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潜规则决定你的职场沉浮

发表于 2012-07-29 23:03

  
  心理引言: 在欧美企业文化中讲求职业规划和绩效,其中的白领都是效益、成果、职位、荣誉等欲望的奴隶。如果想在外企升职加薪、一展宏图,就必须接受企业文化对你的洗脑。     ——心灵咖啡

 

潜规则决定你的职场沉浮
 

  
  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浮沉》热播,此剧被奉为职场圣经和商战指南,引发都市白领强烈共鸣。电视剧讲述了外企菜鸟乔莉从前台到金牌销售的奋斗故事,心怀理想却没有任何销售经验的的女主角,与一个价值7亿的大单不期而遇,但同时她也因此遭遇了职场潜规则和办公室政治的残酷洗礼。
  
  在这场没有流血却你死我活的职场商战搏杀中,乔莉是一颗悲壮的棋子,又是一名无畏的勇士,她既可能一战成名,也可能沦为阵前的炮灰。在这些职场潜规则和办公室政治的背后,除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还有什么心理在作祟?在职场和社会中,环境文化和规则造成了人心的哪些扭曲?为什么进行肮脏无耻的潜规则交易,可以理所当然?遭遇职场潜规则和性骚扰该怎么办?
  
  职场权利斗争中,下属如何变成“枪”和“炮灰”?
  

  剧情再现:“越级发邮件”事件,乔莉被上司当枪使
  
  公司总部派来一个美国人市场总监,新老总一上任就搁置了海南会议申请,而这个会议却是女主角乔莉在客户那里软磨硬泡才争取来的一次双方首次正式接洽的机会,一旦搁置,这笔生意可能泡汤。中国区总裁为了做成这笔7亿大单,于是授意乔莉上司陆帆,让乔莉发邮件向公司总部告状。尽管乔莉直接越级发邮件一事经过上司授意,但被要求邮件内容出于自发,而且在整个事件爆发后,其上司却始终佯装事前并不知情,实则就是要在这场抗衡中把乔莉当枪使。无论最终是否达成预期目标,乔莉都可能被当做替罪羔羊牺牲掉。此事,从一开始乔莉的炮灰身份就很明确。
  
  心理解析:环境文化洗脑职业认知

  
  职场潜规则中,被同化和合理化的心理认知是:
  
  “为了达成目标,事情必须这样做”;
  
  “上司可以牺牲下属,下属就是用来牺牲的”;
  
  “下属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下属只需要去执行”;
  
  “上司不用对下属做解释,但下属必须对上司做解释”……
  
  在欧美企业文化中讲求职业规划和绩效,其中的白领都是效益、成果、职位、荣誉等欲望的奴隶。如果想在外企升职加薪、一展宏图,就必须接受企业文化对你的洗脑。
  
  剧中,上司陆帆就不断向乔莉灌输他所理解和被同化的职场价值观:“你是不是个有良心的人,取决于你的赚钱能力,而不是你的道德高度。”、“你只需要去执行,你只是个销售,谁能给你钱你就满足他的所有需求。”
  
  语言何时变成信念?
  
  有权力的人们经常用语言来取悦自己的听众,他们传播好消息比坏消息要快得多,并且会根据听众的立场来调整要说话的内容。当诱导人们对其所怀疑的事做出口头或书面证据时,他们常常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感到不安。不过,他们会开始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当话语没有令人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语言就会变成信念。
  
  如此便完全理解陆帆始终在向乔莉灌输他所认知的职场规则和信念,而在没办法对下属的质疑作出合理解释时,上司会给出我们常常听到的话:“事情就是这样做的”。
  
  谁让办公室政治充满阴谋和陷阱?
  
  1. 是人的邪恶导致了环境的残酷性,还是环境角色令人们变得怨毒和冷酷?
  
  心理解析:角色扮演释放人的阴暗面
  
  如果有人长时期地对自己一副面孔,而在职场中对别人另一幅面孔,那么最后他会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社会心理学家在许多心理学实验中证实行为的心理后效——不仅我们的态度会影响行为,同时行为也会影响态度。最着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证实了自我说服的效力——行为也决定态度。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研究中,设计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实验,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其中扮演狱卒和犯人的角色。津巴多想知道到底是人的邪恶和恶毒导致了环境的残酷性,还是人们在制度上的角色令即便富有同情心的人也会变得十分怨毒和冷酷。是人们使这个地方变得暴力了,还是这个地方使人们变得暴力了?
  
  社会角色扮演:指的是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很虚假,但很快我们就会适应。津巴多的监狱实验证实了人们是在角色扮演中逐渐变得冷漠。“人们越来越分不清现实和幻觉、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身份……环境正在同化我们,使我们变成它的傀儡。”
  
  2. 当你成为上级的职位,你就会扮演领导的角色
  
  邪恶心理学:情境中的性格转换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在职场中也会出现。当员工们开始进入各自的角色并且体验到真情实感的时候,他们就可能开始减少自我意识行为。当你进入角色的时候,可能你的整个人格都改变了。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能力抵抗角色的影响。
  
  在一个新的职业生涯中,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我们的态度。扮演上级的人会被影响得更多,可想在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环境适应中会产生怎样的腐蚀和同化效应。想想你曾扮演的一些新的角色,比如你第一天上班,你对新的社会环境非常敏感,同时你会勇敢地尝试着适应,并避免做出学生时的行为反应。那时那刻你也许感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们会注意自己新的言语和行为方式,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
  
  但某天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经习惯职场环境的复杂,而我们虚伪地卖弄自己也变得十分自然了。这个职业角色就像我们的旧衣服一样已经与我们十分匹配了。
  
  心理延伸:员工心理援助,不能先破坏再重建
  
  一直被受企业宠爱的“狼性文化”,凸显了人和人之间极端的关系,更多强调竞争。这样的价值被一再放大,企业团队还是健康的组织吗?专家认为,企业还是要看重相互理解和沟通,整体的利益高于个人价值,才有好的公共平台,企业才有希望,企业经营好了,员工才能有良好的成长空间。
  
  现在,世界500强企业都非常重视和开展EAP(员工心理援助)。专家认为,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不能破坏了之后再重建。就像我们今天提出“保护环境”是因为先把环境破坏了,能不能一开始就树立“不污染环境”意识呢?企业内部的生态平衡也一样,员工需要心理援助计划,就说明“狼性文化”、“床垫文化”带来了员工心理失衡,现在才开始弥补,必然带来很多被动的问题。
  
  企业一开始就应该注重培养员工健全的人格,创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员工成长的环境。每年企业年终盘点的时候,员工除了获得经济收入之外,还应该有人格提升、发展空间提升,员工的成就感不只是物质层面的。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