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

发表于 2020-07-08 11:40
  心理导读:治疗师要与患者发展哪种关系类型,也要根据治疗的疗程长短及所设定的目标来决定。如果是短程的治疗,会较快地结束,治疗师应与患者多保持一些距离——因为,在短程的治疗中,如果安全依恋刚刚被建立起来,治疗就结束,可能造成更多问题这甚至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是有害的。    ---www.tspsy.com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主要目标要根据治疗的疗程的长短来决定。在短程治疗中,治疗通常旨在缓解边缘型人格障碍最为严重的症状,如自杀企图、自伤行为、其他形式的自毁冲动行为、物质滥用等。通常,患者仍旧还存在很多问题(即便患者的症状已达不到DSM所规定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了),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患者应被转介接受进一步的治疗。ー个更全面的治疗方案,一般包含下列主要目标:
 
  (1)缓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所有症状(包括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害怕被抛弃、身份认同问题、情绪不稳定以及空虚感);
 
  (2)体验、表达情感与需求时,与他人进行私人接触时,都感到安全;
 
  (3)在个人、社交及社会层面,建立起自己感到满意的生活方式。
 
  在限定时程、目的明确的治疗中,治疗师与患者设定具体的目标是相对容易的,但那种更长程的治疗则不容易设定目标。在长程治疗中,治疗目标自然是总体的、笼统的、目标的表述基于以下内容:削弱核心图式与失功能策略的影响,形成并增强健康的图式与策略。长程治疗的个案概念化(formulating)可能会更复杂、更困难,因为许多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并不知道“健康的图式与策略是什么样子的”。
 
  在治疗开始之前,治疗师应先决定要提供哪种疗程的治疗?一方面,偏短程的治疗可以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缓解最棘手、最危险的问题。那么,治疗目标就可以是“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和自伤行为”,还可能包括“减少物质滥用”以及“让患者获得情绪掌控感,能对问题内省自知”,从而更适合进行下一步的心理治疗。菜恩汉、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苏亚雷斯(Suarez)、阿尔芒(Allmon)、赫德(Heard)以及布朗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这些目标都可以在为期一年的治疗内完成。另一方面,要想切实解决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关的所有问题,那么长程治疗就势在必行了一在长程治疗期间,治疗师与患者之间(或团体治疗中的团体成员之间)通常会形成较紧密的(intensive)人际关系。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本质上不信任他人,尤其是当他们与他人关系逐渐亲密时,患者的依恋风格也很病态,所以治疗师需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去解决患者的这些人际壁垒。因此,要切实、深入地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有必要花时间发展、培养一种新的“安全依恋”,以从根本上矫正患者在童年时期形成的问题。相应地,治疗会聚焦在患者儿时的创伤记忆上,这也是旷日持久的一项工作。
 
  治疗师要与患者发展哪种关系类型,也要根据治疗的疗程长短及所设定的目标来决定。如果是短程的治疗,会较快地结束,治疗师应与患者多保持一些距离——因为,在短程的治疗中,如果安全依恋刚刚被建立起来,治疗就结束,可能造成更多问题这甚至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是有害的。治疗从始至终都要提供危机支持,但在短程治疗中,治疗师不必深入涉及对危机的治疗。会谈的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或一周两次。
 
  治疗师尝试与患者建立起一种更加私人化的、更具关怀呵护的关系。治疗师要主动去打破患者的超脱疏离,主动涉入患者的危机,抚慰患者的悲伤、让自己作为一个“人”来与患者互动。最初的会谈频率是一周两次,这有助于培养患者的安全依恋,复习会谈中的新领悟,免遗忘。与大多数症状性障碍的治疗相比,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时,治疗师需要在治疗内容和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指导,因为患者缺乏健康的观念,难以采用苏格拉底式对话。因此,治疗师通过心理教育让患者具备以下方面的健康观念:情绪、需求及人际关系方面;儿童发展、健康的教养方面;儿童和成人普遍的权利方面。治疗师也要更为私人化地、更为直接地对患者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与兴趣,因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需要这些。治疗师运用“自我披露”这种有感染力的治疗方法来教导患者,也能使治疗关系更为私人化——只要这种方法能对患者有帮助(如果该方法给患者的压力过大,或令患者感到害怕,就不要使用了)同样,与针对症状性障碍的标准治疗不同的是,治疗师要在职业边界以内尝试满足患者的需求,以直接矫正患者在治疗关系上的失功能图式。杨及其同事称这一方法为“有限定的再抚育”(limited reparenting),旨在部分地修正患者童年时发展形成的不良图式。
 
  大多数患者都认可、肯定该方法。研究表明,采用此方法,治疗关系的品质更高,治疗脱落更少。但是,因为该方法会触发核心图式,所以也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不过这也有其好的一面,因为随后就可以在治疗中对这些核心图式加以处理了。因此,“再抚育”法是治疗的必要成分。为促进安全依恋的形成,治疗师可鼓励患者在两次会谈之间可用电子邮件进行联络沟通,或者当出现危机事件时,可以给治疗师打电话。两次会谈之间的私人联络,驳斥了患者所认为的“没有人真正关心自己”以及“一旦自己表达了负面情绪,接踵而至的就是惩罚和抛弃”,从而强化了患者的安全依恋。当出现危机事件时,治疗师接纳性地与患者交谈,尤其是接纳性地倾听他们,对于教会患者耐受和接纳负面情绪是最为有效的办法。治疗师借此向患者证明:其实负面的感受总会平复的。患者在两次会谈之间联络治疗师,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治疗师始终应该随叫随到或无所不能。除了选择联络治疗师,患者应该也可以向危机干预机构求助(万一患者无法联络到治疗师,或与治疗师交谈后仍无法平复情绪时,可联络危机干预机构)。
 
  “有限定的再抚育”法,要求治疗师具有界限设置的能力,以防患者越界进入治疗师的私人领域。治疗师通过设置私人界限,而使患者感到受挫,这是再抚育法中必要的一个环节:这种挫折感,就如同患者在其现实的抚育关系中所经历的一样,但是,这种挫折感也是可疗愈的,尤其是当患者能够去检验他们有关受挫后果的负面信念时,如“设置界限意味着对方完全不喜欢我”以及“一旦我对设置界限表达出愤怒,随之而来的就是治疗师的惩罚或抛弃”等。在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申明个人界限时,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治疗师应只处理患者的问题行为,不要像其儿时的照料者一样做品性方面的归因;第二,治疗师应为设置界限给出私人原因,而不是仅以机构或行业规范来做出解释。例如,因为有其他的私人事务,治疗师可将接电话的时间限定在一天的某些固定时段内。以下对话是治疗师申明私人边界的例子:
 
  娜塔莎:这周末我要开一个生日派对,庆视自己30岁的生日,我请你参加,这样就可以把你介绍给我丈夫和朋友们了。
 
  治疗师:非常感谢你的邀请,但我恐怕是不能参加的。
 
  娜塔莎:为什么啊?我特别希望你能来。
 
  治疗师:我很喜欢你,但我想把闲暇时间留给家人和朋友。
 
  娜塔莎:(有些恼怒)这么说你没把我当成朋友啊?你不是说过吗,可以对治疗抱有不一样的期待,在这儿能唤起我内心深处的感受,你会是那个特别的人,你会照顾我,对吧?像父母照顾孩子一样,对吧?而现在,我向你提出一些私人请求,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而你却拒绝我!你是个骗子!我竟跟个傻子一样相信你!
 
  治疗师:你说的没错,尽管我很喜欢你,但并没有把你当成朋友,而且我也需要时间和家人、朋友增进感情。所以这是出于我私人的原因。在这儿,我很高兴见到你也喜欢和你一起合作,但我并不想参加你的派对。
 
  娜塔莎:上帝啊!你别再说了,别在伤口上撒盐了。我听见你说的了。(开始担心起来)哦,天哪!我本不该问这个的,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我知道你会拒绝我,我有这样的非分要求,你会讨厌我的。我想离开这儿。我不能留在这儿了(起身,准备离开会谈室)。
 
  治疗师:请不要走,请留下来。我知道自己的回绝让你很伤心。我也明白,现在你特别担心:“我竟然对他提了这样的要求,他会变本加厉地伤害我的。”我说的对吗?让我们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吧。如果你现在离开的话,我也感觉不好受啊。我们可以尝试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吗?
 
  娜塔莎:(又坐下来了,哭了)好吧,但我感到很丢脸……
 
  再抚育法要求治疗师对高强度的负面情绪具备耐受力,特别是能耐受患者对他们的愤怒,还有患者自己的悲伤与绝望。患者对治疗师所持有的正面情感,同样可能是问题挑战的来源,尤其是患者对治疗师的相思之情或其他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与治疗类似这样患者的同事们多进行会诊协商,是有极大帮助的。
 
  虽然,建立这样的治疗关系,其目的是明确的,但在实际应用时却不见得一帆风顺。虽然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那种“关怀照顾性的关系”充满了渴望,但他们同时对此也非常害怕。对于长期私人性的、敞开心扉的关系,患者会感到担心、不信任、无所适从、难以耐受。因此,治疗师应尝试在“保持距离”与“增进亲密”之间取得平衡。这样做,不但让关系适配于不同的治疗阶段,而且也能主动处理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担心与不信任。如普雷策所说:“(一旦明确了)患者难以信任治疗师,那么对此开诚布公地予以承认、接纳,是建立信任感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后,治疗师也要以一种始终如一的、令患者信任的方式审慎进行。”。将问题与其背后的核心图式(或图式模式,如果治疗师使用的是模式模型)联系起来,有助于患者用新的视角审视问题,还可以给患者注入希望:“通过治疗,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患者的高脱落风险是个大问题,应未雨绸缪。治疗师应主动采取行动,挽留患者,例如,打电话给缺席会谈的患者,询间(并主动建议患者打破超脱疏离的状态)不来治疗的原因,同时调整自身的行动方式,来适应患者的需要。不来治疗的常见原因包括:超脱策略(与世隔绝,回避、驱赶与困境有关的感受和想法,以此作为生存之道);担心被治疗师虐待或抛弃;自我惩罚的态度(“我不配得到治疗”“我应该毁掉美好的事物,以此惩罚自己”)。治疗师应向患者澄清这些潜在信念,同时还要针对现实情况共情性地面质患者:“不来治疗”意味着问题会延续下去,也会失去矫正这些信念的机会。
 
  惯于治疗症状性障碍的认知疗法治疗师,应克服自己如下的习惯:迫切去寻找“导致患者失功能情感的偏差解读”。相反,治疗师可以接纳、认可患者的情感体验,但不鼓励他们的冲动性情绪行为,从而为患者的情绪调节载入更加健康的图式。治疗师通过示范以及直接指导,帮助患者矫正其特异性的负面信念——那些关于“情感体验”的信念——“我的感受是没有意义的”“我有这种感受是不好的”“我会被这种感受搞得抓狂失控”以及“其他人(包括治疗师)会针对这种感受、行为惩罚或拒绝我”。
 
  最后要说一项建立关系的重要技术,即“共情性面质”,一条面质性信息包含三个成分:(1)治疗师共情性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患者为什么会选择一种失功能的策略;(2)面质患者:倘若真的遵循了此策略,将会导致怎样的负面后果,障碍会不会继续下去;(3)明确、清晰地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具功能的替代性策略,请患者遵循新策略行事。以下的例子展示出治疗师是如何运用共情性面质向患者说明:可采用具有功能的(而非失功能的)行为,来应对压力性的人际情境。
 
  “我明白你为何对马克(Mark)的话感到如此气愤,因为这些话深深地剌痛了你的心。我也明白,你现在特别想去伤害自己的身体,让他看看他伤你有多深、他有多不是人。但请不要这么做,因为你一旦做了,你俩的关系恐怕就会雪上加霜。他会火儿更大,你会心更怕,如此升级下去只会让你愈发觉得,他人都不是好东西,都不能信任”。换句话说,遵循旧策略,问题也会照旧。相反,在明白你感受的前提下,我还要请你去尝试一种新的策略——去跟马克讲明,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到痛苦,告诉他你为何有这种感受,还有,请他不要这样做了。运用这种新策略,你不需要伤害自己;你是可以掌控自己的行为的。这样解决问题是更健康的。还有,如果他执迷不悟、还继续伤害你,我们将一起找出应对的办法。我知道,新的方式对你来说不容易,甚至让你担惊受怕,但我对此还是坚持的态度——因为这是一种抛砖引玉,能帮你学到更加健康的问题解决之道。”
 
  (作者:阿诺德·阿恩茨 | 来源:心灵花园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