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咨询师:表演时紧张怎么办?

发表于 2018-04-02 14:06
  心理导读: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每个人一定都曾经历过。当遇到焦虑的情绪时,人们最直觉的做法就是说服自己冷静下来,但这是非常困难并容易失败的事。当你认为自己感到焦虑,或试图压抑情绪时,会不自觉思考太多,专注在躲避潜藏的威胁,使你绑手绑脚,不敢尽情发挥;反倒是尝试将焦虑转移成兴奋感后,会专注于发挥更多正面的可能,让表现比平常更优异。    ---www.tspsy.com
 
上台表演时怯场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上台表演时怯场怎么办?
 
  一、案例描述
 
  劲藤报名了歌唱比赛,再过 15 分钟就轮到他上场,他不由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感到浓浓的焦虑。他不断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
 
  「你还好吗?」同样报名比赛的忠伟看见劲藤焦躁不安,忍不住问候他。
 
  「还好啦!只是太紧张,想让自己冷静点。」面对突来的关心,劲藤有点吓一跳。
 
  「其实,你不应该叫自己冷静,相反的应该让自己更兴奋一点。」
 
  「啊?为什么?」忠伟的回答,让劲藤摸不着头绪。
 
  「因为即使成功冷静下来,也只会帮助你不要出错;但叫自己兴奋一点,可以让表现更好。」
 
  忠伟饶富深意的回答,让劲藤半信半疑。「听起来有点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
 
  劲藤该相信忠伟说的吗?毕竟他们可是竞争对手呢!
 
  二、案例分析
 
  心理学实验:保持「兴奋」与「冷静」对表现的影响
 
  哈佛商学院教授布鲁克(Brooks)教授曾发表一项研究,当中有个实验找来 140 位参与者,包含 63 位男性、77 位女性,告知他们要准备一份具说服力的公开演说,题目是「为什么我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伙伴?」。
 
  为了增加他们的焦虑感,研究者会利用录影机纪录演说过程,并告知他们会被一位专业评审评分。发表演说前,部分人被引导要不断告诉自己「我感到好兴奋」,另一部分人则是试图被引导要冷静下来。
 
  依照评审的评分发现,被指定说出「感到兴奋的」实验参与者相较于「我是冷静的」参与者,更能够表现出较长、较具说服力且胜任的演说。
 
  另一个实验是,研究者找来 188 位参与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要阅读一段「试着兴奋点」的指导,第二组是「试着保持冷静」,第三组(控制组)则都不需要。阅读后紧接着被要求解决困难的数学题目。
 
  结果显示,被指导要「兴奋」的那些人相较另外两组,平均高出 8 分的成绩,且在考试结束后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更具信心。
 
  这效果不只呈现在演讲跟数学能力上,连唱歌表现也是如此。另一个实验找来 113 位参与者,他们必须进行卡拉OK 歌唱大赛。准备唱歌之前,所有人被随机分派说服自己是焦虑的、兴奋的、冷静的、生气的或者是难过的,只有一组不需要做任何调整。每个人都在手上绑上脉搏计以测量他们的焦虑程度。
 
  结果显示,那些告诉自己要「兴奋」的人,其音调、节奏、音量在电脑主机的歌唱评分系统中,平均都有 80 分;而告诉自己要冷静、生气或者是难过的参与者,平均分数则只有 69 分,说他们是焦虑的更是只有 59 分。测验结束后,那些表示兴奋的人情绪依然高涨,而且对自己的歌唱能力更有自信。
 
  焦虑之所以可以化为兴奋,是因为这两者皆为高激发情感状态,将焦虑感转化为兴奋感,比起尝试冷静来对抗焦虑感来得更容易。透过实验结果可以显示「光是谈论自己的感觉,就会对实际感觉带来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给你的建议:将焦虑转成兴奋
 
  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每个人一定都曾经历过。当遇到焦虑的情绪时,人们最直觉的做法就是说服自己冷静下来,但这是非常困难并容易失败的事。
 
  当你认为自己感到焦虑,或试图压抑情绪时,会不自觉思考太多,专注在躲避潜藏的威胁,使你绑手绑脚,不敢尽情发挥;反倒是尝试将焦虑转移成兴奋感后,会专注于发挥更多正面的可能,让表现比平常更优异。
 
  所以下次感受到焦虑时,与其努力说服自己冷静,倒不如将这高激发的情绪转移成兴奋感,告诉自己「现在很兴奋」,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表现喔。
 
  参考资料:
 
  Get excited: reappraising pre-performance anxiety as excite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4;143(3):11441158
 
  (作者:汤佳桦  |  来源:泛科学)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