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嫉妒是一种本性
每个人都会嫉妒,嫉妒不一定只在爱情中出现,在任何关系中都会有嫉妒。
很遗憾,我经常遇到嫉妒的人。我在小说里我经常描写这种令人厌恶的感觉,但总的来说,我不快乐。然而,小说对嫉妒的描写总是令人失望:从莎士比亚到普鲁斯特,能说的都说完了,而且,看起来一切都是白费力气。除此之外,我感到自己不愿深入了解自己,也不愿意了解自己对所爱之人和爱我的人的那些嫉妒。更不用说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痛苦地说:“算了,你还不够了解嫉妒。“但是我知道,我知道嫉妒带来的一切苦痛。嫉妒是黄色的泥浆,我们把手伸进去,却无法了解自己的模样。
然而,很难忽视的一种感受是: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在琐碎或极端的情况下都体验过嫉妒——不一定只是在爱情中,在每种关系中都有这种体会。当然,我也见过很多人,他们发誓自己不会嫉妒。但是我很快就知道他们是在装模作样:嫉妒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眼里,尽管他们会在尴尬中匆忙地掩饰这些迹象,并且希望我没有注意到。
有教养的人会小心翼翼地隐藏他们的嫉妒,因为他们觉得,嫉妒是内心深处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但意义重大的假设:他们无法容忍的事实是,他们所爱之人,可能会不在他们自己陪伴,而是别人陪伴的情况下感到快乐。妒忌的人想成为心爱之人唯一的幸福源泉。然而,众所周知,生活的压力是如此之大,从内部激烈的膨胀,以致于单凭一种关系无法完全缓解压力,获得满足;当自己所爱之人被别人吸引时,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冒险一搏。
如果我们头脑情绪,并且可以控制住自己,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所爱之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不可避免地处在我们给他画定的圆圈之外。我们不可能时刻警觉;嫉妒的每一次袭来都突显出我们那个脆弱的,而且是受辱的人格。我们无法避免这种状况,我们害怕被抛弃。嫉妒带走了我们的光环。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会拼命地抑制我们的嫉妒之火。有时,我们甚至设法把他们转变成一种冲动,让对方给予对方我们百分百的关注,全方位的体贴,以及无死角的理解我们。
但是这种操作不太可能屡屡见效,部分是因为,心爱的人认为我们的嫉妒似乎在证明我们永远无法满足,无论是两个人的世界里,还是在公开场合之中。
如果我们无法压制不可避免的嫉妒,而且又无法让自己成为他人生活唯一关注的目标时,我们就无药可救了。我们把心爱的人关在笼子里,宁愿他在精神上甚至肉体上死去,也不愿让我们自己暴露在他逃脱的耻辱创伤之中。
二、你的嫉妒心有多强?
这个测试主要是评估你在嫉妒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反应以及嫉妒心理产生的频率。测试的重点在于你的感受以及你所做出的反应。你的回答并不意味着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感受、想法或行为,也并非意味着这种嫉妒心理是不必要产生的。这个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亲密关系,尤其是伴侣之间的嫉妒问题。
尽可能真实准确地回答每一个问题,不需要过分理智或是给自己过多的限制,回答每个问题前只要想想自己在生气、难过的时候会怎么做就可以了。这个测试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所关注的是你在真正遇到这些情况时,你的想法、感受、行为以及沟通方式。
请准备好一张白纸,根据以下评分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纸上写下每一道题目你所对应的分值。
从不:0 分 很少:1 分 有时:2 分 经常:3 分 总是:4 分
1.我会询问他过去的感情经历。
2.听他讲述过去的感情会让我觉得难受。
3.我会拿自己和他的前任进行比较,并且心里会觉得不舒服。
4.我会每天查岗,看看他都在做些什么。
5.只要不是和我一起出去,我就会问清楚他和谁走得比较近,交谈比较多。
6.他和异性聊天时,我会刻意打断。
7.我会查看他的邮件、文件。
8.我会查看他的通话记录、短信。
9.我会查看他的定位记录,看看他都去了哪儿。
10.我会不断要求他保证对我的忠诚。
11.当我怀疑他的时候,我会选择离开。
12.我老说他对别人感兴趣。
13.我不允许他和别人玩暧昧。
14.当我觉得他对别人有兴趣的时候,我会指责他,或者说那个人的坏话。
15.我想让他感到内疚。
16.嫉妒的时候我总是故意挑起争吵。
17.嫉妒的时候我会通过诱惑他来寻求安心。
18.我会跟踪他。
19.我会用分手、分居或是离婚来威胁他。
20.我会用武力来威胁他。
21.嫉妒的时候我曾动用武力。
22.我会强行把他留在身边,不允许他做任何事。
23.我会向他认错、忏悔。
24.我会找备胎。
25.我会故意与其他人暧昧,让他嫉妒。
26.我不信任他。
27.我担心他会出轨。
28.我不喜欢他身边有漂亮的异性同事、朋友。
29.如果他和别人接触、亲吻或是跳舞,我会不高兴。
30.如果有异性看起来对他感兴趣,我会不高兴。
结果分析
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看出点端倪了呢?当你将这些问题联想到自己的伴侣或是其他人身上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烦躁、愤怒、焦虑不安呢?
如果上述问题中你有4个或以上的答案是“有时(2分)”那么嫉妒对你来说,可能是个问题。如果你的总分超过12分,那么你可能正深受嫉妒的困扰。
(作者:Elena Ferrante |译者:mints | 来源:心理学空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