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催眠大师》中,我认为秉持贯彻别太自信理念最有力的一点在于影片结尾部分,当心理医师徐瑞宁被人强行心理治疗之后,他告诉他的主治医师顾洁(任小妍),他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是因为他觉得他之前犯下的错误不应该被原谅。 ---www.tspsy.com
别太自信。
这是我看完这部影片后下意识的直观感受。整部片子大概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志得意满的心理治疗师徐瑞宁以其颇为自得的催眠疗法,在心理临床治疗上披荆斩棘,意气风发。也因此,徐瑞宁的大学老师方教授给他介绍了一位颇为特殊的病患任小妍——此前给这位任小姐做过诊疗的心理医师全部以失败告终,并且任小妍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擅长与心理医师打交道。这让骄傲的徐瑞宁颇有兴致。
当任小妍来到徐瑞宁的诊疗室时,徐发现任确实如同方教授所说很古怪。于是,徐决定对任采取他引以为傲的催眠疗法。整个催眠过程中,徐与任斗智斗勇几经反转,最后,正当徐以为挖出了任心中的压抑和症结之所在时,却被任小妍来了个大翻盘,徐被任反催眠了——原来这一切(包括徐对任的催眠)都在方教授与任的“算计”当中——而他们的目的则是为了治好埋藏在徐心中的隐疾。
全片102分钟,剧情铺排节奏延展在国产片里皆属上乘。如同我开篇里提到的“别太自信”,本片剧情从一开始就在渲染徐瑞宁的技业拔群意气风发,所以包括徐的老师给他介绍这么一位奇特病患,以及任与徐的初见时的怪异与非常等等细节,徐都未加任何怀疑与防范的全部忽略,仅仅是把任小妍当作一个比较麻烦的病例而已——作为一个骄傲而自信的心理医师,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搞定她。而这一点正是全片剧情发展的基调氛围——你自信满满,自以为技业精湛,那么我们就投你所好,给你送来一位“难缠”的病人。于是,一切水到渠成,“木马”被顺利植入。
当徐瑞宁对任小妍循循善诱步步紧逼,一层层剥开任的心理防线之时,孰不知也正在脱掉自己心房之外的茧壳。《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说,行军作战,要用常规套路接敌应战,而以奇兵致胜。在《催眠大师》中,方教授和任小妍们以徐瑞宁最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心理诊疗切入,而整个诊疗过程则是对徐的催眠,所谓出其不意方显奇功。
打败一个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其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击溃TA,打垮其长期以来特定的矜持、自得与骄傲,才能破除其心防,令其袒露胸臆,对心理医师而言,这样也最方便给病患作新的心理建设。所谓不破不立,片中的众人对徐瑞宁正是这么干的。他们收效的基础便是来自徐瑞宁对自己的催眠术和心理诊疗的绝对自信。
《射雕英雄传》的结尾有一段著名的关于英雄的探讨:
成吉思汗勒马四顾,忽道:“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
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
郭靖沉吟片刻,说道:“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
成吉思汗双眉竖起,喝道:“你说甚么?”
郭靖道:“大汗,我只想问你一句: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
成吉思汗一怔,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
郭靖道:“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语。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
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他生性戆直,心中想到甚么就说甚么。成吉思汗一生自负,此际被他这么一顿数说,竟然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郭靖吓了一跳,才知自己把话说重了,忙伸手扶住。成吉思汗淡淡一笑,一张脸全成蜡黄,叹道:“我左右之人,没一个如你这般大胆,敢跟我说几句真心话。”随即眉毛一扬,脸现傲色,朗声道:“我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依你说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话!”在马臀上猛抽一鞭,急驰而回。
当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着:“英雄,英雄……”
成吉思汗战功彪炳,自视甚高,到头来在自己最为得意的事情上却没有得到认同,郁郁而终。也正合此理。
扯远了,接着聊回这部影片。
很多人说《催眠大师》像《盗梦空间》,我倒觉得它更像《禁闭岛》,其实在观影的时候,我心底里用来作比的是另外一部影片,《爱德华大夫》。《催眠大师》与其在情节架设上颇为类似——男主角因为早前犯下的过错而深感罪责,以致于这种情绪郁积而影响到正常生活;最后也都是靠一个女心理医师及其老师来打开心结破除心魔,收获新生。
作为精神分析电影的开山之作,《爱德华大夫》这部上映于1945年的影片斩获了1946年第十八届奥斯卡最佳戏剧片奖。作为后来者,2014年在中国上映的《催眠大师》似乎(马乔观影太少,不敢笃定)也开创了中国电影有关这个题材的先河。
既然提到了《爱德华大夫》,就多扯几句。这是一部画面很有质感的黑白片,有图为证——
《爱德华大夫》这部电影的开头是一段字幕——
“错误并非命中注定,而应归责于我们自己。”
——莎士比亚
这是一个关于精神分析的故事,精神分析师要让病人说出深藏在心中的苦恼,开启他们深锁的心门,病人只有向医生说出一切,才能自精神异常的混沌中解脱。
这个说法跟《催眠大师》中徐瑞宁的观点如出一辙,徐瑞宁在给任小妍作心理诊疗时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正是在试图挖出任小妍深藏于心底的秘密。在《催眠大师》的开头,徐瑞宁在学校讲课被问到使用催眠疗法是否理所应当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心理医师的目的是治好病人,至于使用什么手段,他并不介意。所以,在剧情的后半部分,当任小妍不断示弱不断下套,到成功反客为主,徐瑞宁是那么的烦躁并急于结束跟任小妍的谈话时,你就会深深地感受到,别太自信,分分钟叫你自己给自己打脸。
而关于过分自信,在《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中的反应则体现在:影片中的精神分析大量应用了佛洛依德的学说理论,但故事里对于真相的层层抽丝剥茧却又不断地在否认和嘲笑佛洛依德学说的既有理论。有关这一点,有影评者这么说道:
耐人寻味的是在彼特森(片中的女医师)与她的老师之间的那段谈话,她的老师倾向于基于理性和既存理论,这正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得出J.B(男主)是凶手的结论,而彼特森则认定患者仅是受困于自己的犯罪情结。让彼特森得出并坚持这样的结论的直接诱因是因为她已经深深地为J.B的人格所吸引,基于感情上不能相信J.B是凶手的情感诉求而做出修通情结的尝试。而这不啻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发出挑衅的檄文,在阐释精神分析理论的同时也在反思其基本立足的合理性。
事实上,我认为最为恶搞的一点在于,《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中女主角彼特森的老师的妆容明明就是照着佛洛依德来的。
当然,我必须要说明,举《爱德华大夫》这部片子作类比实在是因为我觉得《催眠大师》跟它有太多相似之处,而《爱德华大夫》的剧情也确实在说明不要对既有的认知太过自信。
好吧,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扯闲笔,接着说回来《催眠大师》。
《催眠大师》中,我认为秉持贯彻别太自信理念最有力的一点在于影片结尾部分,当心理医师徐瑞宁被人强行心理治疗之后,他告诉他的主治医师顾洁(任小妍),他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是因为他觉得他之前犯下的错误不应该被原谅。
总得来讲,个人看法是这部片子非常棒。最后吹毛求个疵——结尾部分的男主的各种“解密”,窃以为画蛇添足了;任小妍反催眠徐瑞宁结束时的那颗水滴如果是伴着那声响指而四散溅射而不是直接上拉就更完美了。
最后啰嗦一句,影片结尾部分,莫文蔚唱的那首英文歌《you must love me》很棒。
(文/马乔 来源/十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