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古人的婚姻比现代人更坚固?

发表于 2012-07-17 10:33

  
  心理导读:古时候的婚姻,并不是为了成全夫妻两人的爱情而设计,它是为了成全整个的社会秩序而设计的。也就是说以前的家庭制度是整个社会结构里最基础的一环。家庭生活的秩序放大了,就是整个社会的秩序。    ---心灵花园
  
  现代社会的高离婚率,永远也谈不完的背叛,第三者,婚外恋话题,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话题的主角不会是自己。有人就抛出了一论点,认为古人的婚姻关系是比较稳定的,而且那个时候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下面我们简单地探讨一下,封建社会的婚姻究竟是真幸福,还是表面的风光内心痛苦不堪呢?
  
  首先,封建社会的婚姻把女性当做奴役
  
  以前的人──至少女子是很懂得贞节的,谨守「从一而终」的教条,「生是曾家的人,死是曾家的鬼」。不管丈夫是怎麽的拆烂污,妻子都能够非常守本份地待在家里头。王宝钏独守空闺十八年,丈夫回来后她就立即接纳他。古时候的女人有这种德性,是不是古人都比较好呢?其实并不见得,我们要了解古代的婚姻跟现代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婚姻,外表看来也是两人经过繁文缛节的结婚手续……,可是它实质的内涵差别却非常巨大。在过去,如果说夫妻感情比较可靠,那麽可靠的力量,或「从一而终」的力量,并不是从感情而来的。婚姻可靠的根源,不是夫妻的感情很好,而是因为礼教的约束。是过去的礼教非常的周密而稳固地保护婚姻制度。也可说是约束控制了这个婚姻,因此较不会有婚变。大家要先搞清楚这一点,以下且对古代婚姻的本质先稍作交代。
  
  其次,婚姻的本质不是为了爱情和幸福
  
  古时候的婚姻,并不是为了成全夫妻两人的爱情而设计,它是为了成全整个的社会秩序而设计的。也就是说以前的家庭制度是整个社会结构里最基础的一环。家庭生活的秩序放大了,就是整个社会的秩序。过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就是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放大。所以过去的家庭核心,就是夫妇和婚姻关系,它基本上是一个社会意义,而不是爱情的意义。也可以说:过去的中国社会──至少是中国的婚姻,重点是在照顾人性中比较基础层面的需要,而不是兼顾到人性中比较高层次的、精神的、心灵的需要。
  
  再次,婚姻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
  
  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三方面:一、生活的需要,二、生理的需要,就是所谓性的需要,三、心理的需要,也就是得到社会的认同。
  
  中国过去的婚姻从基层上来讲,根本是人类在社会上求生活,要在世界上立足的必经之途。所以过去叫成家立业,现在则是先立业再成家。过去的女人,如果不嫁一个丈夫的话,生活就无着落了,到现在都还流传着一句话──结了婚就说找到一张长期饭票,叫做终身有靠。男人娶了妻子之后就无后顾之忧,有人照管家里、带孩子。男女双方分工合作,构成了生活上的基本运作,这是生活上的需要。
  
  至于生理上的需要,很明显的可以得知中国过去的先圣先王是很当一回事的。他们的政治理想:第一,是使得人民能够养生送死而无憾,即孟子所说的──「王道之始也。」第二,使得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所以婚姻的设计,婚龄总是跟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生理成熟了。这样一来不知解决了多少社会问题,人若生理成熟了而不成婚,就会形成内心的压力,久了以后便会扭曲变形,当然就会产生「佛洛依德」的理论。中国的婚姻制度是「弭祸患于未形」,所以中国社会不会发生「佛洛依德」的理论,这是婚姻为了解决生理的问题。
  
  婚姻也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就是我们心理上也有孤单感需要别人的认同。人是群居的动物,如果没有人能接纳你,或是没有你愿意接纳的人,那种孤单寂寞之苦,一般人是会受不了的,所以人们总爱到受人欢迎的地方去。这个认同的问题,是每个人从小就有的需要。如果没有被人接纳,也不肯接纳别人,我们会活不下去的,而最常接纳我们的──是母亲。所以如果小孩从小的时候即没有得到母亲充分的慈爱,长大以后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很恶劣,很成问题。但如果长大以后,父母亲死了,我们还需要有人接纳的时候,男人就要有个妻子接纳他,女人要有个丈夫接纳她。丈夫是爸爸的替身,而妻子则是妈妈的替代品。当然你要了解接纳的相对待遇就是管束。就男人来讲,他终身要容忍两个女人的束缚──妈妈和太大,可是又不能没有她们,虽然明知道是个束缚陷阱也只好往下跳。这是因为婚姻在人的心里面给人的一种安全感,一种被爱之感。在被接纳之感上面,他所需要、所有的、最后的一个保障。如果一个人满怀创伤的时候,连一个发泄的对象都没有的话,就会精神崩溃了。所以如果连妻子都没有的时候,他只好去找上帝了。但当一个人需要到宗教上找寄托投靠时,这个人已经是苦难缠身了。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