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皮亚杰将发展看作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不同阶段”一词似乎暗含的“突变”过程。婴儿不会在某晚睡觉时处于一个亚阶段,第二天醒来长名时就进入了下一个亚阶段。相反,婴儿走向下一个认知发展阶段,是一种相对渐进和稳定的行为转变。 ---www.tspsy.com
皮亚杰关于感觉运动的六个阶段
皮亚杰认为,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作为认知发展早期的主要阶段,可以分为六个亚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尽管感觉运动期的这些特定亚阶段看起来十分有规律,好像婴儿到了一个特定年龄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个亚阶段,但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不同的儿童达到某一特定阶段的年龄差异很大。达到某一阶段的确切时间反映了婴儿的体能成熟和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就是,尽管皮亚杰主张对于不同孩子而言,各个亚阶段的发展顺序相同,但是他也承认达到某一阶段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有差别。
皮亚杰将发展看作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不同阶段”一词似乎暗含的“突变”过程。婴儿不会在某晚睡觉时处于一个亚阶段,第二天醒来长名时就进入了下一个亚阶段。相反,婴儿走向下一个认知发展阶段,是一种相对渐进和稳定的行为转变。婴儿也要经历一段过渡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行为的某些方面反映了下一个更高级阶段的特点,而其他方面仍反映当前阶段的特征。
亚阶段1:简单反射
感觉运动期的第一个亚阶段是亚阶段1。简单反射,出现在生命的第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不同的先天反射是婴儿生理和认知生活的中心,决定了他与世界互动的性质。皮亚杰认一些如,吮吸反射使得婴儿吮吸放在他嘴中的任何东西。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种吮吸行为为新生儿提供了关于这个物体的信息,这些信息为进入感觉运动期的下一个亚阶段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一些反射开始将婴儿的经验与世界的本质相顺应。例如,一个婴儿如果主要通过母乳喂养,但同时也会辅助性地使用奶瓶,那么这名婴儿可能已经开始根据碰到的是乳头还是奶嘴,来改变他吮吸的方式。
亚阶段2:最初的习惯和初级循环反应
亚阶段2是感觉运动期的第二个亚阶段,出现在婴儿1~4个月大时。在这一时期,婴儿开始将分离的动作协调成单一的、整合的活动。例如,婴儿可能会把抓握一个物体和吮吸这个物体相结合,或者一边盯着一边触摸它。
如果一项活动引起了婴儿的兴趣,他可能会单纯地为了体验而不停地进行这项活动。重复一些偶然的运动事件有助于婴儿开始通过循环反应(circular reaction)这一过程建立认知图式。初级循环反应是反映婴儿重复感兴趣或喜爱的活动的图式,婴儿不断地重复只是因为喜欢。皮亚杰将这些图式称为初级循环反应,是因为婴儿参与的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他们自己的身体上。因此,婴儿第一次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开始吮吸时,纯粹是一个偶然事件。然而,当他随后重复吮吸他的大拇指时,则代表了一种初级循环反应,而婴儿之所以会重复吮吸这一行为是因为吮吸的感觉让他很愉快。
亚阶段3:次级循环反应
次级循环反应更有目的性。根据皮亚的观点,婴儿认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出现在4~8个月之间。在这一阶段,婴儿开始作用于外部世界。例如,如果婴儿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碰巧通过偶然活动引发了愉快的事件,那么他们就会试图进行重复。一个儿童会在他的婴儿床上反复地捡起拨浪鼓,并且用不同的方式摇晃它以观察声音的变化,这体现了他调整自己有关摇拨浪鼓的认知图式的能力。这时,他就处于皮亚杰所说的次级循环反应阶段。
次级循环反应(secondary circular reaction)是一种不断重复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想要结果的行为图式。初级循环反应和次级循环反应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婴儿的活动只集中于婴儿及其身体(初级循环反应),还是包含了与外界有关的行为活动(次级循环反应)。
在亚阶段3中,随着婴儿开始注意到自己所制造的噪声,以及周围其他人对他们的噪声做出的反应,婴儿的发声能力有了大幅提高。类似地,婴儿开始模仿他人发出的声音。发声成为一种次级循环反应,并最终有助于婴儿语言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形成。
亚阶段4:次级循环反应的协调
亚阶段4是一个有重大飞跃的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第8个月持续至第12个月。在该阶段之前的行为,仅仅包含了对物体的直接动作。当某一随机事件的发生引起婴儿的兴趣时,他们就会试图采用单一的图式重复这一事件。然而,在亚阶段4,婴儿开始使用目标指向的行为(goal l-directed- behavior),这种行为将多个图式进行合并和协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单一行动。例如,婴儿会把一个放好的玩具推开,以拿到另一个放在它下面的、只露出一部分的玩具。他们也开始预期即将发生的行为。
例如,皮亚杰讲述了他的儿子劳伦特(Laurent)在8个月大时,“能够识别出快喝完奶时奶瓶中空气发出的噪声,这时他不会坚持喝完最后一滴奶,而是把奶瓶丢到一边……”(Piage,1952)。
婴儿新获得的目的性,为了获得特定结果而采用某种方法的能力,以及他们预期未来环境的能力,可能都部分归功于婴儿在亚阶段4出现的客体永久性这一发展成就。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指的是即使看不到人和物体,也能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这是一个简单的原则,但它具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想象一下,7个月大的朱(Chu)尚没有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朱的爸爸在他面前摇一个拨浪鼓,然后把拨浪鼓拿走放到地毯下面,对还没有掌握客体永久性概念的朱来说,拨浪鼓就不存在了。他就不会费力地去找拨浪鼓了。
几个月之后,当朱进入了亚阶段4,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一次,当朱的爸爸把拨浪鼓放到地毯下面时,朱会试图把地毯翻开,急切地寻找拨浪鼓很显然、朱已经知道即使看不到客体,它依然存在。对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概念的婴儿而言,不在视线里并不意味着不在思维中
客体永久性不仅仅涉及没有生命的物体,还会扩展到人。即使爸爸妈妈离开了房间,但他们依然存在,这一意识使朱有了安全感。这种意识可能是社会依恋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认识到客体永久性还增加了婴儿的自信:当他们意识到从他们身边拿走的物体并没有消失,只是放到了另一个地方时,他们通常的反应可能是想把它拿回来,而且是尽快拿回来。
尽管在亚阶段4,婴儿出现了对客体永久性的理解,但这只是一种初步的理解。对这个概念的充分理解还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婴儿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还会继续出现各种与客体永久性相关的错误。例如,当一个玩具第一次被藏在某块地毯下、下一次被藏到另一块地毯下时,婴儿常常会分不清楚。大部分处于亚阶段4的婴儿会去第一次藏东西的位置找玩具,而忽略了玩具现在所处的第二块地毯。即使当着婴儿的面把玩具藏起来,这种情况也会发生。
亚阶段5:三级循环反应
三级循环反应大约在12个月时出现,持续到第18个月。正如这一阶段的名字所指出的,这一阶段婴儿发展出皮亚杰所说的三级循环反应,其图式与有意的行为改变带来所希望的结果有关。此时婴儿似乎在进行微型实验以观察结果而不是像次级循环反应那样,单纯地重复喜欢的活动。
例如,皮亚杰观察到,他的儿子劳伦特反复将一只玩具天鹅扔到地上,每次改变扔天鹅的位置,并仔细观察每次玩具掉在哪里。劳伦特每次不再是简单地重复动作(如次级循环反应那样),而是在情境中不断调整来学习行为结果。对处于亚阶段5的婴儿来说,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每天悠闲地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的实验。
在亚阶段5中,婴儿最引人注目的行为是他们对意料之外事件的兴趣。他们觉得,意料之外的事不仅仅是有趣的,而且是可以解释和理解的。婴儿的这种探索发现能够使他们获得新技能,但也有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混乱。
亚阶段6:思维的开始
感觉运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亚阶段6,这一阶段大约从18个月持续至2岁。亚阶段6的主要成就在于心理表征或者象征性思维能力的获得。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是指对于过去事件或客体的内部图像。皮亚杰认为,到了这个阶段,婴儿能够想象出看不到的物体可能在哪里。他们甚至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看不见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因此,如果一个球滚到某个家具下面,他们就能判断出球可能出现在另一边的什么地方。
因为儿童具有了产生客体内部表征的新能力,所以他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也变得更复杂。例如,看看皮亚杰对他的儿子劳伦特试图打开花园大门的描述:劳伦特试图打开花园大门,但是由于门被一件家具挡住了,所以他推不动。他既看不出门打不开的原因,也无法通过声音来解释。但是在试着硬推开门未果之后,他似乎突然间理解了;他绕过墙,来到门的另一侧,把挡住门的椅子移开,然后得意洋洋地把门打开了(Piaget, 1954)。
心理表征的获得也使得另一个重要能力得以发展:假装能力。儿童看到真实世界发生的某些场景,在一段时间后,即使这个人不在儿童面前,儿童也能够使用皮亚杰所说的延迟模仿(deferred imitation)能力来模仿这个人,假装自己正在开车、给玩具娃娃喂奶或者做晚饭。对于皮亚杰而言,延迟模仿是儿童形成内部心理表征的明显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