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学堂:宗教与哲学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9-07-26 17:17
  心理导读:宗教总是期望信仰得到确认,并产生结果;而哲学则一般期望质疑各种主张,自觉地培育怀疑态度。有人看到了宗教与哲学的这种根本上的不相容,而两大阵营的思想家们有时候也深信,或者宗教应该赶走哲学,或者正好相反。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宗教与哲学有什么关系?

心理学堂:宗教与哲学有什么关系?
 
  宗教与众多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是其中最恒久的。哲学的起源可见诸早期对宗教感悟的一些沉思:在远古时代,宗教将它的一个方面表达为“爱的智慧”。从最为古老的宗教一直到现代宗教,智慧被一代又一代人所珍爱并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传承下来。较之于近东和西方传统,东方的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比如,印度教相信,哲学的主要目的是人的解脱或拯救,哲学的思辨通常会导致心醉神迷的神秘体验。
 
  许多智慧以箴言的形式出现,并与实践相关。宗教团体是团体所积累的经验的保留者,又是这种智慧的传承者,宗教经验常常由团体中的智者即圣人加以表达。圣人既是于生活有益的智慧的搜集者,又是这种智慧的创造者。在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印度,以及在其历史和现代的传统宗教和历史宗教里,都很珍惜这样的智慧,闪米特和东方文化都喜爱这种形式的智慧,并把它们编织进他们的宗教之中。
 
  第二种智慧是对自然的沉思,在这里,某一文明的伟大思想家探询着生命的终极意义问题。这种哲学形式也很古老。希腊和印度的思想家们是沉浸在这种思维中的最早祖先。印度的《奥义书》(公元前800——前300年)是印度次大陆繁琐复杂的思辨哲学的明证,而柏拉图(公元前428——前348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则代表了希腊思想的高峰。思辨哲学可区分为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两个取向:前者断言理性可以洞察宇宙和人生的难题,而后者则主张用直觉去把握那些被认为是不可触及的宇宙的黑暗秘密。
 
  哲学和宗教都关注整体。它们经常问同样的问题,应对同样的主题。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互动的。宗教常常为哲学提供经验和原初思想;而哲学则将其系统化和形态化,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发展。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会被宗教家合理地挪用来理解宗教团体内发生的各种现象;同时,人们也运用各种哲学方法来解释和组织宗教经验和思想。也许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每一种哲学方法实际上都曾被各种宗教团体用作组织和表达自身理念的基础。宗教与哲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终极目标不同:哲学追求的是理解,而宗教则追寻救度、救赎或解脱。
 
  宗教人士的洞见会导致认信和行动,并常常或多或少带有组织的团体风格。但哲学不总是这样(马克思主义除外,因此马克思主义常被认为是准宗教),温斯顿·金(Winston L.King)曾提出,宗教与哲学之间的互动特别富有成果,因为哲学能够提醒宗教在观念之间作出鉴别,以避免迷信和轻信;而宗教可以提醒哲学,不要为思考而思考,还应该以追求一种更高质量的生活和存在为目标。
 
  起初,在宗教与哲学之间并没有什么分歧或紧张,尽管从一开始起一些哲学家就嘲笑这个或那个宗教表达,而宗教人士也怀疑哲学有摧毁信仰的危险。实际上,哲学与宗教甚至在基本方法上就存在一个隐性的冲突。宗教总是期望信仰得到确认,并产生结果;而哲学则一般期望质疑各种主张,自觉地培育怀疑态度。有人看到了宗教与哲学的这种根本上的不相容,而两大阵营的思想家们有时候也深信,或者宗教应该赶走哲学,或者正好相反。
 
  威廉·J·亚伯拉罕(William J. Abraham) 指出,哲学与宗教之间有五种可能的联系:
 
  (1)哲学可以弥补宗教,为其提供概念和理性的框架;
 
  (2)哲学应通过指出理性的界限为宗教留出空间,为宗教信仰及委身留下可能的位置。
 
  (3)哲学可以为宗教提供支撑,确保宗教教义不自相矛盾,确保宗教命题在知识层面上得到尊重。由此,哲学与宗教在某种综合体中达成一致;
 
  (4) 哲学可以成为澄清宗教语言的分析工具;
 
  (5)哲学可视为宗教的替代品,相当于生活中的伪宗教方式。
 
  可以确定的是,几乎所有流派的哲学家们都提出了有关宗教的重要问题。
 
  宗教哲学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学科,亚伯拉罕为这个学科制定了五大任务:
 
  (1)阐明宗教的核心概念;
 
  (2)研究宗教概念的内在一致性;
 
  (3)详查信仰宣称的哲学前提;
 
  (4)探索宗教与其他生活领域的关系;
 
  (5)研究宗教的护教者或者敌对者所作出的陈述的哲学前提和一致性。
 
  爱德加·布赖特曼为宗教哲学下了一个简洁而充分的定义:“宗教哲学试图通过对宗教及其与其他经验类型之间的关系的理性解释,去发现宗教信仰的真理,以及宗教态度和实践的价值。”
 
  (作者:Leonard | 来源:全球时代的宗教学)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