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案例分析】相见不如怀念

发表于 2012-07-28 11:10

  心理引言: 当我们抱定“相见不如怀念”,执着于我们的心中的“怀念”,可能是佛家提到的“妄想”心在作怪。幻想确实对心灵起到麻痹作用,痛苦时得以感觉稍好的活着。在幻想中,我们可以无所不能,我们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关系。      ——心灵花园
 

【案例分析】相见不如怀念
 

  
  案例描述: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在学校的时候十分想念曾经高中、初中的朋友和同学,也十分期待和他们在一起。可是放假回家后,却害怕、不想见到他们。于是就不接他们的电话,手机关机,让他们找不到我。为此,他们都很生气。其实我很内疚,但是我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很害怕,很不想和他们在一起!”
  
  案例分析:

  
  宁可遥远的想念,也不愿现实的相见。在他心里可能有一个猜想:他们如果见面了,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而这事情的破坏力之大,远比让朋友们生气还严重,远比让自己内疚还可怕。这个大学生的心理现象耐人寻味。在害怕见曾经的朋友和同学的行为背后,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情感动力呢?
  
  我不知道!他给出的信息太有限,我不知道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无法去猜想他要保护的是什么。但有一点非常清楚,他拒绝真实,他拒绝创造真实的关系!
  
  当我们抱定“相见不如怀念”,执着于我们的心中的“怀念”,可能是佛家提到的“妄想”心在作怪。
  
  在心理学里有这样的说法:幼小时我们需要依赖妈妈的喂养才能存活,当妈妈有时不能按时喂养,我们在期盼中哭泣,同时在心里想象妈妈肥硕的乳房鲜美的乳汁。既是做梦,孩子都会梦到他心中最大最好最有味道的乳房,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安慰,此时心中生出了一个绝对“好妈妈”。当有一天我们长大了,发现已经不需要妈妈时,就会将“现实的妈妈”与“心理的好妈妈”进行比照,然后,将“现实的妈妈”评定为“坏妈妈”,不愿接纳她。
  
  幻想确实对心灵起到麻痹作用,痛苦时得以感觉稍好的活着。在幻想中,我们可以无所不能,我们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关系。但现实呢?
  
  现实却是好坏参半的。如实地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如今需要一份力量和智慧。有次我和孩子说起“粪便”,她脸上即显于嫌恶状,觉得那是个恶心的脏玩意儿。其实,哪个人离得到粪便呢?它构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曾经是进口的食品,它又转化为排泄的废品,它又转化为滋养植物的肥料……为何我们就不能接受“粪便”这一个阶段这一个现象?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明白粪便是鲜花,鲜花也是粪便。我们观照它不同阶段的不同现象罢了。
  
  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真实的存在一定是美丑并在,善恶并存,并且相互转化。
  
  发现自己总是“相见不如怀念”,耽溺于幻想,这是迈向真实的第一步。真要怀念就去相见吧,在相见中,去观察,去欣赏,去创造,那会是怎样的一番境地呢?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