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惩罚孩子时应遵循的原则

发表于 2020-01-07 13:53
  心理导读:在有限的情况下,惩罚可以非常有效。但是儿童心理学家经常建议,最好的方法就是混合使用几个策略。面对乱发脾气的孩子,你既要强化可取的行为,也要对不良行为使用消退和逻辑后果。当你下次应对某个人的不良行为时,我们鼓励你尝试这些策略。    ---www.tspsy.com
 
惩罚孩子时应遵循的原则

惩罚孩子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实施惩罚时应遵循的原则
 
  在有限的情况下,惩罚可以非常有效。例如,惩罚可以让孤独症患儿停止自残行为,这些孤独症患儿可能会在一些情况下通过撞头或把手指上的肉咬下来而严重伤害自己。轻微的电击,或往脸上泼冷水能够很快地制止这些伤害行为,尽管效果可能是短暂的(Holmes,2001)。惩罚也可以有效地与强化结合在一起:当学生努力学习时就取得好成绩,如果他们荒废学习就不及格。与无关联的惩罚(如打屁股或一段时期内不允许放学后或周末外出)相比,如果惩罚涉及逻辑后果( logical consequence,与不良行为密切相关的结果),那么惩罚也就更可能成功。因此,如果小孩把玩具卡车丢在楼梯上,对应的逻辑后果可能会是一个星期没有玩具卡车玩。再举一个例子,回家吃饭晚了的逻辑后果就是吃一顿冷冰冰的晚饭。
 
  相比纯粹地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研究结果支持将逻辑后果、消退和奖励可替代性良好反应结合。当你确实决定实施惩罚时,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惩罚应该是立即的,也就是紧跟不良行为的。任何延误都会降低惩罚的有效性。所以,“你爸爸回来会打你的屁股”是一个糟糕的惩罚策略。
 
  ·惩罚应该保持一贯。任何一次不良行为都不能放过。当不良行为没有被惩罚时,会产生奖励的实际效果。
 
  ·惩罚的时间和强度应该加以限制。只要能够达到制止不良行为的目的就足够了,但也不能过轻,必须使“惩罚与犯罪相当”。
 
  ·惩罚应该明确针对行为和行为对应的逻辑后果而不是对人的性格进行攻击(羞辱、嘲笑或者言语虐待)或实施身体上的惩罚。
 
  ·惩罚应该被限制在错误行为发生的情境之中。
 
  ·惩罚不应该向被惩罚者传递混淆的信息(如你不能打别人,但我能打你)。
 
  ·最有效的惩罚通常是负惩罚,比如丧失特权,而不是施加令人不快的刺激,如打屁股。
 
  二、矫正操作性行为的清单
 
  请设想一个你想要改变其行为的人。为了便于解,我们把讨论集中在你侄女麦蒂的坏脾气上,她经常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带她到公共场合也一样乱发脾气,操作性条件作用为改变这一行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具:安排方式多变的正强化,以及负强化、消退和惩罚。
 
  ·由于正强化( positive reinforcement)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应该识别和鼓励可取行为替代不良行为。最高效的家长和教师经常通过将小孩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具有强化作用的活动上来做到这一点。例如,当把麦蒂带到杂货店的时候,让她专心地在绿色苹果和红色苹果之间做简单的选择。这让她保持着兴趣,从而避免她乱发脾气,也给你一个机会去对她的帮助提供正强化(“好提议,麦蒂,我也喜欢红色的苹果呢!”)。不要小看普雷马克原理,如果麦蒂在一段时间里都表现很好,这会成为她喜欢做的事情(顺便提一下,这就是塑造在起作用:为了有成效,你给麦蒂定下的目标必须是她能够达到的,以使她能够实现并获得正强化的奖励。所以,你的初始目标可能是20分钟内表现良好,在她做到并获得奖励之后,再渐渐地发展到更长时间的目标。)一开始使用连续强化,然后相应缩减到混合使用间隔强化来让她不再乱发脾气。
 
  ·负强化( negative reinforcement)也同样有用。例如,假设麦蒂的其中一件家务是扔垃圾,告诉她如果她能一下午友好地和妹妹玩耍(不乱发脾气),你会帮她扔垃圾。通过那种方式,她避免了那些她不太愿意做的事情,从而强化了她的良好行为。你也可能享受过这样的负强化,比如曾经你的一个教授承诺:如果你另一门考试的成绩足够高,就可以选择不参加期末考试;或者如果你在班上完成了其他重要的目标,就可以免去一次作业。不过,负强化的应用很少有效。例如,家长通常试图通过唠叨来让小孩整理房间。在这样的情境中,家长会一直唠叨,直到房间打扫干净。因此,小孩整理房间来停止或避免家长的唠叨。虽然这或许能解决问题,但一般没有一个人会感到高兴。与之相反,行为学家建议家长用正强化物来激励小孩去整理房间。通过提供有意义的奖励或使用普雷马克原理来鼓励可取的行为,你完成了同样的行为改变,而且没有唠叨或其他令人厌恶的刺激通常会带来的紧张感。
 
  ·消退( extinction)也是一种有保障的解决方案,但前提是你控制了所有的强化物。不对麦蒂的坏脾气让步,也不给她想要的,消退才会出现。相反,你要做的仅仅就是让她把脾气发出来。这可能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意味着你必须要忍受她的脾气,如果她在公众场合发脾气的话,你甚至会感到难堪。(你是否有过疑问,为什么小孩似乎直觉地选择人最多的场合来发脾气呢?或许就是因为他们很快地学会了他们将从只想让他们停下来的恼火的父母那里得到糖果或注意力的“奖励”,这正是负强化的另一种误用!)然而,消退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消退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如果某个人正在做危险的行为,例如在繁华的路上玩耍,消退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惩罚( punishment)或许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惩罚通常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效果,例如攻击或逃避。另外,惩罚经常会破坏惩罚的实施者和被惩罚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惩罚很难保持永远的一致性。如果你决定因为麦蒂乱发脾气而惩罚她,那就让惩罚是有逻辑后果的,例如,如果她在家里发脾气就立马让她回房间里“计时隔离”,但不要过度严厉。
 
  儿童心理学家经常建议,最好的方法就是混合使用几个策略。对于麦蒂的这种情况,可能既要强化可取的行为,也要对不良行为使用消退和逻辑后果。当你下次应对某个人的不良行为时,我们鼓励你尝试这些策略。请记住:你想要改变的行为也可能是你自己的!
 
  三、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特征,让我们来做个比较。正如你所见到的那样,行为的后果特别是奖励和惩罚,让操作性条件作用区别于经典条件作用。请注意可能会混淆的地方:食物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充当奖励,但在经典条件作用中充当非条件刺激。最重要的是:在经典条件作用中,食物出现在反应之前,所以食物不可能成为奖励。
 
  在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刺激和反应的顺序有所不同,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刺激的反应(想想巴甫洛夫的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而通过操作性条件刺激形成的行为则是为了获得某些未来的强化或规避惩罚(想想狗为了获得食物奖励而坐下)。换言之,操作性条件作用要求刺激出现在反应之后,而经典条件作用则终止于反应。
 
  两种条件作用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目标行为的类型不同。操作性条件作用鼓励新的行为,要么是铺床、工作、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要么是为考试而学习。然而,经典条件作用强调对新刺激做出旧反应,例如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或听到牙钻的声音就畏缩。
 
  你还会注意到,在两种学习形式中,消退的方式略有不同。在经典条件作用中,消退过程需要非条件刺激停止,而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消退过程则需要强化物停止。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经典条件作用在其他几个方面也有所不同。其中一点便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并不是基于自动的反射行为(如狗分泌唾液或小阿尔伯特哭泣)。因此,操作性条件作用看起来更加“自主”,更多地受到反应者的控制。有句谚语说得好:你能刺激狗分泌唾液(反射),但你却无法让它进食(操作性行为)。
 
  但是,不要错误地认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是关于学习的两种对立解释,它们是可以互补的。其实,起初通过经典条件作用习得的反应,后来通常会因为操作性条件作用而得以维持。这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害怕蛇这一反应的形成过程。假设对蛇的恐惧最初是通过把蛇(条件刺激)与令人恐惧的非条件刺激(某人大喊:“小心!”)关联起来这一经典条件作用而习得的。一旦这种恐惧反应建立以后,该反应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得以维持和强化,就好像旁观者会对产生恐惧反应的人给予关心(正强化)一样。
 
  (编辑:tspsy-张寅 | 来源:心灵花园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