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孩子究竟想要什么?
发表于 2013-01-18 09:52
心理导读:“给他他想要的”背后,似乎也传递出了一些火药味,隐隐的,这句话背后,也透出了说话人对父母未满足自己期待的失望与攻击,在表达的是“好的父母是能满足孩子需要的父母,如果没有,便是不合格的父母”。 ---www.tspsy.com
亲子教育:孩子究竟想要什么?
前日带一个学习小组,组员谈到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曾听到某老师讲过一句话,深受触动。那位老师说:“跟孩子在一起,不能给他你想给的,要给他他想要的”。这是一句让他们感叹良久的话,因为在他们的感受中,觉得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很多时候不知道给孩子的,是不是孩子需要的东西。
这句话,明显揪出了这些家长的内疚,在他们谈论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内心浮起了隐隐的担忧:这些内疚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接触到一些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我们的内心往往会被激起一些震动,有时候,那些震动本身,比那些事情更值得关注。去细细品味一下这些家长们的内疚,“给他他想要的”背后,似乎也传递出了一些火药味,隐隐的,这句话背后,也透出了说话人对父母未满足自己期待的失望与攻击,在表达的是“好的父母是能满足孩子需要的父母,如果没有,便是不合格的父母”。这些内容借助于一个教育理念投射出来,被放到了天下父母的身上,当为人父母者感受到这些攻击的时候,就可能被激起内疚来。
细细品味这句话,给他他想要的,这里至少包含了几个层面的内容:
1、尊重他的需要。
我想,这可能是讲话的那个人最想表达的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我们以为自己给了对方最好的东西,因为我们把自己最喜欢的最珍贵的,最舍不得的东西给了对方,可是到了对方那里,他可能感觉根本就不合他的胃口,甚至感觉是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放弃了自己很多需要,结果不但没有看到孩子成绩起色,反倒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那是因为在孩子的感受中,当家长放弃自己的需要而来为他操心时,他感受到的,是来自家长的压力,是感觉“我欠你的,我还不起”,为了处理这个压力,孩子就有可能与家长之间产生巨大的张力。其实,学习,或者说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就感,本身就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需求,当家长有能力尊重孩子,有能力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时,那才有可能激起孩子对学习的需要,才有可能让孩子主动去学习。
所以,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去感受对方的需要,而不是以我们自己的需要为衡量标准,是很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在对方的眼里也一定是好的,这就是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不同。
2、全能感的满足。
给他他想要的,这听起来有点上帝的味道,他想要什么,我们就能给什么吗?我们真的有那么强大的能力满足对方吗?当对方向我们表达了他想要的内容时,我们能满足他多少呢?或者我们满足他是最好的选择吗? 有的时候,我们接收到对方传递的“想要”的信号,于是我们就马不停蹄地想给对方,我们在做的事情,真的不一定是在为对方好,而是在满足我们自己的全能感的需要,就好象我们真的有能力在对方要啥时我们就能给啥。每当我们满足了对方的期待时,我们自己会感觉良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们的自恋会被极大的满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给予对方,但其实满足的是我们自己。
在治疗室中,有一个很基本的原则,就是满足来谈者的需要,但是不满足他的期待。意思是说,对于他的安全需要、被尊重的需要、生存需要等等是要给予满足的,但是对于他的很多个性化的期待,比如被表扬啊,被拥抱啊,被特别对待啊等等是不能给予满足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期待一旦被满足,可能就失去了理解它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本身可能就在重复他生活中的某种模式,这种重复往往是非建设性的,重复本身也无法给他一个机会去感受不同的体验,从而他也就很难有改变的机会。第三,也许在满足他之后,同样会膨胀他的全能感,让他的人格世界中,自我的功能没有机会得到加强。第四,我们很努力的满足他时,也可能真正满足的是我们自己对全能的需要,而当他面对一个全能的人时,实际上他自己的能力是会被削弱的,他自己的价值可能会是贬低的,这对他而言,是会有伤害性的。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接收到他的信号,知道他想要什么时,也是不能给他的,因为有时候,给,也是一种伤害。
3、依恋的需要。
有时候,当我们接收到对方“想要”的信息后,也会把我们自己陷进困顿之中,因为我们自己不一定有能力满足对方,但我们又很难拒绝。难以拒绝的原因,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恐惧因自己的拒绝而导致关系的断裂。另外,当我们内心有对关系的依赖需要时,我们就会把这部分需要投射到对方身上,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深重的期待,如果自己不能满足对方时,可能会给对方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满足对方。其实,真正害怕伤害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把无法承受的伤害的感觉投射到了对方的身上,以为对方承受不了。
所以,当我们不断满足对方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解决自己未曾被满足时的失落。比如一个人在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情感沟通很少,父母对他的要求很严厉,在他的依恋模式中,缺少温暖和安全的体验,但那也可能是他非常渴望的体验。当他长大后,在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早年间所缺失的那些体验那些渴望就会被重新唤起,所以,在他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时,就会用与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与孩子相处,比如与孩子之间缺少界限,很少规范孩子的行为等等。这其实是他成长过程中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依恋需要,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一部分未曾获得满足,所以他会把自己当年的需要完全给予自己的孩子,从而补偿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失的依恋体验。
4、补偿心理。
在人际关系中,非常有控制力的一种情感,是内疚。有时候,当我们自己内心有内疚的成分时,就会试图通过补偿的方式释放掉内疚。比如当一个人觉得没有时间陪伴外地的父母时,他就可能通过帮邻居大妈的方式来缓解一下对父母的歉意。或者一个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的母亲,可能会在物质上给孩子很多的满足,从而缓解自己对于没时间陪孩子的内疚。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给予很多,而且给予的内容也是对方想要的内容,但是,因为给予的动力是解决我们自己的内疚感,所以,很可能这种给予本身,就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是,给和得的双方因为都没有获得情感上的真正释放,所以反而在关系中会越来越焦虑,最终导致关系的被破坏。
那么,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到底要怎么样才好?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呢?也许,每当这时候我们可以在问一问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我渴望得到什么?当我给予的时候,我从中获得了什么?当我们有能力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敏感度,感受到对方的需要;同时也有能力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能清晰地知道我们能够给予并且愿意给予的,当我们对自己有了这样的理解,遵从我们内心的选择去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