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怎样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发表于 2020-06-28 17:39
  心理导读:安全感,是需要练习的,绝对不是一句“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就能打发过去的。坦白说,要得到安全感并不容易,但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在有需要时,找到些许安全感。    ---www.tspsy.com
 
缺乏安全感的人怎么自救

怎样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我觉得在这段感情里面,我好没有安全感……”是许多人常常在感情里面充满不安时,会说出来的话。
 
  但是,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呢?真的只有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吗?
 
  一、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和你想像不同。
 
  如果要说什么是安全感,或许没有人可以说得出来。我们或许可以说,男友上夜店让我很没有安全感、女友和其他异性出去玩让我很没有安全感。但是仔细追问,什么是没有安全感,或许只能问出“我很怕被抛弃”、“我很难受”这些情绪,却没有办法仔细描述,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事实上,安全感的出现,是演化上面的产物,当我们一出生的时候,我们都是脆弱的孩子们,对外界的威胁毫无抵抗力,因此,当我们感觉到害怕的时候,我们就会哭。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会哭呢?因为我们的哭泣,可以引来照顾者的注意,让他们赶到身边来保护我们,好解决我们面临的危机。
 
  当我们哭泣时,其实就是我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们透过哭泣,来寻求照顾者来保护我们,好让我们感到安心。当我们感到安心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被保护、被照顾、威胁解除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就是所谓的安全感。
 
  但是,并不是每个爸爸妈妈,都能够让自己的婴儿得到安全感,要让婴儿得到安全感,必须要在婴儿面临危机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 适时出现
 
  ► 敏感觉察
 
  ► 给予支持
 
  这三个点,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让我来逐一解释。
 
  1、适时出现
 
  当小婴儿哭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会立刻赶到小婴儿的身边吗?其实是不一定的。有时候,爸爸妈妈可能会把婴儿丢在家里,或是觉得婴儿很吵很烦,那么就不会赶到婴儿身旁。在这样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就没办法满足安全感的第一要件:适时出现在婴儿的身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婴儿的危机自然没有办法被解除,自然不会获得安全感。
 
  2、敏感觉察
 
  有一些爸爸妈妈在婴儿哭的时候,确实赶到婴儿身旁了,但他却不知道婴儿为什么哭。婴儿被雷声吓到,妈妈却以为婴儿是尿裤子,所以帮婴儿换尿布,而不是抚摸婴儿,让他感觉到放松、婴儿肚子饿了,妈妈却不知道婴儿是肚子饿,只是轻轻拍拍他,要他别哭了,却没有给他喝奶,那么,即便父母出现,依然无法解决婴儿受到的威胁,那么婴儿的危机依旧不会被解除,当然也不会得到安全感。
 
  3、给予支持
 
  有一些父母,可能确实知道婴儿的危机是什么,但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没办法给予婴儿物理上或生理上的支持,因而未能解决婴儿的危机,使得他依旧无法得到安全感。譬如说,有些父母相信,婴儿哭的时候抱他,会让婴儿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以后只要遇到什么小事就用哭的解决,所以选择不去抱他;又或者,有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小孩子在捷运上哭了,做父母的觉得很丢脸,因此对孩子吼说:“哭什么哭,不过是跌倒而已,有什么好哭的,爬起来就好了。”如此一来,即便父母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却没有给予他物理上(帮伤口擦药)或心理上(呼呼安慰)的支持,婴儿自然没办法解除危机,当然也就没办法获得安全感了。
 
  因此,唯有在婴儿、孩子遭遇危机时,父母满足了适时出现、敏感觉察、给予支持这三个要件,确实解决了孩子的危机时,孩子才会获得安全感,进而不会继续哭闹。
 
  要产生安全感,必须要在危机出现时,满足这三个要素。
 
  或许有人会反问我说,抱孩子真的不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吗?其实是不会的。
 
  既然我们天生就会透过哭泣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就代表我们天生就有被安抚的需求,唯有先获得他人的支持,我们才能长出内在的力量,这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内涵。因此,有些人总是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其实是一句错误的话,关于这个部分,在依附理论上称为依附悖论,我在书中有详细的说明,想要更了解的人,可以从本书中找到更详尽的答案。
 
  二、只有说自己没有安全感的人,才缺乏安全感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把婴儿身上的安全感,延伸到成人身上来做回答。满足婴儿安全感的三大要素——适时出现、敏感觉察、给予支持——其实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例如当你因为考试考差了、在学校被排挤了、在公司被老板羞辱了、出车祸了、感觉你在意的人好像不在意你了……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不安全感。在这个时候,如果对你而言重要的人(伴侣、朋友、家人),能够适时出现、敏感知道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给你物理上与心理上的支持,你的恐惧感是不是就会下降许多呢?没错,成人和婴儿得到安全感的原理是一样的。
 
  然而,有一种人,即便碰到各种威胁,却从来不让旁人看出来,即使你问他怎么了,他也总是不说;这一些人,总是非常的独立,好像什么事情都能自己解决、什么威胁都能一个人挺过去,看似好像能够给予自己的安全感;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咦?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小婴儿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会哭,大人遇到安全感的时候,难道就不会求助吗?没错,大概有20%~30% 的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反而会闷起来不和他人求助,甚至,他们还会对于别人帮助自己而感到很不安,甚至会对别人的帮助恶言相向,就好像《冰雪奇缘》的艾莎公主刚开始一样,把自己冰封在冰层里,抗拒任何靠近她的人,包括她自己的妹妹。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人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被父母忽视、遗弃,甚至在向父母求助时,总会被要求要独立一点、不能依靠别人,久而久之,他们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吵都没有用,自然而然地只能在自己的心里筑起一道心墙了。这些人,并非有安全感,而是当他们感受到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麻痹自己的感受,让别人无法靠近他们。因为一旦别人要靠近他们的时候,就会唤起那些他们求助时被拒绝、被冷嘲热讽、被抛弃的回忆,使得他们选择麻痹感受、自己面对问题。这一些人,在依附理论的分类上,被称为高逃避倾向的人。
 
  因此,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即便是那些看似独立无比的人,也都会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刻,缺少安全感,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我们在长大后谈恋爱、交朋友、与他人互动时,确实会比那些带着充足安全感长大的人更加辛苦一些。
 
  三、心理学相关研究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之中,其中研究最为详尽的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其详细分析了具有安全感和不安全感的个体的具体表现。父母在儿童形成安全感方面有重要影响,安全感与神经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1、精神分析理论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很早就注意到个体的弱小、男孩的阉割焦虑以及自卑情结对一个人成长及成人以后心理健康和神经症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号焦虑”、“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以及“超我的焦虑”。后来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总结出神经症症状的形成过程,认为由于现实冲突的无法解决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种行为中,以期得到某种安慰、平衡。换句话说,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重要影响,在人格形成方面弗洛姆也主张儿童人格的形成复演着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在幼年时期,儿童完全依赖父母,父母给儿童施加种种界限和禁忌。此时的儿童虽然没有自由,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同父母的联系日益减少,这一发展过程的直接结果是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丧失,因为他要单独的面对社会,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给人们以极大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由的增大,使得现代人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日益减少,个人的责任日益增大。现代人日益缺乏归属感,经常体验到孤独和不安全。这一体验的最终结果是,许多的个体为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把自己的权利和命运交给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但她特别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观点,认为弗洛伊德忽视了社会文化对神经症的影响,认为神经症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霍尼提出了“基本焦虑”的概念,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个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当父母对儿童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支配;冷漠或怪癖行为;对儿童个人的需要缺乏尊敬;缺乏真诚的指导;轻蔑的态度;过分颂扬或缺乏赞扬;缺乏令人信赖的温暖;使儿童在父母的争吵中选择一方;负担过多的责任或不负责任;偏袒、隔绝同其他儿童的交往;不公正、歧视、不守信用;充满敌意的气氛等等”。当父母用上述方式来对待儿童时,儿童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但由于儿童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儿童又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导致儿童把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使儿童认为世间的一切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危险,这就导致了不安全感的产生并进而转化为基本焦虑。
 
  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依照沙利文的观点,人类行为的动力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满足的需求,一类是对安全的需求。前者是生物性的需求,包括食物、睡眠和休息、皮肤接触等的需求。后者是心理性的,包括他尊、自尊、友谊和爱、归属和依赖等超出身体组织和器官需求之外的一切活动的需要。沙利文指出:人类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是受社会制约的,儿童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意识到,有些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不是父母所赞许的,儿童必须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父母的标准,以获得安全。随着儿童的成长,不仅父母,教师和其他一些社会力量的代表如“警察”等会使儿童体验到不安全感,而且其追求满足的要求可能被社会拒绝也会使之体验到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或被称之为焦虑。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 . H . Erikson)在1950年提出了解释人生全程发展的一套著名的理论,称为“心理社会期”理论,它将人生全程划分为八个时期,并且认为,在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一个时期都应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埃里克森指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发展的课题是要个体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婴儿初生,如果受到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的良好照顾,尤其是母亲,如能够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并且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婴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会产生最初的安全感,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基本信任的获得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统一性的基础。
 
  现代精神分析的理论——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和客体关系心理学(object-relations psychology)认为: 客体是一个技术性的术语,涉及的是主体与之相联系的人或事物。客体关系的探讨,通常集中于儿童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早期关系,集中于这种早期关系怎样塑造儿童的内部心理世界和以后的成人关系。自体所涉及的是,对自己来讲,我是一个人、一个活跃的实体,或一个存在于自我(ego)中的自我形象。
 
  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看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现今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空气、水、食物和性等一些细节之外,他列出一些概括的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可能产生了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个体变得忧虑起来,不是与饥渴这样一些需求有关,而是和他的恐惧和焦虑有关。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 )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马斯洛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又称S-I问卷)。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对于具有安全感和具有不安全感的人,马斯洛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视;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将他人视为基本上是坏的、恶的、自私的、或危险的;对他人抱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悲观倾向;总倾向于不满足;紧张的感觉以及由紧张引起的疲劳、神经质、恶梦等;表现出强迫性内省倾向,病态自责,自我过敏;罪恶和羞怯感,自我谴责倾向,甚至自杀倾向;不停息地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出各种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等。自私、自我中心。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感到归属,感到是群体中的一员;将世界和人生理解为惬意、温暖、友爱、仁慈,普天之下皆兄弟;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乐观倾向;倾向于满足;开朗,表现出客体中心、问题中心、世界中心倾向,而不是自我中倾向,自我接纳,自我宽容;为问题的解决而争取必要的力量,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于对他人的统治;坚定、积极,有良好的自我估价; 以现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关心社会,合作、善意,富于同情心。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每一个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我们会看到,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
 
  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
 
  (作者:龚佑霖 | 来源:泛科学)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