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在网上输入廖阅鹏的名字,成千上万条与催眠相关的信息就会立刻出现。然而,除了一个干巴巴的简介,找不到任何关于他个人的信息,这让他显得很神秘。当记者问起这个问题,他笑了,说因为自己2004年才开始来内地,和媒体没有过直接接触,于是在内地他就变成了一个只有催眠师头衔的抽象的人。打开了话头,他坦然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早年能有这样的体验,他一生的方向可能就会不一样
廖阅鹏出生于台湾基隆,从小对宇宙的奥秘、生命的诞生、人的思维和灵魂是怎么回事极感兴趣。于是大学他选择了生物,考上了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大学上了半年,他终于想明白,如果想系统地了解世界,心理学或许是当时可以找到的最好方式,于是他自动退学去考心理系。他的举动让父母非常错愕,在父亲打了他一耳光之后,他离家出走。然后他如愿考上了心理系,结果念到大二、大三时又失望了。那时候的心理学停留在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上,使得想探索人类的灵魂、意识奥秘的廖阅鹏感到不满足。
于是大学三年级他开始接触佛学理论,进行佛家的冥想修行。一经接触,他非常入迷,一度产生了出家的想法,并打算考入一家印度的研究所攻读佛学硕士。女友一听他要出家,立刻与他分手,第二天就和别人手牵手出去了。这让廖阅鹏大受打击,非常痛苦。正赶上他要在一个月之内准备考研,读书复习的强度很高。为了驱赶内心的痛苦,他又加重了静修冥想的功课。这样的高压之下,某天他打坐的时候,突然感到瞬间身体消失,心跟宇宙一样无边无际,一种狂喜在心中涌上来,失恋的痛苦一下子变得无足挂齿,之后他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醒来时,他可以真心祝福女友,专心自己的考试了。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研究生。这一次打坐的体验对他影响非凡,让他了解到灵性世界的宽广内涵。“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早年能有这样的灵性体验,他一生的方向可能就会不一样,他就不会那么容易沉迷于外在的世界了。”随着对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放弃了出家的想法。
后来他做过出版社的《大藏经》编审,也当过报纸的副刊主编,甚至做过汽车销售、房屋中介,他说这让他有所历练,也赚了些钱。后来因为在出版社从编辑当到总编了,于是开始写书、写随笔,一度他想当个作家,结果因为作品不是很畅销,“我的作家美梦就泡汤了。”他自嘲。
■从前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人进入催眠状态,上电视之后,却变得如热刀切奶油般顺利
1997年廖阅鹏辞职,到海外进行了一次很长的旅行,参加了一个修行团体,进行了包括佛学、道家、瑜伽、禅学等方面的研习和修行。旅行回来之后,他重新审视了自己,决定做一个催眠工作室。
催眠的手法是他大学时代学的。那时他给自己的目标,一是催眠,二是静坐冥想。心理系的老师只能给他提供书目,却不会方法。他看遍相关书籍,加上有静坐冥想的修为,学催眠就变得很容易,一度他也怀疑:催眠真的这么简单吗?等到台湾1991年前后来了几个舞台秀催眠师进行表演,他到现场观摩,一看那些手法都是自己会的:原来催眠真的就是这么简单!他不断在同学之间进行演练实验,过了一段时间,所有的催眠治疗上手就没有问题了。
1998年,台湾几乎没有专业的催眠工作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廖阅鹏可以成功,他说生意之冷清,连自己跑山打球的时间都超过做催眠治疗的时间。1999年,有个电视综艺节目邀请廖阅鹏去给艺人做“前世催眠”的节目,他表示拒绝,结果争执中被推进了录影棚。结果他意外地把艺人催眠进了另一个状态,艺人把内心久藏的委屈、压抑、痛苦说出来,变成了一次真情告白。观众反响热烈,节目收视飚红,廖阅鹏也就一连做了3个月的节目。在那之后,他的催眠工作室开始走得顺畅。他说:“很好玩的是,上电视之前,我总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诱导进催眠状态,才开始治疗。上了电视之后,来找我的人,我刚开始随便说三两句话他就进入状态,如热刀切奶油般顺利。从此我的口碑就越来越好,来找我的人就越来越多。”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催眠治疗师,而不是什么“精神导师”
2001年,廖阅鹏到美国取得了催眠训练师的资格,2004年开始进入内地教学。
他说,自己的催眠体系是在2004年开始完备的。他开始把心理学、佛学、东方修行学整合在一起,以催眠的方式引导人进入意识改变状态,发现问题真相,解决问题。他说问题的真相是所有灵性成长的动力,因此这一模式既能满足心理治疗的需求,也能吻合灵性修持的需求。他说,自己这个体系是建立在“超个人心理学”的阶段——即不满传统的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认为应该将自我与外部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试图将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东方的佛学、禅学,哲学思想、气功,瑜伽等开发潜能的理论和修行方式,是这一学派重要的依据之一。
年轻的时候,廖阅鹏一度的理想,是希望能当上人类的“精神导师”。当他的催眠理论和治疗引来不少人追捧之后,他却断然拒绝别人把自己当作精神导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催眠治疗师。而且,人要有自知之明,我不适合当灵性导师,我更喜欢和人平等地相处。”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