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吗?

发表于 2020-01-02 11:40
  心理导读:为什么有一些人有许多的“书本知识”却没有多少常识?这些人虽然有所谓的智力,但是他们从来没在生活中获得成功。这是事实,并不是每一个有智力的人都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有时最成功的人在常规学业测试中并不都做的很好。    ---www.tspsy.com
 
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吗?

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吗?
 
  天才的定义是什么?智力超常能保证生活中的成功吗?
 
  在智力分数另一端的这些人,他们落在常态曲线的高端,智商高于130(大约占人群的2%),这些人被称为超常(gifted)。如果智商在140以上(占人群的比例不到0.5%),这些人被称为天才(genius)。有些人仅仅对于智商极高的人或者有其他突出特质(比如创造性)的人才用“天才”这个称呼。
 
  我听说天才有时比较固执和奇怪。天才,特别是那些真正高智商的人,是不是都有点不正常?
 
  人们对非常有智慧的人有很多错误的看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流行一个谚语:早熟早烂。这意味着在生活中,人们期盼年轻的天才过早丧失他们的天赋。其他的看法包括有天赋的人是怪诞的、羞于社交的、身体虚弱的,并且更易患心理疾病。基于这些看法,电影里出现了“疯狂科学家”——想想《王牌大贱谍》(Austin Powers)的“邪恶博士”,文学中有“邪恶天才”比如,弗兰肯斯坦博士(Dr. Frankenstein)杰基尔博士(r. Jekyll)和超人的宿敌莱克斯·卢瑟(Lex Luthor)这些看法被一项开创性的研究粉碎了,1921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 Lewis Terman)进行了这项研究。特曼选择了1528名儿童参与这项纵向研究。这些儿童包括857名男孩和671名女孩,智商在130到200之间(用斯坦福——比奈量表测量的结果)。
 
  这个研究的早期发现证明了超常的人们是善于社交且通常技能熟练的领导者。他们的身高、体重和外型吸引力方面高于平均水平,天才孱弱的看法成为过去。特曼证实,相对于一般人群,超常儿童不仅不易患心理疾病,他们往往能够对心理疾病有更多抵抗力。只是在那些智商极高的人(IQ在180以上)中发现他们有类似儿童的一些社会和行为适应的问题。
 
  这些被试被称为“特曼人”,他们作为成人而言都是很成功的。与平均智力水平的同龄人相比,他们获得更高的学位,在职业和经济方面更成功(至少这个研究中的男性在职业上是成功的——当时,女性一般不外出工作)。有研究者检查了特曼超常人群中的一些人,看他们在青少年时同一性的形成与后来的成功是否有关。他们发现,大多数成功的“特曼人”事实上成功地达到了一致的自我意识,而那些没达到的则没那么成功。
 
  琼·弗里曼((Joan Freeman)写了一本叫作《长大的超常儿童》( Gifted Children Grown Up)的书。这本书描述了对英国210个天才和非超常儿童进行纵向研究的结果。这项研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结果是,在非常小的年龄被“推着”成功的超常儿童,虽然相对于他们的同龄人,很早就适应了考试,但他们长大后却令人失望,成为不幸福的成人。特曼指出,不同的生活环境是影响超常的人们成功、适应性和幸福感的一个主要因素,例如,一些人生活在贫穷中,一些人生活在富有中。然而另一个纵向研究发现,与智力和高学业成就相比,超常学生和超常成人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成功。在那项研究中,喜欢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有使命感、有活力和坚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若天才给人留下心理脆弱的印象是一个神话的话,那么天才总是导致成功的想法也是一个神话,正如特曼在他早期的研究中所发现的。
 
  除了智力以外,在关于成功的研究中,还有一种很关键的能力——情绪智力。
 
  为什么有一些人有许多的“书本知识”却没有多少常识?这些人虽然有所谓的智力,但是他们从来没在生活中获得成功。这是事实,并不是每一个有智力的人都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有时最成功的人在常规学业测试中并不都做的很好。
 
  为什么一些人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但是在学校中做得不好,而一些人在学校中做得很好,但是在生活中却不成功?早期的解释之一是,成功依赖一定程度上的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管理一个人情绪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我监控、感知他人情绪和社交的能力。
 
  萨洛维( Salovey)和迈耶(Mayer)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戈尔曼( Goleman)则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戈尔曼提出相对于传统的智力观点,对于生活中的成功,情绪智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具有情绪智力的人能够进行情绪控制,例如,对生气、冲动和焦虑情绪的控制。共情,即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也是一种情绪智力,正如意识到一个人自己的情绪、敏感性、面对挫折的韧性,以及鼓励自己的能力等,这些都是情绪智力。
 
  这一切听起来很好,但是如何衡量情绪智力呢?有研究支持这个想法吗?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读他人写的一个段落,试着猜测他人在写的时候他们的感受是怎样的。研究者假定,擅长把情感与思维联系起来的人也具有高的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那些正确地判断作者情绪经历的被试共情测量分数更高,在防御性测量中得分更低。相同的被试也有更高的SAT分数。迈耶和同事得出结论:情绪智力不仅仅是一个有效的测量概念,而且一般智力和情绪智力是相关的——情绪智力高的人,在传统智力上也较聪明。
 
  情绪智力即管理一个人情绪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我监控、感知他人情绪和社交的能力。
 
  虽然他自己的工作和他的同事的工作为情绪智力的概念提供了实验证据,迈耶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一篇在线文章中,批判了通俗杂志和畅销书中关于情绪智力的描述。
 
  情绪智力包含共情,即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这名医生不仅仅能够聆听病人的问题,也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手势动作表现出她已经理解了病人的感受。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心灵花园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