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头脑特工队》情绪与记忆的关系

发表于 2015-08-29 18:30
  心理导读:《头脑特工队》是由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3D动画电影。影片讲述了小女孩莱利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而搬到旧金山,她的生活被这五种情绪所掌控。 尽展脑内情绪的缤纷世界。    ---www.tspsy.com
 
《头脑特工队》
 
  《头脑特工队》
 
  外文名 Inside Out
 
  导 演 :彼特·道格特
 
  主 演:艾米·波勒,比尔·哈德尔,菲利斯·史密斯,敏迪·卡灵
 
  类 型 : 动画 / 喜剧 / 家庭
 
  出 品: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上映时间 :2015年6月19日(美国)
 
  一、剧情简介
 
  莱莉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莱莉只得和熟悉的中西部生活说再见。和所有人一致,莱莉也是被五种情绪共同支配——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这五位情绪们居住在莱莉脑海里的控制中心,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适当调配来指导莱莉的日常生活。然而搬来旧金山,全新的环境与生活都需要莱莉适应,混乱渐渐在控制中心里滋生。虽然快乐是莱莉最主要也最重要的情绪尝试着解决争纷,但如何才能更好适应新城市、新家与新学校还是让情绪们产生了冲突。
 
  二、影片评价
 
  《头脑特工队》本片是一部朝气蓬勃、带有甜甜味道的皮克斯喜剧。从影片最新曝出的不到一分钟片段来看,的确够萌够甜够有爱,而情绪五人组的默契配合以及五位成员因“性格迥异,带来的反差萌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卫报》
 
  影片主题非常简单且主流爱可以挽回一切,而对什么是爱,影片阐述的就十分新颖了它是所有情绪的融合,是无论快乐或悲伤,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经历,五个情绪在影片里折腾的天翻地覆的小东西,也在所有观众头脑里留下了一场五味俱全的情感风暴  。   ---新浪娱乐
 
  尽管这称不上是皮克斯最好的电影,戏剧冲突简单,格局较小,在情感方面也缺乏大起大落的张力,但它做到了皮克斯最被人重视的那些优点,充满想象力的设定和空间构造,打动人心的共鸣点,并且不失去幽默,于是它依旧让人看得笑泪交织,感动不已。   ---凤凰娱乐
 
  三、精彩影评
 
  五月的时候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大会上,就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摊位,当时就很想看这部讨论心理学的电影,无奈等到近三个月后才如愿。电影宣传中看到以情绪角色来做宣传,再加上我的前老板Lisa Feldman Barrett也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评论这电影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都让我以为这部电影是要谈论情绪是怎么一回事,看了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根本是假情绪之名探讨更深层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啊!
 
  1、性格的形成
 
  从电影的角度出发,性格的形成,就是因为经验,特别是一些「核心经验」的累积,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岛。脑中的思绪列车会经过这些岛屿、长期记忆区等,把这些东西带到大脑管控室,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表现。如果大脑管控室不知道该怎么作,我们就会脑中一片空白。
 
  电影中关于性格形成的描述,大方向是对的,但核心经验不应该像电影中描绘的只是单一的事件,而是很多类似事件的累积,会形成了一种信念。这些信念会影响我们的心智运作,也会受到后续事件的影响而有所转变,可能会变的更坚定,也可能会变得更脆弱。但若单一事件是非常震撼的,也很有可能就会因此影响了人的信念,而且非常难扭转。
 
  2、记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大概是电影中严重的错误之一,因为人的记忆根本不是把单一事件完整的储存,然后完整的提取。我喜欢用的比喻是这样的,若把要记得的事情当作一本书,我们记忆运作的方式就是把这本书拆开来,然后分门别类放在长期记忆区;日后要回想这件事情时,就从长期记忆去把这些片段拼凑成一本书,当然记忆肯定和原本的事件有所出入,但这就是我们记忆运作的机制。
 
  至于讯息是否真的被遗忘、随风消逝,还是有争议的。如同上一段提到的,我们记忆不是针对单一事件完整保存,所以要完全遗忘某一个元素,其实非常的困难,根本不可能!当然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尝试抹去记忆,在动物身上也得到颇正面的结果。但我们要做到像电影「王牌冤家」那样记忆消除技术,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至于潜意识的描绘,很显然是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唯一要抱怨的就是,潜意识不一定只有我们害怕的事物,也会有我们很渴望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物啊!
 
  不过影片中忧忧把快乐记忆变难过,倒是一个相对正确的描绘,因为同一个事件,确实会因为人们诠释的角度,而有了全盘不同的情绪感受。
 
  3、那情绪又是怎么一回事?
 
  让我前老板抓狂的就是电影中对于情绪的描绘,除了参考我前老板的文章之外,也可以看看我几年前写的东西。简单来说,情绪不应该是壁垒分明的几个简单概念,但我们从小到大却一直被教育情绪就是那样,所以人们很难接受情绪不是壁垒分明概念这件事情。讲难听一点,情绪类别可能只是为了方便沟通的一些用语,而不是我们真正的感受。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当没有「冏」这个词汇的时候,难道你就不会有那种有点尴尬的感受吗?
 
  那情绪究竟是甚么?其实情绪就是心智运作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电影中的所有记忆都被标寄了一个情绪,某种程度来说算是略正确的描绘,因为情绪就是那样的无所不在。当情绪没有办法运作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跟早期的机器人没有甚么太大的差别,只是执行力比较逊一点。电影最后的片段强化了情绪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很贴切且真实的呈现。
 
  撇开将情绪类别化的错误,影片中对于情绪影响的呈现是很具参考价值的:
 
  人们在悲伤情绪下,比较能够作逻辑性的思考
 
  每种情绪都有其优缺点,妥善运用,就能够有最好的成效
 
  人或许不能只有快乐,情绪是整套贩售的,有欠缺人生就会有缺陷
 
  除了上述讨论的部分之外,电影也针对抽象思考、梦境、创造力做了很精彩的呈现,也让电影的情节得以顺利发展。若要说这电影带出了甚么讯息,大概就是:
 
  我们该去拥抱自己的情绪,因为不论是快乐、难过,都有其功用及必要性
 
  要认真过每一分钟,因为每个事件都会对于我们自己、他人造成影响
 
  要多给自己的信念一些发挥的空间,若只是持续被诱发,那人生有点可惜啊!
 
  (文/Andrew Elliot | 来源/cogemonews)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