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学堂:埃里克森的渐成学说

发表于 2019-08-29 15:42
  心理导读:埃里克森进入精神分析之时,正是精神分析所关注的内容即将发生剧烈扩展之时:从驱力的内部世界转向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心理病态转向常态;从成年患者转向儿童发展。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埃里克森的渐成学说

心理学堂:埃里克森的渐成学说
 
  1、精神与文化
 
  埃里克森的经典著作《儿童与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标题就已简要概括领悟他所关注的基本内容。弗氏对儿童发展的描述是复杂的,发展围绕着以躯体为基础的本能驱力的顺序成熟。弗氏的观点本质上是心理生物学的:精神是躯体的延伸和衍生物:躯体紧张迫不及待地要求行动和解放,于是,为了疏导和控制本能能量,心灵发展起来。在弗氏的理论图式中,社会世界是驱力与现实对抗的场所,驱力必须得到控制、压抑。或在大量伪装后得到满足。从传统精分观点来看,社会不过是自我延伸,同样担负着调节驱力的艰巨任务;文化领袖类似于父母;社会力量是经过伪装的防御;群体动力过程是放大了的心理动力过程。
 
  埃里克森认为,是文化与文化差异塑造个体的发展。贯穿他理论的核心主题是个人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个体的心灵是在特定文化背景的要求、价值观和判断中产生和形成的;而个体在生活中努力寻找意义和连续性的努力又影响了文化和历史的变化。
 
  埃里克森在弗氏的心理生物学上添加了同样分量的心理社会内容。弗氏认为,童年时心理生物驱力顺序展开、依次呈现,然后得到社会控制的阶段;埃里克森却认为不仅如此,童年期也是文化自我保存的方式,文化通过幼儿的焦虑和身体感受赋予意义而得以保存。传统的精神分析观点认为本能驱力是心灵的原材料,通过外界社会力量的塑造和打磨而形成心灵。埃里克森则认为是文化和历史赋予心灵以生命,本无定形的生物潜能在文化和历史的介质中被转化成独特的人类生活。
 
  弗氏的关带你始终以描述“深层”为核心特征:在心灵的表面之下,潜藏着心理动力学力量的运作;在当前的表面之下,是个体与种族过去的残余;在社会互动的表层下,本能力量正力求表达。在每一对关系中,前者都需要在还原为后者时才能被理解。在弗氏看来,正是这令精神分析成为“深层”心理学。
 
  埃里克森极力使这些关系成为辩证关系,而不是花园关系。文化与个人、现在与过去、社会与生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产生。哈特曼和克里斯把精神分析的关注内容从深层到表层,即扩展到个体与环境。幼儿冲突与日常成人功能的交界面。但是,对于哈特曼、克里斯及其合作者洛温斯坦等人来说,这些表层所具有的更深意义是由深层所塑造的。
 
  埃里克森的观点与传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自我心理学家不同,他认为文化过程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维度,产生其自身的意义。埃里克森提出的框架不是单一中心的,而是双中心的,两个中心之间具有复杂的辩证关系。
 
  2、渐成说与发展
 
  自我发展理论是埃里克森最核心的贡献,他认为自我与发展驱力一样依次经历一些列的阶段或危机:基本信任----基本信任缺乏;自主性----羞耻和怀疑;主动----内疚;勤奋—自卑;认同----角色混乱;亲密----孤独;繁衍----停滞;自我整合----绝望。每个自我阶段对应一个驱力发展成熟的力比多阶段,并与该力比多阶段互为辩证关系。
 
  如果将埃里克森对这些发展阶段的理解与精神分析的其他发展模型比较,将会颇受启发。例如,克莱因关于好乳房的与坏乳房两极的偏执---分裂心位概念,也涉及了埃里克森在自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所探讨的同样问题。克莱因认为,好坏两极源自婴幼儿力比多与攻击性之间的本能冲动之间的本能冲突;而埃里克森认为,信任和信任缺乏是不同的体验,分别起源自儿童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的成功与失败。温尼科特认为,抱持环境为真我或假我体验的形成提供的基础,而保持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母亲,取决于母亲的心理动力特征和性格特点。类似的沙利文认为儿童早期好坏的分裂起源于母亲的焦虑点。而埃里克森认为,是文化使生活划分出安全与危险,愉快与抑制,满足与挫折,而母亲是文化的代表和载体。因此,埃里克森认为,子女养育过程反应了儿童所处的文化的价值观和需求,这塑造了孩子的体验和日后的认同。
 
  埃里克森以类似方式探讨自我发展的其他阶段,将弗氏的性心理状态演化成在文化、历史环境中寻找定位的努力。埃里克森利用并超越了弗氏的性心理阶段理论,认为自我成长远远没有止步于俄狄浦斯期,所以他在弗氏的各阶段中加入了躯体危机、心理生物事件,以便提出他自己的心理社会观点。
 
  埃里克森借用了生物学术语渐成说来描述他关于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观点。自我的发展也是经历这样的一系列危机,不同能力和特质在危机中得以展开,这一有机过程导致个体最终达到在环境中的心理社会融合。
 
  埃里克森的发展观点很复杂,也高度结构化,然而他在表述方式上的某些特点容易导致人们过于简单地或错误地理解他的观点。第一,他把自我的危机形容成一场两军对垒的战争,仿佛每个阶段的将康发展都应该以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失败而告终。其实,与其说他把这些危机看成是战争,而不如说看成对立统一的力量平衡。信任永远需要与一定的不信任相辅相成,保持创造性张力。此外,即使这种或那种危机在某个特定时期处于中心位置,但所有问题和张力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起作用。每个阶段在与随后发展的自我特点的冲突中得以重新加工,因此埃里克森把生命全程的自我发展不是看成一组阶梯,而更倾向于看成是一些列复杂的生命力量平衡,这些对立平衡的力量顺序展开,并始终彼此呼应。第二,埃里克森把自己提出的心理社会阶段作为弗氏性心理阶段的拓展。埃里克森不仅丰富了驱力的概念,而且改变了这个概念。弗氏认为,社会现实是驱力获得满足或遭受挫折的领域;而埃里克森认为,社会现实是以独特文化风格塑造驱力的领域。在弗氏的理论框架中,个体同时受到驱力的推动和社会习俗的牵引。
 
  埃里克森最著名的概念是其他学科的他提出的自我认同(ego identity)。埃里克森用不同方式使用认同(identity)一词,正是这种灵活性促进了他探讨对个体的精神分析式理解与交汇。(认同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传达多种不同含义,有时……它指的是意识中的一种个人认同感;而有时它又指无意识中对个人性格连续性的追求;第三种情况,则指自我整合这一潜在机制达到效果的标准;最后,它指的是对群体理念和认同保持内心的共同一致。)
 
  (作者:斯蒂芬·米切尔 | 来源:《弗洛依德及其后继者》)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