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移情心理学:墨丘利之泉与炼金术

发表于 2018-08-29 17:25
  心理导读:墨丘利之泉的泉水涌升喷出,再流回到水池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一个圆圈,虽然这一循环没有直接在原书中点明而这也是墨丘利的一个主要特征,因为他就是蛇:他自给自足地成长、自尽,再吞噬了自己,最后让自己获得新生。     ---www.tspsy.com
 
移情心理学:墨丘利之泉与炼金术
 
  我们是金属的首要本质和唯一源泉,炼金艺术的最高酊剂出自我。绝无喷泉或水源有我之貌,富有贫穷,健全羸弱,皆在我手,我可为鸩酒,亦是长生药。
 
  这幅图片直击炼金术象征体系的核心,因为它描绘的是“炼金工作”(opus)的神秘基础。画面边框是四方形的,四角各有一颗星星,代表四元素。画面上方中央有另一颗星星,代表第五实体,即第五要素,它是由前四个要素演变而来的。画面下方的水池相当于不漏水的容器,池中装的是“吾之海洋”“永恒之水”“圣水”。池中“黑暗的海洋”便是混沌,转化就在这里发生。这容器也被称为子宫,是孕育小人( homunculus)的地方。与周围的方形边框不同,水池是圆形的,因为圆形才是完美的形态,是不完美的方形应该变成的模样。在方框中的元素相互分离且相互敌对,在圆形中得以统合。水池边缘上的铭文阐释了这一意图,上面用缩略语写着: w Unus est Mercurius minerals, Mercurius vegetabilis Mercurius animais(植物应该被翻译成“活的”,动物应该被翻译成“有生命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有灵魂,甚至有“心灵”的)。水池的外侧有六颗星星,它们和墨丘利一起代表着七颗行星或是七种金属。墨丘利囊括了这七个事物,因为他是“金属之父”。将其比作人的话,他则像原人“An thropos,是七颗行星的联合体;像原人“ Gayomard”,是完美的人的原型一样,身体即世界,七种金属从他的身体中汇入泥土。由于墨丘利具有女性特质,所以他还是七种金属之母—仅仅是其他六种金属之母,因为他同时还是他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海洋”中间矗立着墨丘利喷泉。它有三个泉眼,名字各不同,对应墨丘利的三种形态。墨丘利分别以“纯洁之乳”“醋之泉”和“生命之水”三种形态从三个管子中流出。墨丘利的指代语不胜枚举这三个便是其中之一。喷泉的三元体即代表了上文中提到的墨丘利的联合体。这张图反复强调了墨丘利的三相性、三位一体,是圣三位一体的地狱、低下的乃至恶魔副本,就如但丁笔下三个头的魔鬼。这也是墨丘利常常以三个头的大蛇形象出现的原因。三根管子上方画着太阳和月亮,它们是神秘转化的母体和必不可少的追随者。在比它们略高一点的地方是一颗经典形状的星星,象征着敌对的四元素的整合。画面的最上方是一条“头蛇”( sepens bifidus),是致命的“第二”,杜恩(Dorm)将它归为魔鬼之列。这条蛇便为墨丘利之蛇,代表着墨丘利的二重性。蛇头吐着火焰,科普特女或者说犹太女玛利亚借此获得了她的“两缕烟雾”。这两缕烟雾便是两缕蒸汽,它预示着开启了一个程序,通过多重蒸馏除去恶味、坟墓的恶臭,以及创世纪前缠人的黑暗。
 
  这一结构展现了转化过程的四重本质,古希腊人对此早已知悉。变化之初是一片混沌,四元素是相互独立的;随后逐渐出现了墨丘利在无机、有机和灵性世界里的三种显化。在形成索尔和露娜(即珍贵的金和银,同时也代表神祇的光芒,神可以用爱克服四元素之和灵魂、第五要素、永恒之间的冲突)之后,整个过程在“水、酊剂和哲人石(不会腐坏、超凡永恒)性质中达至顶点。从4到3到2再到1这样的一个步骤就是“玛利亚法则”,它如同主导原则,在整个炼金术中以各种形式运作。撇开众多的“化学”解释不谈,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以象征为基础的步骤:四种相互对抗的张力标志着最开始的整体状态4是对最自然最清晰的界定。数字的减少意在最终的整合。转化过程中第一个出现的数字3是一个阳数,由它生成了阴数2。男性和女性必然会引发交媾的联想,是为产生1的途径。而1则一贯被称为圣子或哲人石。
 
  正方形是最广为流传的原型,这一图式被证明最能代表意识心借由辨明方向来实现功能配置。如果将我们的认知比作望远镜,它就像是望远镜里帮助定位的十字线。相比正方形本身,由它的四个顶点所形成的十字也同样普遍,而且对西方人来说,它可能还是道德和信仰方面最重要的象征。同样,圆形作为完满( completeness))和完美事物的象征,也被广泛用作表示天堂、太阳和神祇。它还表达了人类以及灵魂的原始形象。4是使得秩序得以形成的最小数字,代表了人类未获得内心整合的多元状态,也是被束缚的状态,一种未获得救赎的分裂未联合的状态,被四面八方拉扯的状态痛苦状态,一种渴求联合、调和、救赎、治愈和整体( (wholeness))的状态。
 
  三元体是“阳性的”,扮演的是主动的原动力角色,对应到炼金术里便是“涌升”。相比之下,二元体则是“阴性的”,充当的是接受、吸收、承担类的角色,是仍需塑造、培育的物质。心理学上与三元体相对应的是要求、欲望、本能、侵略性、决心,而与二元体相应的是心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意识心的冲动和决定做出的反应。如果没有成功克服自然人的惯性,没有实现他的目标—尽管他有惰性和经常的阻抗,这一切必然会虚弱而亡。但是意识可以通过强迫和说服的方式达成它的目的,而且在这个合力中,一个人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一个联合体(“物始于行”浮士德如是说)他的行为才是拥抱整个心灵的过程的成熟产品,而不是压抑后的冲动发作。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象征性的图画展现的是炼金术的方法与哲学。它们并非基于古代大师所知的物质性质,而是从无意识心理衍生而来。毫无疑问其中还掺杂了炼金术士的一些意识上的推测思考,但这丝毫不会阻碍无意识的投射,因为无论观察者的思维如何偏离眼前的确切事实,按照自己的逻辑走,无意识里的“灵魂之长”( spiritus rector)都将占据主导权,将思维带回表象之下永恒不变的原型,然后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原型回归到投射之中。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领域上来。在最后也是最伟大的一本炼金著作——歌德的《浮士德中,这些事物被赋予了极为华丽的形象。歌德墨丘利喷实际上描绘的是炼金术士的体验,炼金术士发现他投射到蒸馏瓶内的是他自己的阴暗面、他未获得救赎的状态、他的激情、他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这个目标是要成为正的自己,完成他来到这个世上的目的,以及,在充满迷茫与错误的一生之后,在悠长的一世漂泊之后,成为圣子、圣母之子。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 Christian Rosencreutz所著的《化学婚礼》( Chymical Wedding,1616年)四书,此书是《浮士德》的重要先驱,歌德肯定知道它。这本书基本上与《浮士德》是同一主题,也是关于“玛利亚法则”的,讲述了 Rosencreutz如何转化脱离他原先未开化的状态,逐渐意识到自己与“神圣”之间的关联。但是由于此书的时代为十七世纪初,整个过程的投射非常之深,而将投射撤回到英雄身上(比如浮士德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超人四)的迹象则非常微弱。但是其间的心理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逐步感知到炼金术从物质的秘密中领悟到的那些强有力的东西。
 
  原书中,紧随这张图片之后的文字主要讲述的是炼金艺术之水”,即水银。为了避免内容重复,读者可参考我的讲义《神灵墨丘利》( The Spirit Mercurius)。此处,我只想说明,汞有着相互矛盾的特质,它的确能很好地象征投射到它身上的无意识。“海洋”是它静止时的状态,“喷泉”是它的活化状态,而“处理过程”( process))墨丘利喷实际上描绘的是炼金术士的体验,炼金术士发现他投射到蒸馏瓶内的是他自己的阴暗面、他未获得救赎的状态、他的激情、他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这个目标是要成为正的自己,完成他来到这个世上的目的,以及,在充满迷茫与错误的一生之后,在悠长的一世漂泊之后,成为圣子、圣母之子。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 Christian Rosencreutz所著的《化学婚礼》( Chymical Wedding,1616年)四书,此书是《浮士德》的重要先驱,歌德肯定知道它。这本书基本上与《浮士德》是同一主题,也是关于“玛利亚法则”的,讲述了 Rosencreutz如何转化脱离他原先未开化的状态,逐渐意识到自己与“神圣”之间的关联。但是由于此书的时代为十七世纪初,整个过程的投射非常之深,而将投射撤回到英雄身上(比如浮士德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超人四)的迹象则非常微弱。但是其间的心理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逐步感知到炼金术从物质的秘密中领悟到的那些强有力的东西。原书中,紧随这张图片之后的文字主要讲述的是炼金艺术之水”,即水银。为了避免内容重复,读者可参考我的讲义《神灵墨丘利》( The Spirit Mercurius)。此处,我只想说明,汞有着相互矛盾的特质,它的确能很好地象征投射到它身上的无意识。“海洋”是它静止时的状态,“喷泉”是它的活化状态,而“处理过程”( process))是它的转化状态。无意识内容得到整合的意象由长生不老药的概念表现,包括天主教之药、万能药、金水、永存的食物、智慧树的健康果、烈火葡萄酒等各种同类事物。有些事物虽然是负面的,但也同样极具代表性,例如月亮植物的汁、土之水(注意,土星是凶神!)、毒药,蝎子、龙、火之子、童子尿或者狗尿、硫黄、魔鬼等。
 
  墨丘利之泉的泉水涌升喷出,再流回到水池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一个圆圈,虽然这一循环没有直接在原书中点明而这也是墨丘利的一个主要特征,因为他就是蛇:他自给自足地成长、自尽,再吞噬了自己,最后让自己获得新生。类似地,圆形的海洋没有出口,喷泉在中心扑腾,实现了永续的自我补给。而Cusa的 Nicholas作为上帝的化身,我们在他身上可以找到这样的海洋。
 
  (作者:荣格 | 译者:梅圣洁 | 来源:《移情心理学》)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