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生物学家如何看待催眠治疗?

发表于 2020-01-10 11:35
  心理导读:催眠只对来访者的直接觉知意识起作用,而有一部分来访者意识仍然保持对当前情况的意识。这与人们驾车行驶到某个熟悉的地方,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属于同一种分裂状态。一部分的意识、觉知的部分正在思考晚餐、一次约会或者其他事,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意识事实上正在驾驶。    ---www.tspsy.com
 
生物学家如何看待催眠?

生物学家如何看待催眠治疗
 
  催眠(hypnosis)是一种意识状态,人在这种意识状态下特别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尽管存在很多关于催眠的误解,但如果使用恰当,催眠会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一、催眠如何影响意识?
 
  催眠包括几个关键的步骤,根据丹尼尔·德鲁克曼(Daniel Druckman)和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的观点,尽管每一次催眠都可能有不同的风格或使用不同的词汇,它们通常会经历以下4个步骤:
 
  1、催眠师告诉来访者关注当前说话的内容。
 
  2、来访者被告知放松并感觉疲倦。
 
  3、催眠师告诉来访者顺其自然并轻易接受暗示。
 
  4、来访者被告知使用生动的想象力。
 
  催眠的关键似乎是暗示感受性的不断提升。人们只有在愿意被催眠时才能在活跃和警觉时被催眠。只有80%的人能够被催眠,而只有40%的人是优质的易催眠对象。常常幻想很多、做白日梦和想象力丰富的人,以及容易沉浸在某种进行中的任务的人更易受催眠的影响。
 
  一种测试催眠感受性或者来访者易催眠程度的测验经常使用一系列有序的暗示。被试对序列表上的暗示响应越多,就越容易受催眠影响。
 
  二、催眠真正能做什么?
 
  可以通过催眠让人们去做那些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从不会做的事,这是真的吗?
 
  书、电影和电视节目经常歪曲催眠的影响。尽管流行的观点认为被催眠的来访者会不自觉地行动,事实是,被催眠的来访者实际上可以控制自己。
 
  事实上,催眠师只能引导被试进入一个更加放松的状态,实际上是被试催眠了他们自己。所以放轻松,你不会在被催眠时做出任何不道德的行为或任何惹人厌的事,因为控制你的其实是你自己。人不能在违背意愿的情况下被催眠。看似自动且不受控制的趋势被称作基本暗示效应;它给了人们一个去做在其他情形下不会做的事的理由,因为催眠师免除了他们对行为的责任。当催眠用于治疗并帮助人们“恢复”那些被认为压抑着的记忆时,它就成了一种有争议的工具。
 
  总之,催眠是帮助人们放松和控制痛苦的便利方式。这些主观经验很大程度上受精神影响。催眠有时被用于心理治疗,来帮助人们应对焦虑或对食物或毒品的渴望。
 
  三、催眠的理论
 
  关于催眠为什么会起作用,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角色的分离,或者一种觉知意识的分裂。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社会角色扮演。
 
  1、催眠作为分裂状态:隐藏的观察者
 
  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Hilgard)认为,催眠只对来访者的直接觉知意识起作用,而有一部分来访者意识仍然保持对当前情况的意识。这与人们驾车行驶到某个熟悉的地方,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属于同一种分裂状态。一部分的意识、觉知的部分正在思考晚餐、一次约会或者其他事,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意识事实上正在驾驶。当人们达到目的地时,他们确实不记得这次事实上存在的旅行。同样,希尔加德相信大脑中有一个隐藏的部分,能够很好地意识到被催眠人的活动和感受,即便大脑中“被催眠”的部分对同样的事没有意识。
 
  在一项研究中,被试被催眠并被命令把手放在冰水中,实验者暗示其不会感到痛。很多人甚至在从冰箱中拿冰块时也会感到痛——痛感是不可避免的,但被试报告说一点儿也不痛。
 
  2、催眠的社会认知理论
 
  这个理论假定被催眠师并非进入了改变的意识状态,而仅仅是扮演了一种在此情况下他们所期待的角色。
 
  其他关于催眠缘何会生效的理论始于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未被催眠的被试被命令假装他们被成功催眠。他们毫无疑问地复制了许多先前被认为需要进入催眠状态才能做出的行为,例如僵直地悬浮于两把椅子之间。研究者们也发现,不熟悉催眠的人和那些不知道催眠师应该扮演什么样角色的人,是不能被成功催眠的。
 
  欧文·基尔希(Irving Kirsch)随后发现,被催眠者对人们对催眠的反应和在催眠状态下的行为的期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催眠的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 theory of hypnosis)假定,被催眠者并非处在一种改变的意识状态中,而只是在扮演在这种情境下他们所期待的角色。他们可能相信自己被催眠了,但实际上一切都是表演,他们表演得如此好,甚至连自己都没有觉察。社会角色对人类行为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任何穿过制服的人可以明白—制服代表了一种非常容易扮演的特殊角色。
 
  (编辑:tspsy-张茵 | 来源:心灵花园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