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心理咨询师:助人为乐的心理依据
发表于 2021-11-21 11:54
心理导读:社会交换理论把帮助行为看做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由对代价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的。收益也可以是内部的。人们在做错事后,通常会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悲伤的人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最后,存在着显著的好心情一好行为效应:快乐的人一般也是乐于助人的人。社会规范同样要求人们帮助他人。互惠规范促使我们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www.tspsy.com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去计算了那样的行为符合自身利益,而是出于一种更为微妙的自身利益形式:因为某些东西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比如我们应该帮助新来的邻居搬家,应该归还捡到的钱包,应该保护战友免受伤害。规范,即生活中的种种“应该”,就是社会期望,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研究帮助行为的研究者们确认了两种驱动利他主义的社会规范: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
1、互惠规范
社会学家阿尔文·古尔德纳认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就是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古尔德纳认为,这个规范是普遍的,就像禁止**一样为人们所接受。互惠规范甚至还适用于婚姻。有时候,某人付出的好像多于他的收获,但从长远来看,交换会是平衡的。在所有这些交往中,只接受而不付出,就违背了互惠规范。社会网络中的互惠性帮助我们解释了“社会资本”的含义——支持性的联系,信息交流,信任与合作行为一这些保证了一个社区的正常运转。邻里互相帮忙照看对方的家,其实就是社会资本在运作。人们对他人曾经对自己所做事情的公开反应,最能说明这个规范的有效运作量在一项模拟日常生活的实验室游戏中发现,与有持久关系的人相比,人们在单轮游戏中对偶然碰到的以后不再见面的人表现出了更多的自私行为。然而,即使在匿名的回应中,人们有时也会恰当行事并报答恩惠。马克惠特利及其同事在一个实验中发现,大学生更愿意承诺为曾经给予过他们恩惠的人所属的慈善机构捐献。当人们不能给予回报时,他们会因接受了援助而感到受威胁和被贬低。因此,骄傲、自尊心强的人通常不愿意寻求帮助。接受别人主动提供的帮助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2、社会责任规范
互惠规范提醒我们要保持社会关系中的予取平衡。然而,如果只有这么一条互惠规范,那么撒玛利亚人就不会成为善良的撒玛利亚人了。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比如孩子、非常贫困的人、残疾人以及一些被认为不能够全部回报其所受恩惠的人——另一个社会规范就引发了我们的帮助行为。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如虑以后的交换。如果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掉了书,你会遵循社会责任规范帮他捡起来。在印度这一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里,人们比个人主义的西方人更强烈地支持社会责任规范。他们提倡一种助人义务,为那些没有生命危险或是迫切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比如为一个陌生人器官移植,即使这些人超出了助人者家人的范围。在西方国家,即使帮助者是匿名给予帮助,或不能期待任何回报,他们仍会经常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然而,社会规范使他们有选择地只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但这些人的需要不是因其自身的疏忽所导致的。在政治保守派中尤为如此,这个规范似乎是:给予人们他们应得的。倘若他们是环境的受害者,如遇到自然灾害等,他们就会得到全力援助。如果他们的困境是自找的,如懒惰、不道德、缺乏远见等,那么,社会规范就建议让他们自食其果。因此,人们的反应与其所做的归因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要归因为不可控的困境,我们就会帮助他们;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要归因为他个人的选择,公平的规范就不要求我们去帮助他,我们会认为那是他咎由自取。归因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帮助行为,还会影响公共政策。2008年,很多美国民众反对政府帮助失败的汽车制造商,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制造商应该为他们自己目光短浅的决定负责。
3、性别与受助
假如对他人需要的知觉强有力地决定着一个人乐意助人的程度,那么被认为更柔弱和更具依赖性的女性是否会得到比男性更多的帮助呢?当处于需要中的人是女性时,男性会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女性则对不同性别的求助者一视同仁。当然,男性向一位独行的女性所表现的侠义风度,也许是由利他之外的动机所驱动的。交配动机不仅刺激男性购买抢眼的奢饰品,也会激发他们的英雄气概。毫不奇怪,男性会更多地帮助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女性,而不是那些外表不具吸引力的女性。
(作者:戴维·迈尔斯 | 节选自《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