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盘古与烛龙,在神性上几乎是相同的。对自然界春夏秋冬,昼夜更替,风雪雷电日月诞生的控制能力完全相同。从神形角度看,同是蛇身或龙身,龙首或人面。盘古度量天地间之 距离,烛龙“身长千里”,掌管“天门兮地户”,并能“夜直上观北极”。一个开辟天地,一个掌天门地户,可谓相同。 ---www.tspsy.com
沙游治疗:盘古的原型意象
盘古,是华夏族开天辟地的老祖宗;盘瓠,是南方苗瑶舍诸族的祖先神。对于二者的源流,学术界多有著述,但难满笔者之意。对二者的源流及相互关系,试作一简要地考述,以求教于诸大方之家。
一、盘古、盘瓠不是一个神
为说明这一命题,我们先客观地对二者作求同性研究。其一,从神性角度看。盘古出自三国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级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读,毛发为草木”。“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一喜为晴,怒为阴。……天地万物之祖也”。这里清楚地说明盘古乃创世神。开辟天地,身长九万里,可谓巨人中之巨人。风云雷电、日月星辰,四积五岳,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阴晴雨雪,天下万物均由盘古,“垂死化身”而来。这类创世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神话转折期,即文明时代到来之际的产物,其中某些成分可追溯到神话产生期。可以说,盘古是宇宙万物、人、神的共同祖先。在盘古身上,看不到今日所谓“民族”的影子。
盘瓠,首见魏时的《魏略》,再见《后汉书》、晋干宝《搜神记》、晋郭璞注《山海经·海外北经》《太平卿览》引《玄中记》等。据唐李贤注《后汉书》中引《魏略》时同注“此已上并见《风俗通》也”。可以说这则神话于东汉时已记录在案了,然今本《风俗通》无此文。细查古籍有关盘瓠的记载与流传在今日苗瑶诸族的传说,其内容大略如下:高辛王时,有一老妇,得耳疾,挑之,出一蚕茧样大小的小龙狗。将其盛于靓中,盖以盘,倾刻长大,毛五色,起名叫盘瓠。后有犬戎作乱,寇其边境,高辛征而不克,乃张榜招慕天下壮士。如能得犬戎吴将军头者,非但赐金封爵,还妻之少女。盘瓠狗跑至阵前,咬下敌酋首级。不料高辛食言,不以少女配龙狗,而女儿认为父王不可违信。高辛无奈,以少女配盘瓠,狗负女入居南山。高辛思念女儿,派人寻找,终不可得。三年后,女儿与大婿盘瓠生十二个孩子,六男六女。盘瓤死后,六对兄妹为婚,繁衍人类,以成汉、苗、瑶诸族。古籍中有称南方信仰盘瓠者为“盘瓠蛮”。这则神话及不同异文广为流传于湘、黔、鄂、桂、滇、粤、闽、浙、赣等省有关少数民族地区,又以苗瑶舍诸族为最;并跨出今日国界,流传于东南亚诸地以及远涉重洋,流传在日本琉球、冲绳和日本本土。虽则已多具民间故事的特征,但确系这一神话的流传演化所至。遍查古籍中之盘瓠与上述地区流传的异文,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丝创世神的线索。结论是确然无疑的:盘瓠是祖先神。盘瓠神话是祖先神话,与创世神话无缘。一个是创造宇宙万物,一个是繁衍人类(早有人类)。
其二,从神形上看“盘古之君,龙首蛇身”,是其形貌特征,这一点久为神话研究者所忽略。人首蛇身,是华夏神话中常见的一种神的相貌,以伏羲女祸最为醒目。盘瓠的形体很清楚,是一条狗,五彩毛色的狗、龙狗。龙是华夏族神话中的显赫者,既是龙狗,必受华夏神话影响无疑。狗,作为图腾,远不过人类开始驯养狗之时,是神话勃兴期的产物。从社会厉史、人类认识史的发展阶段看,狗图腾神话早于创世神话而产生。然而晚出的盘古,却没有早生的盘瓠在形体上的影响,这是认为盘古系盘瓠演化而来的论者们忽略的一点,二者在神形上毫无共同之处。
其三,从语音上看盘古、盘瓠在读音上极为相近,这是一些研究者认为二者同源的唯一的根据。此说首见闻一多先生的 《伏羲考》,音训伏羲、盘瓠古音相通,认为二者盖出一源,盘瓠又演化为盘古。常任侠先生在其《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中,也认为伏羲、盘瓠、盘古源于一处。袁珂先生亦曰:“二者神话出于同源之说,盖可相信”。
以上诸见可为一说,三者同源,源于何处,留待后论。计有源于西北犬戎一说、有源于苗瑶先祖一说。通常的研究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从语言角度讲,神话的传播要有语言--共同语作基础。不操共同语的不同部族,接受传播来的神话时,心然要通过翻译,一是神名的意译,二是神名的音译。内容情节初时不会有大的更动,而后逐渐演化则是必然的。可以肯定,如果盘瓠是意译来苗瑶祖先的神名,那么苗瑶语中必定有一个与“盘瓠”读音不同的神名;如果盘瓠是音译而来的名字的话,那么这盘与瓠两个字本身则没有什么意义。然而恰恰相反,一是苗瑶畲诸族至今仍称此神为“盘瓠”,用的是汉语语音;二是盘瓠之名的由来,是龙狗盛于瓠,盖以盘而得名的。盘与瓠在汉语中早已有之,是两种器物的名词。两个名词合在一起指一个连贯性的动作,并成为龙狗的神名。最低限度讲,今日苗瑶舍诸族盛传盘古神的故事,源于汉语。华夏与苗瑶先祖的语言,同属一个语系,但分属不同的语族,其差别必然有之。传播时有一个译制过程,如果说盘瓠真的源于操苗瑶语的初民部族,那可肯定是意译而不是音译成汉语文字的。但是为何这个名词又传入苗瑶至今不变呢?看来这则神话的生产者是古代操早期汉语的部族,并非操早期苗瑶语的部族。如此说成立,那么今日苗瑶诸族的“盘瓠”神就不可能是盘古的祖先,二者混同则属大谬。二者不是一个神的先后演化,各有其祖,不可混为一谈。
二、盘古源于昆仑神话
从盘古的神性着手:“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再看看昆仑神区烛龙神。“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复。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八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渴。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天缺西北,龙衔火精。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神”。“烛龙……人面龙身而无足”。“钟山之神名烛龙,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吁为夏,息为风”。“北方有钟山焉,山上有石首如人首: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开左目为昼,开右目为夜;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
盘古与烛龙,在神性上几乎是相同的。对自然界春夏秋冬,昼夜更替,风雪雷电日月诞生的控制能力完全相同。从神形角度看,同是蛇身或龙身,龙首或人面。盘古度量天地间之 距离,烛龙“身长千里”,掌管“天门兮地户”,并能“夜直上观北极”。一个开辟天地,一个掌天门地户,可谓相同。创世、创造的万物原是静止的,由神性调起来,使其成为活动的,以使四时运行,万物生长。这些能力是盘古、烛龙二者共有的神性。所不同的是烛龙“造”的不如盘古那样众多,另外烛龙是钟山之神(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盘古是创世之神。然而,烛龙早于盘古问世千年以上,晚出者汲取前者的神性于一身,成为创世大神,是神话传播中的成就。可以说:盘古的神性、神形来自烛龙,只是改变了神职与神名。盘古的形与伏羲同,古时伏羲、盘古声训可通。伏羲之音转,而使这位烛龙神的后裔得其名“盘古”,融汇二者的神性、神力而得神职--创世神。烛龙、伏羲同为昆仑神区的显赫者,盘古系二者的后裔,所以说,盘古源于昆仑神话。今日新疆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卫拉特蒙古等民族的神话中也完全可以证实这一论断。维吾尔族神话中的女天神,身体硕大无比,占据整个宇宙。她创造万物,睁眼天亮,闭眼天黑;吹气刮风,声音打雷;柯尔克孜族的黑神鱼,久居冥间,呼为风,声为雷,睁眼为昼、闭眼为夜,看守着大地的门户;卫拉特蒙古的《麦德尔娘娘》创世神话中,麦德尔身入大地,化身宇宙万物,使草木茂盛,春回大地。与盘古身化万物几近相同。可以确定,这类神话是古来新疆地区特有的神话,自昆仑神话中之烛龙,到今日之维吾尔女天神、柯尔克孜黑神鱼、蒙古族之麦德尔,在神性上有前后相接的印迹。查中国汉族神话及各少数民族神话,此类型神话独出昆仑神区,今新疆各民族中。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源于我国西北可以说是确定无疑了。
三、盘瓠神也源于昆仑神话
盘瓠神话的源头之两说中有一说讲源于西北,然证据不足。为进一步阐明这一问题,须先看古籍的载述:“大荒之中……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化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晋郭璞注:“(戎宣王尸)犬戎之神名也”。“有犬戎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郭璞注:“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狗封氏者……生男为狗,生女为美女。封为狗民国”。“武陵蛮,今其国人,是其裔也”。“狗国。其国在女真之北”。
上引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盘瓠即犬戎国,或曰犬封国。是有功于高辛王,得以美女繁衍成一国,故名狗封之国。
2、东汉前此国在西北,或北方。东汉、晋以后,此国南移,入武陵一带,又入东海。
3、南方之盘瓠一国与西北之犬戎、犬封国是一回事。这里有一个方位问题,即此国为何早在西北、北方,而后又入居南方了呢?郭璞为何将此国又注入东南方?这个问题的背景很明了:秦汉前,犬戎部族在西北,这是历史事实,史有定论。所以早期《山海经》全记在西北方,此乃一。秦汉威逼西北犬戎部族,使其不断南下,进入川、黔、滇、鄂、湘一带。因而东汉时此故事已进入西南,但尚在武陵一带,尚未进入东南,此乃二。至晋郭璞时与以后各代,民族融汇更甚,神话由西南浙次入东南。至晋时,东南已有此神话在流传。博采多学、广搜天下奇闻的郭璞,便将西北、西南、东南融为一体而论之。此乃三。参照民族史,中国历史便可详知其流传的程序、始末;并可以得知:盘瓠神话流传西南,不会早到西周。
这又引出两个问题即:
1、高辛王为何到了西南、东南?
2、犬戎吴将军作乱高辛王边境又是如何来的?回答是很清楚的即:1、高辛王乃中原华夏族,操汉语的民族中传说的上古帝王。绝非苗瑶舍诸族操苗瑶语诸部族的上古帝王。这个帝王的名称、时代,乃中原流传而去的。若否认这一点,那就必须得承认另一点,即盛传盘瓠、高辛王神话的民族,是古代华夏族、高辛王的后代,二者必居其一。如果承认系古代华夏的后裔,传说其故事应是理所当然的。但再将此神话归属“民族”或汉、或苗、或瑶就大可不必了。2、犬戎之得名,不早于春秋早期。“戎狄夷蛮”这组概念的出现,在春秋时节;犬戎作乱高辛王境,在时间上是不能成立的。然而神话,不必追究时间概念。但春秋我国时犬戎南下,倒是历史事实。犬戎一直居地中原西北方,作乱高辛王,也只能进中原骚乱。何以到东南、西南呢?再则、吴将军的姓氏,是汉姓。姓汉语姓氏的民族,其姓氏源于华夏族、汉语,这是无可置疑的。看来盘瓠、高辛王、吴将军、犬戎的故事,无疑是由西北、中原传入西南、东南的。如否认这一点,就必须承认另一点:即苗瑶先祖曾臣服于华夏上古帝王高辛,曾受到西北犬戎的侵犯骚扰,西南、东南民族中有西北、中原民族的成分。以这个为前提,神话传播而去又有何不可以呢。因此《搜神记》曰:“(盘瓠)其后子孙昌益,号为犬戎之国”。西北犬戎之国即与中原高辛争斗的盘瓠的后代。再“(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即其后也”。西周最后一个暴君被西北犬戎杀于骊山脚下,史事昭昭,乃盘瓤之后。可见盘瓠源于西北犬戎部族,而后入西南,又渐次东南的。犬戎神话属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的昆仑神话系统,可见这则神话源于昆仑神话。
为进一步佐证上述结论,下引一则笔者在新疆西南部若羌、且末、民丰、和田等地搜集到的神话。共有两则异文,现综合简述如下: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只有一个独生女儿,美丽漂亮,视为掌上明珠。女儿婚嫁年龄已到,却不喜见人,独爱家中一犬。父王无奈,只好让其独居一座小院内。无人与她作伴,唯有爱犬不离左右。日后不料女儿怀孕,父王大惊,忙问之,乃犬所为。后生一狗头儿子(一说生一人面狗身儿子),父王激愤震怒,但又悲悯爱怜独女(一说女儿难产死去,或说生下一男一女而亡),只好将女儿与狗丈夫及狗头人身(或人面狗身)的儿子,送到远方自谋生路;并赠给一匹骆驼,一头毛驴。一家人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地方定居,在一片有草有水的地方住下来,繁衍子孙,兄妹为婚,自成一族,并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认为盘瓠源于苗瑶先祖的研究者,在驳斥源于西北的观点时,有一主要的论据:即质疑源于西北,为何今日西北不见流传?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时代演进,哲学思维定式的仇视,神话必然走上消亡之路。难道神话产生地就必须有神话流传吗?希腊今日不见上古神话(口头、民间的)流传,只有文字的传世,能说希腊古代无有神话吗?这种指责实在毫无根据。然而,既使此指责可为一个反驳的证据,那西北的确至今仍有流传,该作女响解释呢?总不能说是西南民族曾到新疆传播神话吧?遍查历史,毫无一丝这种可能,何况分属阿尔泰语系与汉藏语系。讲述者祖辈未离开过新疆西南部,连汉语一个词也听不懂。新疆西南部、青海、甘肃一带,乃古代氐羌人的居住地。可以确定,这则神话产生在古氐羌人中间。氐羌古来认为是犬戎之一部。春秋战国至秦汉魏晋,沿川青藏边界南下川西,五岭南北,入长江流域乃历史事实。西南氏羌族群是西北氐羌人南下与当地土著融汇而成。盘瓠神话也就随之而入西南、东南。我认为盘古、盘瓠神话源于西北昆仑神话,乃古代氏羌人的神话,战国至秦汉之际随民族迁徙而入西南,东汉时已进入武陵一带。至晋时,已传入东南诸少数民族中间。而后又跨国界进入东南亚,越海涯登陆日本本土;另一路进入漠北,东北而入朝鲜。三年前,我曾著文认为盘古盘瓠系一神演化,顺从旧说。一是因为资料不足,二是自己学识浅陋所致。今日重写此短文,以纠正错误,请教诸家。
(作者:姚宝瑄 |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