞噬大片的叶子,而是只吃树枝上的嫩芽。
雌蝴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能把卵产到安全又隐蔽的树干与树枝的交接处,使幼虫得到很好的保护。
产卵的角落离枝头的嫩芽有一段距离,当幼虫从卵里钻出来之后,是怎么知道所需要的嫩芽就在树梢上呢?
其实幼虫对光是非常敏感的。有光线吸引着它,它就会顺着光线爬,爬到树梢上光线最亮的地方去。那有嫩叶作为食物,使它贪婪的食欲获得满足。
等到幼虫长大了,就可以吃一些比较硬和粗糙的食物了。此时,它就失去了对光线的敏感,那么这一阶段对光的敏感期也就过去了。这不是说它看不到光了,只是对光不再敏感了。等敏感期过去了,它就会找到别的谋生手段让自己生存下去。
还是这只幼虫,以前那种对食物的贪婪已经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斋戒的热衷,在这个过程中,幼虫不吃不喝,制造自己的外壳,把自己包在里面。其实外壳底下却上演着一种人类看不见的忙碌。它已有了美丽的翅膀,等待破茧而出。
蜜蜂的幼虫在成长时也要经历这个过程。一般来说,所有的雌幼虫都有可能成为蜂王。但是在这个蜂群中,能做蜂王的只能有一只雌幼虫。
被选中的幼虫,会得到很多特殊食品。幼虫吃了这种食物后,就会成为蜂王。显然,正是因为它是幼虫,所以它才成为了蜂王。如果它不是幼虫,就不会有这种贪吃的欲望,自然也长不成蜂王所需要的硕大身躯。
其实儿童和动物一样,儿童有着一种儿时特有的本能,是他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使儿童做出惊人之举。如果儿童在敏感期没有按照自己的敏感性指令行事,就会使这种敏感性减弱直至消失,这种天赋也会永远丧失。
2、敏感性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我们对儿童表现出的惊人的征服力习以为常,使得我们对儿童身上发生的“奇迹”都熟视无睹。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年人学习一门新语言是非常困难的,成年人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也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行。那么一无所知的儿童是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呢?如何自然而然地学会说话,并且学会所有说话的细节呢?
成年人永远也不会像儿童一样愉快地充满活力地去学习一门语言。这与儿童的敏感期有关。儿童在这个时期不但会自学新的东西,而且会自我调节。就像电池,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
在敏感期,儿童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他们会不知疲惫、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东西,一旦新的东西学会了,才会感觉疲劳和乏味。
儿童始终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态度来学习新的事物。当新的东西学会,对这个事物的激情也消失了。不过儿童会立马转向另一种新的东西,那么新的激情也随之而来。
在目标一个个实现的过程中,儿童不断去学习和征服。这个过程会让他感觉愉悦和幸福。正是这种激情,人们的精神世界才会有创造性,才会更加完美。
在这个敏感期过去以后,人要想在心智上有所进步,就要靠主观的努力、不断地研究和思维的创造。枯燥繁重的工作会让人觉得厌烦和疲惫,其实这就是儿童心理和成年人心理最本质的区别。
儿童有特殊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内儿童会有充足的内在活力。它能让儿童轻松地征服事物,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的知识。但是如果这个时期里儿童的敏感性被阻碍,无法发挥出来,儿童的心理就不会正常发育。
儿童的心理会发生紊乱甚至是扭曲,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创伤。但人们对这种心理上的伤害却了解很少。事实上,儿童心理的大多数伤痕是由于成年人的疏忽而不知不觉造成的。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和帮助儿童,还要做更多的功课才行。
其实孩子在生长发育中所表现的这种特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通过以往的经验得知,当儿童在充满活力的时候做一件事时,如果这种活力受到外界的阻止或破坏,他们就会沮丧或者愤怒。
成年人对这种表现的认识甚少,人们不理解为何儿童会有这样的表现。一般人会觉得那是儿童在耍小孩子脾气或无理取闹,或者想要得到外界的安抚和帮助。
我们把儿童日常所表现出的这些行为归类为“小孩子脾气”。这些行为都是任性或发脾气。有时候,儿童的很多没有明显动机的行为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人们却从来不去深思儿童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会注意到,在某些时候,儿童发脾气的方式会恶化。这样的情况本身就表明,儿童的行为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在不断影响着他。因此,找到一种解决方法极为重要。
儿童发脾气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儿童处在敏感期。但是敏感期中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事情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无法把儿童发脾气的所有原因都弄清楚。
其实,儿童之所以会反复无常地出现某个行为,是因为儿童的行为长期受到成年人的错误对待,自然会反复无常。
敏感时期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和这个特殊的时期一样,短暂易逝。等这个时期过去了,各种任性的行为也会过去。其实任性对敏感期的禀性不具有永久的影响。但是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会影响到儿童以后的心理发展和成熟。
儿童发脾气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敏感期更是如此。其实只要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身边的事物让他不觉得对他构成威胁,他自然会平静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儿童在经历一场剧烈的波动不安后,会立刻平静下来。
显然,我们目前对儿童任性行为的原因了解很少。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正确对待儿童的行为。只有找到原因,我们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才能与儿童和谐相处,才能使儿童内心深处的秘密不再是秘密。
3、敏感期和环境的关系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因的,不是偶尔产生的,也不是因为外界的刺激,而是在特殊的敏感期受到了引导而发展的。换句话说,儿童受到敏感性本能的引导。
尽管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环境对其有很深的影响,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中发展的。但环境本身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它只是心理发展的载体,却不是儿童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
外界环境就如同小鸟的巢穴,只是为小鸟的成长提供一个空间和必要的物质需求。但是小鸟的内心,却无关巢穴。
儿童在敏感时期所表现的内在敏感性不同,使得他所选择的东西也不同。这样一来,儿童能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中找到自己需要、想要和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这种内在的敏感性是每个儿童所特有的,使得儿童只对某些事物有着强烈的敏感性,而对于其他的事物却没有一点兴趣。就好像光线只能照到一部分事物,照射不到其他事物一样。
儿童的精神世界里的大多数是那些让他产生敏感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儿童全部的精神世界。
对事物有敏感性就是对事物有好奇心。对于自己所敏感的事物和情景,儿童会不断地接触和探索。这些事物会激发出儿童内在的潜能,这种独特的潜能就是天赋。
处于敏感期的儿童是生机勃勃、体力充沛的。这个时期的所有活动儿童都将以轻松的心态来对待。他会调节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尽快适应环境,充满活力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儿童与环境就像是绳子的两端,我们只要沿着这条线就能找到儿童心理活动发展的途径。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可以把这种活动当作是潜意识的,它一直都在儿童的身体深处埋藏着。
当儿童的敏感期来临,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会表现出来。所表现的行为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就成了一个人的内心反映。
它们最初表现出来是凌乱的、无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清晰明了,最后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为了清楚地表述这一过程,我们举儿童学说话的例子。
如果不同的声音同时混乱地进入了儿童的耳朵,儿童不会对所有的声音感兴趣,他只会注意让自己感兴趣的那种声音。
从多种声音中选择人的声音,这种声音他听不懂,也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因为兴趣的吸引力,你会看到儿童就像在听一场盛大而美妙的歌会。这种声音让他如痴如醉,充满了他的内心。
准确地说,这些声音到现在还潜藏在他的脑袋中的某些神经纤维中,当大量的声音召唤时,仍会震动。
孩子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开始遵循着某种规律试着震动。在一些莫名的命令和指挥下不断变换着震动的规律,再以不同的方式震动。
这是新时期到来时的标志,精神的胚胎开始以新的状态发育成长。在这个时期内,所有的力量都在集中。不管前景如何,都阻挡不了那内心深处的力量。
一段时间后,儿童的舌头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地伸直或卷曲。尽管在此之前,他的舌头只能用来无目的地吸吮。当再次有好几种声音同时进入耳朵时,儿童的耳朵便能听出不同声音之间的差别。
舌头动了会带动着腮部、喉咙和嘴唇动起来。其实儿童也不知道为什么舌头要动,只是觉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激励着他的舌头在动,让他觉得这种动的感觉非常美妙。
事实上,对于儿童来说,这些莫名的震动只会让他产生一种特别的感觉。或许这种感觉满足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极大的满足感会让他一直动下去。
内心的情绪是需要表现的,不管是悲伤还是快乐,儿童也会去表现。有时候人们和他说话,逗他笑时,他会根据身边的信息自然地把头转向自己有兴趣的地方。
当儿童及其快乐的时候,他会紧紧握起小手,抿着嘴唇抬动他的四肢,全身都在震动。当有人逗得儿童心里特别高兴的时候,他还会目不转睛地盯着逗他的人看。
儿童处在敏感期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神圣又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在西方看来自于上帝,在东方看就来自于神仙。这种力量是一种帮助,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儿童若能借助于这种力量,那么内在的潜能就会不知不觉得到激发。
此刻,儿童的内心就是个电影院,因为这种力量,在不断上演着充满爱的电影。上演的多了,激发的力量也就会随之表现出来。
只是此刻的展现还是隐蔽的,只会秘密地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力量有可能会覆盖儿童心灵的全部。
激发的力量是对儿童有利的。它会悄无声息地在儿童的心里种下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从此这颗种子就会在儿童内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一直伴随着儿童长大。
其实发生的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只要儿童心里的愿望能得到充分满足,外界的一切能使他非常开心,没有危险和威胁,根本不需要成年人去刻意关注。
儿童从哭泣到说话,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其实说话是非常难学的,儿童要掌握这种说话的技能并不容易,但是没有人对儿童“说话”具有敏感性的事情加以注意。
但是,儿童学说话的条件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儿童身边的人都在说话,这些语言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他的耳边,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儿童会抿着嘴笑,这种微笑其实就是儿童对语言具有敏感性的真切表现。这是人们对着儿童说话后,儿童所能给予的一种回报,是儿童对人们说话时所作出的反应和表现。
渐渐地,儿童听的多了,他就能听出各种声音之间的差别,比如教堂传来的钟声、母亲哼唱的催眠曲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催眠曲,儿童通常在听到催眠曲的时候会由兴奋变得安静。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成年人会一遍遍重复地为儿童唱同一首曲子,哼同一种舒缓的调子。
这种曲调在儿童的心里会有个模糊的概念,一听到这种调子,他的思维会在潜意识里不再那么活跃,随着调子,就渐渐睡着了。
4、发脾气意味着敏感性受阻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能够微笑,都希望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父母平时慢声细语地对着儿童讲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孩子也温柔地微笑着回应父母。
上面的这些都直接说明了儿童在敏感期有敏感性,其实反面的例子也会很明显地说明这一点。
在敏感性得不到正常的发挥时,儿童的内心就会变得特别愤怒,会产生一系列激烈的反应,这些敏感性就会在这些反应中表现出来。
我们都会认为这是一种没有理由的胡闹,把它归类为耍小孩子脾气。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耍脾气正是儿童内心情绪的一种真实展现。它表现了儿童内心的不舒服,或者是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外界的支持和满足。
其实这也是心理上已经具有了紧张感的表现,人一旦有了紧张感,就会进行自我保护。儿童也是一样,这种紧张感会让儿童觉得自己有危险,发脾气也是保护欲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儿童发脾气就像发高烧一样,是心理上的疾病。它会在儿童没有防备时突然发出袭击,可是成年人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儿童一旦发高烧,体温就会迅速上升,比正常体温要高出好多。但事实上这并无大碍,很多时候儿童发烧快退烧也快。
儿童的心理就像儿童的身体一样,也会生病。尤其是这种特殊的敏感性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焦躁和愤怒。这种强烈的反应没有什么外部原因。
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从儿童诞生的那刻开始,发脾气这种情绪已经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了。人类心理本来就有反常的一面,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身体上有身体上的疾病,心理上有心理上的疾病。如果我们把身体上的疾病看作是器官不协调的疾病,那么就要把所有的心理紊乱称作官能性疾病。
其实儿童发脾气的反应是非常激烈的,任何一个人都会看到这一点。这种反应来的要比身体上的反应快得多。
但儿童处在这个状态时,他的内心是无比混乱的。说话都不会好好说,更别说让自己从身体到心理都平静下来了。这时候的儿童就像是一台失控的机器,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这并不是人类身体或心理的规律,而是对于身体和心理规律的违背。这种违背规律的反应极大,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注意到了这种激烈的反应。
其实这是儿童的生命创造力受到破坏、儿童对其进行保护的举动。他本身就具有能量。如果是出于对生命的保护或创造,那么这种能量就会显现出来。
5、从最初就帮助孩子
人们制造出的产品有着人们潜意识里的思维,所以生物用自己的智慧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会有同样的事情。
这就好比这种产品已经制成了,制造者将其放置在一个玻璃罩中,但是对于制造出产品的工厂,却并没有对外公开,因此人们对工厂的兴趣比对产品更大。
产品就相当于人类身体里的器官,其实每一个器官都是奇妙的,它的每一次活动每一个作用都是具有价值的,可是却没有人关注。就算是依靠这些器官生存的生命本身,也没有觉察到它们的惊人力量。
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这种力量却是在秘密地发挥作用。
耶稣基督的博爱真言里有这么一句话:“不要让你的右手知道你的左手正在帮它。”人的身体是复杂的,器官也是复杂的。当复杂的因素能够变得不复杂的时候,人的内在也就会协调了,人们的身体就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当一种疾病发生时,我们会付出精力研究这种疾病,包括里面的细节。但是很少有人去研究健康里的细节,其实健康里也会有奇迹。
据考古人员发现,残存的骨骼烙印着外科手术的影子。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知道,应该怎样实施外科手术。
说到古代,古希腊人和古埃及人是最早知道做外科手术的人了。可是从古至今这么多年,近代才开始了做内科手术,才开始了解人类身体内部的器官。
17世纪的时候,血液循环的秘密被发现。1600年,人体医学解剖正式开始。因为疾病,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发现。可以说疾病间接地引导了人们去了解生命的内在。
现在的心理学家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但是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心理本来就是秘密的地方,人类在研究的时候进展慢一些也实属正常。心理上的所有活动都是细致的,它的功能也是微妙的,而且本身也在不断完善。
外界是心理的载体,对于儿童的心理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外界不给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那么他的心理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这种心理的状态就会持续下去。
儿童的成长面临着各种困难,他面临着种种危险。心理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一次次的心理斗争和心理挣扎下,儿童的心理才会发展成长起来。而且这种斗争还会有失败的威胁。
心理本来就是内在的东西,并不易察觉。所以成年人也不知道儿童的心理需要什么,是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因此,成年人想对儿童的心理提供帮助是很困难的。
很少会有人去注意儿童身上正在发生的那些反应,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发生的反应就是发生的奇迹。尽管它隐藏得很深,但确实在进行心灵的创造。
儿童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学会从儿童的幼儿时期就给予心理帮助。
这种帮助是和儿童的内心相符合的,不是按照成年人的意愿去塑造儿童。因为儿童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客观的事物能改变的。至于儿童的天性如何,是神的意思。
我们要观察儿童平时的表现,因为儿童的外在表现就是内心的反应。根据这种表现,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帮助。
如果那些隐藏起来的力量就是儿童健康的秘密,我们就可以推测出,那些无法和自己周围的事物和谐相处的儿童,是由于心理上的不满足或紊乱造成的。
最初,我们并不知道如何保护和照顾婴儿,婴儿的存活率低得惊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算活了下来,还有很多儿童受到疾病的伤害,像眼睛失明、佝偻病、跛脚和瘫痪等。有的儿童器官衰退、身体残疾,免疫力极低,易受到细菌感染,诱发结核病、麻风病、淋巴结核病等。
事实上,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计划,不知道如何去做。儿童身边的事物不能保障和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我们忽视了儿童精神世界的秘密因素,精神的不协调导致儿童身体的不健康,免疫力低下、发育缓慢、死亡等,同时还导致骄傲、贪婪、金钱权利欲望等心理问题。
就儿童身心健康作比较,我们,在治疗儿童身体上的疾病的时候,要去联想儿童心理上的疾病,不要忽视儿童心灵上所受的创伤。
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要因为成年人的疏忽影响了儿童的发展。虽然儿童在一个与心理不和谐的环境中仍可以长大。
6、选择正确的方法
儿童都是爱运动的,儿童在运动过程中的反应是心理学家一直想弄懂的。因为运动时的反应有可能就是显示儿童在受到感官刺激时的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很多次的实验,但是婴儿的心理活动仍然得不到证明。不可否认的是,就算是最初级的心理活动,也会早于身体活动。
感觉提供了最初的刺激。莱文曾经用电影向我们展示,婴儿如果喜欢某个东西,他就会探出全身去拿。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作会逐步发展和协调。
另一个例子是在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身上看见的。当一个成年人正在讲话的时候,他会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说话人的嘴唇。这时候,婴儿会嚅动着嘴唇,固定头部姿态。这些行为说明,儿童对成年人的说话声是非常感兴趣的。
到了6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已经可以咿呀咿呀地哼声了。其实这也是心理活动的体现。因为在他自己说话之前,一直是别人说话刺激着他,婴儿自己也在用心地听。
听,对于婴儿来说就是一种刺激,他的发音器官在声音的刺激下会试着发音。这也说明了婴儿的心理已经有一种要说话的意识了。
这样的敏感性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从实验当中获得是非常难的,或许细致入微的观察更能发现这种敏感性。
在早期的时候,有的人也试着做一些有关婴儿心理方面的实验。由于使婴儿消耗过多的精力,让婴儿非常疲惫,损害了婴儿心理世界的正常工作。
后来又有人提出,想要对儿童的心理世界进行观察,用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办法会好一些。当昆虫非常忙碌地工作时,法布尔便会躲藏起来,不去打扰昆虫的工作。
相同的道理,我们观察儿童的时候,也应该在儿童的心理已经对外界物质环境有感觉的时候进行观察,并且避免任何打扰,以后他就会依靠着物质环境去自然地开始发展。
其实愿意给儿童提供帮助的那些人,不需要复杂的观察方法,也不需要毫无根据的解释。只要自己的心是真诚的,并且知道一些有关儿童的常识就可以。
这种观察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在一些例子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出来。
在婴儿还不会站立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婴儿喜欢躺着。婴儿在自己生活的空间环境里,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得到他对生活环境的第一感觉。但是,如果成年人总是让婴儿躺着,婴儿就只能盯着和床单一样洁白单调的天花板。
孩子应该看到一些能让他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促进儿童心理的成长。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拿一些有趣的东西来逗孩子,就是为了儿童不再看着周围单调的事物。通常父母都会把有趣的玩意系在绳子上,不断地在婴儿头上晃动。
但是婴儿一直都在专注地观察外部的环境,由于不能灵活地转动头部,所以婴儿就只能用两只眼睛盯着那些晃来晃去的东西。
这样也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物体没有规律地晃来晃去,婴儿所做的运动是极其不自然的,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非常好的办法。比如说在儿童身后垫一个厚点的被子,这样儿童的身体就斜一些,就能看见周围的一切了。
更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婴儿抱出去,在花园里可以看见各种颜色的花朵,飞着的蝴蝶和蜜蜂,碧绿的草地和蔚蓝的天空。
不过在儿童常去的场所中,最好把儿童反复放在同一个位置,这样儿童就会重复地看到同一种东西。时间久了,他就会对这种东西进行识别,记住它的位置,了解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之间的区别。
八、儿童的秩序敏感期
1、儿童对秩序敏感
前面说到了儿童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叫作“敏感期”。其实在这个时期里的某一段时间,儿童会对秩序有着特别的敏感性。这个时期对我们和儿童来说都是神秘的,但是它的重要性却不可置疑。
一般来说,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性大约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并持续到第二年。大多数人们都会认为儿童是没有秩序感的,所以当说起儿童对外界秩序有敏感性时,很多人都会觉得惊讶。
对儿童来说,基本上周围的环境都是封闭的,而且这个封闭的环境里会充斥着各种东西。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难免会经常搬动一些物品,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理解不了这些东西的移动,更无法对移动后的事物做出任何的判断,内心便会产生混乱。
如果说儿童对于秩序的敏感期已经过去了,那么面前的这些混乱就会让他的心理多少有些紊乱,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心理发展的一个障碍。
心灵本来就是内在的一个东西,婴儿的心灵更是神秘的,照顾婴儿的成年人更是不了解婴儿的心理状态。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婴儿的啼哭。很多时候,婴儿总会莫名其妙地啼哭,无论成年人怎么哄都不管用。这就说明婴儿的一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需要是成年人必须满足他的。
如果认真观察的话,在第一个月里儿童就会表现出对于秩序的敏感性。秩序感虽然是内在的感觉,但是会通过外在的反应表现出来。
有时候我们把一些东西摆在一定的位置时,儿童看见后就会手舞足蹈,甚至是想伸手去拿那些东西;如果不这样做,儿童就会因为不安哭闹不已,这就是对秩序有敏感性的明显表现。
如果用我们的观察方法照顾孩子,就很容易认识到这一点,我想举一个保姆的例子来说明。
有一个保姆负责照顾一个5个月大的女婴。这个保姆注意到,当她推着女婴走到一面灰色的由大理石砌成的墙壁时,这个女婴就会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显得非常高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尽管婴儿才5个月大,她所居住的别墅里到处都是漂亮的鲜花。但这个保姆为了让女婴快乐,还是会经常把女婴推到这座墙壁前,只有这样女婴才会真正地开心。
这种只有儿童才会有的敏感期,可能会在儿童心理得不到满足而愤怒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明显。
2、爱发脾气的原因是秩序敏感
一般情况下,儿童发脾气都可能跟这种敏感性有关系。对于这一点,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其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刚出生6个月大的小女孩。有天,她安静地待在房间里,这时候有一位妇女进来了,把伞放在了桌子上。
这时,小女孩开始挪动身体,显得焦躁不安。其实小女孩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妇女的到来,而是因为伞放在了桌子上。
小女孩一直盯着桌子上的伞看,过了一会儿就开始放声大哭。妇女看她哭得厉害,以为她想要桌子上的伞,就去把伞拿来给她。没想到,小女孩推开了伞并且继续哭。
正当妇女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小女孩的母亲拿起伞,把伞放到了其他房间。小女孩立刻安静了下来,不哭不闹,非常乖。
其实婴儿的记忆里对周围事物的秩序是有印象的。一旦打破这种秩序,就会给他的心理带来变化。婴儿就会表现得焦躁不安,甚至哭闹。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
一次,我和一群旅行者一起穿过那不勒斯的一个隧道,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带着一个一岁半的孩子。由于这个孩子太小了,以致他不能自已走完这段路。
过了一会儿,这个孩子看起来有些累了,那个妇女就把孩子抱了起来,走了几步后觉得非常吃力,而且大汗淋漓。妇女放下孩子,把外套脱了搭在手臂上,然后重新抱起孩子。
但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放声大哭,而且越来越厉害。他的母亲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安抚,可是孩子依旧哭个不停。这让本来就劳累的母亲更加疲倦。周围的游客也开始为他们母子担心,很多人也都拿着吃的和玩具上前去哄,可根本无济于事。
一些游客还尝试抱抱这个孩子,可是越这样,孩子哭闹得越厉害。有的人甚至还唱歌、跳舞逗孩子开心,可是孩子依旧哭个不停。
这时候孩子的母亲已经筋疲力尽,看到孩子这样,决定带他回去,放弃这次旅行。就在母亲抱着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孩子哭得更加大声了,好像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孩子内心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尽管那只是一点模糊的印象。当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律的时候,这个规律忽然发生了改变,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生改变,身体就会做出一系列的剧烈反应。
因为我一直相信儿童的心理是有一定的敏感性的,内心的敏感性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我觉得应该尝试一下。
我来到了孩子的母亲身边,建议这位母亲穿上外套。她显然对于我的建议非常惊讶,加上天气炎热和不安心理,这个建议更加让她无法理解。
但在我的坚持下,她还是放下孩子,重新穿上了外套。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孩子立马停止了哭泣,安静了下来。母亲的心放松了许多,孩子的眼泪和焦躁也不见了。
而且孩子还不停地拍着妈妈的衣服说“衣服……衣服”,这说明孩子知道衣服应该在母亲的身上。其实这位母亲就不应该把衣服搭在手臂上。现在穿在身上了,也就是理解了孩子内心的意思。
母亲笑着抱起了孩子,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开心地笑着。我们也顺利地穿过了隧道,完成了这次旅行。在此期间,孩子再也没有长时间地哭闹过。
其实在孩子的记忆中,衣服就是用来穿在身上的。而他的母亲把衣服的秩序给弄乱了,这就是孩子哭泣的真正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我曾经亲眼见过的家庭场面。
一个妇女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就靠在椅子上休息,在椅背上放了两个枕头。这时,她年仅一岁多点的小女儿跑过来,要求她讲故事。
母亲当然不会拒绝小女儿这样简单正常的要求,她虽然感觉身体很不舒服,但仍然开始给女儿讲故事。
讲着讲着,母亲疼得无法再继续讲下去,她让保姆扶着自己去卧室的床上躺着休息。可是那个小女孩却依旧站在椅子旁边,并且开始放声大哭。
人们都觉得,孩子是因为无法听故事而哭泣。保姆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哄她。可是一点起色也没有,无论怎么哄,女孩还是哭。
后来,保姆把椅子上的枕头拿去卧室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开始大喊大叫:“不,枕头……。”或许她是想说,最起码留点东西在椅子上。
家人把女孩带到她母亲的床边。母亲虽然很难受,但看着哭泣的小女儿心中不免心疼。所以她强忍着继续给孩子讲故事,她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女儿不哭。
但是这个小女孩还是拉着妈妈的手哭。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抽泣地说:“妈妈,椅子。”其实,她想告诉自己的妈妈应该在椅子上讲故事。妈妈应该坐在椅子上,而不应该躺在床上。
显然,此时的故事对小女孩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椅子上的枕头和母亲都换了位置。故事的开始是在一个房间,结尾却是在另一个房间讲述的。这一切位置的变化都使得小女孩的心理变得紊乱,发生了强烈的冲突。所以,小女孩的哭闹也是必然的。
上述的这些例子表明,儿童对于外在事物的秩序具有本能的记忆。但有一点人们都不知道的是,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悄无声息地表现出来。
一个两岁的孩子就有对秩序的敏感性,只是表现得不易令人察觉。不过在他具有敏感性的这个时期内,这种人们察觉不到的敏感会指示这孩子行动。
学校里最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也是因为这种关于秩序的敏感性。当某个物品被人们不小心放错位置时,第一个发现的大多数是儿童,并且还会自己把物品放回去。或许只有儿童会察觉到这些细小的位置变化吧。
比如说,一块肥皂被放在洗漱台上,而不是装在肥皂盒里;一把椅子没有放在原本的地方,一个两岁的儿童就会敏感地发现,并把它们放回到原来的位置。
当某些东西的秩序与儿童内心的秩序不相符合时,这种外在的混乱就会刺激他,这种刺激会不知不觉地指挥着他的行动。
从心理上来讲,秩序感是内心的一种需要,只有当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儿童才会从内心到身体都真正快乐起来。
在学校里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有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差不多是三四岁的孩子,在用完自己的东西后,都会习惯性地把使用后的物品放回原处。而且,他们都爱做这个事情。
对于秩序的敏感性让孩子认识到物品应该处在外部环境的哪个位置上,并记住这些东西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儿童总会去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能从细节上进行支配。
心灵是身体的一部分,它和外部环境是相通的。就比如,失明的人依旧可以在房间内找到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东西。或许他一摸就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伸伸手就能拿到。
心灵与环境是这样相协调的:一个人闭着眼睛也能到处走动,只要愿意,伸手就能拿到自己想拿的东西,这样有秩序的环境才能带来快乐和平静。
3、儿童对秩序感的热爱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儿童和成年人对于秩序的感兴趣程度是不同的,秩序能带给成年人一种外在的愉悦。
对于儿童来说就不是只有外在那么简单了。秩序对于儿童来说就好像是动物的大地、鱼儿的水一样重要。秩序是儿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儿童出生之后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会去适应他所生活的这个环境,找到支配环境的原则。由于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有一个正确和坚定的原则来给予他指引。
秩序也是儿童快乐的源泉之一。从年龄很小的孩子的游戏当中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些游戏在我们看来非常单调无聊,而儿童为什么玩得那么开心呢?其实游戏通过让儿童在放置物品的地方找到物品,给儿童带来了乐趣。
在做深入的探讨前,我们了解一下日内瓦的皮亚杰教授在自己儿子身上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在房间里放了几把有坐垫的椅子,当着儿子的面把一个东西藏在了第一把椅子的坐垫下,然后让儿子出去。
等儿子走后,他又把东西拿出来放在另一把椅子的坐垫下面。教授希望的是儿子在第一把椅子的坐垫下面找不到东西时会到另外的椅子下面去找。
但是儿子回到房间的时候,到了第一把椅子的面前把垫子掀了起来,发现东西没在那里后,只是用不完整的语言说:“不见了。”之后并没有试着去别的椅子下面寻找被藏起来的东西。
之后,教授再一次做了这个实验。让儿子看见他把一样东西从垫子下拿了出来,并且放到另一个垫子下面。可是儿子进屋后还是掀开了第一把椅子的垫子,看见没有,又和上次一样说:“不见了。”
皮亚杰教授有点失望,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有点傻。他把第二把椅子上的坐垫掀开,大声对着儿子说:“你刚才不是看见我把东西放在下面了吗?”
结果他的儿子天真地说:“我看见了。”说完后他走到第一把椅子面前说:“不过我觉得它应该在这儿。”
东西被儿童找到的时候,并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也就是说,真正吸引儿童的不是找到东西。儿童对秩序有敏感性,所以在物品应有的地方找到它才会让儿童真正地快乐起来。
儿子认为不理解这个游戏的是皮亚杰教授。儿子认为,不把东西放在它应该在的位置,游戏就没有意思了。
捉迷藏这种游戏是儿童愿意玩的,基本上每个儿童都玩过。以前我亲眼看见过一群两三岁的孩子玩捉迷藏,不过他们玩的捉迷藏却让我非常吃惊。
我能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快乐和对这种游戏的热爱,那欢快的笑声,喜悦的眼神,一举一动都在表达着儿童心中的愉悦。但是他们玩的方法却令人觉得奇怪。
首先是一群孩子在屋子里,看着一个孩子爬到桌子下面,在桌子上,盖着一张桌布,把孩子完整地藏在下面。
孩子们看见小伙伴藏好之后就出去了。不一会儿,他们重新回到屋子里,直接走到桌前,掀起桌布。
当看见桌子下面的小伙伴时,这一群孩子就会又跳又蹦,还会哈哈大笑,争着自己要藏,一遍遍地重复着同样的游戏。
后来,我又目睹了几个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和一个幼儿玩捉迷藏游戏。那个幼儿躲在一件家具后面,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虽然看见了,却假装没有看到他。
他们故意不去看那件家具的背面,而是找遍了房间的其他地方。这些大孩子认为,这样就能使幼儿快乐起来。
这时,幼儿大叫了起来:“我在这儿啊,你们没看见吗?”此时,幼儿似乎认为这些大孩子很愚蠢,而自己很聪明。
还有一次,我站在旁边看着一群孩子玩捉迷藏。其中一个孩子藏在了门后面,其他的孩子就又笑又喊地跑到了门那里,当看见门后面的小伙伴时,这群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在一旁看着的时候,一个孩子跑到我面前说:“你要不要一起玩呢?你为什么不藏起来呢?”
其实这种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很幼稚无聊的游戏却是儿童最喜欢的。儿童喜欢做游戏是因为游戏能够带给他们快乐。我们就必须注意,在儿童对秩序敏感的时期内,在适当的位置找到适当的物品,能让儿童获得快乐。
按照儿童的思维去解释捉迷藏,“藏”就是在一个隐秘的地方放上一个物品或者找到一个物品。
这些例子都表明,儿童在某一时期对秩序具有敏感性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感觉是内在的情绪和对外界的感知。表明儿童不仅仅能够认识周围物品的样子和客观的状态,更能够认识周围物品和环境的位置关系。
用这样的敏感性去看周围的环境时,环境中的东西就不会割裂开,就能自然地成为一个整体。
其实环境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真的适应了环境,他就会根据自己大脑的指令活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假如说一个人的脑袋有各种各样的图像,不过这些图像凌乱不堪,这样的话必然会给人带来很多不便。
这就像一个人摆放家具,不懂得家具之间有什么秩序,他的生活也会是一团糟,这些都会让他非常苦恼。
童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期间儿童会学到很多的东西,包括在未来的生活中自己该如何做才能更好。
人们适应环境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没有人会一下子就适应了。儿童在敏感期的时候,大自然会给予儿童很多的礼物去帮助儿童适应环境。其中第一个礼物就是对秩序的敏感性。
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性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生活的方向,以便儿童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就如同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之前先发给学生教学课本,从而让他们先有了知识的概念和学习知识的方向。
儿童和成年人一样会说话,这样的能力是大自然赋予的。人的智力不是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培养中慢慢积累的。这种智力的积累在儿童的敏感期尤为重要。
4、内在秩序
儿童拥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的,这种秩序感主要是儿童对生活环境的感知,能让儿童体验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往我说到的例子都是这种秩序感的体现。
另外一种是内部秩序感,也被叫作“内部定位”。它可以使儿童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甚至是各个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对于“内部定位”,心理学家一直在精心研究。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肌肉中本来就存在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能够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各个部分在身体上的分布,即明确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其实肌肉的感觉也是一种记忆,只是这种记忆比较特殊而已。一般都称它为“肌肉记忆”。
但是这种解释又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必须建立在有意识的活动和不断积累的经验基础上。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用手拿东西,这个动作就会被肌肉感觉到并且会记住,当这个人再想拿东西时,就可以重复这个动作。此时,这个人已经有了无意识的和理性的经验,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理性做出判断:是移动右臂还是左臂?该往哪个方向转?
如果对儿童进行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在儿童还不能自由做这些动作,也没有相应经验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些动作表现出了高度的兴趣,这就是儿童对动作的敏感性。也就是从儿童诞生的那一刻起,这种敏感性已经在他的身体里了。这一特殊的敏感性,使儿童能够敏锐地感觉到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
以前关于这一点的研究也有很多,不过旧的理论是和神经系统的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这样有着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因为儿童的敏感性是和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敏感性是儿童产生意识的前提,这是人类的本能,关于洞察力的本能。这种敏感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的力量,它是在意识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的。心理发展离不开这种敏感性,换句话说,这种敏感性是心理发展的第一步。
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各种物质条件和生活经验。但是环境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心理敏感性的正常发挥。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关于儿童敏感性的反面例子。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儿童在生病之前会乱发脾气,甚至是哭闹和焦躁。只要是环境中存在不利于儿童敏感性的发展因素,这些疾病就不会消失。如果环境中的不好的因素被消除,儿童焦躁不安和发脾气的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下面举个有意思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位英国保姆因为有事要离开一段时间,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她就找了一个自己认为很能干的保姆代替她。但是在为孩子洗澡的时候,这个新保姆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她给孩子洗澡,孩子就会大哭大闹,显得特别焦躁不安。孩子不仅仅哭泣,会在保姆怀里挣扎,试图推开她跑掉。
保姆为了让孩子洗澡不哭不闹,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孩子还是不喜欢她给自己洗澡。过了几天,以前的那个保姆回来了,孩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变得特别乖巧,也开始喜欢洗澡。
这个英国保姆曾经在我们学校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对儿童的心理反应也非常感兴趣。她开始观察为什么这个儿童不喜欢那位保姆为他洗澡。
一段时间后,她找到了原因。原来,孩子把这个新保姆当成了坏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用和原来的保姆相反的动作给孩子洗澡。
英国保姆在给孩子洗澡时,会把右手放在他的头旁边,左手放在脚附近;可是新保姆却正好相反。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情况要比这个严重得多,因为孩子身上的症状让医生也无法诊断。我是偶然知道这件事的,并牵涉到其中,尽管我不是医生,但还是给予了孩子很大的帮助。
这个例子中的孩子还不到一岁半,生病时,他刚和父母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旅行结束时,孩子的情况变得非常糟糕。
父母说可能是因为孩子太小,长时间的旅行让孩子非常疲惫。不过他们还特别强调,说是在旅行中孩子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由于是长途旅行,父母每天晚上都会睡在最好的旅店里。旅店会为婴儿专门准备带栏杆的婴儿床和利于消化的婴儿食品。
结束旅行后,这家人回到了公寓。因为没有婴儿床,孩子就和母亲一起睡在一张大床上。开始的时候,孩子出现失眠和反胃。到了晚上就会啼哭,母亲必须一整夜把孩子抱在怀里。
他们以为孩子是因为胃不舒服才大声哭泣,于是就请来了专业的儿科医生来给孩子看病。之后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提供了特殊的婴儿饮食,也有其他的一些辅助治疗的方法,像散步、日光浴,等等。
令人惊讶的是,用了这些方法后孩子仍然毫无好转。夜晚成了一家人最难熬的时间。后来,这个小孩开始抽搐,并不停地在床上打滚。有时候这种情况一天就要发生两到三次。
最后,孩子的父母没有办法了,就为孩子请来了一个非常有威望的儿童神经病专家,我也一同参与了这次治疗。
我一边听着孩子父母的描述,一边认真观察着这个孩子。看到孩子在床上痛苦不堪,我无意间得到了一些启发。我拿起两个枕头,把它们平行放在床上,中间隔着一点距离,这就成了一个垂直的护栏,就像旅店里带着护栏的小床一样。然后,我盖上床单和毯子。此时,这个临时搭建的小床就紧靠着孩子。孩子看到小床后,立刻不再哭闹,并且自己滚到了小床里,嘴里不停地说:“凯玛、凯玛。”意思是摇篮。没过多久,孩子就睡着了。后来,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其实小孩的内心也是有感觉的,长时间的旅行让孩子习惯了身边的栏杆。当突然睡到大床上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消失。孩子没有了这种感觉,自然就会心理失调,所以哭闹生病也是正常的事情。
这个孩子的情况说明了敏感期的力量,这是个神奇的时期,这个时候大自然会不知不觉灌输给孩子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对孩子具有创造性的作用。
成年人也有秩序感,但是儿童的秩序感和成年人的秩序感有着天壤之别。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积累下无数的经验。这些经验会麻痹成年人的感觉。可是儿童是天真无邪的,正在初步地接触这个世界。
他们在小心翼翼地感知他们周围的物质环境。此时的儿童就像是一张白纸,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时间会让孩子感觉到成长中的艰辛。
而成年人就如同一个付出汗水和辛苦后获得丰富物质的富人,不能够理解那些汗水中的艰辛,也不能理解当中的辛苦。已经取得的社会地位使成年人变得麻木不仁。
对于理性、意志、肌肉,我们之所以可以熟练应用,是因为我们体验过成长的不易,这也让我们得以适应世界。我们现在拥有的经验,是从儿童时期不断积累而来的。
儿童时期就已经为我们将来的生活做好了铺垫。从一张洁白的白纸到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其中的艰辛和无奈也只有自己知道。付出极大的努力后,才会懂得生活的道理。
儿童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行动而行动,非常接近生活的真谛,这种创造性的方式,是我们成年人不了解,也无法重新记忆起来的。
九、儿童在智力上的发展
1、儿童总是积极观察着
机械心理学家相信,智力是因为外部的作用缓慢地积累并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对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按照他们的理论来看,我们的大脑对外部的印象并不是大脑主观的行为,而是外部的环境刻意进入到我们的大脑,并且让大脑记忆它们。几次后,这种印象就会存在于我们的心中。随着时间一点点地磨合,这些印象最终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形成了智力。
古语说:“智力中所有的东西在最开始的时候都起源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句话解释了智力发展的一个过程。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儿童的心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动的,没有主观的意识,受到成年人的控制。
另一个看法和这个结论差不多,儿童在智力上是完全被动的,而且就像是一个空瓶子,等着外界的填塞和塑造。
我们经验丰富,也自然不会忽视环境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机制对儿童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视的,环境是教学的中心。
相对于其他的教育体系,我们尊重儿童对于外界事物的感觉,也重视儿童的生活环境。我们对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与那种认为儿童是被动者的观点,有着根本的差别。
我们注重儿童内心对于外界事物的敏感性。很多儿童的敏感期能从出生一直持续到五岁左右。这个时期是非常神奇的,儿童会用惊人的方式感知外界环境。
儿童是会自己去观察外界事物的,这种观察是出于主动的而不是被强制的。他会运用身体中一切能用到的感官感知其生活的环境,但是这只是一种观察,儿童也不会像镜子一样毫无选择地全盘接收。
内在的需求导致了儿童内在的冲动,因为这种冲动去观察才是真的观察。这种感觉或兴趣让儿童选择外部环境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心理学家詹姆士以前也提到过这种观点,他说没有一个人完整地看到物体的全貌,每一个人都只是看到了物体的其中一部分。换句话说,看到的那一部分正是看的人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其实就是说明了人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所看的物体的。
这样的话,如果描述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描述也会不尽相同。
关于这种现象,詹姆士曾经说:“你在逛街的时候看见了一件新衣服,你非常的中意。走在街上的时候,你就会去关注别人的衣服。”
2、儿童的兴趣点
还有的人会这样问:到底什么东西才会让儿童产生特殊的兴趣,让他能在复杂的环境和无数的事物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
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外部的因素和其他的一些动力,让儿童形成詹姆士说的这种特殊的兴趣。
儿童生下来的时候是什么都不懂的,但是会随着自己的成长,开始独立地向前发展。
儿童在敏感时期是有一定的理性的,并且提供了动力和能量。这种理性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并且会随着吸收的印象越多而更加自然地发展起来。
特殊兴趣最初的能量和力量都是由这种理性提供的,外界的各种印象会变得井然有序,这些印象是服务理性的。儿童根据主观的冲动所选择的印象也会对理性有一些帮助。
在某种意义上,儿童会如饥似渴地接收外界的印象,对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更是贪婪吸收。比如,自然环境中很多事物都会让儿童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光、色彩和声音等,很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在获得满足的时候,儿童的心情也会变得非常愉快。
但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这种自发运动的理性,就算是处于初级阶段,也仍然是一种内在的现象。
这就说明儿童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奇妙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研究,并且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
理性是人类所特有并且与生俱来的一种奇妙品质,儿童从什么都不懂到慢慢地发展这种理性,甚至是在儿童还不能控制驾驭自己手脚的时候,他就已经沿着这条理性的道路开始发展了。
也许用个例子能更直接地说明问题,在这里说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有一个一个月的婴儿,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出生的这个房间。
一天,保姆抱着婴儿走出了这个房间,恰巧碰见了婴儿的父亲和住在这栋房子里的叔叔。两个人的年纪身高体形都差不多。这个婴儿瞪大了眼睛,显得非常害怕。
婴儿的父亲了解我们的工作,也知道婴儿恐惧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就希望我们能帮忙让婴儿消除恐惧感。
我们做了一定的分析后,让婴儿的父亲和叔叔分别站在婴儿的左边和右边,让保姆抱着婴儿站着,这样两个人就都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了。
果然不出所料,婴儿转过头来看着父亲,看了好一会儿后,就咯咯地笑了起来。不过没多久,他突然又变得非常忧郁。他突然地把头转向了站在另一边的叔叔。盯着叔叔看了好一会儿后,也对着叔叔咯咯笑了起来。
婴儿就这样来回左右地转动自己的头,脸上的表情一会儿开心一会儿忧郁。过了好一会儿,这个小婴儿才明白了原来是两个人。
其实之前这个婴儿从来没有同时看见父亲和叔叔,他只是分别见过。他们都曾经和他一起玩过,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里抱过他,轻声细语地对着他说话。
这个婴儿到现在才认识到,原来这栋房子里除了母亲、保姆和其他女人,还有其他人。但是他从来没有同时看到过两个男人,在婴儿的脑海里,他认为只有一个男人。当他第一次看到两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突然觉得不理解,有恐惧感也是很自然的。
婴儿在和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人有模糊的印象。所以婴儿认出了其中的一个男人。但是当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内的时候,他才认识到自己一开始就想错了。
当他同时看到两个人的时候,婴儿的大脑就会努力地去辨别。虽然婴儿只有一个月大,也能看出他的理性在发展着。
如果婴儿的父亲和叔叔不知道婴儿有心理生活,不知道儿童必须通过外界印象让自己的心理得到进步,就无法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儿童。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儿童坐在地板上玩枕头,枕头上有花朵和儿童的图案。
这个儿童开始用自己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靠垫上的花朵,而且用鼻子闻闻花香。后来看到可爱的儿童,又开始亲吻他。照顾他的保姆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保姆看见儿童亲吻靠垫非常高兴,就认为让儿童亲吻其他的东西,他也会同样开心。于是,保姆就找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儿童去亲吻。可是结果并不是保姆想的那样,儿童的心理此刻已经被保姆搞得凌乱了。
因为孩子亲吻枕头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上面图案的记忆过程,孩子利用选择图案和自己原有的记忆对思想进行重新组织。这时候儿童在以一种安静、快乐、欣赏的状态构建自己的内在。
但是,在孩子为这种内心的和谐努力、快乐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却被成年人破坏了。而成年人却对儿童的心理一无所知,也对自己的错误的行为更是一无所知。
当儿童的专注被成年人突然打断时,或者成年人企图让儿童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儿童心理的构建就会受到阻碍。
在孩子专注做事时,成年人喜欢摸摸儿童的头,拉着他的手亲吻他或者让他睡觉,这些行为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成年人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欠缺导致错误的行为,就会压抑儿童思想的成长和发展。
从别的方面来说,儿童对这种清晰印象的记忆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记住这些清晰的印象,儿童才能在大脑里对这些印象进行感知并且区分。长此以往,慢慢地积累,儿童的智力才会慢慢地发展。
曾经有一位儿童营养专家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这位专家自己开了一个小门诊,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有了这样的结论:在给儿童提供饮食时,必须考虑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同一种食物,有的儿童吃是对他有好处的,而另一个儿童吃就有可能对他的健康不利。
同时,他也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儿童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有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东西,那就是母乳。他的这一主张对还不到六个月的儿童来说很有效,对六个月以上的儿童却没有多大效果。
这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是一个理解不了的事情。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给还不到六个月的儿童喂饭确实是特别麻烦的一件事,而给六个月以上的儿童喂饭却显得容易得多。
由于家庭条件差,很多母亲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母乳给孩子。因此,就去请教这位教授,希望教授能够给出一些建议。教授为此开了一个小门诊,指导这些母亲喂养孩子。
但是这些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却跟住在诊所里的其他孩子不一样,六个月后,他们没有出现营养失调的状况。
教授为此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后,终于有了结果。教授认为,住在诊所里六个月以上的孩子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这种情况的,这背后肯定有心理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儿童的心理状况不佳身体才会生病。
针对这个状况,教授不再让那些儿童每天只在诊所的院子里散步,而是把他们带到以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让他们接触更多新鲜事物,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都恢复了正常。
大量的资料和以往的经验都表明,儿童对于周围环境的清晰印象会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形成,而且这种印象会被保存,见到图片的时候,儿童会自然地就认识。
但有一点是不得不说明的,就是儿童一旦对感兴趣的事物形成了印象并且记住了之后,他们就会很快地对这种事物失去兴趣。
第一年的时候,儿童对靓丽的颜色和漂亮的东西爱不释手。但是到了第二年,儿童对这些漂亮东西的兴趣就会减少许多,见到它们的时候也就不像以前那么高兴了。
这时候,儿童感兴趣的往往是我们平常不会注意的小东西。也可以说,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不起眼、我们都不会感觉到的小玩意儿。
我头一次发现儿童的这种敏感性是在一个差不多15个月大的小女孩身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见这个小女孩在花园里大声地笑,这令我非常惊讶,因为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不常见的。
我看见小女孩坐在砖块上,带着一副憧憬的神态在看着什么。在小女孩附近,有一个种满了葵花的花坛,葵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娇艳无比。
奇怪的是,这个小女孩并没有盯着这些花朵看,而是用眼睛盯着地面。我很不理解小女孩的奇怪行为,同时又被她专注的眼神打动了。
我朝着小女孩的方向慢慢地走,仔细观察砖块,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东西。
当我正纳闷的时候,这个小女孩郑重地对我说:“快看,那里有个东西在动。”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一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昆虫。昆虫的颜色和砖块差不多,此刻,它正在砖块上移动着。显然,小女孩对这个微小的会跑的虫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还有一个和这个小女孩年龄差不多的小男孩,也因为一件相似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男孩的妈妈给孩子收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明信片,孩子也很喜欢玩。
有一次我去他们家,小男孩拿出明信片给我看,并且用自己的小手指着卡片对我说:“叭——叭。”意思就是“汽车”。我觉得他是想让我看卡片上的汽车。
孩子手里有一大堆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美丽的图案。他的妈妈收集这些图片,既是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也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知识。
有的卡片上有蜜蜂、狮子、长颈鹿、猴子、猫、马和绵羊等各种动物,有的卡片上有房子、动物和人等漂亮的图案。
不过,让我非常奇怪的是,在各种各样的图案中,我怎么找就是看不见汽车。于是我对这个小男孩说:“我没有看见汽车啊。”这个小男孩看了我一会儿,开始在一堆卡片中翻找。
最后他拿着其中的一张对我说:“快看,汽车在这呢。”说完,脸上还洋溢着无法比拟的愉悦。我认真地看了看卡片上的图案。
在这张卡片的中间,是一只猎犬,旁边是一个肩上扛着枪的猎人。而在图片的角落里,有一座小屋和一条曲折的小路,小路上有一个黑点儿。
小男孩用手指着黑点儿说:“叭——叭。”尽管那个黑点儿那么小,几乎看不到,但那的确是一辆汽车。
这辆车画得太小了,如果不仔细观察,就很难发现。然而,我想到,正是因为它小,所以才引起了小男孩的注意。
这个时候我想,或许孩子没有注意到卡片上漂亮的图案,于是我挑出了一张上面有长颈鹿图案的卡片给小男孩看,并说:“快看,长长的脖颈。”
小男孩就看了一眼,立刻面无表情地说:“长颈鹿。”孩子的表现让我没有勇气继续说下去。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认为,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儿童的智力发展会受到大自然的引导和帮助。这种引导会让孩子真正地获得知识。
下面我们再说一个例子。有一个20个月大的小男孩,我给他看一本成年人看的书——《新约全书》。这本书的封面非常漂亮,里面有古斯塔夫·多雷画的插图。
我让这个孩子看了一幅耶稣让小孩到他身边去的画,并解释说:“这个小孩在耶稣的怀里,其他的小孩也把头靠着耶稣,这说明大家都仰视他、爱戴他。”
可是,我看得出来,小男孩并不感兴趣。突然,他开始扭动起来,好像在向我抗议。
我想翻书,再找找其他图片给小男孩看。
突然,小男孩开口说道:“看!他在睡觉。”
我很不理解小男孩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就问他:“谁在睡觉?”
小男孩回答说:“耶稣,快看,他在睡觉。”他让我把书翻回到刚才看过的那页,让我自己再看一遍。
我重新看了这幅画,画上的耶稣正低头看着儿童,眼睑下垂,真像是在睡觉。
我当时认识到了,原来这个孩子被一点不起眼的东西给吸引了,而这些东西是成年人根本不会注意到的。
我继续讲解着图片,并停留在一幅《主显圣容》的图画上。我说:“看,耶稣就要升天了,周围的人很害怕。你看,这个小男孩在转动眼睛,这个妇女伸出了自己的双臂。”
我意识到,我可能选错了图画,因为我的这些讲解对小男孩没有丝毫吸引力。
小男孩只是轻轻地咕哝了一声,似乎在示意我继续往下翻,在他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兴趣和兴奋。
我继续往下翻书,这时,我看到小男孩抓起了挂在脖子上的兔子饰物,叫了声:“小兔子!”
我以为,他被自己的小饰物吸引了,但他又示意我往回翻书。
我照做了,发现在《主显圣容》这幅画的一侧,确实有一只小兔子。这么多人看过这幅画,有多少人注意到有只小兔子呢?
很明显,儿童与成年人具有截然不同的视角,这并不只是程度或者大小的差距。
成年人给孩子看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我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就像是这些东西以前儿童从来没见过一样。
成年人都认为,只有漂亮的东西,美丽的风景,亮丽的颜色和震耳的声音才会让儿童敏感。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用这些东西去逗儿童,企图让儿童对它们感兴趣。
我们平时也注意到了,儿童会被歌声、钟声、风中的彩旗、灯光所吸引。但这些东西所产生的吸引力都是外在的,而且都是一瞬间的。当短暂的吸引力过去以后,儿童的注意力就会被大量地分散,这样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这些现象和我们平时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做一下对比。假如我们正在看一本充满趣味的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响亮的乐队演奏,我们就会放下书,跑到窗前去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活中我们看到某个人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很容易被响亮的声音吸引。然而,儿童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会立刻得出结论。
这样来说,外界的东西可以强烈地刺激到儿童,也会自然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这只是一种每个人都会有的平常现象,和儿童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
对于儿童发展起绝对作用的还是儿童的心理状态。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奇妙的,他们的心理也是独特的,就像儿童会全神贯注地观察那些毫不起眼的事物一样。
但是,当儿童被吸引并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微小的东西看时,这个东西并不会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那只是儿童对于那个物体的一种感情的流露。
3、儿童行为背后都有原因
对于人们来说,儿童的内心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谜,怎么样都猜不透。人们之所以不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因为成年人在了解儿童的时候完全是根据儿童的外在表现,而不是根据儿童的内心来做判断。
其实,儿童身体上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他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内在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是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弄清楚的。
没有内在的冲动,没有什么原因和动机,儿童是不会做出任何反应的。有人认为儿童的行为只是一时兴起。即使是一时兴起,也是有原因的。
儿童的世界还有太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答案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但是找答案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这个问题本身的意义就非常重大。
一个成年人想要揭开这个谜底,就要抛弃旧的思想,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儿童,并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成年人必须要以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的身份介入,而不是一个有着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皇帝或者是一个有绝对审判权的法官。但是在对待儿童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扮演了后面的两个角色。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和几个家长讨论有关儿童书籍的事情,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仅18个月大的孩子。
这位年轻的妈妈说:“有些书很可笑,尤其是书里的插图,更是稀奇古怪。我有一本书,名字叫《小黑人萨博》,主人公萨博是个小黑孩。当萨博过生日的时候,父母给了他许许多多漂亮的礼物,有漂亮的小帽子、鞋子、长筒袜、衣服,等等。”
“在父母为萨博的晚餐忙前忙后的时候,萨博穿着自己的新衣服,悄悄地走出了家门,因为他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新衣服。”
“在路上,萨博看到很多小动物都没有新衣服,为了安慰那些小动物,他把身上的衣服分给了小动物。他把帽子给了长颈鹿,鞋子给了老虎……最后,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就这样,萨博哭着跑回了家。”
“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是非常美好的。因为书的最后一页,可以看出萨博的父母并没有怪他,萨博的面前还有父母为他准备的晚餐。”
说完,这位年轻的妈妈开始把图书往别人那里传。不过他的儿子在这个时候却说了句:“不,lola!”所有的人都觉得很不理解,对孩子的话非常诧异。这个孩子嘴里一直嘀咕着这句话,可是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他的母亲说:“以前家里的保姆叫lola,对孩子照顾有加,可能是孩子对这个保姆有感情吧。”
就在这个时候,小男孩突然哇哇大哭起来,还一直喊着“lola”,声音比刚才要大得多,看起来好像孩子的神智都变得混乱了。
到了最后,我们把那本书递到了小男孩的手里,小男孩指着后面的一幅图画,但是这幅画并没有在书的里面,而是在最后的封底上。画面上,小黑人萨博正蹲在地上伤心地哭。
看到这幅画,我们才恍然大悟,“llora”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他在哭”。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把它说成了“lola”。
从书的内容上来说,其实这个小孩的理解是正确的。因为书的最后一幅图不是萨博在开心地吃着晚餐,而是萨博在伤心地哭。
因为最后一幅图并没有在正文中,所以成年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幅图画。小男孩的反应就是对自己妈妈所说结局的一种抗议,这是孩子的正常逻辑。
这就说明了,儿童在读书的时候比成年人要仔细很多。这个小男孩注意到了最后一幅图是萨博在哭。虽然这个孩子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我们这些成年人之间的对话,但是孩子看书时的仔细,还有那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却是我们所钦佩的。
儿童的心理个性和成年人的心理个性相差很大,这是一种内在性质上的根本不同,而不仅仅是程度上的高低。
儿童会用心地观察每一个微小的事物,儿童看待成年人,也一定会带着一种轻视的感觉。只是他们还不懂得如何进行心理综合,但是我们成年人却经常这样做。
在儿童的世界里,成年人非常愚笨,不能正确地理解很多东西。从儿童的心理视角来看,成年人不够精细,也不够用心。我们对于细节的疏忽,就会让儿童理解成无能和蠢笨。
深入地想一下,如果儿童有能力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想法,儿童就会清楚地告诉我们,他并不相信我们这些成年人,就像我们成年人不相信他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和成年人无法理解对方的根本原因。
十、睡眠不调是儿童发展的障碍
等到儿童可以独立行动了,他与成年人之间的矛盾也就真正地开始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一位家长可以完全控制儿童的感觉,然后控制儿童的全部。
成长中的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心理状态差距很大,如果双方都不愿意进行调整,那么他们很难在生活中和谐相处。
虽说应该是双方进行调整,可事实上儿童还是受害者。儿童被迫做出调整,以适应成年人的生活。
一旦儿童的行为违背了成年人的意愿,或者儿童的想法和成年人的想法发生冲突,那么儿童就会受到成年人的打击或限制。
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无意识的,这种本能也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在爱孩子的名义下进行的,成年人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可是,通常成年人都有贪婪的欲望,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包括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总是拼尽全力保护。
然而成年人的这种贪婪在教育儿童方面却被很好地掩饰起来了。在人们看来,这就是对儿童负责,就是在正确地教育儿童,引导儿童。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成年人希望宁静的时候,会让儿童多睡一会儿,说是为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可根本的原因是成年人担心儿童会打破他要的安静。
一些缺乏修养、素质低下的人还会采取一些粗鲁的方法,有时候为了让自己能安静,甚至会对孩子大声地喊叫,会从家里把孩子赶出去。不过事情过后,她又会爱怜地看着孩子,温柔地摸着孩子的头,用这些行为来表现她是真的爱孩子。
高素质的人与上面说的最不同的是,这些人对于自己的责任感、奉献、爱孩子的方式会有着明显的自我控制。
但是对于子女的纠缠和吵闹,较高素质的人比那些低素质的人更想要早点摆脱。大多数人都会给孩子找一个保姆,让保姆来照顾孩子,带孩子出去玩或者睡觉。
很多迹象都表示,这些家长对自己家的保姆都特别和蔼可亲,对待保姆的态度也非常友好。其实这就是一种无言的暗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保姆明白,只要自己把烦人的孩子带走,不让他打扰到父母的安宁,主人就会格外宽容。
在儿童刚刚学习怎么走路的时候,在他为了自己能做独立的动作而感到高兴、自豪的时候。一群巨人就会出现在儿童的面前,使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无法顺利进行。
成年人和儿童在相互斗争着,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拼命斗争着。不过对于父母和儿童来说,父母的爱和儿童的无知之间的战斗,也是无意识的。
成年人理所当然地说:“儿童还小,不能自已随便乱走,不应该碰别人的东西,不应该大喊大叫。他应该多在床上躺着,吃好,睡好。”
一些比较懒惰的家长常常会用一些比较省力的方法对待儿童,甚至会直接让孩子睡觉,以此来避免孩子造成麻烦。
无疑,孩子确实需要充足的睡眠。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儿童是那么机灵并且迅速服从了,从根本上说,这个儿童就不是个“睡眠者”。
不过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应该得到一定的睡眠。但是大家要分清楚,到底什么是合适的睡眠,什么是成年人强迫下的睡眠。
我们都明白,一个强大的人会运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对弱者暗示,这种暗示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者。
这就和一个成年人强迫儿童在不想睡觉的时候睡觉一样。成年人是强大的,就会运用暗示的力量把自己个人的意志毫无条件地强加给儿童。
不管是有教养或没有教养、素质高或素质低的父母,还是专门负责照顾孩子的保姆,他们都会联手,形成统一战线去哄充满活力的孩子睡觉。
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里,二到四岁的儿童都会因为成年人的强迫而进行大量的睡眠。这与贫困家庭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有空就会在街上跑或者在外边玩,没有人逼迫他们睡觉。因为他们的存在根本不会给父母的安宁带来任何打扰,也就不会让父母厌烦。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的性格通常会比富人家的孩子要温和一些。
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七岁的孩子对我说,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星星。因为从小开始,父母在夜晚来临前就要求他睡觉了。
他还告诉我:“我想在夜晚的时候爬到山顶,舒服地躺在山上看着天空,这样就能看见许多星星了。”
很多父母都夸赞自己的孩子天刚刚黑就睡觉了,这样父母就不用被孩子烦了,可以自由地出去散散步或者做其他事。
其实儿童的床也会给儿童带来痛苦,这样儿童就更加不愿意睡觉。我们在这儿比较一下婴儿床和成年人的床。
从外观上来看,儿童床带着小栏杆,而且非常的华丽,成年人的床就显得很宽敞。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儿童床就像是一个鸟笼,这样保姆和家长在照顾儿童时就不用弯腰了,非常省劲,而且不管孩子怎样翻滚都不用担心会掉下来。
而且,儿童的房间大多是遮阳的,即使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也不会把儿童唤醒。
成年人要想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就要给他提供一张合适的床,也不要在孩子不困的时候逼迫孩子睡觉,让孩子有一个合理的睡眠时间。
当孩子有了困意的时候或者累了的时候,就让孩子去睡觉。当孩子睡到自然醒的时候就从床上起来。我们经常向许多家长提意见,建议他们不要用儿童床,就是这个原因。
适合儿童的床应该是比较矮的,最好是贴着地板的床,这样儿童醒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躺在床上或者起身活动。
东西不是越复杂越好,儿童需要的仅仅是一些简单的东西,这些简单的东西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现在有许多家庭经常在地板上铺上床垫子,在垫子上铺好被子和床单,这样儿童的睡眠习惯就会被改变。
一到晚上,不用父母催,孩子就会自觉地去睡觉,而且还非常高兴。早晨,儿童也会自己起床,不会给父母带来什么麻烦。
这些例子说明,很多时候父母都是错误地把自己的主观意愿硬塞给儿童,在照顾儿童时,也是费力不讨好。
其实儿童也是有内在需要的,成年人由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根本没有考虑到儿童内心的真正需要。但是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所以这种本能也是可以控制的。
上述所有的一切都说明,成年人尽量地去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这样成年人给孩子提供的东西才可能和儿童的内心需要相符合。儿童的心理得到满足,才会和成年人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旧教育的弊端,真正地帮助孩子,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进步。
儿童是有生命的,是有思想的,成年人要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不应该把孩子当成服从自己命令的工具。就算孩子还小,成年人也不可以随意命令孩子,让孩子必须服从自己的命令。
成年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儿童才是自己的主人。成年人必须主动地走进儿童的心里去真正地帮助孩子。这是所有母亲最大的心愿和期望,也是教育者的愿望。
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个弱者,孩子要依据自己的内心来发展,父母就要学会控制自己,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把理解孩子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也是教育的起点。
十一、学习走路
成年人在对待儿童的时候应该用合适的方式,要放下自己的优势来配合儿童的发展,要真正地满足儿童的内心需求。
对于动物来说,顾及孩子似乎是一种本能的照顾方式。当一头母象把小象带入象群中后,母象为了照顾小象的步伐会放慢自己的步伐。当小象累了不愿意走时,母象也会停下来陪它。
在其他国家,我也发现了这种顾及孩子的现象。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日本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儿子散步,孩子和父亲一边走着一边闹着,我则走在他们的后面。
走着走着,我看见小男孩突然不走了,父亲也停了下来。这时候小男孩抱着父亲的腿,父亲就让儿子绕着自己的腿玩,等到小男孩玩够了就又开始走。
走了没多久,小男孩又坐在了地上玩,这位父亲就在一边等着他。这位父亲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他就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带着孩子散步。
上面父亲和孩子的散步方式就是最适合孩子的。在孩子身体发育的初期,头、身体和四肢的比例还不协调,只有反复练习走路的姿势和动作,才能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稳步向前走。
人和动物虽然都有四肢,可是人和动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动物是靠四肢来走路,可是人只能靠两条腿行走。
猴子也是靠两条腿走路,可是猴子的胳膊很长,在走路的时候,长长的胳膊会起到辅助的作用。可人就不行,人只能靠两条腿来独立完成走路任务,身体的其他部位起不了任何的辅助作用。
用四肢走路的动物,在走的时候会同时抬起两条腿交替进行,在迈出步子的时候,前肢和后肢就形成了一条对角线,稳稳地支撑着身体。
可是人只能交替地用两条腿来走路,先迈出一条腿支撑住身体后,在这个条件下才可以迈出另一条腿。
行走是大自然赠与生命体的能力,对于动物来说,行走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们一出生就会走路。可是对于人类来说,掌握走路这门技术需要后天的学习。
儿童对于这个能力的掌握不是靠时间来掌握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来主动地学习这种能力。
在儿童一岁到两岁期间的生长发育中,父母会看到孩子颤颤巍巍地迈出第一步。这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明显标志,是儿童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
对于儿童来说,会走路了就是获得了新生。从此儿童就可以让自己的身体真正地和大自然接触交流,内心也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会走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身体四肢的肯定,说明儿童的身体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可是走路仅仅是个开端,要想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腿还是需要日后的练习。
儿童在走路的时候,心里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来给他支持,在无形中鼓励着儿童勇敢地一步步迈出去。儿童在这股力量的驱使下会变得勇敢,他可以坚定地迈出每一只脚。
此时的儿童就像是一个冲在前线的战士,他的心里只有胜利,他的身体会毫不犹豫地向着胜利冲去。不管前面的路上有什么危险和挫折他都不会害怕。
就是儿童这种坚定和执着的强烈表现,才使成年人担心儿童,从而布置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真正起到的并不是保护作用,而变成了儿童成长路上的一道道关卡。
在儿童把自己的腿锻炼得有力的时候,成年人并没有尝试着让儿童走路,而是依旧把儿童放在学步车里。
在成年人和儿童一起出去散步的时候,虽然儿童已经有能力自己走路了,可是成年人还是把儿童放在手推车里推着。
儿童的腿短,迈出的步子也小,而且在走路的初期也不适合走远路,他只能向成年人和手推车低头。
就算带着儿童的成年人是保姆,儿童也没有胜利的时候。保姆还是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照顾儿童,最后儿童还是得向保姆妥协。
在出去之前,保姆已经想好了去的地方,然后把孩子放在手推车里,以自己正常的步伐直接走向想去的地方,完全不考虑儿童在车里的感觉,仿佛是推着一些蔬菜。
到了目的地之后,保姆会把孩子从车上抱下来,让他自己玩耍。不管孩子干什么,保姆都会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因为在保姆的心里,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安全,保证在孩子玩耍的时间不出什么意外就可以了。
事实上,一岁半至两岁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走几英里的路程,而且自己还可以独立爬上斜坡甚至可以爬梯子。
儿童走路和活动的原因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成年人在走路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走路就是为了某种目的,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们以正常的走路速度直接往前走,从而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可是儿童的走路完全是内心力量的驱使,是想要更快更好地掌握走路的能力。儿童是在练习着,使自己的思维可以控制自己的四肢,从而更灵活地走路。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走路速度很慢,也没有什么节奏。因为儿童的走路从目的到步伐都不具有机械性。儿童突然地向前走,就是想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近点。
成年人想要真正帮助儿童学会走路,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正常步伐和某些机械性的目的,使自己的步伐适应儿童的步伐。
我在那不勒斯和一对夫妻是朋友,他们的孩子只有一岁半。夏天的时候,他们想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海边。可是到海边必须要走差不多一英里的路,这条路非常陡峭,马车和手推车都无法通过。
可是这对夫妻想让要孩子亲眼看看大海,就带着仅一岁半的孩子去了。到了这段路上,夫妇两个觉得一路上抱孩子实在是太累了。
当他们把孩子放下来歇息的时候,发现孩子自己开始走了。这个孩子一会儿走一会儿跑地穿过了整条路。只是孩子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站在花儿旁边,或者坐在碧绿的草坪上,有时候还会盯着一些小动物看。当他看到田地里有一头驴子时,他竟然看了15分钟。
后来,孩子每天都会独立走过这条漫长又陡峭的路,即使父母不抱他,他也没有丝毫的疲惫感。
在西班牙的时候,我见过两个两三岁的儿童,他们都能自己独立走完一英里半的路程而没有疲惫感。有的孩子还可以连续一个小时在陡峭的梯子上爬上爬下。
一些母亲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甚至有的母亲对孩子在活动时的表现产生了质疑,认为是自己的孩子出现了问题。
有这样一位母亲,为孩子总是发脾气的事情向我咨询。她说孩子才学会走路没几天,一看到梯子就会大声地喊叫。如果抱着她走楼梯,她就会非常愤怒。
母亲很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女儿的表现让她很头疼,只要抱着她上下楼梯,她的反应就特别不正常,不但会显得烦躁,有时候还会哭。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是很明显的,孩子在上下楼梯时的反应并不是母亲想的那种巧合。小女孩其实就是想自己亲自爬楼梯,她对台阶有着极大的兴趣,想把自己的手和脚放到台阶上。
在孩子的心中,爬楼梯比在草地上好玩,因为脚放在草地上,就会被草盖住,同时,她的手也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
乱跑和四处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就像是儿童都喜欢滑梯,长时间在上面滑上滑下那么都不会觉得疲惫。
一些穷人家的孩子喜欢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可是他们的灵活性让人吃惊,因为这些孩子可以自然地躲过车辆。
虽然这样的活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可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会像富家子弟一样内向,而且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也不会像他们一样迟钝。
其实,这两种孩子都是不幸的,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都没有为他们真正地做过什么。穷人家的孩子被放在一个极其危险的环境中,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富人家的孩子虽然生活环境安全,可是父母却主观限制了儿童的很多活动,对儿童的行动也有一定的控制性,而且这些错误的行为还被说成是为了保护儿童。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切,应验了弥赛亚所说的“无所适从”。这是成年人的错误,成年人应该给孩子练习走路和活动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作者:蒙台梭利 | 节选:属于儿童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