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学堂:投射性认同的作用机制

发表于 2015-10-26 14:00
  心理导读:有一位女士,怀疑老公对她不忠,她化名“陌生女子”,主动找他聊天,关心他,理解他,投其所好,他很快就上钩了。她本来就是他的妻子,对他了如指掌,想投其所好非常容易。接着,她分别以真名和“陌生女子”的身份同时跟他聊天,“测试一下”他会不会欺骗自己,结果,他不但欺骗了她,还在“陌生女子”面前诋毁她。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投射性认同的作用机制

心理学堂:投射性认同的作用机制
 
  一、期待
 
  当你认为某人是什么样的人时,如果他的表现符合你的期待,你会有一种自我满足感,仿佛告诉自己“我没看错人”;如果他的表现不符合你的期待,你会陷入“认知不协调”,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会反映到表情上,被对方感知到。于是,对方做出调整。聪明的孩子会察言观色,就属于这种情况。有的人虽然没有刻意地看别人的脸色,但也能本能地从别人的“目光”和表情上看出对方满意不满意,自己做得对不对。
 
  二、洗脑
 
  如果说期待就是暗示,那么洗脑就是“明示”,直接告诉对方,他是什么样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反复说,这些话进了对方的脑子,把对方“洗脑”了,对方就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然后“自然而然”地做了某件事。所以,家长天天说自己的孩子笨,结果孩子越来越笨;老婆天天说老公懒,结果老公越来越懒。
 
  有一个女人老是被老公打,做了二十多次心理咨询,情况没有改善。后来改用家庭治疗,让夫妻俩一起表演某次吵架的经过,结果发现,吵架过程中,老婆反复对老公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你又想打我了!”“狗改不了吃屡,你的毛病就是改不掉。”老公很想克制自己,但是,最终被老婆“催眠”了,服从了老婆的指令,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
 
  三、引诱
 
  有一种投射性认同叫“色情”,其实就是色诱。求助者用色情引诱咨询师,如果咨询师中了圈套,说明“被”投射性认同了。
 
  有一位女士,怀疑老公对她不忠,她化名“陌生女子”,主动找他聊天,关心他,理解他,投其所好,他很快就上钩了。她本来就是他的妻子,对他了如指掌,想投其所好非常容易。接着,她分别以真名和“陌生女子”的身份同时跟他聊天,“测试一下”他会不会欺骗自己,结果,他不但欺骗了她,还在“陌生女子”面前诋毁她。
 
  四、逼迫
 
  一般说来,投射如果变成了引诱,很少有人能够“不认同”。而比引诱作用更强的是逼迫。有的人被逼无奈,明知是陷阱,也只好跳进去。妻子和“陌生女子”同时出场,都逼问他在跟谁聊天,聊得怎么样,他不撒谎行吗?
 
  上例被打的老婆有几次“逼”老公打她。她把脸伸到老公面前,对他说:“打呀,打呀,不打就是王八蛋!”
 
  (文/黄国胜 | 来源/心灵咖啡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