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学堂: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发表于 2014-07-16 14:30
  
  心理导读:就你一个人,你敢把书撕成碎片从教学楼撒下吗?就你一个人,你敢脱光衣服在校园里奔跑吗?为什么三五成群的时候,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事呢?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心理学堂: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烈日炎炎,知了长鸣,荷花盛开,学士帽在空中起起落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业是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大家都趁着这个时候疯狂一把。各地高中的教学楼出现“六月飞雪”的场面,高三学生们用漫天飞舞的书来缓解寒窗苦读12年的压力。而高校的毕业季,各种搞怪的照片和视频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浙江某高校的毕业生脱掉衣服在学校裸奔。上个世纪那种只是拍几张如证件照一样的毕业留影的毕业方式已经过时,90后现在的口号是“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就你一个人,你敢把书撕成碎片从教学楼撒下吗?就你一个人,你敢脱光衣服在校园里奔跑吗?为什么三五成群的时候,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事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用群体心理中“去个性化”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在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这个概念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在其经典著作《人群》一书中提出来的。后来费斯廷格、纽科姆、齐勒和津巴多等人都对“去个性化”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去个性化的产生,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匿名性。在群体行为时,外界很难辨别个体的身份,个体就容易为所欲为,不受控制。二是,责任分散。由于在群体中的匿名性,个体不用独自一人承担责任或是接受惩罚。三是,情绪的唤起。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带动。情绪充分唤起,人的意识水平会降低,往往就会做出那些一个人时不会做出的事。
  
  一个人时,没有人敢在校园中裸奔,那是因为你的身份无处可藏。一群人裸奔,个体的身份被隐藏,即使是被抓住,也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被惩罚,又是在毕业季这样的日子里,情绪被周围的环境所煽动,我们也就看到了众人裸奔的这一幕。
  
  “一起做一些我们单独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校园中,在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件:200名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围观一个声称要从塔顶跳下来的同学。下面的人使劲地喊道“跳,跳……”最后那个学生就真的从塔顶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群体能产生一种兴奋感,那是一种被比自己更强大地力量吸引住的感觉。依靠群体的力量能完成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地任务,群体可以克服许许多多的灾难与危机。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群体影响的负面作用。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抛弃道德的约束,甚至忘记自己的身份,这时产生的行为,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人类是拥有自我意识的高级生物,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群体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
  
  (文/佚名  来源:唐山心理论坛  )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