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亲子教育:父爱与母爱有何差别?

发表于 2014-10-10 11:24
  
  心理导读: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而六岁以后的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www.tspsy.com
  
亲子关系:父爱与母爱有何差别?

亲子关系:父爱与母爱有何差别?
 
  在电影《喜福会》中,相对于母亲的角色,我们较少看到父亲的身影,更少听到父亲发声。这或许是影片或小说因其表现主题而做出的特意安排。然而,就一个正常的家庭来说,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各有分工,缺一不可。这在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也做出了精彩的论述,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弗洛姆说:“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换句话说,母亲爱的是孩子本身,不管孩子做出何种行为。他认为,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因此,如果我们没有得到这种爱,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去获得这种爱,我们就会产生怀疑,怀疑自己存在于世的价值。然而,可惜的是,这种无条件的爱往往只在我们婴幼儿时期昙花一现,此后的人生中再难寻觅。因此,弗洛姆说,在性爱、宗教和神经症(更多是此种形式)中,我们都可以见到人们对这种爱的渴望。
  
  弗洛姆接着说道:“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然而,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父爱与母爱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父爱是有条件的。正如弗洛姆说道:“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了你的职责,因为你与我相像。”当孩子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可能就会失去父爱。不过,有条件的父亲也有积极的一面。母爱神圣而伟大,但往往求之不得,只能期待遇到一个好母亲;而父爱则可以通过孩子的努力去赢得,父爱是可以受到控制和支配的。
  
  那么,父爱和母爱应该如何分配才科学呢?幸运的是,弗洛姆连这一点也告诉了我们。他指出,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符合孩子发展的要求。
  
  “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而六岁以后的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弗洛姆说道,“一位好母亲不会阻止孩子成长,也不会鼓励孩子求援。母亲应该对生活有信心,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亲的爱则应该有所原则并表达期望,它应是宽容的、耐心的,而不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弗洛姆认为,一个人成熟的人最终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他(她)兼具母亲和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教给他(她)关于爱的真谛:无论你任何的罪孽改变不了我对你的爱意以及对你生活幸福的祝愿;父亲的良知则教给他(她)关于理智的必要性:你错了,就必须承担后果,要想我爱你,就要改造错误。弗洛姆说道:“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弗洛姆最后警告我们:“从与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与父亲的紧密关系,再到两者的综合,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和成熟的基础。如果不是这样发展的话,就会导致人的神经症……进一步的调查也许会表明:某些神经症形式,如强迫性神经症,更多基于与父亲的单方面联系,而其他病症,如歇斯底里、酗酒、不能坚持己见和面对现实、抑郁,则是与母亲的单一联系所致。”
  
  不过,最后我也要说一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情况并不符合弗洛姆所述,那可能是父母之角色在这个社会早已混乱。
  
  (文/世彦  来源:心灵花园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