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家排治疗:你准备好进入亲密关系了吗?

发表于 2013-11-26 14:08
  
  心理导读:我最长的恋爱时间长达半年,最短的不到一个星期,刚开始我会对男朋友非常满意,但慢慢的相处久了,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挑剔他们身上的毛病,比如:不懂得关心我啦,不浪漫,没有绅士风度,做事情太粗枝大叶等等,一些在别人看到非常不起眼的小毛病,在我眼里,都是致命的缺点,都会阻碍我和男朋友建立更深的亲密关系。    ---www.tspsy.com
  
为什么我不敢深入一段亲密关系?

家排治疗:你准备好进入亲密关系了吗?
 
  到今天为止,这一段恋爱刚好维持了31天,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又想放弃了。印象中,我最长的恋爱时间长达半年,最短的不到一个星期,刚开始我会对男朋友非常满意,但慢慢的相处久了,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挑剔他们身上的毛病,比如:不懂得关心我啦,不浪漫,没有绅士风度,做事情太粗枝大叶等等,一些在别人看到非常不起眼的小毛病,在我眼里,都是致命的缺点,都会阻碍我和男朋友建立更深的亲密关系。我想,在我的内心一定有一根非常敏感的神经,只要轻轻触碰到它,就会不由自主的引发我想分手,重新开启一段新关系的冲动,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典型关于“亲密关系”的课题,说起亲密关系,大家都不陌生,亲密关系不仅仅是指夫妻和男女之间的恋人关系,但凡两个人亲密到一定程度,向对方敞开到一定程度,无论是室友、同学、同事、朋友、家人等,都可以算是亲密关系的一种。当然,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能量最大、张力最强的,因此冲突也最大,也最让人心碎。(德芬)
  
  世界顶级心灵导师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著作《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当中,将亲密关系分为四个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在绚丽阶段,两个人往往觉得对方是自己内心最完美的情人化身,疯狂而热烈的爱着,在这个阶段,他们仿佛完全看不到对方身上的缺点,他们被对方深深的吸引,并无条件的满意;当两个人过了热恋期,到了彼此熟悉的阶段,他们发现,自己上当了,受骗了。曾经眼中所有的优点,都变成了致命的缺点,那些特质就像一根针一样,时时刻刻触碰和挑动着自己内心最敏感的神经,他们大呼后悔,并埋怨自己当初眼瞎了,怎么选择了如此不堪的人。大部分失败的恋情和婚姻,都是在“幻灭”阶段宣告阵亡的,他们总以为是对方出了问题,只要换人就能够解决,但等到下次再经历同样的事情,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才幡然醒悟。等意识到这一点,真正的“自省”阶段就来临了,在“自省”阶段里,我们会发现,我们对对方所有的挑剔和不满,其实都源自我们内心,直到我们真正愿意放下那股挑剔、傲慢和自以为是,才能与我们的灵魂相遇,才会发现,那个不断激怒你,刺激你的那个人,居然原本是你自己。而我们内在所有的匮乏感,都必须经由我们自己先满足,才能够获得力量和平静。最后一个阶段是 “启示”阶段,在那里,我们能够与更高的自我取得联结,获得关于生命更大的真相和启示。
  
  大部分人的婚姻都会经由这四个阶段,懂得及时自省的人,会看透那个模式和把戏,把焦点收回,努力修炼自我,最终收获一段幸福婚姻的道路;不懂得及时自省的人,会认真和执着于那个小把戏,然后在一段段剧情中,自怨自哀,伤心难过,最终收获痛苦和失败的婚姻关系。
  
  在我咨询的个案中,遇到这个问题的案主非常多。他们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到了适婚年纪的女孩,带着强烈渴望结婚的目的,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徘徊和游离的大龄剩女,她们患得患失,始终不相信眼前这个就是最好的选择,在不断开始和放弃中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一不留神就错过了最适婚的年纪;第二类是内心极度自卑和胆怯的男性或女性,他们经常否定自己,内心脆弱不堪一击,他们敏感多疑,内心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美好的亲密关系,每当面对一段新恋情,往往还没有开始,就会以怀疑的态度自我否定,最终导致失败而收场;第三类是:有过婚史的中年男性或女性,她们不满意前任伴侣,结婚之后仿佛才看清对方,他们不能够容忍对方身上的种种缺点和坏毛病,她们通常会想出各种手段来逼迫对方改变,并将对方改变视为这段婚姻是否结束的前提。如果改变,婚姻持续;如果不改变,则马上离婚。当她们使出无数招数,还是无法令对方改变时,她们内心会非常失望和失落,会沦为“受害者”,认为是对方的不作为才令自己受苦,认为对方辜负和耽误了自己的美好青春,当她们选择放弃时,内心会恨恨的说:“都是因为你才造成的这一切。如果没有你,我完全不必承受这样的痛苦”。她们对自己的选择不负责,认为坏的结局和自己半点关系也没有。但她再面临下一段新的感情,通常会将前任丈夫和现任男友对比,所以,更难获得幸福。
  
  在我看来,一段积极、健康的恋爱或婚姻关系,往往和身边最亲密的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它们通常会是以下几种原因:
  
  (一)   和母亲的关系出现问题:母亲的爱远远没有满足子女内心的需求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子女和母亲的联结程度决定着我们的婚姻的幸福指数,和父亲的联结决定着事业的成就。母亲是我们来到世界上面临的第一段亲密关系,我们对待伴侣的方式,最初就是和在母亲的互动中习得的。母亲善良,我们就学会了友好;母亲谦卑,我们就懂得了内敛;母亲豁达,我们就学会了宽容,我们的生命和母亲息息相关,在我们没有完全独立之前,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获得爱和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当我们获得了足够的爱和满足,我们的内在会成为独立的自我,勇敢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但当我们内心没有获得母亲足够多的爱、安全感和满足时,内心就会涌现出强烈的不安全感、挫折感和失落感,我们感觉自己被抛弃、不被爱,不被关注,这种感觉直到我们成人,遇到伴侣,我们会将这种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到伴侣身上,并渴望伴侣满足,如果对方满足不了,危机就会出现。
  
  (二)   和父亲的关系出现问题:父亲在家庭中没有绝对的权威或对子女漠不关心
  
  特别是对于女儿而言,父亲是她生命当中出现的第一位男性。男性代表着阳刚、代表着一切阳性的能量,很多有恋父情结的女孩,正是因为小时候太缺乏父爱,太缺乏来自男性的爱和能量,所以在婚姻的道路上,一直汲汲营营,希望能够找一位年龄比自己大很多,无论是经验还是阅历都非常成熟的男性,替代父亲的位置,给自己带来安全感。曾经有一位案主在咨询的过程中,非常疑惑的告诉我:为什么我遇到的所有男性,年龄都比我大很多,很成熟和老道,有的甚至是已婚的男性对我表达好感,为什么呢?询问过女孩的童年经历我们才知道,父亲在家庭关系中一直处于较弱的位置,每当看到母亲呵斥父亲,孩子内心就会暗下决心,一定要找一个强壮成熟稳重的男人来保护自己。正是这股心理暗示,所以,在真实的世界里,女孩遇到的男朋友大都是成熟的大叔级男人。除此之外,父亲对子女的漠视,也会给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我的一个案主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相处的情境,她说:那时候,我的爸爸好像总是听不见我说话,他不太爱搭理我,也很少关心我,每当这个画面浮现,我就感觉自己被人抛弃了,内心极度恐惧。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会让她对现任的男友心存疑虑,迟迟不愿意走进婚姻的殿堂。
  
  (三)   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之间夫妻关系破裂
  
  夫妻关系破裂,对于两个大人而言是痛苦的结束,生活的重新开始。但对于孩子而言,却是灭顶之灾和生命的威胁。父母关系破裂的子女,60%也会选择让自己的婚姻关系破裂,一是因为内心对父母的忠诚,觉得如果父母不够幸福,自己也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幸福;另一个的原因是对婚姻不再抱有信任,夫妻离异的孩子内心极为敏感和脆弱、他们大多缺乏安全感,焦虑,莫名的恐惧,内心缺乏力量。例如:经常看见父母吵架的子女,就会无形当中更容易愤怒和产生暴力倾向,在他们眼里,婚姻本该就是暴力的,暴力也是一种相处的模式。而作为孩子,当看到这种情景,天生就会有一种错觉,内心就产生愧疚感,认为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导致的,大部分孩子会将父母婚姻的失败归罪于自己。因此,内心会胆怯和自卑,影响他将来的亲密关系。但是,这样的案例也并不是绝对,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问题只能交给他们自己来解决,你是孩子,他们是大的,你是小的,对于已经发生的一切,你做不了任何事情,只能内心深深的尊重和认同,孩子就能够会摆脱命运的桎梏,重新开启自己崭新的人生,
  
  (四)   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关系不赞同或对子女的选择过于担心
  
  如果父母内心对孩子选择的伴侣持不赞同的态度,孩子也会没有足够的勇气迈进这段亲密关系。在我处理的个案当中,有个女孩始终很难和男朋友建立亲密感,并且当两人关系更好一点,女孩内心就会产生不安和愧疚,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在家庭系统排列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原来这位母亲觉得这个男孩家庭背景不好,对这段感情不赞成,一直在背后积极的为女儿寻觅其它的对象,并希望他们能够分开,所以,受母亲的影响,女儿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这段关系。除此之外,对子女的过份担心,也会有影响。担心和焦虑都是负面情绪,焦虑意味着父母对子女的选择缺乏信任,不相信她们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找到合适的伴侣,这种焦虑会在无形当中传递给子女,反而让子女过于依赖父母,真正失去寻找自己幸福的勇气。
  
  (五)   自己内心还没有准备充分:自己内心还没有决定迎接一段亲密关系
  
  除了和家庭的关系之外,子女内心的成长也非常关键。每个人内在成长的速度都不同,有的人很早就能够独立,有的人即使到了成熟的年纪,内心还只是一个孩童。所以,当个体没有准备充分时,她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探索和深入一段亲密关系,因此,我们的建议,当发觉自己没有准备好,不要自责,也不要内疚,完全的接纳自己现在的状态,这是生命自然而然进化和成长的过程,你只需要体验,并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并相信自己值得获得幸福,只要坚信,生命中的那个人迟早会出现。曾经有个案主问我,李老师,我内心非常自卑,我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我怎么才能相信自己值得幸福呢?这时我的回应是,自卑本来就是一种很模糊的概念,它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随时可以走,随时也能够留下来,你需要做的,只是时刻意识到并及时调整这种感觉,并深深的相信和祝福自己就好,早晚那种无形的自卑感就会远离你而去,前提是:当你决心不再需要它了。
  
  (文/李俊 来源:新浪博客)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