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催眠易感性测验有哪些好处?

发表于 2020-04-15 16:25
  心理导读:在使用标准化的测验来评估催眠反应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些明智且考虑周到的持相反观点的立场。在你的催眠实践中,测验是否重要呢?你所工作的环境,你对于测验的喜爱程度,你的老师和同事对测验具有的重视程度,以及许多其他的因素都不得不由你来权衡,从而做出你自己的决定。    ---www.tspsy.com
 
催眠易感性测验有哪些好处?

催眠易感性测验有哪些好处?
 
  心理学家和研究者史蒂文·林恩(Stevenynn)和凯利·辛德勒(kelley shindler)(2002)总结了许多最为中肯的观点支持使用标准的催眠易感性测验:
 
  催眠易感性测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催眠反应性具有的不同成分,因此就能影响催眠程序中产生的反应程度,让其调整至最佳水平……还有就是评估催眠易感性的原因在于,对某个人的催眠失败可能会带来高昂的代价,或者说对催眠做出积极的反应(会带来明确的益处……[而且]对催眠易感性的评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是,研究已经发现,在催眠易感性、某种障碍和健康问题以及使用催眠干预能够成功地对它们进行治疗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pp.187-189)
 
  精神病学家赫伯特·斯皮格尔(Herbert Spiegel)和大卫·斯皮格尔(David Spiegel)在他们的著作《恍惚状态与治疗》(Trance and Treatment)(1978/2004)中介绍了另一种测评工具,催眠导入剖图(Hypnosis Induction Profile,HIP)。他们清楚地叙述了这类工具背后的逻辑:“由催眠导入剖图所描述的恍惚状态的能力,和成年人整体的人格结构之间存在一种显著的关系……催眠易感性的测量是一种有益的诊断辅助手段,面对心理健康和疾病的整个谱系中的任何障碍,它都可以用来促进临床工作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p.4)。
 
  心理学家和研究者欧内斯特·希尔加德尤其提倡使用正式测评:
 
  一种不科学的治疗具有的特征是,只有一种疾病对应一种治疗手段:这样的治疗师会假设,任何人,无论其所呈现出的问题是什么,都可以从治疗师所偏好的治疗中受益。一种科学的治疗是建立在某种诊断的基础上的,而在心理治疗中,这意味着要选择符合病人情况的合适的治疗方法。催眠只是这些选择中的一种,而对它的选择和使用可以受益于对个体的催眠反应性进行某种评估(1982,p.400)
 
  心理学家罗纳德·帕卡拉(Ronald Pekala)(2002)提倡使用正式的评估手段乃是出于一个很不一样的原因,他认为,来访者可以从知道他们在催眠易感性的程度上位于“何种位置”而受益。当来访者能通过一项测验的结果了解自己的能力之后,他们在治疗中就可以让自己的表现符合——甚至有动机去超越——测量出来的能力:
 
  当然,如果在一次治疗干预之前并没有对催眠易感性做任何实际的测量,那么来访者可能并不清楚,他们实际上能被催眠的程度有多大,因为并没有明显的线索可以告诉他们这一信息。有些临床工作者相信,无论来访者的催眠能力如何,积极的期待效应和安慰剂效应将会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尽管对于某些来访者而言,这种看法可能是对的,但是我相信,最好还是能够对一个人的催眠易感性有所了解,并且按照其水平来规划治疗,而不是寄希望于积极的预期效应。(p.245)
 
  心理学家威廉·克罗恩博格(William kronenberger),林·拉克拉夫(Linn LaClave)和凯瑟琳莫洛(Catherine Morrow)(2002)承认,用类似标准化工具来做一次初始的评估是有其价值的,而他们还进一步指出,他们提倡在每次治疗中都使用正式的评估工具。在个人的临床催眠治疗中所能获得的宝贵的测量信息让他们发展出了自己的工具,叫做催眠状态测评 (Hypnotic Stat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SAQ)。他们提出,除了使用标准化的催眠反应测评工具之外,对每一次的治疗都进行评估是有价值的,他们写道:
 
  临床催眠反应将病人在一次催眠治疗中的行为和体验进行了量化,这种测评具有临床焦点,(通常)会针对病人的议题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并且还可以将其放在整个治疗(一般都会包含多次催眠治疗)的背景下来做。一般来说,对于临床催眠反应的评估可以给以下的任务带来帮助,包括记录病人对于某个特定的导入技术的反应,评估某组特定暗示的影响,保持准确而有用的时间流程图,监控在不同治疗会谈中发生的改变,以及用于和受训者沟通他们的病人的反应。(p.258)
 
  阿伦·谢福林(Alan Scheflin)律师(2001提倡使用正式测评手段的原因很简单:为了降低法律风险。谢福林(Scheflin)相信,通过使用一种标准化的工具,临床工作者的治疗计划会被认为乃是基于“对病人的科学数据”而做出的(p.165)。这则建议可能是出于一种防御的心理,但在今天这种动不动就法庭上见的环境里,这也不无道理。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心灵花园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