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揭秘:宝宝为什么总爱黏人?

发表于 2012-10-24 09:35
  
  心理导读:当孩子发出信号的时候,满足他,和他连结就行了。这需要妈妈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跟随孩子的引导,比如尽量让孩子多看到妈妈,妈妈多抱抱,多陪陪孩子。   ——心灵花园
  
心理揭秘:宝宝为什么总爱黏人?

心理揭秘:宝宝为什么总爱黏人?
 
  近来麦芽发嗲黏人的表现一阵阵地出现,黏得厉害的时候妈咪心里也会犯点嘀咕,不确定一味地任由他黏是否合适。认识的同龄宝宝的妈妈也表示有这样的问题,只要看见妈妈在就谁都不要了,还说家里人让她躲着宝宝。感觉这种躲避法也不太合适。
  
  依稀记起去年某期Parents上写了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为了寻求一个心理安慰,我翻箱倒柜地把这篇文章翻出来了,再读一遍,果然淡定很多。网上搜了一圈都没有这篇文章,于是我亲自上阵人工输入了,为了感谢此篇给我带来的帮助。在保护孩子安全感这件事情上,真是要相当小心呐。
  
  娃儿用行为来表达
  
  今后,至三岁以前,孩子用行为告诉你“还要”时,我会欣然满足他,告诉自己,娃这是在从你身上找能量,给他自己充电呢。
  
  孩子与你的互动中,有多少古怪举动是没有被你破解的?你会因为不明就里而感到纳闷,甚至责怪孩子“臭毛病”太多吗?其实,孩子是在跟你连结呢。虽然你不一定明白连结的含义,事实上你也不需要。但跟随Parents列出的最常见的几个连结问题,你就可以一点一点学着更好地与孩子互动!
  
  儿子1岁多,最近一见到我就要抱,只要抱了就要吃奶,否则就哭闹。还有,如果摔跤了,爬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抱着我吃奶。有时候,这真让我难为情。
  
  安全感不足时,孩子可以通过吮吸妈妈的奶进行连结,得到安慰。
  
  有时候妈妈觉得自己已经给够了孩子奶喝,但孩子却想方设法地告诉你他还没有够,比如哭,比如吮吸自己的手指。那么,这说明孩子实际上还感觉不够。他还需要跟妈妈有更多连结。
  
  当孩子发出信号的时候,满足他,和他连结就行了。这需要妈妈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跟随孩子的引导,比如尽量让孩子多看到妈妈,妈妈多抱抱,多陪陪孩子。
  
  Q:孩子显示安全感不够,是不是说明妈妈过去做得不够好?
  
  A:孩子在3岁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连结,获取安全感。比如他会过来碰碰你,黏黏你……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的,而是孩子只要感觉自己内在能量不够了,都会来主动和妈妈连结,以满足需求。
  
  Q:为什么有的妈妈已经做了很多,比如常常拥抱、亲吻孩子,孩子还是显示安全感不足呢?
  
  A:如果妈妈真的做够了,孩子是不会显出缺乏安全感的问题的。所以,判断的标准不是妈妈觉得自己做了多少,而是看孩子的表现。而且,有时候不是对孩子做的不够,妈妈自己情绪不好,容易焦虑,孩子也会缺乏安全感。或者说,你先不用计较安全感够或不够的问题,只要孩子用行为告诉你“还要”时,你满足他就好。
  
  儿子两岁多,总喜欢拧妈妈的胳膊玩,一天要玩十几次。这是孩子的“臭毛病”吗?
  
  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跟妈妈连结。
  
  这时候,妈妈可以让孩子玩。但如果妈妈觉得很烦时,也可以跟孩子说:“现在不能。我不喜欢你拧妈妈的胳膊,我喜欢你……(比如让他摸妈妈的手臂)。”这样用语言来拒绝和交流,其实也是跟孩子连结的一种方式。
  
  Q:换一种连结的方式,不会影响连结的效果吗?
  
  A:不会。因为孩子的目的只是要跟妈妈连结,所以换个孩子可以接受的其它方式也没有问题,比较交谈,比如拿他的手摸摸你的脸,或者你摸摸他的脸。
  
  Q:当孩子用“奇怪”的方式连结,而这种方式而不能被归到“不良行为”一类时,我如何决定要不要换个连结的方式呢?
  
  A:看妈妈自己是否可以接受。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告诉孩子,“妈妈更喜欢你那样。”
  
  女儿总爱咬人,不管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我和她爸爸都被她咬过。该怎么纠正她呢?
  
  孩子咬人是因为他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表达感情。
  
  情感越丰富的孩子,越容易用激烈的方式去表达和连结。因为他情感充沛可是语言能力又不足,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奇怪的方式去表达,比如咬人。
  
  Q:当孩子用严重影响到他人的行为进行连结时,如果父母不加干预,会不会宠坏孩子?
  
  A:会宠坏。这样孩子会慢慢以为,用这种连结的方式,能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所以面对这些行为时,父母还是要温和而坚持地说“不行”。比如孩子爱咬人,你还是要教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引导他用他喜欢的方式表达。
  
  孩子有时候会需要“过渡性重要他人”
  
  两岁半的女儿一直迷恋我的袖子,尤其喜欢我一件睡衣的袖子。睡觉的时候总要求我穿那件睡衣。但是天气太热了,我不可能穿长袖的睡衣了,就把那睡衣的袖子剪了一段下来给她。现在她白天的时候总要拿着这个袖子,睡觉更是必须要。我不知道该放任她,还是应该做点儿什么来改变?
  
  这样做没有问题,如果你不心疼剪坏了一件衣服的话。你也可以引导孩子爱上其他东西,比如一个特别舒服、好抱的小抱枕。
  
  用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来说,这个袖子(或者抱枕)相当于孩子的“过渡性重要他人”,它起的作用是:当妈妈不可能24小时陪在左右时,它替代妈妈陪孩子,在孩子需要连结的时候,跟它有连结。等过一段时间,比如孩子4岁以后,就不再会这样了。
  
  Q:孩子通常会选择怎样的“过渡性重要他人”呢?
  
  A:软软的、毛毛的、布料质地的东西。对于这个东西,不同的孩子选择不同,迷恋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孩子选的是毛巾,他就整天抱着那个毛巾走来走去,还不让人洗。
  
  Q:所有孩子都会爱上一件这样的东西吗?
  
  A:不一定。有些孩子天生需要的比较多。就像有些植物需要大量的水,有些植物需要的水少一些,这跟植物的特性有关系。所以孩子也一样,有的孩子天生敏感,索要的就多一些,有的孩子只要一点就够了。所以,孩子喜欢,你就给他,孩子需要,你就想办法满足。
  
  我每天一下班,宝宝就抱着我的腿不放。我跑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我要去上班时他也不肯放手,眼睛闭着,嘴巴张老大,乱哭。该怎么办呢?
  
  这是孩子在争取跟妈妈连结的时间,而且是4个月到3岁的孩子都会做的事情:争取一切时间和妈妈多待一会儿。
  
  孩子在3岁前多少都会感觉跟妈妈是一体的,共生的。如果他总是很少见到妈妈,没有办法跟妈妈连结,还怎么和妈妈共生呢?只有连结、共生后,他才能获得安全感。
  
  Q:孩子这样做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现吗?
  
  A:你可以这么说,但这也是4个月到3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正常需要。就像孩子喝奶一定代表饿了,但这就是他的需求,你不能说饿是不好的,是病态的。
  
  Q: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在妈妈上班时,开心地说“再见”呢?
  
  A:这是因为孩子感觉到,妈妈在家时是有花时间、全身心地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所以要缓解孩子不让妈妈去上班的办法之一,就是多花些时间,投入地和孩子待在一起。
  
  14个月的宝宝睡觉时一定要扯着我的头发,不让扯就哭,怎么办?
  
  对孩子来说,睡觉是很大的分离,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把这种分离看做一件很难受的事情。所以为了不和妈妈分离,他们会想办法去做连结。有的孩子只要挨着妈妈,或者碰碰妈妈就好,有的孩子则需要更深的连结。抓妈妈头发就是其中一种。
  
  但是,妈妈被揪了头发,显然很不舒服,所以还是应该用别的办法去转移,比如让他抓着妈妈的手指,或者拿自己的衣服给他抓住。
  
  Q:万一孩子只能接受揪头发这种连结方式呢?
  
  A:不会的。引导孩子转向别的连结方式,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可行的。
  
  女儿10个月,我常常会去亲她的脸,或者拉着她的手,可是大部分时候,她都会往后躲,或者干脆甩掉我的手。我明明是在跟她连结啊,为什么她不要呢?
  
  所有孩子在正常情况下都应该是这样的,也就是说,连结都是孩子主动发起的。因为孩子不喜欢别人主动,他们喜欢自己主动发出信号,然后让别人跟随他们的需求,跟他们连结。
  
  所以,其实父母不需要主动去做太多连结,孩子想要亲亲你就亲亲,孩子想要抱抱你就抱抱,他不表示你就可以什么都不做,让你这个人在那边,他可以看到就好。
  
  因为孩子才是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的人。
  
  Q:为什么孩子会那么“拧”,一定要别人去跟随他呢?
  
  A:孩子这样做是为了在和他人连结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自主性,而自主性也是孩子生存的一大需求,这个需求在孩子3岁后会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
  
  TIPS:关于“连结”,你还有可能的疑问,Parents帮你问!
  
  Parents:0~3岁的所有孩子都需要和爸爸妈妈连结吗?
  
  林文采:对。只是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方法去连结。有的是喝妈妈奶,有的是痛的时候需要妈妈关心一下,有的是拽衣角,有的是闻妈妈身上的味道,有的是在妈妈身边走来走去,爬来爬去,或者只是在妈妈身边坐一下……总之孩子感觉自己内在能量不够的时候主动过来粘妈妈,都是连结的外在表现形式。
  
  Parents:为什么所有孩子都需要去连结?
  
  林文采:没有人可以独立生存,必须和别人连结。人都必须和除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连结,否则你的内心不能和谐。而安全感就是从连结来的。如果在3岁前这个阶段很顺利底跟亲近的人有连结,那么孩子长大后就能健康地面对分离,不是一直要去黏人家。
  
  Parents:孩子安全感不足时,更容易去找人连结吗?
  
  林文采:不是足不足的问题,而是孩子正常需要的心理营养。
  
  Parents:孩子过了3岁就不需要连结了吗?
  
  林文采:需求会变少。孩子吸收内在安全感的最关键的时间是3岁前,这阶段吸收够了之后,这方面的需求就不是首位的了,它会让位于“自主”。所以对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正常状态应该是:如果你跟我连结我就连结,如果你不跟我连结我也可以接受,但在3岁之前的连结,他是不能被拒绝的。
  
  Parents:3岁以前,孩子要连结,妈妈一定不可以拒绝吗?
  
  林文采:对。但这种拒绝指的是看到孩子就像没看到,或者一手推开他。但如果你真的没空,可以跟他说:“现在妈妈没有空,等一下再抱你。”这也是一种连结。
  
  Parents:孩子连结会寻找特定的对象吗?
  
  林文采:会。孩子越小越会找某一个特定的人,因为只有这个人能给他心理营养。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至于其中的原因,虽然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我们应该相信小孩子的灵性。
  
  (文/林文采 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tspsy.com)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