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咨询师:创伤记忆及其疗愈方法

发表于 2018-11-14 12:21
  心理导读:在形式上,创伤梦境与清醒时的创伤记忆有许多相同的不寻常特性。它们通常都包含一些创伤事件中真实景象的片段,很少或根本不去添油加醋。完全相同的梦境经常重复发生,且有着宛如发生在当下的骇人临场感。    ---www.tspsy.com
 
PTSD:为什么创伤记忆一再重现?

心理咨询师:创伤记忆及其疗愈方法
 
  就算危险早已事过境迁,受创者还是会不断在脑海中重新经历创伤事件,宛如发生在此时此刻。创痛如此反复侵袭,使他们很难重返原先的生活轨道。时间仿佛东结在受创的那一刻,并成了变调记忆中的一道符咒,随时闯人受创者的意识中。醒着的时候,受创片段在脑海中一幕幕闪现;睡觉时,则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就连一件看似不怎么相关的小事,也可能勾起这些记忆,而且逼真程度与强烈感受一如事发当时。因此再平常、再安全的环境,对受创者而言都充满危机,因为谁也无法确保他的伤痛记忆不会被唤起。
 
  在伤痛记忆的反复侵扰下,受创经验阻碍了人生的正常发展。让内形容其歇斯底里症患者受到“顽念”所支配。弗洛伊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努力地了解和统合他大量搜集来的有关战争神经性官能症的证据。他说,“如果有人说受创患者被固着在受创当时——这一点也不令人惊讶。”卡迪纳也认为“固着在受创当时”是战场神经性官能症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他注意到受创者的噩梦,内容可以毫无改变地重复经年,他称这样的梦是“此症最独具的特征之一,也是最费解的现象之一。”
 
  创伤记忆有一些不寻常的特性,他们被大脑收录的方式与成人的正常记忆不同。正常记忆应是可以言词述说的线性故事,并融入生命进程中。让内解释其间的差异:
 
  (正常的记忆)就像所有的心理现象一样,是一种活动,在本质上是叙述一个故事的活动……一种情况要得到令人满意的阐述……非我们可以做到:不只是通过行动向外反应;也要通过对自己说的话、通过将事件有组织地对别人和对自己的陈述,和通过将此陈述置于个人生命史的适当章节,以向内反应……所以严格地说,一个人如果仍将发生的事停留在固着意念,并不能说他拥有“记忆”……充其量为了方便起见,姑且称它为“创伤记忆”。
 
  对于创伤记忆此种凝结于受创当时、又无法言说的特质,多丽丝·莱欣(DorisLessing)有深入的描述。她的父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仅仅失去一条腿,其他的战友却都在帕斯尚尔的壕沟中失去生命。“他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记忆,是随时在添加新色彩与生活互动的记忆;但他的战时记忆,却凝结在他一成不变、重复述说的事件里,使用相同的字眼与姿势……他语无伦次地叙述心中这块阴暗角落,有宿命的无奈,除了恐惧,无真实。在他痛苦而短暂的惊呼中,则充满愤怒、怀疑和背叛的情绪。
 
  创伤记忆难以用言词叙述,也缺乏前后脉络,而是以栩栩如生的感受和影像方式储存起来。研究日本广岛与其他一些民间灾难和战争创伤患者的罗伯特·利夫顿(RobertJayLifton),将创伤记忆描述为一种“抹不去的影像”(indelibleimage)或“死亡印记”(deathimprint)。通常会有一组特别的影像让创伤经历更显清晰具体,就是利夫顿所称的“终极恐惧”(ultimatehorror)。完全聚焦在这样的感官片段和无前后因果的影像上,更放大了创伤记忆的临场感。越战退伍军人蒂姆·奥布赖恩(TimO'Brien)如此描述他的创伤记忆:“我记得断臂的白骨,我记得皮肤的碎片和一些湿湿、黄黄的东西,我想那一定是肠子。身边到处是可怕的血迹。但在20年后仍会将我惊醒的,是我们在戴夫·詹森(DaveJensen)《柠檬树》(LemonTree)的歌声中,将尸块丢入坑中的那一幕。”
 
  创伤记忆以意象和身体感官为主,且难以言词描述的特性,与幼儿的记忆很类似。事实上在某些针对儿童的研究中,提供了了解创伤记忆一些最清晰的例证。精神科医生莉诺特尔(LenoreTerr)在20位有早期创伤记录的儿童身上发现,没有一位能对一岁半或两岁前发生的事做言词上的描述。然而,那些经历深深烙印于记忆中。其中有18位儿童在行为和游戏中透露出创伤记忆的信息。他们有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特定恐惧,而且能够在游戏中正确无误地重演创伤事件。
 
  例如,有一位儿童在人生的头两年,一直受到保姆的性折磨。当他五岁时,他完全不记得那个保姆,甚至否认任何被虐的信息或记忆。但他在游戏中所扮演的场景,竟与那个保姆所拍的色情影片一模一样。这种普遍存在于幼儿身上的高度可视化与行动化的记忆形式,似乎也在经历过恐怖事件的成人身上运作着。
 
  创伤记忆的这些不寻常的特性,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改造所致。大量的动物实验显示,当有高浓度的肾上腺素或其他与压力紧张有关的荷尔蒙在身上循环时,记忆的片段会深深烙印在脑海中。同样的创伤记忆,也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精神科医生贝塞尔范德科尔克(BesselvanderKolk)推测,在交感神经系统受到高度激发的状态下,语言性的记忆受到抑制,而中枢神经系统则回复到如幼儿时期一般,使用感官与图像的形式记忆。
 
  就如同创伤记忆与一般记忆不同,创伤梦境与一般梦境亦不同。在形式上,创伤梦境与清醒时的创伤记忆有许多相同的不寻常特性。它们通常都包含一些创伤事件中真实景象的片段,很少或根本不去添油加醋。完全相同的梦境经常重复发生,且有着宛如发生在当下的骇人临场感。在梦境中发生的一些看似微小无关的环境刺激,可能会被当作恶意攻击的信号,而激起暴力反击。而且噩梦可能发生在一般人不会做梦的睡眠阶段。因此,无论醒着或睡着,创伤记忆似乎是由于神经生理组织的状态遭到改变所致。
 
  受创者对创伤事件的再体验,不只发生在思想和梦境中,也表现在行动上。创伤情境的重演(reenactment)在儿童一再重复的游戏中最为明显。特尔区分出一般的游戏和受创儿童的“禁忌游戏”(forbiddengames)之不同:“童年的日常游戏……是轻松自由、活泼快乐的;但创伤后的游戏则是令人不舒服且刻板单调……由创伤引发的游戏不易停止,而且就算时日已久,内容可能也无太大改变。与一般儿童的游戏不同,创伤后的游戏会不由自主地强迫重复……创伤后的游戏是如此真实地呈现原貌,以致当你看着它进行时,不需要什么其他线索,就可能对创伤内容猜得十之八九了。”
 
  成人也常如儿童一般,被驱策着重现创伤时刻,或许如实呈现,也或许经过伪装。有时人们会将创伤事件的重演,以超现实的想象改变危险处境的结局。由于企求创伤事件从不曾发生的心理作祟,受创者甚至有可能置自己于再受伤害的险境。有些重演的情境甚至是受创者自己有意造成的。强暴受害者索海拉阿布杜拉利(SohailaAbdulali)描述她何以要让自己回到创伤的现场:
 
  我一向很讨厌那种被打败的感觉。当事情发生时,我正值仍嫌稚嫩的17岁,但我必须证明他们不会将我击垮。那些强暴我的男人告诉我:
 
  “如果再让我们看到你一个人跑到这里来,我们不会放过你的。”我相信他们说的话。走在那条巷子里总让我心惊胆战,因为我害怕会再看到他们。事实上,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会在晚上单独走过那条巷子,之前也有人被抢过。毫无疑问,那里就是不安全。但我的脑袋里却有个声音告诉我,如果我不敢走那里,那他们就赢了。因此,我不只要走那里,还要走得比别人都多。
 
  但更常见的是,受创者以伪装的方式重现某些创伤意义,在当时却不明白自己何以如此。乱伦受害者莎伦·西蒙娜(Sharon Simone)详述她如何觉察到自己的危险行为与儿时受虐经历之间的关联性:
 
  两个月前,我在高速公路上和男人争道比胆,并因此出了车祸。一个男性卡车司机试图超到我前面,当时我用最粗鲁的话告诉自己,我Xxx的!你休想把你的臭阴茎塞到我的前面。突然间“砰”的一声!就这样,我也不明白为什么。
 
  我从来没有认真面对过任何有关那件乱伦的事。只是模模糊糊地感到有事悬在那儿,我也知道必须处理,但就是不想碰它。我就是对男人有一肚子气,所以我让那个臭男人狠狠地撞过来,那景象真是壮观极了。钻出车外时,我已完全失控,只是一阵狂怒地攻向那个男人。这件事就这么搁着,大概六个星期后我才告诉心理治疗师,并受到他当面质问(那实在太危险了)我因此和治疗师订了一个约定:我会处理我和男人之间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重演都是危险的,事实上,有些反而是适应的表现。受创创伤患者有可能会找到一“种泰然自得、甚至是适于社会生存的方式,得以让创伤的再体验融入现实的生活中。退伍军人肯史密斯(KenSmith)描述他在身为平民后的生活中,如何处理某些战争经验的重现:
 
  我在越南待了8个月11天12小时又45分钟。这些事你也许只是记得,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我从战场回家后几乎完全变了一个人。我找到一个医务人员的工作,并且从中得到很大的自我满足感。这工作几乎就像是我在越南时执行任务的延续,但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了。没有枪伤,没有烧伤,也不会看到冒血的胸口或截肢,或是被霰弹枪打到的血肉模糊。见到的是很多紧急治疗,很多对糖尿病惠的急教,和很多的老人病患。偶尔会有车祸发生,那可是让我最来劲的事,我会打开警笛,知道又有活儿可干了。大量的肾上腺素在我的体内流窜,让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发电厂,再出100个任务也不怕。
 
  重演有其吊诡之处。即使它是有意识地进行,还是会有不由自主的感觉;即使它不会产生危险,还是会有纠缠不清的驱力在。弗洛伊德将一再发生这种创伤经历的记忆侵扰现象称为“重复性强迫冲动”(repetitioncompulsion),他起初将此概念解释为一种想掌控创伤事件的企图。但这样的解释并没有令他自己满意,因为无法传达出他所谓重演具有的“心魔”(daemonic)特质。由于重复性强迫冲动似乎难以用意志控制,抗拒改变的力量也很强烈,弗洛伊德无法找到任何合适且可在生活上印证的解释,只好被迫用“死亡本能”(deathinstinct)的概念。
 
  大多数的理论家都拒绝接受这种二元论的解释,但同意弗洛伊德最初的说法。他们推测,创伤经历的不断重复再体验,一定是代表一种身体自发、想要痊愈却徒劳无功的企图。让内认为受创者会有一种需求:将创伤经历予以“同化吸收”(assimilate)和“清算了结”(liquidate)。一旦成功,会产生“获胜”的感觉。以他的说法,他曾含蓄地认可:创伤造成的最大羞辱是使人产生无助感,而补救的方法即是重建仍然拥有能力的信心。他相信受创者“依然身陷困局,在其中他尚无法担任一个令人满意的角色,也无法适应良好,因此他须持续不断地努力以求适应”。
 
  近期的理论家也将记忆侵扰的现象(包括重演),解释为想将创伤事件加以统合的自发性意图。精神科医生马迪霍罗威茨(MardiHorowitz)假设一一个“完成原理”(completionprinciple),此原理“概述了人类心智处理新信息的固有能力,此能力会将用以认知内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内在图式(innerschemata)随时更新”。依据定义,创伤毁坏了这些“内在图式”。霍罗威茨认为未被同化吸收的创伤经历,储存在一个特殊的“活动记忆”(activememory)中,此种记忆“本能的倾向是将其内容不断重复地表现出来”。只有当受创者发展出一套新的图式以理解发生了什么事,创伤才能得到解脱。
 
  心理分析学家保罗·罗素(PaulRussel)认为,造成强迫性重复的驱力是创伤的情绪经验,而非认知经验。被重置的正是“受创者需要去感受的,并用以修复伤痛”。他把强迫性重复当作一种企图,想重现并掌控创伤时产生的重大挫败感。主要的一些未得解脱的感受可能是恐怖、无助的愤怒,或单单只是面对致命危机时的“肾上腺素激增”。
 
  创伤的再体验,也许是提供一个征服它的机会,但大部分的受创者并不主动寻找,也不欢迎这样的机会,而只是担心害怕。创伤经历的再体验,无论被侵扰的是记忆、梦境还是行动,伴随的情绪强度都正如创伤事件当时一般。受创者也会持续受到恐怖与愤怒的折磨。这些情绪在本质上与一般的害怕和生气不同,它们不但超出一般情绪经验的界限,也超出一般所能忍受的范围。
 
  正因为创伤经历的再体验导致如此强烈的情绪折磨,受创者都会极力避免。虽然原意是要自我保护,但这种避开侵扰症状的努力,却会进一步恶化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如果经常刻意逃避这种创伤的再体验,会导致觉察力受限和从人际互动中退缩,徒然虚耗生命。
 
  (作者:Judith Herman | 来源:《创伤与复原》)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