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惩罚用来削弱一种行为,或减少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而负强化和正强化一样总是增加一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请不要忘记,“正”和“负”的意思分别对应于“加”和“减”。所以,无论是正强化还是正惩罚都需要给予或“施加”一种刺激。另一方面,负强化和负惩罚都需要削弱或消除一种刺激。 ---www.tspsy.com
体罚与惩罚有什么区别?
惩罚作为影响行为的一种方法,存在着一些难题,学校老师和监狱看守会证实这一点。从观念上来看,我们或许会认为惩罚(punishment)是强化的对立面:一种令人厌恶的后果,用来弱化后果之前的行为。不过,和强化一样,惩罚也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叫作正惩罚( positive punishment),它要求实施令人厌恶的刺激,就像你在碰到一个烫手的碟子时,疼痛的后果会降低你重复这一行为的可能一样。另一种叫作负惩罚( negative punishment),它要求消除强化物,就像一个青少年犯错的时候,家长收走他的汽车钥匙一样。(然后,你会发现,正和负这两个术语应用到惩罚与应用到强化上是一样的:正惩罚增加些什么,而负惩罚移除些什么。)然而,从技术上来说,这是惩罚的其中一个问题,只有厌恶刺激真的能弱化随后的行为时,它才具有惩罚性。那从这层意义上说,打屁股或超速罚单是不是惩罚取决于它们的结果。
你很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惩罚与负强化都涉及令人不快的刺激。那么,你怎么区分这两个概念呢?让我们用下面这个例子,看一下惩罚和负强化有什么不同。如果斯金纳箱里的小鼠可以通过按杆关掉很吵闹的、让其不舒服的噪声,那么这个行为就提供了负强化。现在,请比较另一只小鼠,这只小鼠一按杆就会受到巨大噪声的惩罚。
要点就是:惩罚和负强化对行为的作用是相反的(Baum,1994)。惩罚用来削弱一种行为,或减少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相反,负强化和正强化一样总是增加一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请不要忘记,“正”和“负”的意思分别对应于“加”和“减”。所以,无论是正强化还是正惩罚都需要给予或“施加”一种刺激。另一方面,负强化和负惩罚都需要削弱或消除一种刺激。
许多社会都非常依赖惩罚及其威胁来让人们“保持秩序”。我们会罚人们的款,会打他们的屁股,会给他们较差的成绩,会开违章停车罚单,还会给人脸色看。
目前,美国监狱和拘留所收监了200万多人,在美国,每32名公民就有1个被收监在监狱或收容所,或者被判缓刑或假释(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2009)。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频繁地使用惩罚呢?首先,惩罚通常会产生即刻的行为变化,从而附带地强化惩罚的实施者。其次、惩罚的实施者在惩罚别人的时候会感到满足,感觉他们“算了账”,或“报了仇”,或让别人“付出了代价”。这就是为何我们常说复仇是“甜蜜”的这种情绪似乎成为对犯法者实施惩罚的公开态度的基础。
惩罚、尤其是涉及疼痛、羞辱或者监禁的惩罚,通常不会有很长久的效果(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b)得到惩戒的孩子还是会行为不端,遭到训斥的员工还是会怠工,达不到生产目标。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严惩罚手段,全世界还是会有人犯罪。那么,为何惩罚不那么有效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与强化不同,惩罚必须持续执行。当司机知道高速公路上有巡警执勤时,他们会注意速度限制。当一个抢劫犯用枪指着你时,你很可能会把自己的钱包给他。不过,当惩罚的威胁消除以后,惩罚所具有的压制行为的力量通常就会消失( Skinner,1953)。当人们知道实施惩罚的可能性不大的时候,惩罚就不再那么有威慑力了,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直执行惩罚是不可能的。间断的惩罚远远比不上每次非预期反应出现之后都实施惩罚,事实上,没有在不想要的行为出现时实施惩罚,反而会有奖励作用,正如主管没有看到员工迟到一样。总之,只有当你能够在所有时间内都控制环境时,你才能通过惩罚或威胁实施惩罚来控制他人的行为。但这种全面的控制往往是不可能的。
第二,奖励的诱惑可能会让惩罚看起来是值得的,这可能是影响毒品交易的因素之一,如果赚一大笔钱的可能性超过判刑的可能性( Levitt& Dubner,2005)。惩罚和奖励的推拉作用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减肥者,短期食物诱惑的力量会超过体重增加这一长远的有害结果。所以,当你想通过惩罚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时,如果你没有同时控制奖励的话,或许会失败。
第三,惩罚会引发逃避或攻击行为。生物体在受到惩罚的时候往往会尝试逃跑,或规避进一步的惩罚。但如果无路可逃,它们往往会变得富有攻击性。如果你将一个受伤的动物逼到死角,那么它很可能会对你发起疯狂的攻击。如果你将两只小鼠放入地板通电的斯金纳箱里(Ulrich& Azrin,1962),它们就会互相攻击。如果你将人们投入残酷的监狱环境,那么他们可能会暴动而狱警有可能会虐待囚犯(Zimbardo,2004b,2007)。
不仅如此,在惩罚性的环境中,无论是监狱、学校还是家庭,人们学会把惩罚和攻击行为视为影响他人的正当手段。惩罚与攻击行为之间的联系也能解释为何虐待子女的家长往往小时候也曾遭到过自己父母的虐待,以及为何具有攻击倾向的少年犯往往曾经在家中受到父母的虐待(Golden,2000)。不幸的是,大众普遍不了解惩罚通常会引发攻击行为这个不争的事实。
惩罚常常无效的第四个原因是:惩罚会让学习者变得忧惧或不安,这会阻碍他们学习更好的新反应。如果生物体无法逃避惩罚,它们也许会放弃斗争或逃跑的企图,转而被压倒性的无助感所包围。这种对被惩罚命运的被动接受会让人产生一种叫作习得性无助的行为模式(Overmier& Seligman,1967)。对人而言,这种反应可以产生抑郁症这种心理障碍(Terry,2000)。
如果惩罚者希望看到的是被惩罚者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建设性变化,那么习得性无助和抑郁症都是不良后果,攻击和逃避也同样是不良后果。最重要的是,惩罚没有教会学习者做不同的事情,因为惩罚所关注的是不做什么。所有结果都会干扰新的学习。没有受过惩罚的人反而更愿意尝试新行为。
惩罚也许会失效的第五个原因是:惩罚的实施往往不公平、即使那违反了公平和平等对待的标准。例如,男孩受到的惩罚要多于女孩受到的惩罚(Lytton Romney,1991),孩子(特别是小学生)所受到的体罚要多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