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亲子关系: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发表于 2012-12-04 10:29
  
  心理导读: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通过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方法,来迫使孩子改正,那样只能将孩子推向愿望的反面。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作一番调查、核实。    ---www.tspsy.com
  
亲子关系: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亲子关系: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哲学家罗素曾经这样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少儿心理问题专家也说: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他们说,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些话可能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想到的!如何让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变成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老师和家长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纠正孩子说谎的不良倾向。
  
  1.过激的言行不能很好地教育说谎的孩子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通过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方法,来迫使孩子改正,那样只能将孩子推向愿望的反面。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作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孩子是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如果家长再一味打骂,反而适得其反,要分析前因后果,发现及时,纠正及时,不至于把谎越说越大。应循循善诱,向孩子指出说谎的危害性,让孩子在内疚中知错,在鼓励中改错。
  
  2.平时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儿童知识面窄,爱幻想,常将幻想中的事同现实中的事混淆起来,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实这只是一种想象,是说谎的假象,对待这种“吹牛”,家长应该善于利用,首先鼓励、表扬他们创新的想象力,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小故事、身边的客观事物,或通过书本、电视等一些直观手段,让孩子取得正确的知识,让他们从小能比较正确、公正、客观地看待事物,不能一切想当然。
  
  3.给孩子传授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他们由于不具备道德评价能力和应有的社会价值感,因此,免不了使好胜心转变为虚荣心,从而导致说谎。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竞争观念。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说明一些做人的道理。从平时的一些小事严格要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错事会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怎样不良影响、后果。让孩子明辨是非,不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就改。
  
  4.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与说谎的孩子为伍会染上说谎的劣习,所以要教会孩子选择“益友”。发现孩子与不诚实的孩子一起,要主动分析其利弊,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坏处,并举出一些名人大家讲诚信的例子,如和孩子讲讲“狼来了”的故事等,引导孩子分析、判别,使孩子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战胜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5.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
  
  家长平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消灭问题于萌芽状态。处理问题时要和风细雨的耐心教导,注意孩子的神情、动作和言语,搞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将孩子的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区分开来。帮助孩子分析导致说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让孩子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培养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
  
  6.信任孩子,尊重孩子
  
  家长无端怀疑孩子的诚实,会导致他的心理发生不良变化,从委屈、埋怨逐渐发展到不服,甚至报复。有的孩子故意用捣蛋的行为表示他们的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会加重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不信任,反倒为孩子说谎创造了环境。
  
  7.关爱孩子,尊重、信任他
  
  如:创设一个良好的、民主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期望不过高;有关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参加讨论,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8.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多称赞和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当他有表现诚实的行为时,应予以特别关注,尽可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使其懂得诚实的价值。
  
  9.家校结合,发挥合力的功能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常是产生不诚实行为的主要原因。教师与家长的各自为战,给孩子说谎行为提供了有机可乘的机会,家长应经常主动和老师联系,共同配合,使孩子真正家校表现一致,不说谎。
  
  10.率先垂范,让孩子积累正面的道德经验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一个人品德的成长影响极大。作为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让孩子在家庭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游戏玩耍等过程中多积累一些正面的道德经验。
  
  在孩子的眼中,家长是他们崇高的偶像,家长的一切言论、行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用美好的语言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只有家长心灵美,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心灵美的孩子。
  
  (文/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0315xl.com)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