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自杀,曾经为国人十大死因之一。虽然近年有滑落的趋势,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之大,是台湾社会上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在台湾发生的自杀。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青少年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自杀,曾经为国人十大死因之一。虽然近年有滑落的趋势,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之大,是台湾社会上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在台湾发生的自杀。
根据行政院卫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调查,在民国103年,自杀这项死因分别为青少年(15-24岁)和青壮年(25-44岁)前三大死因之一。过去一年里,在15-44岁的死亡人口中,有1324人是死于自杀。
这串统计数据除了告诉我们一堆年纪和人数外,又能代表什么呢?
一项公布于2011年的研究认为,这代表台湾社会经济的损失。在这项针对1997和2007这两个年份的自杀数据调查指出,若是只单看人数的话,自杀似乎只排在第十位跟第九位,但若是结合社会经济的损失,也就是这些消逝的生命对社会可能提供的贡献来计算,自杀是排在第六位和第三位。研究者进一步指出中年男性,这群过去没被注意到的团体,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
青少年(15-24岁)的自杀死亡率,仅次于意外死亡。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为什么没有生老病死缠身、身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中恣意青春的青少年会选择自杀?
2009年一篇针对南台湾10,233位青少年的研究指出,在放入大量可能跟自杀企图(suicide attempt)有关的心理社会因子(psychosocial factor)进行分析後,发现青少年的自杀企图和忧郁症、高度家庭冲突以及身为女性有关。
在此,我们先将话题岔开一下。请注意,「有关」不代表「造成」。也就是说,在这项研究里头指出的忧郁症、高度家庭冲突以及女性这三个因素,并不是造成自杀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而是具有自杀的危险性。另外,具有自杀的想法,不代表就真的会自杀,而是危险度较高。在这项研究中的一万多名的青少年,有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的高达28.2%,但实际上只有9.1%的人回报他们曾经试图自杀。
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就可以说明的行为,个人心理、家庭因素、酒精药物、同侪相处都可能影响自杀。在这篇研究中指出,针对青少年的自杀议题,需要有上至社会教育、下至家庭沟通的协助。
那么,青少年的自杀是否也跟社会环境有关?
一篇发表于2011年的研究,比较台北、上海、河内这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亚洲城市後,发现被视为完全工业化的台北,相较于上海和河内,具有显着的青少年自杀企图和自杀意念。在分析各项因素後,数据指出,不论是从乡村或都市搬到台北的人,都较可能有自杀意念;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不和父母同住的青少年较少有自杀意念,和父亲关系较好的青少年也是。
但不论是哪个国家,具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意图的青少年都认为,来自同侪、父母以及专业人士的帮助,都可能让他们感受到支持。但在台北,23.9%的受访青少年不会跟任何人谈论自己有这样的念头。这项研究指出,这三个亚洲城市都缺乏管道给青少年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自杀率吗?
有的,就是媒体。根据两篇分别发表于2007年和2010年的研究都指出,媒体过度渲染名人自杀的新闻,接踵而来的就是模仿效应(copycat effect)——用类似手法自杀的人数升高,而自杀率也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媒体在报导时过于耸动,并不断重复,更提供自杀手法的细节所造成。
最后,自杀,不该是某个群体该关注、该想办法解决的事,做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议题,所有人都有义务来了解自杀这件事。也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去预防它。
引用文献:
[1] Law et al. (2011) The economic an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from suicide in Taiwan, 1997-2007. Crisis Vol. 32(2): 152-159
[2] Tang et al. (2009) Suicid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Family, Peer, and School Factors in an Adolescent Population in Southern Taiwan. Suicide & Life – Threatening Behavior 39.1: 91-102
[3] Blum et al. (2012) Youth at Risk: Suicidal Thoughts and Attempts in Vietnam, China, and Taiwan.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Vol. 50(3): 37-44
[4] Cheng et al. (2007) The influence of media reporting of the suicide of a celebrity on suicide rat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 36(6): 1229-1234
[5] Chen et al. (2010) The impact of media reporting of the suicide of a singer on suicide rates in Taiwan.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Vol. 47(2): 215-221
(文/Y. H. Sun | 来源/泛科学)