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吗?
发表于 2020-01-09 13:50
心理导读:当条件刺激出现而非条件刺激没有出现多次后,条件反应被消除时,消退的过程就发生了。那么,在几年中听到铃声紧接着没有食物出现,我们预测,即使你现在听到铃声也不会流口水了。所以,消退在害怕和恐惧症的行为治疗中相当重要。 ---www.tspsy.com
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吗?
经典条件作用总是涉及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一种自动的、不需要引起反射反应的刺激。巴甫洛夫用食物作为非条件刺激,是因为食物能够可靠地引起唾液分泌反射。用经典条件作用的术语来说,这叫作非条件反射,或者更常用的说法-非条件反应( unconditioned response,UCR)。请务必弄清楚,非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是“连接”起来的,与学习无关。狗在获得食物的时候本来就不需要学习分泌唾液,就像你在感到疼痛的时候不需要学习哭泣一样,因为这都是非条件反应。
习得( acquistion),即经典条件作用的最初学习阶段,指的是新刺激-中性刺激(NS)与非条件刺激进行配对。一般情况下,在经过几次重复配对实验后,中性刺激(如音叉产生的声音)会引发与非条件刺激所引发的反应在本质上相同的反应。所以,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只有声音狗就开始分泌唾液时,原来的中性刺激已经变成了条件刺激( conditioned stimulus,CS)。虽然这种对条件刺激的反应与对非条件刺激的反应没有本质差异,但我们现在把它称作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CR),因为它的出现是条件作用或学习的结果。同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在你小学的时候,如你听到吃午饭的铃声(条件刺激)就流口水(条件反应)。
和讲笑话一样,在条件作用中,时机非常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条件刺激必须与条件刺激出现得非常相近(即时间上很接近),生物体才会在习得的过程中对两者形成适当的连接。能产生最佳条件作用的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条件作用的反应类型。对眨眼等运动反应而言,1秒或更短的时间间隔效果最好;对心律和唾液分泌等内脏反应来说,5~15秒的较长时间间隔效果最佳;经过条件作用而习得的恐惧则要求更长的时间间隔,短则数秒,多则数分钟。我们也会看到,习得对某种味道的厌恶甚至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间隔。(这些间隔时间的不尽相同可能具有生存价值。例如,在味觉厌恶情况中,遗传似乎促使猫只吃一小口不熟悉的食物,如果吃了之后没有不适,则会在几小时后回来继续吃这些食物。)
以上这些就是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要素: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应、非条件反应以及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机。那么,巴甫洛夫为什么要花费30年时间,进行532项实验来研究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呢?经典条件作用其实比巴洛最早想的要复杂。除了习得过程以外,他还发现了以下过程;消退、自发恢复、泛化和分化。
1、消退和自发恢复
有了小学时午饭铃声的经历之后,现在再所到附近学校的铃声,你还会流口水吗?换句话说,这种条反应会在你的行为中水久保留吗?根据巴甫洛夫研究团队的实验,我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种条件反应并不么永久保留。巴甫洛夫能够轻易地消除狗所养成的一听到铃声就分泌液的条件反应,只要响铃(C)之后不给狗食物(UCs),如此数次以后条件反应就被消除了,经典条件作用的术语来讲,这就叫作消退( extinction)。
当条件刺激出现而非条件刺激没有出现多次后,条件反应被消除时,消退的过程就发生了。那么,在几年中听到铃声紧接着没有食物出现,我们预测,即使你现在听到铃声也不会流口水了。所以,消退在害怕和恐惧症的行为治疗中相当重要,如治疗萨布拉对飞行的恐惧。
现在来说一个坏消息:假如多年以后,你将回到以前的小学给一年级学生做一次展示。当你在那里的时候,吃午饭的铃声响起来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你流口水了。为什么呢?条件反应自发恢复了。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巴甫洛夫的狗身上。在消退训练结束一段时间以后,当它们再次听到铃声的时候,又会开始分泌唾液。用专业术语来讲,在消退和一段时间没有出现条件反应之后,条件反应再现就表示自发恢复( spontaneous recovery)发生了。令人高兴的是,当自发恢复发生时,条件反应总会以较低的强度再现。在实践中,尽管可能需要几个消退周期,但是条件反应还是可以被慢慢消除的。
2、泛化
现在,我们来关注可以看到的条件刺激,假设你害怕蜘蛛。最可能的情况就是,你会对不同大小和不同种类的蜘蛛做出同样的反应,这叫作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即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都做出同样条件反应的过程。巴甫洛夫在实验中演示了刺激泛化的过程,在听到音色与进行条件作用时所使用的钟声稍微不同的另一种钟声时,经过多次训练的狗一样会分泌唾液。正如你可能会预料到的那样,新钟声与原钟声越相似,条件反应越强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那些曾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往往会发生刺激泛化。所以,一个人被一条狗咬过后可能会害怕所有的狗,而不只是害怕那条攻击过他的狗。同样,刺激泛化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过敏的人看到一朵纸花会打喷嚏。简而言之,通过刺激泛化,我们学会了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旧的反射。
3、分化学习
当你还是小孩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学会了在听到吃午饭的铃声时分泌唾液,不过当你听到门铃响时却不会流口水,这要归功于刺激分化。与刺激泛化相对,当生物体学会对一种刺激做出反应,而不是对相似的刺激做出反应时,刺激分化( stimulus discrimination)就发生了。巴甫洛夫和他的学生在实验中演示了这一过程,他们教会狗区分两种不同频率的音调。这一次的实验过程也很简单:一种音调响过后,实验人员就给狗喂食;而另一种音调响过后,不给狗喂食。经过多次学习,狗渐渐学会了两种音调的差别,它们听到一种音调后会分泌唾液,但听到另一种后却不会。在实验室之外,以训练我们区分不同品牌的广告大战就是在刺激分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多年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