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和冥想有什么区别?
发表于 2021-11-04 16:35
心理导读:在催眠发展的早年,有些著名的理论家和实践者都错误地认为催眠是一种特殊的睡眠形式。事实上,至今仍有催眠师在他们的导入过程中给来访者这样的指导:“沉沉地睡去吧”,而在唤回技术中让来访者“醒来”。尽管他们明显地犯了一个错误,因为催眠并不是睡眠,但他们仍然会说这样的话。这样一种过时的术语不过是早年的遗迹,因为当初大家普遍误认为催眠是一种睡眠。 ---www.tspsy.com
催眠和冥想有什么区别?
一种观点认为,大脑的功能会因大脑半球的差异而有所区分,这种观点导致针对不同的大脑半球发展出了不同的催眠取向,即所谓大脑半球催眠。这一观点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观点又一次流行起来,这一次是借助大众对于分裂脑人的兴趣,即那些因为患有无法停止的严重癫痫而通过手术将联结大脑半球的胝体切断的病人。大脑单侧化的理论,即有关左脑和右脑各有其独特特征的观点,又一次被提出来解释催眠和催眠现象。尽管在当年并没有针对催眠本身的客观证据支持这一理论,但这一理论仍假设,催眠是一种在“阻断左脑”的同时利用“右脑语言模式”的过程。有人甚至走得更远,声称右脑乃是潜意识的“所在地”,这种立场是不正确的,因为最近有数据表明,无论是意识还是潜意识的功能都分布在两个半球中。
催眠中存在大脑单侧化现象吗?在催眠中,没有一个大脑半球能始终表现出主导的作用,而是根据分配给它们的特定任务的不同来充当领军角色。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催眠以外的情境。高催眠易感性的个体似乎能够在右侧顶叶区域表现出更高和更快的情绪唤起,以及更大的EEG脑电分析活动。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吉恩·霍洛伊德曾对正念和催眠有关的文献做了一次出色的回顾,他描述了在近期有关催眠和冥想的EEG脑电分析研究中出现了相似的结果。有一种观点认为,大脑的功能要么是彼此分隔的,要么是局部化的,也就是说,催眠在大脑的这一块儿发生,而正念在大脑的那一块儿发生。而上述的研究结果则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她写道:
深度催眠和深度冥想所具有的神经生理学特征是类似的……常常出现的是皮层抑制的现象,即表现为非常慢的 theta脑电波……高频段的 theta波和催眠易感性有关,当人们(无论是高催眠易感性还是低催眠易感性)进入催眠状态时, theta波一般都会增加…… theta脑电波在深度冥想状态下也很明显……在有关冥想的研究中,明显出现 theta波的脑区有远端额叶皮层和额叶皮层中线部位前扣带回……在有关冥想和催眠的研究中,明显出现 theta波的脑区(额叶皮层,尤其是前扣带回皮层)也是血液充沛的区域,这意味着这些脑区正在努力地工作。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下面这一段话:
当冥想中包含了除集中注意力以外的活动时,EEG脑电分析模式会根据冥想活动的不同而在相关皮层区域发生变化。一个可以直接与之类比的证据是,当催眠中包含暗示的时候,大脑相应的感觉和运动区城甚至比在没有被催眠的情况下有更高的激活。
这里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根据冥想活动的不同”。它表明,用不同的名称来区分那些都同样利用了操控注意力这一共同机制的技术或许太过主观了。它们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大脑模式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质上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给来访者的暗示有所不同。
神经反馈和EEG脑电分析诱导
哪些脑电波的波段和催眠相关可谓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研究者很希望能够鉴别出催眠的生理标记,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努力。而另一方面,这个话题变得如此富有争议则是因为出现了一种和脑电波有关的新的技术应用,这一技术引发了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兴趣。这个技术一般被称为神经反馈技术,也被称为EEG脑电分析生物反馈技术,神经反馈技术声称,大多数的心理病理问题都可以被归结为大脑时间同步的问题,具体来说,即个体的脑电波被“关闭了”(大脑自我调节出现了中断,即所谓节律失常)。在神经反馈的支持者看来,这种自我调节障碍被认为和各种症状模式有关,例如各种不同的唤起障碍(如,焦虑),注意障碍,心境障碍,癫痫障碍,以及特定的学习障碍。神经反馈技术包含了教授个体如何自我矫正自己的脑电波模式的大脑练习。这一技术假设,如果你矫正了自已的大脑,那么你也就矫正了你的问题。研究表明,脑电波或许可以在某种操作条件化的基础上得到重新的训练,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神经反馈技术或许对上述障碍而言是种可行的治疗手段。巴拉巴兹和巴拉巴描述了如何在警觉状态的催下使用神经反馈技术来治疗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ADHD)。鉴于这一技术仍然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技术,关于EEG脑电分析条件化以及可能与其相关的神经行为变化的研究仍在进行,今后的研究将有助于确定作为一种干预手段而言,神经反馈最终有多大的价值。
最近,另一种旨在操纵脑电波模式从而增进催眠易感性和改善临床症状表现的策略也引发了研究者的兴趣,这一技术被称为EEG脑电分析诱导技术。和神经反馈鼓励个体自我调节脑电波不同的是,EEG脑电分析诱导所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双耳声音刺激的刺激,用这种刺激来驱动大脑。使用双耳声音刺激是改变脑电波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该过程还包括呼吸练习、引导放松、想象过程和双侧点击。
双耳声音刺激即是通过耳机以立体声的方式向一名实验参与者的双耳呈现不同形式的音波,由于两种声波之间存在差异,这名实验参与者将会主观知觉到第三种“声音”频率。根据刺激所使用的频率的不同,聆听双耳声音刺激的效果既可以让实验参与者主观感受到放松也可以让实验参与者有兴奋的感觉。在布拉德利和史蒂文斯所做的一个研究中,双耳声音刺激被尝试用来在一个由6名实验参与者组成的小样本中增加 theta波活动,而 theta波被假定和催眠感受性有关。研究发现,双耳声音刺激能够成功地增加5名实验参与者的 theta波活动。他们也发现该技术能显著增加低催眠易感性和中等催眠易感性实验参与者的催眠易感性,但对于高催眠易感性的实验参与者没有影响。最近,这些研究者对之前的实验方案和测量工具进行了改进,并尝试重复之前研究的结果,结果发现,在额叶 theta波强度和催眠易感性之间并无显著关联。 Theta双耳声音刺激(TBB)诱导对催眠反应性并无影响。
我们真的能够通过操纵脑电波来影响催眠反应性吗?虽然我们很想做出肯定的回答,但这类研究得出肯定的结果还为时过早。实证研究的结果远落后于理论的脚步。
(作者:Michael Yapko | 来源:心灵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