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心理疾病:抗精神病药什么情况下能停药?

发表于 2017-07-21 12:30
  心理导读:精神科医生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症状,并尽量减少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或撤药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没有征得精神科医生的意见或同意,就会自行停用抗精神病药。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抗精神病药什么情况下停药?

心理疾病:抗精神病药什么情况下能停药?
 
  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没有征得精神科医生的意见或同意,就会自行停用抗精神病药。停药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病症状、躁狂或严重抑郁症状,给精神卫生系统带来负担。作为临床医生,对于这种情况,最佳预防策略是向患者和监护人解释为什么要用药,药物的副作用,如何管理这些副作用,以及突然停药后复发的风险。
 
  John J. Miller博士介绍了8种可能导致抗精神病药停药的情况。
 
  一、 医源性精神状态变化
 
  某种新加入的药直接或间接引发精神状态急性变化;
 
  开始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后出现急性精神紊乱,起因是抗胆碱能药物引起的谵妄;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显著提高某一新药的血清水平,或某一新药可能会显著提高以前服用过的药物的血清水平,而在联合使用前,以前的药物可能不会出现异常。
 
  二、 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影响通常是暂时的,并会在数天或数周内缓解;
 
  调整剂量,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即使药物有效果,如果仍存在不良反应,可考虑减量和停药。
 
  三、 患者自行停药
 
  了解患者自行停药的原因;
 
  向患者解释继续用药或停药的利弊;
 
  如果患者停药的决心很坚决,也很明智,则可以提供逐渐减量和安全撤药的指导,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病情反复。
 
  四、 经济状况或医保状况发生改变
 
  开具处方药更严格;
 
  由于经济困难,需要改用比较便宜的药物,或需要逐渐减量和停药;
 
  仍可以使用处方药,但比较耗时,比如申请制药公司的患者援助项目,向保险公司的药品目录提供事先授权书。
 
  五、 出现药物引起的并发症
 
  每种精神科药物或种类都可能诱发并发症,或者是很多药物并发症的主因;
 
  一旦患者出现并发症,实时监测并对并发症进行详细讨论至关重要。
 
  六.拘禁
 
  不同地区对拘禁的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办法不尽相同;
 
  对于新的囚犯,可能在开始的几天或几周内面临突然停药的“自然戒断法”;
 
  教育患者突然停药的风险,如果患者被拘禁,可根据掌握的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七、 外科手术
 
  如果出现急诊手术,患者的处方药物可能并不是现成的;
 
  手术后,尤其是手术的急性恢复期,是谵妄的高风险时期;
 
  术后使用的新药,可能增加药物间相互作用。
 
  八、 滥用药物
 
  如果怀疑存在药物滥用现象,应该耐心询问患者,认真听他/她解释;
 
  一旦药物滥用得以确认,制定严密的处方结构,在处方上书写“不允许过早续药”;
 
  推荐快速但安全的撤药方案,如果出现药物耐受性,应逐渐减少药物的分发量。
 
  一旦患者决定停药,即使您不同意患者的决定,也需要在基于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以及病症,制定一份周全、合理的减药策略。
 
  文献索引:John J. Miller. 8 Reasons a PsychotropicMedication May Be Discontinued. Psychiatric Times. June 08, 2017
 
  (文/John  | 来源/心灵花园)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