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学习风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发表于 2020-02-07 21:55
  心理导读: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是一个视觉学习者、思考型学习者或诸如此类的学习者,那么你要小心了。例如,相比文字你更喜欢图像并不意味着你不应该阅读而只应该看图片。这些理论错误地让人觉得每个人都只用一种方式进行学习。    ----www.tspsy.com
 
学习风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学习风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毫无疑问,人们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你看一下身边的同学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情、发育水平、社会和文化经历以及对学习任务的情绪都有所不同。但是,我们能否说这些因素就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学习风格”呢?例如,是否有些人是需要看学习材料的“视觉学习者”,而不像“听觉学习者”那样一定要听学习材料?
 
  一些教育者被学习风格所吸引,希望通过指导修正学生的学习风格来鼓励学生学习。反过来,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促进了学习风格评估测试的发展,以诊断出学生怎么学习最好,从而调整教学风格以适应每个学习者。可能你已经用了最好的学习风格,不过这所有的东忙西忙到底是基于事实还是仅仅是想象呢?
 
  从辩证角度来看,主要问题就是“学习风格”的含义。这个术语看似直观明白,但是学习风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吗?学习风格真的是对学习的要求还是只是学习的偏好?换句话说,如果你是“视觉学习者”,当没有视觉信息时,多大程度上会真的影响你的学习能力呢?学习风格是一成不变(像眼睛颜色样)的,还是人们能够调整学习方法以迎合主题(如文献、心理学、牙科学或是音乐)需要呢?
 
  学习风格的来源是什么?
 
  不幸的是,大多关于学习风格的出版物作者都没有实施支持他们观点所必需的对照研究(Stahl 1999)相反,他们所说的支持他们观点的“研究”都是没有出版的,因此没有经过其他的科学家评议,我们都知道出版和评议研究以及它们的结果是科学方法的关键一步。没有做到这一步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说明这些宣称者已经成为一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偏差受害者,缺乏可信性了。
 
  学习风格的证据是什么?
 
  在检验学习风格证据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众多的学习风格狂热者并没有对学习风格的差异达成一致意见。虽然某些教育者通常会称某些学习者为“语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和“动觉(运动)学习者”,但是有些评估测试也宣称能够评估以下风格的混合形式:触觉(触摸)的、逻辑的、社会的、居士式的、主动的/反思的、感觉的/直觉的、思考的感受的、判断的/感知的、顺序的/整体的。对“学习风格”基本分类的普遍不一致对辩证思考者来说可能是一个线索,这些宣称可能仅仅以推测和常识为基础,而不是真正的科学发现。
 
  我们在检验学习风格的证据时遇到的第二个危险信号就是,缺乏支持一个人的学习风格与真实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证据。事实上,大多拥护学习风格的人几乎没有数据支持他们所说的学习同样材料而获得不同分数的人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发现,匹配教学环境和个体所谓的学习风格几乎对成绩没有影响。因此,对学习风格更为准确的理解可能是,它们反映的是学习的偏好,而不是对学习的要求(Kratzig& Arbuthnott,2006)。
 
  然而,有一个实证研究的确发现某种学习风格对成绩有影响。那是由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 Robert Sternberg)和埃琳娜·格里格伦科(Elena  Grigorenko)所主持的旨在评估学生逻辑、创新和实践思维能力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这三种能力被认为是“智力”的三种独立形式(Sternberg,1994; Sternberg & Grigorenko,1997)参加心理学初级课程的学生被分为若干组,每组教师对学生在测试中得分最高的那种智力给予重视。(而在控制组中,教师故意不重视学生得分最高的智力,而重视其他智力。)课程结束时所进行的测试显示,当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学安排相匹配时,他们能获得最好的成绩。
 
  斯滕伯格和格里格伦科的研究有何不同呢?除了他们的结果的确说明了当教学安排和学生基于逻辑、创新和实践思维的智力相匹配时,学生的成绩更好以外,他们还用了随机的、双盲的实验方法去检验他们的假设。值得注意的是,大多其他的“学习风格测评”都没有如此严格和可信的科学程序。
 
  这个问题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吗?
 
  如果学习风格确实存在,跨文化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风格( Winerman,2006b)吗?尼斯贝特等人(2003)的研究表明,亚洲人和美国人经常用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美国人关注物体的主要特点,而亚洲人更多地用整体性观点看事物(这些是文化差异,而不是生理差异:有亚洲血统的美国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本质上与其他美国人相同)。为了说明这两种“看”的风格差异,请看一下前面以丛林为背景的老虎图片。尼斯贝特等人发现,典型的美国人会使用更多的心理资源以把图中的主要元素一—老虎—加入逻辑类属,而亚洲人通常会更多地注意环境和背景丛林。
 
  尼斯贝特( Nisbet)等人使用上图中的线来表示个体在看图时的眼动情况。美国人花更多时间看老虎和图中其他的主要物体,而亚洲人花更多时间看环境和背景中的细节。文化会影响人们对课堂学习的看法。例如,美国人普遍认为学术成就得益于先天的智力,而东亚人则强调纪律和努力学习(Li,2005)。你猜猜,哪一种信念最能鼓励孩子在学校的好表现呢?韩国心理学家金照静(Heejung Kim)认为,其他的文化差异对学术成就也有很大影响。当金熙静艰难地上完需要小组讨论(在她的韩国求学经历中很少)的课之后,她(2002)决定研究亚洲人和美国人在学术任务方面有什么不同。正如她所预测的,当亚洲和美国大学生拿到要解决的问题后,美国大学生通常得益于与每一个人讨论问题,而这样的讨论经常抑制亚洲学生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不属于当前“学习风格”讨论的一部分,因此它们没有包括在各种组织销售的学习风格测试中。但是,我们在这里提及这些是为了说明,以当下流行观点(如学习风格对成绩的影响)为基础的观念通过从科学界接受批评和寻求理论上的改进而坚持获得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学习风格的拥护者或许就可以用受到控制的测试来研究某些文化差异是否会导致学术成就的差异,如果会的话,就能创造出真正反映实证性差异的学习风格类型。
 
  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的来说,当我们对大多数关于学习风格的言论保持谨慎态度时,也应该对跨文化研究和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之后的新进展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承认,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兴趣已经鼓励教师和教授在课堂上使用不同方式来呈现学习材料了,包括媒体、展示和多种“动态学习”技术。不仅如此,已有研究显示,当同样的学习材料以多种形式(既有文字又有图像,还有动手实践学习)呈现时,每个人能学得更好(McKeachie,1990,1997,1999)。
 
  回到我们的主要问题上:当解释那些意在识别你学习风格的测试结果时,我们建议你保持谨慎。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是一个视觉学习者、思考型学习者或诸如此类的学习者,那么你要小心了。例如,相比文字你更喜欢图像并不意味着你不应该阅读而只应该看图片。这些理论错误地让人觉得每个人都只用一种方式进行学习。而且,它们还会错误地让人以为学习方式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相反,我们要学会调整我们的学习方式以适应要学习的材料类型,正如你不会用你学习数学的方法来学习音乐一样。学习涉及很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学习材料、呈现学习材料的媒体、呈现方式、教师和学习者的人格,以及学习发生的环境等。你的大学生活正好向你展示了一个美妙的机会,让你学习以新的异乎惯例的方式思考问题。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心灵花园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